女不從路家嫁,但始終是路家嫁女,自然得隆重些。
啟程前幾日,路家就已經請宗親入府用了喜宴。
熱鬧,路家嫡女出嫁,自然不可隨意應付。
該操辦的還是要操辦,路府一派喜色,四處可見的喜氣。
路家準備了禮糖,來者皆有,算是散喜。
天微亮,已見天邊顏色,車隊準時啟程。
雖說是喜事臨門,送別的人皆是滿麵愁容。
路清瑤這一走,可不會像上次一樣可以隨意迴來了。
她為了人婦,出嫁從夫家走。
車隊浩蕩,從前往後數過,整整十餘輛馬車,嫁妝一百八十八抬,裝了十五車。
路家餘下幾房都是嬸嬸送嫁,隻有四房是路槊送嫁。
這一路上變故多,且還帶著這麽些嫁妝。
路槊常年走鏢,有他護送親對,最合適不過。
且南邊地勢,無人比他還要熟悉了。
這一日,天氣放晴,是個好日子。
隨著天大亮,家戶都已經開始一天的忙碌。
人都是喜歡湊熱鬧的,聽聞喜事,特別是路家的喜事,早早的便圍在一起議論著。
路家出手闊綽,算得上是大手筆的。
凡是見證著路清瑤出嫁的人,都有手信禮糖一份。
送親隊伍出了城,長長的一隊。
還是那座城門,還是一樣的位置,周遠行和羅公公一前一後,一主一仆,就這麽看著路家親隊南去。
他沒有露過麵,他怕自己真的會控製不住自己的念想,當真做了不可挽迴之事。
雖然大皇子已除,但是宮中許多老臣還是對他頗多彈劾不滿,他不敢有半分差錯。
“阿瑤妹妹,上次相送,是送你南下見麵,時隔一年相送,是送你出嫁南邊,下次再見之時,便是本宮大局穩定,迎你迴宮之日。”話落,一行清淚滑落臉頰。
他愛路清瑤,此生不悔,他恨自己出生不是正宮,沒有皇後撐腰奪勢。
隻能靠自己步步為營,母妃精心謀劃。
“殿下,外麵風大,迴宮吧。”羅公公小心翼翼的說道。
天未明,太子殿下一夜未眠,宮禁剛過,就吩咐人備車出宮。
出了宮,在路府門口的巷子裏看了一會,情緒不明。
而後,便來到城牆上站著,隻為等這路家小姐出京。
太子殿下對這路家小姐太過於執著癡情,他也不知道這路家究竟有何長處,讓這太子殿下如此記掛。
這上京名門閨秀,同路家小姐一樣的,多的是,雖說比不得這路小姐,卻也是差不到哪裏去的,配太子殿下,絕對是夠的。
若是太子殿下願意,趨之若鶩想要與之聯姻的多的是,奈何沈妃多次勸說,太子殿下就是不依。
殿下說:“本宮此生隻有一位妻,那便是路清瑤,路家的小姐。”
如果殿下願意與京中貴家小姐成婚,那對他順利登位,定然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像如今這般舉步維艱。
“你說本宮,還需多久才能接迴本宮的阿瑤妹妹。”他語氣平緩,聽不出情緒來。
羅公公聽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可得深思熟慮,若是說錯,他拿不準殿下的心思,會不會吃罪於他。
羅公公選擇了緘默不言,因為這個問題,他著實找不到折中的答案。
周遠行也沒打算聽他的迴答,怔怔的看著遠方。
心不可控製的疼痛,原來他對她的愛意,早已深入骨髓,不可自拔。
他想快些的,可是卻不敢明目張膽,隻能等。
等待熬人,他已經等了太久了。
車隊行駛七八日時,在遠安與顧應辰他們碰上麵。
這一路上艱險,劫道的不少,路家這些長輩又都是沒有出過遠門的人,自然是嚇得不輕,遇到顧應辰他們,懸著的心才放下。
遠安是座小城,小城裏的百姓們相處和睦,其樂融融。
他們兩家的車隊龐大,城中是住不下這麽多人的,隻能在城外官驛暫住著。
官驛向來都是比較大的,所以正正好能住下他們,隻是擠了些。
會麵時已是晚間時候,舟車勞頓,大家都身心力竭,疲憊的緊。
所以四叔提議在遠安休整一日在啟程。
顧家和路家的人,分別守上半夜和下半夜。
隨行的都是奇珍異寶,金銀首飾,大意不得。
聽聞遠安是座吃城,城裏的吃食種數多的數不過來。
縱然不是吃貨,路清瑤也忍不住好奇,想去看看。特別是身邊有路清翎在攛掇著。
路清韻喜靜,所以不願同他們一道去城裏走走。
倒是路清桐和路清晚,沒怎麽出過遠門的他們格外好奇,早早的就等在門口,同他們一道去城中。
請示了長輩們的意思,沒有阻攔之意,隻道讓他們小心著些。
官驛離城中還是有些距離,所以他們乘馬車出行。
人多,所以備了兩輛馬車出行。
女子一車,男子一車。
相比女子這邊時不時傳來的嬉笑聲,男子這邊顯得格外的安靜。
幾個大男人正襟危坐,些許嚴肅。
路清益作為大哥,此刻竟也是找不到話說,隻期盼能早些到城中。
其實他是有些失望的,開始的期許,轉為失望,難免難過。
他本以為,就著路清瑤和林衿苒的關係,怎麽說她也是要來迎路清瑤的,不成想她真的不打算出現了,是因為他嗎?
他說過不再見她,是真的不想再見她,因為他做不到,他做不到三心二意,可是他心悅林衿苒,始終無法放下。
他也想君子坦蕩蕩的,拿得起放得下,可是說的容易,做起來為何這般難。
“一個個怎個都不說話。”路清樂目光轉了一圈,忍不住道。
這幾人,平日裏可不是寡言少語的主,怎個此刻如此沉默。
顧應辰抬眸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就如今這關係,其實挺不自在的,路清益和他年歲差不多,他以後得喚聲兄長,路清樂同他也是差不多,可能還比他小些,以後也要叫聲二哥,包括不在場的路清肅,他都得喊聲三哥。
其實也不是不能喊,隻是怎麽都張不開口。
“王爺,如今都要同靖瑤成婚了,怎麽著,也得先叫聲大哥二哥來聽聽不是。”路清樂哪壺不開提哪壺,笑眯眯的看著顧應辰。
他知道他不好意思,那他就來開這個頭。
一向孤傲毒舌的冷麵王爺的便宜,他怎麽能不占呢。
顧應辰捏緊了手,他是緊張的,他沒想到路清樂會如此直白。
坐在他身旁的堯席,感覺到他的緊張,不可思議的看著他。要知道這家夥,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更不會緊張,如今就讓叫聲大哥二哥,就給整緊張了。
“阿辰,叫個來聽聽。怎麽說也是未來的大舅哥二舅哥,該是要改口才是。”堯席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道。
“大哥,二哥。”顧應辰開口,自然的叫著。
他確實在這事上,扭捏了些。但是也不是真不能叫,心理建防做好,自然就能開口了。
像是沒料到顧應辰真的會叫,好半天路清益才迴過神來說了句:“妹夫有禮。”
緊接著,便是路清樂的聲音:“妹夫有禮。”
堯席呆呆的看著,他打趣顧應辰,可是沒想過他會真的喊出口的,畢竟他這般高傲的人,猶如高嶺之花一般。
顧應辰笑著點了點頭,而後看著堯席,方才可是他叫的最是起勁。
堯席被他看的渾身發毛,顧應辰的眼神過於慎人了些,明明是笑意滿滿,卻總感覺藏著陰謀。
想起什麽,他了然顧應辰的眼神是何意。
他怎麽把這茬給忘了,他日後是要和靖翎成婚的,那顧應辰便是他的長姐夫,這下可慘。
這廝可是極度腹黑的,今日自己這般起哄,他日不知多少絆子等著自己呢。
好懊惱,怎麽辦呢……
馬車停在一條小巷子裏,幾人結伴走在遠安的街市。
遠安果然是座吃城,四處可見的小吃,飄香四溢。
路清翎是個愛新鮮,好吃的,沒一會便跟他們走散了,堯席不放心,也跟著去了。
此刻他們心思都在這街市,路清樂倒是沒發現兩人之間有何不妥當之處。
他看了眼身旁的柚蓉,趁大家都不注意,輕輕扯了扯她的衣袖。
柚蓉察覺到,看了他一眼,沒有言語,等待下文。
路清樂用手勢做離開之勢,讓柚蓉跟他一起去。
柚蓉看了眼走在前麵的三人,微微點了點頭,默認了跟他離開。
察覺到身後的人都走了,做為兄長的路清益有些不自在,找了個由頭便自己閑逛去了。
妹妹和妹夫許久未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他在,他們反而還拘謹了。
久別的喜悅自然是有的,隻不過是礙於親人在,難以啟口。
如今身旁旁若無人,隻剩下他兩人。
“王……”
“阿……”
兩人幾乎同時啟口,而後笑著看了對方一眼,他們竟是如此的有默契的。
“阿瑤先說。”
“王爺可還好?”她一時想不到問什麽,隻得問這平常的話。
“我很好。阿瑤呢。”
這些日子不見,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她好像瘦了些,瘦的不明顯,隻是比先前瘦了些。
“我也很好的。”她微微笑著迴應。
“那便是好,阿瑤,我很想你,很想很想你。”他傾訴著對她的思念。
他從來沒有如此過,如今他卻是親身體會過思念的滋味是如何。
啟程前幾日,路家就已經請宗親入府用了喜宴。
熱鬧,路家嫡女出嫁,自然不可隨意應付。
該操辦的還是要操辦,路府一派喜色,四處可見的喜氣。
路家準備了禮糖,來者皆有,算是散喜。
天微亮,已見天邊顏色,車隊準時啟程。
雖說是喜事臨門,送別的人皆是滿麵愁容。
路清瑤這一走,可不會像上次一樣可以隨意迴來了。
她為了人婦,出嫁從夫家走。
車隊浩蕩,從前往後數過,整整十餘輛馬車,嫁妝一百八十八抬,裝了十五車。
路家餘下幾房都是嬸嬸送嫁,隻有四房是路槊送嫁。
這一路上變故多,且還帶著這麽些嫁妝。
路槊常年走鏢,有他護送親對,最合適不過。
且南邊地勢,無人比他還要熟悉了。
這一日,天氣放晴,是個好日子。
隨著天大亮,家戶都已經開始一天的忙碌。
人都是喜歡湊熱鬧的,聽聞喜事,特別是路家的喜事,早早的便圍在一起議論著。
路家出手闊綽,算得上是大手筆的。
凡是見證著路清瑤出嫁的人,都有手信禮糖一份。
送親隊伍出了城,長長的一隊。
還是那座城門,還是一樣的位置,周遠行和羅公公一前一後,一主一仆,就這麽看著路家親隊南去。
他沒有露過麵,他怕自己真的會控製不住自己的念想,當真做了不可挽迴之事。
雖然大皇子已除,但是宮中許多老臣還是對他頗多彈劾不滿,他不敢有半分差錯。
“阿瑤妹妹,上次相送,是送你南下見麵,時隔一年相送,是送你出嫁南邊,下次再見之時,便是本宮大局穩定,迎你迴宮之日。”話落,一行清淚滑落臉頰。
他愛路清瑤,此生不悔,他恨自己出生不是正宮,沒有皇後撐腰奪勢。
隻能靠自己步步為營,母妃精心謀劃。
“殿下,外麵風大,迴宮吧。”羅公公小心翼翼的說道。
天未明,太子殿下一夜未眠,宮禁剛過,就吩咐人備車出宮。
出了宮,在路府門口的巷子裏看了一會,情緒不明。
而後,便來到城牆上站著,隻為等這路家小姐出京。
太子殿下對這路家小姐太過於執著癡情,他也不知道這路家究竟有何長處,讓這太子殿下如此記掛。
這上京名門閨秀,同路家小姐一樣的,多的是,雖說比不得這路小姐,卻也是差不到哪裏去的,配太子殿下,絕對是夠的。
若是太子殿下願意,趨之若鶩想要與之聯姻的多的是,奈何沈妃多次勸說,太子殿下就是不依。
殿下說:“本宮此生隻有一位妻,那便是路清瑤,路家的小姐。”
如果殿下願意與京中貴家小姐成婚,那對他順利登位,定然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像如今這般舉步維艱。
“你說本宮,還需多久才能接迴本宮的阿瑤妹妹。”他語氣平緩,聽不出情緒來。
羅公公聽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可得深思熟慮,若是說錯,他拿不準殿下的心思,會不會吃罪於他。
羅公公選擇了緘默不言,因為這個問題,他著實找不到折中的答案。
周遠行也沒打算聽他的迴答,怔怔的看著遠方。
心不可控製的疼痛,原來他對她的愛意,早已深入骨髓,不可自拔。
他想快些的,可是卻不敢明目張膽,隻能等。
等待熬人,他已經等了太久了。
車隊行駛七八日時,在遠安與顧應辰他們碰上麵。
這一路上艱險,劫道的不少,路家這些長輩又都是沒有出過遠門的人,自然是嚇得不輕,遇到顧應辰他們,懸著的心才放下。
遠安是座小城,小城裏的百姓們相處和睦,其樂融融。
他們兩家的車隊龐大,城中是住不下這麽多人的,隻能在城外官驛暫住著。
官驛向來都是比較大的,所以正正好能住下他們,隻是擠了些。
會麵時已是晚間時候,舟車勞頓,大家都身心力竭,疲憊的緊。
所以四叔提議在遠安休整一日在啟程。
顧家和路家的人,分別守上半夜和下半夜。
隨行的都是奇珍異寶,金銀首飾,大意不得。
聽聞遠安是座吃城,城裏的吃食種數多的數不過來。
縱然不是吃貨,路清瑤也忍不住好奇,想去看看。特別是身邊有路清翎在攛掇著。
路清韻喜靜,所以不願同他們一道去城裏走走。
倒是路清桐和路清晚,沒怎麽出過遠門的他們格外好奇,早早的就等在門口,同他們一道去城中。
請示了長輩們的意思,沒有阻攔之意,隻道讓他們小心著些。
官驛離城中還是有些距離,所以他們乘馬車出行。
人多,所以備了兩輛馬車出行。
女子一車,男子一車。
相比女子這邊時不時傳來的嬉笑聲,男子這邊顯得格外的安靜。
幾個大男人正襟危坐,些許嚴肅。
路清益作為大哥,此刻竟也是找不到話說,隻期盼能早些到城中。
其實他是有些失望的,開始的期許,轉為失望,難免難過。
他本以為,就著路清瑤和林衿苒的關係,怎麽說她也是要來迎路清瑤的,不成想她真的不打算出現了,是因為他嗎?
他說過不再見她,是真的不想再見她,因為他做不到,他做不到三心二意,可是他心悅林衿苒,始終無法放下。
他也想君子坦蕩蕩的,拿得起放得下,可是說的容易,做起來為何這般難。
“一個個怎個都不說話。”路清樂目光轉了一圈,忍不住道。
這幾人,平日裏可不是寡言少語的主,怎個此刻如此沉默。
顧應辰抬眸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就如今這關係,其實挺不自在的,路清益和他年歲差不多,他以後得喚聲兄長,路清樂同他也是差不多,可能還比他小些,以後也要叫聲二哥,包括不在場的路清肅,他都得喊聲三哥。
其實也不是不能喊,隻是怎麽都張不開口。
“王爺,如今都要同靖瑤成婚了,怎麽著,也得先叫聲大哥二哥來聽聽不是。”路清樂哪壺不開提哪壺,笑眯眯的看著顧應辰。
他知道他不好意思,那他就來開這個頭。
一向孤傲毒舌的冷麵王爺的便宜,他怎麽能不占呢。
顧應辰捏緊了手,他是緊張的,他沒想到路清樂會如此直白。
坐在他身旁的堯席,感覺到他的緊張,不可思議的看著他。要知道這家夥,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更不會緊張,如今就讓叫聲大哥二哥,就給整緊張了。
“阿辰,叫個來聽聽。怎麽說也是未來的大舅哥二舅哥,該是要改口才是。”堯席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道。
“大哥,二哥。”顧應辰開口,自然的叫著。
他確實在這事上,扭捏了些。但是也不是真不能叫,心理建防做好,自然就能開口了。
像是沒料到顧應辰真的會叫,好半天路清益才迴過神來說了句:“妹夫有禮。”
緊接著,便是路清樂的聲音:“妹夫有禮。”
堯席呆呆的看著,他打趣顧應辰,可是沒想過他會真的喊出口的,畢竟他這般高傲的人,猶如高嶺之花一般。
顧應辰笑著點了點頭,而後看著堯席,方才可是他叫的最是起勁。
堯席被他看的渾身發毛,顧應辰的眼神過於慎人了些,明明是笑意滿滿,卻總感覺藏著陰謀。
想起什麽,他了然顧應辰的眼神是何意。
他怎麽把這茬給忘了,他日後是要和靖翎成婚的,那顧應辰便是他的長姐夫,這下可慘。
這廝可是極度腹黑的,今日自己這般起哄,他日不知多少絆子等著自己呢。
好懊惱,怎麽辦呢……
馬車停在一條小巷子裏,幾人結伴走在遠安的街市。
遠安果然是座吃城,四處可見的小吃,飄香四溢。
路清翎是個愛新鮮,好吃的,沒一會便跟他們走散了,堯席不放心,也跟著去了。
此刻他們心思都在這街市,路清樂倒是沒發現兩人之間有何不妥當之處。
他看了眼身旁的柚蓉,趁大家都不注意,輕輕扯了扯她的衣袖。
柚蓉察覺到,看了他一眼,沒有言語,等待下文。
路清樂用手勢做離開之勢,讓柚蓉跟他一起去。
柚蓉看了眼走在前麵的三人,微微點了點頭,默認了跟他離開。
察覺到身後的人都走了,做為兄長的路清益有些不自在,找了個由頭便自己閑逛去了。
妹妹和妹夫許久未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他在,他們反而還拘謹了。
久別的喜悅自然是有的,隻不過是礙於親人在,難以啟口。
如今身旁旁若無人,隻剩下他兩人。
“王……”
“阿……”
兩人幾乎同時啟口,而後笑著看了對方一眼,他們竟是如此的有默契的。
“阿瑤先說。”
“王爺可還好?”她一時想不到問什麽,隻得問這平常的話。
“我很好。阿瑤呢。”
這些日子不見,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她好像瘦了些,瘦的不明顯,隻是比先前瘦了些。
“我也很好的。”她微微笑著迴應。
“那便是好,阿瑤,我很想你,很想很想你。”他傾訴著對她的思念。
他從來沒有如此過,如今他卻是親身體會過思念的滋味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