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起來小雨,顧應辰站在涼亭中避雨。
春雨時節雨紛紛,這南邊的氣候多變,一會晴一會雨,全由老天的心情。
本以為很快就會停雨,卻不見停,他隻得冒雨迴府。
到了府中,剛跨入府門,還沒走兩步,就聽堯席在身後喚他。
他轉身,隻見一身白衣的堯席撐著油紙傘朝他走來。
堯席進了府,抖了抖傘上的雨水,把傘遞給小廝。
“去哪了?”堯席開口問。
“去看了看紅梅。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前半句迴他的話,後半句是問他,這個時辰,他該是在軍中才是。
“這麽冷的天,喝杯盞茶。”堯席可不想冷著跟顧應辰說話,至少得先喝杯熱茶再說話不是。
淮陽府這個鬼天氣,他是最討厭得了,作為半個北邊的人來說,他是真的討厭南邊的濕冷,動不動就下雨的。
有時候他真想一走了之,可是吧,他又舍不得這個男人。
兩人移步到正廳,喝了熱茶。
“說吧!你不像是無事的樣子。”
相處久了,對彼此之間的舉動,自然都有所了解。
“軍中又發現一個內鬼。”他直言道。
自從上次軍營無故出現毒草,讓戰馬中毒後。
顧應辰就讓他們小心提防著,果真是還有太子的人。
說來也是巧,若不是鄭尤找他談戰馬的事,他不放心,又折迴去看,也不撞見人給馬下毒。
顧應辰放茶杯的手一頓,而後把茶放在桌上,眉頭緊鎖。
他就知道太子不會這麽輕易露出所有的馬腳。
“招了。”雖是這般問,他卻能肯定人是招了,不然堯席也不會來找他。
“先是不招的,隻不過我用了些手段,不過片刻,立馬就招了。”堯席有些洋洋得意,雖然他的手段有些下三濫,但是好用就行,百試百靈。
“收斂著些,你的手段多是上不得台麵,莫要叫鄭尤看見才是,她雖為將,始終是女子。”
堯席的手段,他自然是知道,無非就是給人喂催情藥,逼人說實話。
他告誡過他,他不聽,沒有鬧出事來,他便也睜隻眼閉隻眼。
“我怎會叫她看見,這點你放心。倒是你,該當如何?這軍中,可能不止這個,上次的那個,今日的這個,我們要不要來場清洗,徹底鏟除內鬼。”堯席提議。
內鬼始終是隱患,敵人在暗他們在明,若是暗地裏給他們來一刀,那可真是防不勝防。
“不可,如今我和阿瑤大婚將至,萬不能見血腥,會萬劫不複的。”顧應辰憂慮。
大清洗固然是好,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決不會如此做。
先不說他和路清瑤大婚,就軍中的將士,跟著他行軍打仗多年,有著深厚的情誼,若是真如此做,隻怕是寒了將士們的心。
統領軍隊,最怕的就是不得人心。
“可是內鬼頻頻對戰馬出手,便是知道戰馬對我們行軍的重要性,三軍這麽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太子收買,太子又會指使他們做什麽事。若是不清洗,隻怕是讓人不安。”
軍中戰馬,相當於是南邊軍隊的主心骨,若是戰馬受損,行軍征戰自然是會寸步難行。
“隻能防備著。總之是見不得血腥的,我就罷了,帶兵打仗多年,手上不知沾了多少鮮血,我不怕萬劫不複。可是阿瑤不一樣,她幹幹淨淨,為我而來。我必然護著她,一世安平,我不想她萬劫不複。”
他自己已然無所謂,這輩子他注定下地獄,但是路清瑤,他必須護著。
“我明白了。”堯席懂了。“隻是,我挺意外的,阿辰。意外你竟改變的如此徹底,從前那個寡淡冷言的將軍,會變成如今這副為人思慮的模樣。”
他是真的感到意外,他知道顧應辰愛路清瑤,卻沒想過他會如此愛她。
他是如此冷漠,不懂情感之人,如今也會為妻著慮,難得。
“你不也因為二妹妹,茶不思蜀。”他笑著打趣。
說到路清翎,堯席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想到前幾日顧應辰打趣自己的話,他就氣悶。
還記得那日他說:“我們不愧是好友,心儀的都是一家姐妹,平日裏你總喜歡同我爭個高低,日後你見了我,也是要喚一聲姐夫的,總歸是要有那一天,不如,現在喚來聽聽。”
堯席自然沒理他,氣悶走了,隻聽他在身後得意洋洋。
“如今即將大婚之人是你,我的事,你就莫要跟著操心了,還是好好看看你新婚事宜可有缺漏。”堯席沒好氣的說道。
想想還是挺氣的,平日裏顧應辰就已經處處壓他一頭了,自己毒舌也比不過他,本以為隻要他努力,總有一天,他能翻身。
現在好了,他心儀路清翎,注定這輩子他都要被顧應辰壓著了。
不過氣歸氣,想起來路清翎,哪怕這輩子被顧應辰壓一頭,他也認了,誰讓這是他的命呢。
“一切早已妥當,倒是你,明日啟程相迎,可打點好了。”
“我辦事,你放心。太子的事,當真不作為?”
“睜隻眼閉隻眼吧,等大婚過後,再做考量。”
現如今,他隻想好好完成與路清瑤的大婚之禮。
太子的事,他願意不去追究,畢竟這天下早晚是他的,或早或晚。
隻要他目的單純,不是衝著人來就好,不若,他定然會反擊。
……
“來來來,抬箱子的快點,小心些,這裏麵可都是小姐的嫁妝,摔壞了,可有你們受的。”
上京路家,現在不過寅時過一刻,府裏掌事的嬤嬤,正盯著下人們搬動嫁妝裝車。
偶爾會有碰撞的,嬤嬤都會氣急敗壞的罵咧幾句。
雖時辰尚早,卻也能知曉今日定然會是個好天氣的。
嫁妝一百八十八抬,裝車費時,所以下人們早早的就開始裝車,等裝完車,啟程差不多天也是該亮了。
靜馨苑,大房這會熱鬧,人也都早早的起來了。
這次送嫁,各房都會出一位長輩一同前往。
大房這邊,則是都要去的,女兒遠嫁,自然是要去看看的。
各房算是出奇一致,都是女子一道去,男子守住家中。
今日怎麽也算是個喜慶的日子,柚蓉給路清瑤找了身紅色的衣裙換上。
夜裏風大,涼意也大,柚蓉給她拿了紅色的披風披上。
走在院裏,看著滿院的紅綢燈籠,是家有喜事的象征。
看著熟悉的院子,她心情悵然,有著對未來的迷茫,自己對路家的留念。
這一走,隻怕是以後再想迴來,難了。
靜馨苑挺熱鬧的,站在院外都能聽到屋裏父母叔嬸的談話。
還有一會天明,冷風吹過,涼意襲人。
還好柚蓉給她穿的厚,所以除了手涼些,都還好。
“怎麽站在這?”
“兄長。”她聞聲,轉身福了福身。
“怎麽不進去,屋中暖和些,你身子這般弱,可出不得岔子的。”路清益擔憂的看著她。
“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歸來,心中萬般不舍,留念。哥哥,靖瑤是不是特別自私呀!”路清瑤眼中帶著淚意,仿佛下一刻就要流下來。
她很少喚他哥哥,路清益記不清有多久未聽她喚過自己哥哥了。
他其實也舍不得路清瑤遠行,這是他唯一的親妹呀。他如何舍得,可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既然和辰王殿下兩情相悅,就必定要離開上京,去往南邊。
“妹妹,有哥哥在,這裏永遠是你的家,若是有一天,受了委屈,想迴來了,就修書一封,哥哥親自接你迴來。”
雖然他知道辰王不會委屈了路清瑤。
“哥哥,謝謝!靖瑤此生能同哥哥一母同生,是靖瑤之幸。靖瑤此生遺憾,不能侍奉父母膝前,以後有勞哥哥,多多照顧父母,日後,能陪著二老的,便隻有哥哥了。”
“說的哪裏話,父母也是為兄的父母,自會照看,我們靖瑤是最孝順的,父母自然也知道。妹妹隻管向前走,哥哥和父母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路清益的話,猶如定心丸,砸在路清瑤心上。
今日去南邊舉行大婚,禮節繁瑣,雖說上京不辦喜宴,隻是每家每戶送些禮糖,這樣人家就知道路家嫁女兒了。
出門第一步,就是要拜別家中長輩,這是規矩。
路家嫁女,可是大喜事,自然是要把宗族長老那些都請來共聚一堂,見證這喜事。
跨過聚火盆,寓意以後紅紅火火,踩上平安子,寓意以後安平康健。
路老夫人坐在主位上,先是要拜別她老人家,隨後才是諸位宗親長老。
朝路老夫人拜了三拜,給她老人家敬了茶,路老夫人拉著她的手,說了許多的話,多是不舍與愧疚。
這是她最懂事的孫女,她最想把她留在上京,找戶好的人家婚配,卻偏偏留不住,反而還讓她去了那麽遠的地方。
她也是年歲大了,折騰不得,不若,她定然是要去這淮陽府看看,看看這顧家,能不能讓她的孫女過的好。
感念祖母疼愛之恩,路清瑤又拜了三拜,隨後依次朝各位長老跪拜,都同她說了話。
啟程時,天已經大亮,路上行人來往變多,已經有少許人圍觀路家的車隊。
春雨時節雨紛紛,這南邊的氣候多變,一會晴一會雨,全由老天的心情。
本以為很快就會停雨,卻不見停,他隻得冒雨迴府。
到了府中,剛跨入府門,還沒走兩步,就聽堯席在身後喚他。
他轉身,隻見一身白衣的堯席撐著油紙傘朝他走來。
堯席進了府,抖了抖傘上的雨水,把傘遞給小廝。
“去哪了?”堯席開口問。
“去看了看紅梅。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前半句迴他的話,後半句是問他,這個時辰,他該是在軍中才是。
“這麽冷的天,喝杯盞茶。”堯席可不想冷著跟顧應辰說話,至少得先喝杯熱茶再說話不是。
淮陽府這個鬼天氣,他是最討厭得了,作為半個北邊的人來說,他是真的討厭南邊的濕冷,動不動就下雨的。
有時候他真想一走了之,可是吧,他又舍不得這個男人。
兩人移步到正廳,喝了熱茶。
“說吧!你不像是無事的樣子。”
相處久了,對彼此之間的舉動,自然都有所了解。
“軍中又發現一個內鬼。”他直言道。
自從上次軍營無故出現毒草,讓戰馬中毒後。
顧應辰就讓他們小心提防著,果真是還有太子的人。
說來也是巧,若不是鄭尤找他談戰馬的事,他不放心,又折迴去看,也不撞見人給馬下毒。
顧應辰放茶杯的手一頓,而後把茶放在桌上,眉頭緊鎖。
他就知道太子不會這麽輕易露出所有的馬腳。
“招了。”雖是這般問,他卻能肯定人是招了,不然堯席也不會來找他。
“先是不招的,隻不過我用了些手段,不過片刻,立馬就招了。”堯席有些洋洋得意,雖然他的手段有些下三濫,但是好用就行,百試百靈。
“收斂著些,你的手段多是上不得台麵,莫要叫鄭尤看見才是,她雖為將,始終是女子。”
堯席的手段,他自然是知道,無非就是給人喂催情藥,逼人說實話。
他告誡過他,他不聽,沒有鬧出事來,他便也睜隻眼閉隻眼。
“我怎會叫她看見,這點你放心。倒是你,該當如何?這軍中,可能不止這個,上次的那個,今日的這個,我們要不要來場清洗,徹底鏟除內鬼。”堯席提議。
內鬼始終是隱患,敵人在暗他們在明,若是暗地裏給他們來一刀,那可真是防不勝防。
“不可,如今我和阿瑤大婚將至,萬不能見血腥,會萬劫不複的。”顧應辰憂慮。
大清洗固然是好,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決不會如此做。
先不說他和路清瑤大婚,就軍中的將士,跟著他行軍打仗多年,有著深厚的情誼,若是真如此做,隻怕是寒了將士們的心。
統領軍隊,最怕的就是不得人心。
“可是內鬼頻頻對戰馬出手,便是知道戰馬對我們行軍的重要性,三軍這麽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太子收買,太子又會指使他們做什麽事。若是不清洗,隻怕是讓人不安。”
軍中戰馬,相當於是南邊軍隊的主心骨,若是戰馬受損,行軍征戰自然是會寸步難行。
“隻能防備著。總之是見不得血腥的,我就罷了,帶兵打仗多年,手上不知沾了多少鮮血,我不怕萬劫不複。可是阿瑤不一樣,她幹幹淨淨,為我而來。我必然護著她,一世安平,我不想她萬劫不複。”
他自己已然無所謂,這輩子他注定下地獄,但是路清瑤,他必須護著。
“我明白了。”堯席懂了。“隻是,我挺意外的,阿辰。意外你竟改變的如此徹底,從前那個寡淡冷言的將軍,會變成如今這副為人思慮的模樣。”
他是真的感到意外,他知道顧應辰愛路清瑤,卻沒想過他會如此愛她。
他是如此冷漠,不懂情感之人,如今也會為妻著慮,難得。
“你不也因為二妹妹,茶不思蜀。”他笑著打趣。
說到路清翎,堯席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想到前幾日顧應辰打趣自己的話,他就氣悶。
還記得那日他說:“我們不愧是好友,心儀的都是一家姐妹,平日裏你總喜歡同我爭個高低,日後你見了我,也是要喚一聲姐夫的,總歸是要有那一天,不如,現在喚來聽聽。”
堯席自然沒理他,氣悶走了,隻聽他在身後得意洋洋。
“如今即將大婚之人是你,我的事,你就莫要跟著操心了,還是好好看看你新婚事宜可有缺漏。”堯席沒好氣的說道。
想想還是挺氣的,平日裏顧應辰就已經處處壓他一頭了,自己毒舌也比不過他,本以為隻要他努力,總有一天,他能翻身。
現在好了,他心儀路清翎,注定這輩子他都要被顧應辰壓著了。
不過氣歸氣,想起來路清翎,哪怕這輩子被顧應辰壓一頭,他也認了,誰讓這是他的命呢。
“一切早已妥當,倒是你,明日啟程相迎,可打點好了。”
“我辦事,你放心。太子的事,當真不作為?”
“睜隻眼閉隻眼吧,等大婚過後,再做考量。”
現如今,他隻想好好完成與路清瑤的大婚之禮。
太子的事,他願意不去追究,畢竟這天下早晚是他的,或早或晚。
隻要他目的單純,不是衝著人來就好,不若,他定然會反擊。
……
“來來來,抬箱子的快點,小心些,這裏麵可都是小姐的嫁妝,摔壞了,可有你們受的。”
上京路家,現在不過寅時過一刻,府裏掌事的嬤嬤,正盯著下人們搬動嫁妝裝車。
偶爾會有碰撞的,嬤嬤都會氣急敗壞的罵咧幾句。
雖時辰尚早,卻也能知曉今日定然會是個好天氣的。
嫁妝一百八十八抬,裝車費時,所以下人們早早的就開始裝車,等裝完車,啟程差不多天也是該亮了。
靜馨苑,大房這會熱鬧,人也都早早的起來了。
這次送嫁,各房都會出一位長輩一同前往。
大房這邊,則是都要去的,女兒遠嫁,自然是要去看看的。
各房算是出奇一致,都是女子一道去,男子守住家中。
今日怎麽也算是個喜慶的日子,柚蓉給路清瑤找了身紅色的衣裙換上。
夜裏風大,涼意也大,柚蓉給她拿了紅色的披風披上。
走在院裏,看著滿院的紅綢燈籠,是家有喜事的象征。
看著熟悉的院子,她心情悵然,有著對未來的迷茫,自己對路家的留念。
這一走,隻怕是以後再想迴來,難了。
靜馨苑挺熱鬧的,站在院外都能聽到屋裏父母叔嬸的談話。
還有一會天明,冷風吹過,涼意襲人。
還好柚蓉給她穿的厚,所以除了手涼些,都還好。
“怎麽站在這?”
“兄長。”她聞聲,轉身福了福身。
“怎麽不進去,屋中暖和些,你身子這般弱,可出不得岔子的。”路清益擔憂的看著她。
“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歸來,心中萬般不舍,留念。哥哥,靖瑤是不是特別自私呀!”路清瑤眼中帶著淚意,仿佛下一刻就要流下來。
她很少喚他哥哥,路清益記不清有多久未聽她喚過自己哥哥了。
他其實也舍不得路清瑤遠行,這是他唯一的親妹呀。他如何舍得,可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既然和辰王殿下兩情相悅,就必定要離開上京,去往南邊。
“妹妹,有哥哥在,這裏永遠是你的家,若是有一天,受了委屈,想迴來了,就修書一封,哥哥親自接你迴來。”
雖然他知道辰王不會委屈了路清瑤。
“哥哥,謝謝!靖瑤此生能同哥哥一母同生,是靖瑤之幸。靖瑤此生遺憾,不能侍奉父母膝前,以後有勞哥哥,多多照顧父母,日後,能陪著二老的,便隻有哥哥了。”
“說的哪裏話,父母也是為兄的父母,自會照看,我們靖瑤是最孝順的,父母自然也知道。妹妹隻管向前走,哥哥和父母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路清益的話,猶如定心丸,砸在路清瑤心上。
今日去南邊舉行大婚,禮節繁瑣,雖說上京不辦喜宴,隻是每家每戶送些禮糖,這樣人家就知道路家嫁女兒了。
出門第一步,就是要拜別家中長輩,這是規矩。
路家嫁女,可是大喜事,自然是要把宗族長老那些都請來共聚一堂,見證這喜事。
跨過聚火盆,寓意以後紅紅火火,踩上平安子,寓意以後安平康健。
路老夫人坐在主位上,先是要拜別她老人家,隨後才是諸位宗親長老。
朝路老夫人拜了三拜,給她老人家敬了茶,路老夫人拉著她的手,說了許多的話,多是不舍與愧疚。
這是她最懂事的孫女,她最想把她留在上京,找戶好的人家婚配,卻偏偏留不住,反而還讓她去了那麽遠的地方。
她也是年歲大了,折騰不得,不若,她定然是要去這淮陽府看看,看看這顧家,能不能讓她的孫女過的好。
感念祖母疼愛之恩,路清瑤又拜了三拜,隨後依次朝各位長老跪拜,都同她說了話。
啟程時,天已經大亮,路上行人來往變多,已經有少許人圍觀路家的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