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吳歲晚切身體會。這句話的道理,清楚明白,實實在在。
粗布麻衣會磨傷皮膚,粗茶淡飯難以下咽,粗鄙鄰居不好相處。
飯要自己做,衣服要自己洗……
頭幾日新鮮,前一個月忍得了,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咋就那麽難熬呢?
吳歲晚捧著一碗菜湯,吧唧吧唧嘴,沒滋沒味兒的,打死也不想喝第二口。再抬眼逡巡一圈兒,家徒四壁,床帳上還有耗子磕的好幾個大窟窿。
“唉……”
自從被外祖母送迴吳家後,她就不再識得貧窮滋味。
吳六子沒啥本事,也是書香大家族的六公子。他的清貧,是綾羅加身,是頓頓有肉,是窮苦人家辛勞一生也夠不著的富足充裕。
出嫁以後,沈家財力殷實,沈家老夫妻為人寬和,吳歲晚的吃穿用度更上一層樓。
再以後,被未輕煦哄騙做未夫人,錦衣玉食,夫尊妻貴,就像腳踩高樓,一步登天。
至於和沈長戈在邊關流放的辛苦,吳歲晚並沒有太深的感觸。
因為那大半年時光,糊塗比清醒多很多,憤怒比感傷多很多,還有很長一段日子,她誤以為自己還是楊家村的貧賤孤女。
如今撇下未輕煦,丟掉榮華安樂,隨了很久以前的願望,重迴市井陋巷,把小時候的滋味再嚐一遍……
吳歲晚驚覺,她已不再是她。
不說吳六子的虐待,不提沈長戈的無情,也不念未輕煦的好與壞。
吳歲晚不得不承認,外祖母費盡心機,傾盡全力,把她送迴吳家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如果,吳歲晚一直留在楊家村,她就一直是一個名聲稀爛的農家女。長到十五六歲,有好心人張羅,給她配一個老實幹淨的鄉下漢子,已經是最好的出路。
即使她聰穎勤奮,會過日子,即使她有韌勁兒把自己活好,可是……她再努力,也很難離開村子,很難離開縣城。
也許,她賠上半輩子的辛苦,能夠見到丁點富裕,卻很難摸到潑天的富貴。更不論她二十歲便擁有的見識和本事,作為楊家村的孤女,要熬到猴年馬月,才能夠修煉而成?
所謂因禍得福,吳歲晚有不一樣的見解。
記得八歲那一年,芳芳吊死沒幾天,吳歲晚上山采藥材,走了一條不熟悉的小路,腳下踩空,滾下了一個陡峭的山坡。
碎石子和幹樹枝刮傷了她的胳膊腿兒,額頭也撞了一個大硬包,她在蛇蟻亂爬的潮濕穀底迷魂了好久。
再次睜開眼時,天色已黑,勉力起身,才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大片蘑菇林裏。
那一晚,她把背簍裝得滿滿,乍著膽子摸索,找到了迴家的路。
坐到家裏,她和外祖母笑著說起她的發現,說起山穀的豐盈,說起蘑菇的美味。
她從不抱怨走錯路,從不自憐一身傷。辛苦一日,沒有空手迴家,就值得高興。
算了,不吃了,如今的吳歲晚,可不是窮人。在前任假夫君那裏沒少搜刮。她幹娘家財富成山,隨便她拿。自己一身本事,也能賺銀子,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吳歲晚把一碗青菜湯倒掉,拿出偷藏的糕點盒子,撚起一塊白玉糕,又燒水衝泡了一壺六安瓜片,算是把早飯對付了過去。
她都打算好了,今日午休,她要躲開熟人,偷偷跑去酒樓吃一頓好的,犒勞自己一下。
晚上迴家,她也要在隨身布包裏偷偷帶些名鋪子的糕點,當零嘴兒解饞。順便買幾件好料子衣衫,偷偷地貼身穿。
為什麽要偷偷的呢?
因為鄰人們都不富裕。
你一個失婚獨居的弱女子,還敢大張旗鼓,吃好的?穿好的?真是不想好啦!
辰時中,吳歲晚穿著粗麻布的棉襖,邁著小碎步出了門。不是她矯情,是因為昨夜飄了一宿小雪,不知院門口被誰潑了一桶水,或者是……一桶尿。
雪層以下是冰底,踩上去,邁大步,會摔跟頭的,更不知有多少人躲在門縫瞅她熱鬧呢!
“王大娘早啊!”
“李大嫂子也去上工啊?”
“趙大爺小心啊!地可滑呢!”
小巷子不長,五六丈遠,吳歲晚見誰都笑嗬嗬打招唿,也不管別人應不應答。一直走到寬敞的街上,融入更大的人群,她才摩挲了一把笑僵的臉皮,擺出自然的表情。
然而,當她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口,身後的閑話便如波濤一般,此起彼伏,還包裹著瓦鑠泥漿,誰聽誰受傷。
“咋瞅她咋不正經,你瞅那臉白的,都不像真人。說不上抹的啥?說不上用誰的銀子抹的啥呢?”
“臉白不白的都不當事兒,興許人家天生就是白的呢。就是那腰太細啦!屁股也不算大,不帶生養的福相。說什麽她婆家薄待她呀?一定是她不能生養,沒有個一兒半女的,嫁給誰都是一個下場,誰還能把她供起來不成?”
“我看也是的,應該是沒有生養過。哪有女人那麽狠心,丟下孩子跑迴娘家的。應該就跟她外祖母一個樣,生不出個兒子來。一般不能留後的女人,性子都不太好,你看看她那為人處事,也跟他外祖母一樣缺德。沒有著落,就迴來霸占外祖母的屋子,人品也是不咋地。”
“不下蛋的母雞啊?那能好玩兒啊!臉蛋長得一般,那腰條可不差,蠻招人眼饞的。你瞅瞅,一邁步一扭腰,多帶勁啊!這樣的摸一把摟一宿,不知是啥滋味呢?”
“你可拉倒吧!那娘們兒再不咋地,也不是你這老光棍子能惦記的……”
“聽聽你說話多難聽,把我說的多不值錢。你也說那是個娘們兒,不是姑娘了,她經過男人,嚐過快活。獨居這麽久,能不想男人嗎?你等著瞧吧!說不定哪一天,她還上杆子來勾搭我,我還不願意呢!”
吳歲晚在小巷子裏住了將近三個月,大家夥兒欺軟怕硬,兩麵三刀。流行得紅眼病,愛好嚼舌根子……她是一清二楚。
沒辦法,換一條巷子也是一樣的。一個男人獨居沒關係。一個女人獨居,就是他們眼睛裏的小沙粒子,怎麽都容不下!
其實,吳歲晚已經把濟世堂的手段摸了個透,沒啥高超的,都是生意人常用的損招兒。
先在一地開一家濟世堂,一邊大張口免費治病,一邊從春善堂挖走好大夫。一邊收買內鬼在藥材上動手腳,一邊找假病人去醫館中鬧事,擴大影響。
一個月兩個月之後,百姓們就給新鋪子做了宣傳,說春善堂喪良心,走下坡路,誰去看病,誰是冤大頭。
濟世堂東家是活菩薩,看病準,用藥好,病去得快,還不花銀兩。
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上一年,隻需半載時光,就可將春善堂擠兌得七零八落。
當同行都被擠走之後,濟世堂才開始亮真相唱大戲。先從急病重症上收小錢兒,慢慢試探,慢慢漲價。
再等一年半載之後,大家夥兒就會發現,去濟世堂看個頭疼腦熱,不掏出來個一兩二兩的都出不來門。
可是,到那個時候,病人早就沒有別的選擇,有病不能挺著,砸鍋賣鐵也得在這一家治。因為其他醫館已經被濟世堂擠跑擠黃湯了。
濟世堂真的無懈可擊嗎?還真不是!
賀行年老,四個兒子都已成家生子,內鬥也是很激烈的,兄弟幾人不同母,誰也不服誰,都想成為繼承家業第一人。
賀行的長子能力平平,四子卻是個滿肚子壞水,深謀遠慮的。老二老三也不是省油的燈,誰也不想空手退場。賀家隻是表麵光鮮,內裏亂成一鍋粥。
濟世堂,並沒有吳歲晚想象中那麽難搞。最大的毛病依然出自春善堂內部,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
餘夕真不理俗務多年,各地小掌櫃的都知道餘家無後,都覺得醫館挺不了幾天,隻認掌權多年的賀行為東家,求些前途和好處,也是人之常情。
對餘家忠心的老人死的死走的走,新進的大夫小工們,多與賀行有著不遠不盡千絲萬縷的聯係,不把人丁稀落的餘家放在眼裏,起了反心,過多指責也是無用。
賀行的兒子們另起爐灶,同行都認為理所應當,再說高金聘請,自然是一唿百應。
所以,當務之急是培養招錄有能之士,穩固春善堂的根基。醫館不能缺大夫,更不能缺了能治各種疑難雜症的大夫。還應該給春善堂來一次大洗牌,把混日子的,醫術不行的,心思不純的,全部清理出去。
吳歲晚原本打算在年前抽身,迴到春善堂主持事務的,奈何在她臨走前,濟世堂來了一個婦科聖手。她既想要偷師,也想要把他撬到春善堂去,一直沒得機會,耽誤了一些日子。
“哎哎……我說你這女人一輩子也就是幹粗活,打閑工的命,你一點眼力見都沒有。每次倒茶都先給那半吊子鄉巴佬,你真是不知誰是老大……”
說話的男人五十來歲,是個白白淨淨的瘦子。麵容和話音都算不上和善,因為人家有趾高氣揚的資本。他是賀行的親家,是濟世堂四公子的老丈人。
雖然說袁大夫為人方麵囂張了些,但他的醫術確實沒得說。在濟世堂各地擴張的事物上,沒少幫他姑爺的忙。哪裏開新醫館,他都要在哪裏待上半年,主持事務。
至於他口中所說的半吊子鄉巴佬,是濟世堂開業之後,搜羅本地大夫湊數來的。
因為正經學醫的看不上野路子,田大夫三十出頭,原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夫。
二十多歲師從鄉野郎中,字都認不全,名著醫書更是沒讀過幾本,慣會用些土方子治病。他名為大夫,有些偏才,卻不能靠著手藝掙錢。若不是家裏還種著兩畝地,糊口都是難事。
田大夫的確算是半吊子,正經醫館是不會收他的,濟世堂為何招了來呢?
因為不想把他留給春善堂,隻要懂一點醫術的,都不能留給別家醫館,甚至不能讓他流落到鄉野民間。就是讓賀家在本地獨大,逼著病人花高價來濟世堂的一種手段。
所以,就有了眼前這一情景,既瞧不起他,還要花銀子養著他。
不過,吳歲晚眼光獨到,田大夫來了不過十數日,所展現的本領,可不比那些出身好學問高的大夫差多少。而且為人豁達,性情開朗,或者說是臉皮賊厚,隻要月月給他銀子,誰說啥也不在乎。
眼下,濟世堂是不賺銀子的,來了病人,那些自視甚高的大夫不願意費事,全推給他。
田大夫從早忙到晚,極富耐性和同情心。看一個病人,從來不藏著掖著,把病情講解得明明白白,還趁其他大夫不注意,悄悄教給病人土偏方,告訴他們這病不算大病,不用花銀子治。
哪個醫館用了這樣的大夫,三天不到就得趕他出門,照他這麽鬧下去,還能賺著錢嗎?
進廟裏還得上香呢!你充什麽活菩薩?
甭管濟世堂其他大夫老爺們,怎麽高人一等,瞧不起田大夫,吳歲晚的心裏始終對他帶著濃濃的敬意。
別說現在倒杯茶先奉給田大夫,她還要在離開濟世堂時,順便帶走有良心的田大哥,讓他到北寧縣的春善堂坐第一把交椅。
粗布麻衣會磨傷皮膚,粗茶淡飯難以下咽,粗鄙鄰居不好相處。
飯要自己做,衣服要自己洗……
頭幾日新鮮,前一個月忍得了,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咋就那麽難熬呢?
吳歲晚捧著一碗菜湯,吧唧吧唧嘴,沒滋沒味兒的,打死也不想喝第二口。再抬眼逡巡一圈兒,家徒四壁,床帳上還有耗子磕的好幾個大窟窿。
“唉……”
自從被外祖母送迴吳家後,她就不再識得貧窮滋味。
吳六子沒啥本事,也是書香大家族的六公子。他的清貧,是綾羅加身,是頓頓有肉,是窮苦人家辛勞一生也夠不著的富足充裕。
出嫁以後,沈家財力殷實,沈家老夫妻為人寬和,吳歲晚的吃穿用度更上一層樓。
再以後,被未輕煦哄騙做未夫人,錦衣玉食,夫尊妻貴,就像腳踩高樓,一步登天。
至於和沈長戈在邊關流放的辛苦,吳歲晚並沒有太深的感觸。
因為那大半年時光,糊塗比清醒多很多,憤怒比感傷多很多,還有很長一段日子,她誤以為自己還是楊家村的貧賤孤女。
如今撇下未輕煦,丟掉榮華安樂,隨了很久以前的願望,重迴市井陋巷,把小時候的滋味再嚐一遍……
吳歲晚驚覺,她已不再是她。
不說吳六子的虐待,不提沈長戈的無情,也不念未輕煦的好與壞。
吳歲晚不得不承認,外祖母費盡心機,傾盡全力,把她送迴吳家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如果,吳歲晚一直留在楊家村,她就一直是一個名聲稀爛的農家女。長到十五六歲,有好心人張羅,給她配一個老實幹淨的鄉下漢子,已經是最好的出路。
即使她聰穎勤奮,會過日子,即使她有韌勁兒把自己活好,可是……她再努力,也很難離開村子,很難離開縣城。
也許,她賠上半輩子的辛苦,能夠見到丁點富裕,卻很難摸到潑天的富貴。更不論她二十歲便擁有的見識和本事,作為楊家村的孤女,要熬到猴年馬月,才能夠修煉而成?
所謂因禍得福,吳歲晚有不一樣的見解。
記得八歲那一年,芳芳吊死沒幾天,吳歲晚上山采藥材,走了一條不熟悉的小路,腳下踩空,滾下了一個陡峭的山坡。
碎石子和幹樹枝刮傷了她的胳膊腿兒,額頭也撞了一個大硬包,她在蛇蟻亂爬的潮濕穀底迷魂了好久。
再次睜開眼時,天色已黑,勉力起身,才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大片蘑菇林裏。
那一晚,她把背簍裝得滿滿,乍著膽子摸索,找到了迴家的路。
坐到家裏,她和外祖母笑著說起她的發現,說起山穀的豐盈,說起蘑菇的美味。
她從不抱怨走錯路,從不自憐一身傷。辛苦一日,沒有空手迴家,就值得高興。
算了,不吃了,如今的吳歲晚,可不是窮人。在前任假夫君那裏沒少搜刮。她幹娘家財富成山,隨便她拿。自己一身本事,也能賺銀子,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吳歲晚把一碗青菜湯倒掉,拿出偷藏的糕點盒子,撚起一塊白玉糕,又燒水衝泡了一壺六安瓜片,算是把早飯對付了過去。
她都打算好了,今日午休,她要躲開熟人,偷偷跑去酒樓吃一頓好的,犒勞自己一下。
晚上迴家,她也要在隨身布包裏偷偷帶些名鋪子的糕點,當零嘴兒解饞。順便買幾件好料子衣衫,偷偷地貼身穿。
為什麽要偷偷的呢?
因為鄰人們都不富裕。
你一個失婚獨居的弱女子,還敢大張旗鼓,吃好的?穿好的?真是不想好啦!
辰時中,吳歲晚穿著粗麻布的棉襖,邁著小碎步出了門。不是她矯情,是因為昨夜飄了一宿小雪,不知院門口被誰潑了一桶水,或者是……一桶尿。
雪層以下是冰底,踩上去,邁大步,會摔跟頭的,更不知有多少人躲在門縫瞅她熱鬧呢!
“王大娘早啊!”
“李大嫂子也去上工啊?”
“趙大爺小心啊!地可滑呢!”
小巷子不長,五六丈遠,吳歲晚見誰都笑嗬嗬打招唿,也不管別人應不應答。一直走到寬敞的街上,融入更大的人群,她才摩挲了一把笑僵的臉皮,擺出自然的表情。
然而,當她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口,身後的閑話便如波濤一般,此起彼伏,還包裹著瓦鑠泥漿,誰聽誰受傷。
“咋瞅她咋不正經,你瞅那臉白的,都不像真人。說不上抹的啥?說不上用誰的銀子抹的啥呢?”
“臉白不白的都不當事兒,興許人家天生就是白的呢。就是那腰太細啦!屁股也不算大,不帶生養的福相。說什麽她婆家薄待她呀?一定是她不能生養,沒有個一兒半女的,嫁給誰都是一個下場,誰還能把她供起來不成?”
“我看也是的,應該是沒有生養過。哪有女人那麽狠心,丟下孩子跑迴娘家的。應該就跟她外祖母一個樣,生不出個兒子來。一般不能留後的女人,性子都不太好,你看看她那為人處事,也跟他外祖母一樣缺德。沒有著落,就迴來霸占外祖母的屋子,人品也是不咋地。”
“不下蛋的母雞啊?那能好玩兒啊!臉蛋長得一般,那腰條可不差,蠻招人眼饞的。你瞅瞅,一邁步一扭腰,多帶勁啊!這樣的摸一把摟一宿,不知是啥滋味呢?”
“你可拉倒吧!那娘們兒再不咋地,也不是你這老光棍子能惦記的……”
“聽聽你說話多難聽,把我說的多不值錢。你也說那是個娘們兒,不是姑娘了,她經過男人,嚐過快活。獨居這麽久,能不想男人嗎?你等著瞧吧!說不定哪一天,她還上杆子來勾搭我,我還不願意呢!”
吳歲晚在小巷子裏住了將近三個月,大家夥兒欺軟怕硬,兩麵三刀。流行得紅眼病,愛好嚼舌根子……她是一清二楚。
沒辦法,換一條巷子也是一樣的。一個男人獨居沒關係。一個女人獨居,就是他們眼睛裏的小沙粒子,怎麽都容不下!
其實,吳歲晚已經把濟世堂的手段摸了個透,沒啥高超的,都是生意人常用的損招兒。
先在一地開一家濟世堂,一邊大張口免費治病,一邊從春善堂挖走好大夫。一邊收買內鬼在藥材上動手腳,一邊找假病人去醫館中鬧事,擴大影響。
一個月兩個月之後,百姓們就給新鋪子做了宣傳,說春善堂喪良心,走下坡路,誰去看病,誰是冤大頭。
濟世堂東家是活菩薩,看病準,用藥好,病去得快,還不花銀兩。
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上一年,隻需半載時光,就可將春善堂擠兌得七零八落。
當同行都被擠走之後,濟世堂才開始亮真相唱大戲。先從急病重症上收小錢兒,慢慢試探,慢慢漲價。
再等一年半載之後,大家夥兒就會發現,去濟世堂看個頭疼腦熱,不掏出來個一兩二兩的都出不來門。
可是,到那個時候,病人早就沒有別的選擇,有病不能挺著,砸鍋賣鐵也得在這一家治。因為其他醫館已經被濟世堂擠跑擠黃湯了。
濟世堂真的無懈可擊嗎?還真不是!
賀行年老,四個兒子都已成家生子,內鬥也是很激烈的,兄弟幾人不同母,誰也不服誰,都想成為繼承家業第一人。
賀行的長子能力平平,四子卻是個滿肚子壞水,深謀遠慮的。老二老三也不是省油的燈,誰也不想空手退場。賀家隻是表麵光鮮,內裏亂成一鍋粥。
濟世堂,並沒有吳歲晚想象中那麽難搞。最大的毛病依然出自春善堂內部,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
餘夕真不理俗務多年,各地小掌櫃的都知道餘家無後,都覺得醫館挺不了幾天,隻認掌權多年的賀行為東家,求些前途和好處,也是人之常情。
對餘家忠心的老人死的死走的走,新進的大夫小工們,多與賀行有著不遠不盡千絲萬縷的聯係,不把人丁稀落的餘家放在眼裏,起了反心,過多指責也是無用。
賀行的兒子們另起爐灶,同行都認為理所應當,再說高金聘請,自然是一唿百應。
所以,當務之急是培養招錄有能之士,穩固春善堂的根基。醫館不能缺大夫,更不能缺了能治各種疑難雜症的大夫。還應該給春善堂來一次大洗牌,把混日子的,醫術不行的,心思不純的,全部清理出去。
吳歲晚原本打算在年前抽身,迴到春善堂主持事務的,奈何在她臨走前,濟世堂來了一個婦科聖手。她既想要偷師,也想要把他撬到春善堂去,一直沒得機會,耽誤了一些日子。
“哎哎……我說你這女人一輩子也就是幹粗活,打閑工的命,你一點眼力見都沒有。每次倒茶都先給那半吊子鄉巴佬,你真是不知誰是老大……”
說話的男人五十來歲,是個白白淨淨的瘦子。麵容和話音都算不上和善,因為人家有趾高氣揚的資本。他是賀行的親家,是濟世堂四公子的老丈人。
雖然說袁大夫為人方麵囂張了些,但他的醫術確實沒得說。在濟世堂各地擴張的事物上,沒少幫他姑爺的忙。哪裏開新醫館,他都要在哪裏待上半年,主持事務。
至於他口中所說的半吊子鄉巴佬,是濟世堂開業之後,搜羅本地大夫湊數來的。
因為正經學醫的看不上野路子,田大夫三十出頭,原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夫。
二十多歲師從鄉野郎中,字都認不全,名著醫書更是沒讀過幾本,慣會用些土方子治病。他名為大夫,有些偏才,卻不能靠著手藝掙錢。若不是家裏還種著兩畝地,糊口都是難事。
田大夫的確算是半吊子,正經醫館是不會收他的,濟世堂為何招了來呢?
因為不想把他留給春善堂,隻要懂一點醫術的,都不能留給別家醫館,甚至不能讓他流落到鄉野民間。就是讓賀家在本地獨大,逼著病人花高價來濟世堂的一種手段。
所以,就有了眼前這一情景,既瞧不起他,還要花銀子養著他。
不過,吳歲晚眼光獨到,田大夫來了不過十數日,所展現的本領,可不比那些出身好學問高的大夫差多少。而且為人豁達,性情開朗,或者說是臉皮賊厚,隻要月月給他銀子,誰說啥也不在乎。
眼下,濟世堂是不賺銀子的,來了病人,那些自視甚高的大夫不願意費事,全推給他。
田大夫從早忙到晚,極富耐性和同情心。看一個病人,從來不藏著掖著,把病情講解得明明白白,還趁其他大夫不注意,悄悄教給病人土偏方,告訴他們這病不算大病,不用花銀子治。
哪個醫館用了這樣的大夫,三天不到就得趕他出門,照他這麽鬧下去,還能賺著錢嗎?
進廟裏還得上香呢!你充什麽活菩薩?
甭管濟世堂其他大夫老爺們,怎麽高人一等,瞧不起田大夫,吳歲晚的心裏始終對他帶著濃濃的敬意。
別說現在倒杯茶先奉給田大夫,她還要在離開濟世堂時,順便帶走有良心的田大哥,讓他到北寧縣的春善堂坐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