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中秋,去東元談判的使臣迴朝,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
拓跋武平對大靖皇帝求娶自家皇妹,磨磨唧唧,不願意掏腰包的行徑很是不滿。東元皇帝一生氣,不但沒有退步,還在原來聘禮的數目上,又增加了十萬兩白銀和十萬擔糧食。
拓跋武平說了,大靖皇帝覺得為難,可以不娶,他家四皇妹不愁嫁。
因為就在前段日子,北金皇太子也來東元求親,他家四皇妹不來大靖當皇後,去北金當太子妃也是挺好的。
明明白白地威脅,你給我東西,我就不打你。你不給我東西,我就聯合外人一塊兒打你。
滿朝文武震驚,憤怒,一致反對。未公公卻特立獨行,帶頭講和,同意了東元的無理要求。
於是,滿朝文武調轉槍頭,一致對內,聲討九千歲成為大靖最時興的浪潮。甚至有文人列出他的條條罪狀,印刷,抄寫,在坊間大肆傳揚。
也許時日長了,享受多了,胃口變大,腦子變蠢,未公公誤以為自己是一萬零一歲。常常把小皇帝摒棄在外,事事越俎代庖,致使朝綱社稷混亂不堪。
每日早朝,未公公指點江山,誰敢有反對之聲,就是下獄,抄家,流放。手段之狠辣,令人聞風喪膽。
未公公的“美名”,和當年的趙高有的一拚。
誰家有個夜哭郎,都把未公公的大名貼在床頭上,震懾鬼神。
市井之人對罵,最狠的話,就是說你比未公公還缺德。
你若問那些人,未公公壞到了哪裏?他們會搖頭說不知道。別人罵,自己也跟著罵,反正太監當權,百姓遭殃。
你若再問,百姓遭了什麽殃?他們還是搖頭說不知道。因為別人都說遭殃,現在沒遭,以後也是要遭的,跟著罵就對了。
當然,管大家夥兒怎麽罵呢!存心攪事兒的人才不在乎呢!
從驪山行宮迴到京城之後,未公公忙得很,一是當朝廷的攪屎棍子,再就是把自己埋在堆成山的醫學典籍裏,奮筆疾書。
第一場霜凍降臨之後,未公公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他需要城內城外兩頭跑,忙著秋收。
小凳公公替主子累得慌,好心提議,把那塊田地的活計,派給莊子裏的農人收拾,未公公卻把頭搖成了撥浪鼓,誰碰一下都不行。
可是,未公公種地不會,收地更不會。隻幹了半天活計,拿鐮刀的虎口,便磨出了兩個大水泡。更別提另一隻手,被豆莢的尖刺紮了多少個血窟窿。
半畝田地的紅豆,未輕煦笨拙又認真地割了三天,兩隻手都纏滿了棉布條,莊子裏的老大娘都來勸說:“您這雙手是執筆拿印的,怎能紆尊降貴來做粗活?滿身才華扔在田間地壟頭,豈不可惜?”
未輕煦笑迴:“我家夫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哪裏來的尊貴與卑賤?我與夫人親手所種,自當由我親手來收。人生短短幾十年,日子有限,能做到肚裏有食,心裏有情,就是莫大的福分。為了肚腸與心靈的飽暖,諸事繁雜,是辛是苦,都是值得。”
莊稼收割迴院子裏,活計還沒做完。
早晨陽光燦爛時,鋪展開來晾曬。晚間落日餘暉中,攢起堆來苫蓋。
三日後,紅豆莢子嘩嘩幹,一碰就裂開,顆顆飽滿的小紅豆滿院子亂蹦。
未輕煦掄起大棒子哐哐砸,豆杆豆莢的碎片一點一點撿出去,珠圓玉潤的小紅豆一顆一顆撿起來。
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半畝地,收了半袋子紅豆。
雖然都不夠熬一鍋豬食的,但未公公興高采烈,見一個人就要顯擺顯擺,說他家今年收成好。
而且,未公公格外珍惜糧食,那幾個癟癟瞎瞎,蹦到碎石土堆裏的啞豆子,他也會一顆一顆撿迴來,就像撿碎銀子。還小心翼翼地用荷包裝好,隨身攜帶,想起來就翻來看看,嘎嘣嘎嘣嚼一顆。
那一天,風輕雲淡,稍許涼意,未輕煦依然穿著薄薄的布衫,就像一個家境貧寒的書生,又在院子裏擺弄他的小紅豆。
因為農人們好心告知,打出的糧食要趕在上大凍之前晾曬幾次,沒有潮氣,才能保存的時間長些。
而且,糧食帶殼和不帶殼,晾曬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帶殼的不怕日頭,越曬越好。不帶殼的躲著陽光,陰涼通風即可。
“公子……快來看看,咱家夫人有消息了。”
未輕煦剛剛把紅豆鋪平在廊下,就見小凳子捏著一封密報,小跑著進了院子。
“啊?真的嗎?”
未輕煦慌忙起身,朝小凳子迎過去,不自覺地忘了貴公子的得體雅致,將沾了灰塵的手掌,隨便在衣襟上蹭了兩下,才把信紙接過來。
信中隻有幾行字,簡單記錄了吳歲晚新建的身份,落腳的地點,謀生的方式。
未輕煦的目光,落在“安好”兩字上,漸漸溫柔,戀戀深情。
小凳子興奮得不行,耐心等著主子讀完了信,立即咋咋唿唿:“我剛剛和送信的人簡單聊了兩句,他說夫人從驪山行宮離開後,一路去了西北,在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落了腳,躲在窮僻小巷裏,冒充了一個橫死的老太婆的外孫女。夫人不是一般女子,閑不下來,隻休憩了半個月,就混到了濟世堂打雜,小日子過得像模像樣的。他們都說咱家夫人每天樂樂嗬嗬,好著呢!”
“是啊!”
未輕煦的笑,絲毫不加掩飾地自豪:“我家歲晚是個能幹大事的!”
小凳子搓著雙手,嘿嘿笑著附和:“咱家夫人膽子可真大,給自己換了個身份,蒙了周邊人,就夠厲害啦。她還敢跑到濟世堂去尋活計,那膽子大的都沒邊兒了。我猜想她呀,一是偷偷學藝,二是探賀家的底細。這個出色呦!真是沒誰了。咱夫人能屈能伸,有小算計,也有大謀略,可稱一聲女中豪傑。”
“是啊……我家歲晚厲害著呢!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賺得了大銀子,也能當好小細作。扳倒濟世堂,振興春善堂,什麽都靠她。以後啊……連我家關起門來的大事小情,都靠她呢!”
“咱家夫人的好啊!一般人還真看不著。公子,您有福氣。”
“嗬嗬……世人都說男人吃軟飯就是沒出息,我倒不覺得。那也要看看,是哪個女人家的軟飯。歲晚家的,我一定要吃!”
一主一仆站在陽光普照的豪華院子裏,你一言他一語,沒羞沒臊,沒遮沒攔。把吳歲晚從頭誇到腳,從裏誇到外,誇得花裏胡哨所,天上有地下無。
直到未輕煦說得口幹舌燥,把信紙上寥寥三四行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十遍開外,他才想起來,還有正事沒幹。
作為一個責任心超強的師父,徒弟的手藝,怎能教一半留一半呢?一分都不能留。
而且,為了讓小徒弟學得輕鬆些,師父不辭辛勞,還要將各個典籍中的精華摘抄,編輯成冊,以供愛徒閑時翻閱,快速成材。
未輕煦的一日,上朝瞎攪和,給代王遞把柄。下朝迴家寫醫典,數豆子,思念愛人。
隻怪各方勢力相爭,詭譎多變,成事不易,不好快速脫身。
未輕煦終日悶悶不樂,恨不得每時每刻陪在歲晚身邊。但是,為了往後有消停日子過,年年相伴,歲歲相守。隻能暫且忍耐,另外加派人手,好好護衛,寥解惦念。
然而,讓未公公睡夢中翻個身都要喚幾聲名字的未夫人,在西北方的小縣城裏,活得越來越瀟灑,三五日都想不起來她的好夫君一迴。
要說六七日能想起男人一迴,也不是什麽情真意長。隻是因為窮巷陋室,粗食麻衣,日子不好過。
當未夫人迴想未府的富貴時,順便想起未輕煦的名字,以及臨風雅笑的緋色男鬼,綽約風姿,一閃而過。
那一日,從驪山行宮逃出來,吳歲晚坐上了餘夕真為她安排好的馬車,由著四名侍衛和一個馬車夫護送,緊趕慢趕,趕到了希城與榮城交界的北寧縣。
那一路全由她說了算,想慢就慢,想快就快,想在哪裏停留看風景,就在哪裏睡一覺。別提心裏有多麽舒暢了,自由的感覺,誰擁有誰熱愛!
隻是到了北寧縣城外,吳歲晚為了符合窮家老太太的貧家外孫女的形象,打發走了車夫和侍衛。又從裏到外做了改變,換上粗布麻衣,係上紅頭繩,一副鄉下逃荒來的苦女人模樣。
吳歲晚背著裝滿碎銀子的小包裹,大大方方進了城,找到偏僻巷子裏一個破爛不堪的土院子,順利安了家。
周邊鄰居都是普通人,房有一間,地無一壟,靠打散工混日子,對於巷子裏的兇宅來了人,有好奇,卻無懷疑。
因為吳歲晚這一次拿的是真戶籍,真房契。又因為那座宅子邪門,原來住著的老太太性子怪異,常與人發生口角,人緣不好。
據說連淌哈喇子的小孩子都遭過她老人家的咒罵,誰見她誰膈應,誰也不敢惹。
後來,不知是因病還是意外,老太太爛死在那屋子裏,飄出臭味兒來,才被發現。給巷子裏十幾戶人家,四十多口人的心靈,籠罩了一片驅散不開的陰雲。
無論男女老少,白天路過那院門都要小跑過去。晚間聽了啥動靜,也都懷疑是老太太的冤魂不走,逮誰害誰。
如今,鬼宅有了人氣,大家夥兒先是好奇,誰膽子那麽大?不怕冤魂索命?
隨後是想看熱鬧,看她會不會被鬼附身,看她什麽時候招病橫死。
人心,好的零星,壞的聚堆。
“那個年輕女人,那日我見了。她說她是那死老太太的外孫女,長相一般,和她外祖母也不像啊!但她說的話也對得上,確有這麽個人。我以前跟那死老太太搭過話兒,她隻有一個女兒,嫁到曆城去了,婚姻還好,兒女雙全。不過,外孫女命不好,三年前死了夫君,受婆家薄待,偷跑出來的。”
“受婆家薄待的人多了,你見過誰千裏迢迢,撇家舍業,可哪兒跑的?那女人指定不是什麽好貨,說不上犯了什麽事兒呢?婆家怎就無緣無故薄待她了?你聽她掰瞎話兒,說不定過兩日她婆家尋過來,你就能看著熱鬧啦!”
“我瞅著那人挺好呀,老實巴交的,說話也實在。再不是好人,也比她外祖母強啊!先說那一不順心就罵人的毛病,她身上不帶著,幹淨利索的,洗洗涮涮,兩天的功夫,那院子就煥然一新,是個過日子人。那婆家欺負她,也興許是有的,怎地就不能跑了?非得讓她窩囊死在婆家,才叫好女人嗎?”
“嘿!我才不管她是不是好女人呢!我就想看那宅子,到底犯不犯病?我也想看這孤身女子,怎麽把日子撐起來?有她難的!那死老太太生前就不積德,我就不信她的後人是好的。你沒聽老人言嗎?缺德做損,這輩子不找你,那輩子還找呢!這女人一定得倒黴。”
拓跋武平對大靖皇帝求娶自家皇妹,磨磨唧唧,不願意掏腰包的行徑很是不滿。東元皇帝一生氣,不但沒有退步,還在原來聘禮的數目上,又增加了十萬兩白銀和十萬擔糧食。
拓跋武平說了,大靖皇帝覺得為難,可以不娶,他家四皇妹不愁嫁。
因為就在前段日子,北金皇太子也來東元求親,他家四皇妹不來大靖當皇後,去北金當太子妃也是挺好的。
明明白白地威脅,你給我東西,我就不打你。你不給我東西,我就聯合外人一塊兒打你。
滿朝文武震驚,憤怒,一致反對。未公公卻特立獨行,帶頭講和,同意了東元的無理要求。
於是,滿朝文武調轉槍頭,一致對內,聲討九千歲成為大靖最時興的浪潮。甚至有文人列出他的條條罪狀,印刷,抄寫,在坊間大肆傳揚。
也許時日長了,享受多了,胃口變大,腦子變蠢,未公公誤以為自己是一萬零一歲。常常把小皇帝摒棄在外,事事越俎代庖,致使朝綱社稷混亂不堪。
每日早朝,未公公指點江山,誰敢有反對之聲,就是下獄,抄家,流放。手段之狠辣,令人聞風喪膽。
未公公的“美名”,和當年的趙高有的一拚。
誰家有個夜哭郎,都把未公公的大名貼在床頭上,震懾鬼神。
市井之人對罵,最狠的話,就是說你比未公公還缺德。
你若問那些人,未公公壞到了哪裏?他們會搖頭說不知道。別人罵,自己也跟著罵,反正太監當權,百姓遭殃。
你若再問,百姓遭了什麽殃?他們還是搖頭說不知道。因為別人都說遭殃,現在沒遭,以後也是要遭的,跟著罵就對了。
當然,管大家夥兒怎麽罵呢!存心攪事兒的人才不在乎呢!
從驪山行宮迴到京城之後,未公公忙得很,一是當朝廷的攪屎棍子,再就是把自己埋在堆成山的醫學典籍裏,奮筆疾書。
第一場霜凍降臨之後,未公公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他需要城內城外兩頭跑,忙著秋收。
小凳公公替主子累得慌,好心提議,把那塊田地的活計,派給莊子裏的農人收拾,未公公卻把頭搖成了撥浪鼓,誰碰一下都不行。
可是,未公公種地不會,收地更不會。隻幹了半天活計,拿鐮刀的虎口,便磨出了兩個大水泡。更別提另一隻手,被豆莢的尖刺紮了多少個血窟窿。
半畝田地的紅豆,未輕煦笨拙又認真地割了三天,兩隻手都纏滿了棉布條,莊子裏的老大娘都來勸說:“您這雙手是執筆拿印的,怎能紆尊降貴來做粗活?滿身才華扔在田間地壟頭,豈不可惜?”
未輕煦笑迴:“我家夫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哪裏來的尊貴與卑賤?我與夫人親手所種,自當由我親手來收。人生短短幾十年,日子有限,能做到肚裏有食,心裏有情,就是莫大的福分。為了肚腸與心靈的飽暖,諸事繁雜,是辛是苦,都是值得。”
莊稼收割迴院子裏,活計還沒做完。
早晨陽光燦爛時,鋪展開來晾曬。晚間落日餘暉中,攢起堆來苫蓋。
三日後,紅豆莢子嘩嘩幹,一碰就裂開,顆顆飽滿的小紅豆滿院子亂蹦。
未輕煦掄起大棒子哐哐砸,豆杆豆莢的碎片一點一點撿出去,珠圓玉潤的小紅豆一顆一顆撿起來。
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半畝地,收了半袋子紅豆。
雖然都不夠熬一鍋豬食的,但未公公興高采烈,見一個人就要顯擺顯擺,說他家今年收成好。
而且,未公公格外珍惜糧食,那幾個癟癟瞎瞎,蹦到碎石土堆裏的啞豆子,他也會一顆一顆撿迴來,就像撿碎銀子。還小心翼翼地用荷包裝好,隨身攜帶,想起來就翻來看看,嘎嘣嘎嘣嚼一顆。
那一天,風輕雲淡,稍許涼意,未輕煦依然穿著薄薄的布衫,就像一個家境貧寒的書生,又在院子裏擺弄他的小紅豆。
因為農人們好心告知,打出的糧食要趕在上大凍之前晾曬幾次,沒有潮氣,才能保存的時間長些。
而且,糧食帶殼和不帶殼,晾曬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帶殼的不怕日頭,越曬越好。不帶殼的躲著陽光,陰涼通風即可。
“公子……快來看看,咱家夫人有消息了。”
未輕煦剛剛把紅豆鋪平在廊下,就見小凳子捏著一封密報,小跑著進了院子。
“啊?真的嗎?”
未輕煦慌忙起身,朝小凳子迎過去,不自覺地忘了貴公子的得體雅致,將沾了灰塵的手掌,隨便在衣襟上蹭了兩下,才把信紙接過來。
信中隻有幾行字,簡單記錄了吳歲晚新建的身份,落腳的地點,謀生的方式。
未輕煦的目光,落在“安好”兩字上,漸漸溫柔,戀戀深情。
小凳子興奮得不行,耐心等著主子讀完了信,立即咋咋唿唿:“我剛剛和送信的人簡單聊了兩句,他說夫人從驪山行宮離開後,一路去了西北,在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落了腳,躲在窮僻小巷裏,冒充了一個橫死的老太婆的外孫女。夫人不是一般女子,閑不下來,隻休憩了半個月,就混到了濟世堂打雜,小日子過得像模像樣的。他們都說咱家夫人每天樂樂嗬嗬,好著呢!”
“是啊!”
未輕煦的笑,絲毫不加掩飾地自豪:“我家歲晚是個能幹大事的!”
小凳子搓著雙手,嘿嘿笑著附和:“咱家夫人膽子可真大,給自己換了個身份,蒙了周邊人,就夠厲害啦。她還敢跑到濟世堂去尋活計,那膽子大的都沒邊兒了。我猜想她呀,一是偷偷學藝,二是探賀家的底細。這個出色呦!真是沒誰了。咱夫人能屈能伸,有小算計,也有大謀略,可稱一聲女中豪傑。”
“是啊……我家歲晚厲害著呢!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賺得了大銀子,也能當好小細作。扳倒濟世堂,振興春善堂,什麽都靠她。以後啊……連我家關起門來的大事小情,都靠她呢!”
“咱家夫人的好啊!一般人還真看不著。公子,您有福氣。”
“嗬嗬……世人都說男人吃軟飯就是沒出息,我倒不覺得。那也要看看,是哪個女人家的軟飯。歲晚家的,我一定要吃!”
一主一仆站在陽光普照的豪華院子裏,你一言他一語,沒羞沒臊,沒遮沒攔。把吳歲晚從頭誇到腳,從裏誇到外,誇得花裏胡哨所,天上有地下無。
直到未輕煦說得口幹舌燥,把信紙上寥寥三四行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十遍開外,他才想起來,還有正事沒幹。
作為一個責任心超強的師父,徒弟的手藝,怎能教一半留一半呢?一分都不能留。
而且,為了讓小徒弟學得輕鬆些,師父不辭辛勞,還要將各個典籍中的精華摘抄,編輯成冊,以供愛徒閑時翻閱,快速成材。
未輕煦的一日,上朝瞎攪和,給代王遞把柄。下朝迴家寫醫典,數豆子,思念愛人。
隻怪各方勢力相爭,詭譎多變,成事不易,不好快速脫身。
未輕煦終日悶悶不樂,恨不得每時每刻陪在歲晚身邊。但是,為了往後有消停日子過,年年相伴,歲歲相守。隻能暫且忍耐,另外加派人手,好好護衛,寥解惦念。
然而,讓未公公睡夢中翻個身都要喚幾聲名字的未夫人,在西北方的小縣城裏,活得越來越瀟灑,三五日都想不起來她的好夫君一迴。
要說六七日能想起男人一迴,也不是什麽情真意長。隻是因為窮巷陋室,粗食麻衣,日子不好過。
當未夫人迴想未府的富貴時,順便想起未輕煦的名字,以及臨風雅笑的緋色男鬼,綽約風姿,一閃而過。
那一日,從驪山行宮逃出來,吳歲晚坐上了餘夕真為她安排好的馬車,由著四名侍衛和一個馬車夫護送,緊趕慢趕,趕到了希城與榮城交界的北寧縣。
那一路全由她說了算,想慢就慢,想快就快,想在哪裏停留看風景,就在哪裏睡一覺。別提心裏有多麽舒暢了,自由的感覺,誰擁有誰熱愛!
隻是到了北寧縣城外,吳歲晚為了符合窮家老太太的貧家外孫女的形象,打發走了車夫和侍衛。又從裏到外做了改變,換上粗布麻衣,係上紅頭繩,一副鄉下逃荒來的苦女人模樣。
吳歲晚背著裝滿碎銀子的小包裹,大大方方進了城,找到偏僻巷子裏一個破爛不堪的土院子,順利安了家。
周邊鄰居都是普通人,房有一間,地無一壟,靠打散工混日子,對於巷子裏的兇宅來了人,有好奇,卻無懷疑。
因為吳歲晚這一次拿的是真戶籍,真房契。又因為那座宅子邪門,原來住著的老太太性子怪異,常與人發生口角,人緣不好。
據說連淌哈喇子的小孩子都遭過她老人家的咒罵,誰見她誰膈應,誰也不敢惹。
後來,不知是因病還是意外,老太太爛死在那屋子裏,飄出臭味兒來,才被發現。給巷子裏十幾戶人家,四十多口人的心靈,籠罩了一片驅散不開的陰雲。
無論男女老少,白天路過那院門都要小跑過去。晚間聽了啥動靜,也都懷疑是老太太的冤魂不走,逮誰害誰。
如今,鬼宅有了人氣,大家夥兒先是好奇,誰膽子那麽大?不怕冤魂索命?
隨後是想看熱鬧,看她會不會被鬼附身,看她什麽時候招病橫死。
人心,好的零星,壞的聚堆。
“那個年輕女人,那日我見了。她說她是那死老太太的外孫女,長相一般,和她外祖母也不像啊!但她說的話也對得上,確有這麽個人。我以前跟那死老太太搭過話兒,她隻有一個女兒,嫁到曆城去了,婚姻還好,兒女雙全。不過,外孫女命不好,三年前死了夫君,受婆家薄待,偷跑出來的。”
“受婆家薄待的人多了,你見過誰千裏迢迢,撇家舍業,可哪兒跑的?那女人指定不是什麽好貨,說不上犯了什麽事兒呢?婆家怎就無緣無故薄待她了?你聽她掰瞎話兒,說不定過兩日她婆家尋過來,你就能看著熱鬧啦!”
“我瞅著那人挺好呀,老實巴交的,說話也實在。再不是好人,也比她外祖母強啊!先說那一不順心就罵人的毛病,她身上不帶著,幹淨利索的,洗洗涮涮,兩天的功夫,那院子就煥然一新,是個過日子人。那婆家欺負她,也興許是有的,怎地就不能跑了?非得讓她窩囊死在婆家,才叫好女人嗎?”
“嘿!我才不管她是不是好女人呢!我就想看那宅子,到底犯不犯病?我也想看這孤身女子,怎麽把日子撐起來?有她難的!那死老太太生前就不積德,我就不信她的後人是好的。你沒聽老人言嗎?缺德做損,這輩子不找你,那輩子還找呢!這女人一定得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