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快到穀雨了,天氣依舊時冷時熱。
李公公敞開半棉的薄褂子,抹一下頭上的熱汗,埋怨著這不讓人安生的鬼天氣。
平常時節他哪裏有這麽忙碌,今年因為小主的事情 ,他可是一點也不敢怠慢。小主不是平常人,十三四歲年紀看著不大,卻是非常有心計,她的事情是半點兒也欺瞞不了的。何況她又有那樣一個厲害的媽。
這一個月,李公公把皇莊一半的人手都攆到小河村來了。
這不,他幾乎天天到這裏來,要建一個焦炭廠,聽說是用煤煉出來的,要代替木炭,燃燒起來熱度還要更高。那黑乎乎的、有毒氣的煤,能煉出這種金貴的東西嗎?
老太監王安設在廬州的山場都挪了幾次了,廬州山上的樹都快砍完了,卻還常常為木炭不夠煩惱,到底也沒能想出什麽好法子。
可這小姑娘就有辦法解決,聽都沒聽說過的法子,這個小姑娘也真敢想。
李公公拐下大路,沿著通往小河村的方向往南走了一袋煙工夫,前麵就是焦炭廠的工地了。
李公公把身邊的長隨打發到前麵去,“去給姓段的說一聲。咱家來了,天塌了,咱家也給他頂著。隻要他快點兒幹。”眼看著腿腳靈便的小太監順著河道跑到焦炭廠磚石堆積的工地上去了,他才背轉身子慢悠悠的沿著西邊高出地麵的路往前走。
轉過北向的便門,沿著焦炭廠內向南的路往前走,兩邊是青磚砌成的高牆,腳下是三合土夯成的大路,他原本是要鋪上青磚的,可是扭不過那個姓段的小子,隻能將就了。他難道不明白皇家的臉麵遠比什麽仔細經營更重要嗎?
西首是兩排青磚碧瓦的宿舍,沒有翹簷,房間倒是很大,聽說用了一種新的粘合劑——水泥,段小子還是有一點真本領的。
李公公想起造房子的時候,那高高的木架,掛在木架上的嘩啦啦響的滑輪,還有上梁時沉重的木梁在前後兩個木架下被輕鬆拉上去的情景,他就對段小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段小子,強一點就強一點吧,誰叫人家是一個有真本領的呢。聽說有本領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怪脾氣,忍忍吧。
“李太監來了。”段四剛剛洗把手,聽到那個年青長隨的招唿,他就趕緊安排好砌窯的活,迴身先把這個“祖宗”安置好。
“咱家不是太監,咱家隻是皇莊的主事,不必客氣。”李公公說,“煉焦窯建到哪裏了?”
“李太監,咱們還是坐到河邊的棚子裏,那裏有床,有茶水,也幹淨一些。這裏坑坑窪窪的,沒有下腳的地方。”段四客氣的邀請李公公坐到工棚裏,這裏實在有些太亂了。
“段師傅,不必客氣。有你們劉經曆的麵子,我各方麵盡會照顧到,你忙你的,不必照顧我。”李公公雖然有些傲嬌,但是為人還是實在的。
“煉焦窯砌到哪裏了?”
“砌到15號焦窯了。前麵的十座窯內部粉刷已經完成,晾幹以後就可以使用了。”
“這麽快?”李公公避開腳下的磚頭向西南方向走。
“你從皇莊給我調了200多個人手,怎麽能不快呢?”段四一邊說著,一邊陪著李公公往南走。
“這麽說,這些人手還有些用處?”李公公笑著說。
“怎麽能沒有用處呢?砌焦窯的事情他們不能幹,可是挖土、平整場地、搬運材料,這些活靠的都是他們啊。”段四說。
煉焦窯是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建造的,它的西邊是一排洗煤池,再往西是那一條從西山流下來、往北流去的小河。在洗煤池以東和煉焦窯洗煤池之間各有一條寬闊的大路,段四和李公公就走在煉焦窯和洗煤池中間的大路上。
“這些莊戶平時我也使不動他們,你這裏夥食好,又有工錢可拿,他們是想著法子說著好話,托我把他們介紹到這裏來。再說午時還要加一個三合麵饅頭和肉菜,你們劉經曆也真舍得!”李公公和段四說著閑話。
“這些都是你的子民呀,哪裏敢讓他們受委屈呢?”段四笑著說。
“你就貧吧。”李公公也笑了。
下了大路,走到靠近河邊的地方,這裏是一排臨時搭起的工棚,地麵是由水泥鋪上的,前麵補了一排柳樹。
“老紀家的怎麽啦?”“小河村都姓範嘛,哪裏有姓紀的?”“那個瘦瘦高高的老紀你不記得了?”“老紀怎麽了?”
李公公和段四剛剛走到工棚前,洗煤池那邊就傳來一陣吆喝聲。
“找李公公。”“裏正過來了。說是老範家出了什麽事兒?”“哪一家?”
“是找你的。我剛從範軍爺那裏順了一瓶兒五糧特釀,原本咱倆準備喝兩盅,看來您今天是沒口福了。”段四說,“走,過去看看吧。”
“去看看。酒你先留著,咱倆改天再喝,我還想測測你的媒還會不會劃呢。”李公公迴過頭望一望河岸上紛亂的人影說。
“跟你劃拳,你不怕我把酒給喝完啦!”
“怎麽,這就認輸啦?”
兩個人磨著閑牙,又沿著河道走到洗煤池東邊的大路上。
眼看著小河村的裏正老範,在皇莊一個年輕長隨的帶領下著急忙慌的跑到這裏來。
他海拉著藍衫子,裏邊淺褐色的麻布短衣解開兩個絆扣,露出老樹皮一般的脖頸,將要白完了的頭發像淩亂的鳥窩一般亂七八糟。
老範手裏抓著褪了色的紗帽,一顛一顛的跑過來說:“李公公,老紀家的小兒子今天昏倒在院子裏,你看這個事兒···”老範一著急,話就說得有些顛三倒四。
“別急,慢慢說,什麽事兒?”李公公拉下臉,靜靜的立在那裏。
老範喘息了半天,緩過了一口氣,然後說:“老紀的老婆大前天不是得了疫病、躺倒在床上嗎,昨天老紀著急忙慌的去找前村的李郎中,說是給自己也開些藥,今天中午他的兒子好像也不行了。你看要不要把他們一家封起來?”
“哪個老紀?”
“就是村東頭的範濟民,因為個子又瘦又高,村民們給他起個外號叫“老雞”,叫著叫著叫轉了,叫成“老紀”了。”
李公公沉吟了一下,問道:“他老婆和兒子的脖子有沒有腫塊?”
“這個倒沒有。”
“你是怎麽知道的?”
“他的鄰居“大個子”膽子大,給老紀幫了幾次忙,沒什麽事兒。他說老紀家的隻是發熱、咳嗽、上不來氣兒。”
“派兩個人把老紀和他鄰居大個子家都封起來。“”大個子”可以出入,其他人不得出入。另外給這兩家補助兩袋小米和50文銅錢,延請醫生看病,熬過這一段時間再說吧。”李公公還是心軟了一下,但願不是萬曆8年的“大頭瘟”。
“和“傳人”的事情沾一點邊都不敢馬虎。”段四緊跟著說:“這樣吧,既然小河村出了這樣的難腸事,建在小河村的焦炭廠就不能置身事外,我們也給兩家各出200文銅錢的賑濟吧!”
範裏正胡亂戴上紗帽,雙手抱拳,趕忙致謝:“謝段東家厚意,我代“老紀”、大個子兩家人承情了。”
“不必感謝我,這是我們範東家的意思,在辦廠之初,我們範東家就常說要報答鄉梓,迴饋朝廷。”段四擺了擺手,說:“範裏正,你有沒有問問老紀,他家裏的是如何感染上時疫的?”
“聽大個子說,老紀家的娘家兄弟結婚,他老婆和兒子到山西大同渾源州跑了一趟。老紀老婆是萬曆26年逃避戰亂逃過來的。”範裏正說。
“這麽說,大同渾源州發生了瘟疫?”李公公問。
“是呀,聽說那邊許多村都封了,死了很多人。”範裏正拉了拉戴在頭上的紗帽。
“哪裏的渾源州?是桑幹河南邊的渾源州嗎?”段四一下子緊張起來。
“我不知道什麽桑幹河,隻聽大個子說瘟疫是從山西大同渾源州開始的。”範裏正係上藍衫子絆扣,又扣上細麻襯衣的領扣,伸了伸衣袖說。
“那我得趕緊迴去,給東家說一聲。”段四急忙迴頭就走,“我們的家鄉和渾源州隻隔著一條桑幹河。”
李公公敞開半棉的薄褂子,抹一下頭上的熱汗,埋怨著這不讓人安生的鬼天氣。
平常時節他哪裏有這麽忙碌,今年因為小主的事情 ,他可是一點也不敢怠慢。小主不是平常人,十三四歲年紀看著不大,卻是非常有心計,她的事情是半點兒也欺瞞不了的。何況她又有那樣一個厲害的媽。
這一個月,李公公把皇莊一半的人手都攆到小河村來了。
這不,他幾乎天天到這裏來,要建一個焦炭廠,聽說是用煤煉出來的,要代替木炭,燃燒起來熱度還要更高。那黑乎乎的、有毒氣的煤,能煉出這種金貴的東西嗎?
老太監王安設在廬州的山場都挪了幾次了,廬州山上的樹都快砍完了,卻還常常為木炭不夠煩惱,到底也沒能想出什麽好法子。
可這小姑娘就有辦法解決,聽都沒聽說過的法子,這個小姑娘也真敢想。
李公公拐下大路,沿著通往小河村的方向往南走了一袋煙工夫,前麵就是焦炭廠的工地了。
李公公把身邊的長隨打發到前麵去,“去給姓段的說一聲。咱家來了,天塌了,咱家也給他頂著。隻要他快點兒幹。”眼看著腿腳靈便的小太監順著河道跑到焦炭廠磚石堆積的工地上去了,他才背轉身子慢悠悠的沿著西邊高出地麵的路往前走。
轉過北向的便門,沿著焦炭廠內向南的路往前走,兩邊是青磚砌成的高牆,腳下是三合土夯成的大路,他原本是要鋪上青磚的,可是扭不過那個姓段的小子,隻能將就了。他難道不明白皇家的臉麵遠比什麽仔細經營更重要嗎?
西首是兩排青磚碧瓦的宿舍,沒有翹簷,房間倒是很大,聽說用了一種新的粘合劑——水泥,段小子還是有一點真本領的。
李公公想起造房子的時候,那高高的木架,掛在木架上的嘩啦啦響的滑輪,還有上梁時沉重的木梁在前後兩個木架下被輕鬆拉上去的情景,他就對段小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段小子,強一點就強一點吧,誰叫人家是一個有真本領的呢。聽說有本領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怪脾氣,忍忍吧。
“李太監來了。”段四剛剛洗把手,聽到那個年青長隨的招唿,他就趕緊安排好砌窯的活,迴身先把這個“祖宗”安置好。
“咱家不是太監,咱家隻是皇莊的主事,不必客氣。”李公公說,“煉焦窯建到哪裏了?”
“李太監,咱們還是坐到河邊的棚子裏,那裏有床,有茶水,也幹淨一些。這裏坑坑窪窪的,沒有下腳的地方。”段四客氣的邀請李公公坐到工棚裏,這裏實在有些太亂了。
“段師傅,不必客氣。有你們劉經曆的麵子,我各方麵盡會照顧到,你忙你的,不必照顧我。”李公公雖然有些傲嬌,但是為人還是實在的。
“煉焦窯砌到哪裏了?”
“砌到15號焦窯了。前麵的十座窯內部粉刷已經完成,晾幹以後就可以使用了。”
“這麽快?”李公公避開腳下的磚頭向西南方向走。
“你從皇莊給我調了200多個人手,怎麽能不快呢?”段四一邊說著,一邊陪著李公公往南走。
“這麽說,這些人手還有些用處?”李公公笑著說。
“怎麽能沒有用處呢?砌焦窯的事情他們不能幹,可是挖土、平整場地、搬運材料,這些活靠的都是他們啊。”段四說。
煉焦窯是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建造的,它的西邊是一排洗煤池,再往西是那一條從西山流下來、往北流去的小河。在洗煤池以東和煉焦窯洗煤池之間各有一條寬闊的大路,段四和李公公就走在煉焦窯和洗煤池中間的大路上。
“這些莊戶平時我也使不動他們,你這裏夥食好,又有工錢可拿,他們是想著法子說著好話,托我把他們介紹到這裏來。再說午時還要加一個三合麵饅頭和肉菜,你們劉經曆也真舍得!”李公公和段四說著閑話。
“這些都是你的子民呀,哪裏敢讓他們受委屈呢?”段四笑著說。
“你就貧吧。”李公公也笑了。
下了大路,走到靠近河邊的地方,這裏是一排臨時搭起的工棚,地麵是由水泥鋪上的,前麵補了一排柳樹。
“老紀家的怎麽啦?”“小河村都姓範嘛,哪裏有姓紀的?”“那個瘦瘦高高的老紀你不記得了?”“老紀怎麽了?”
李公公和段四剛剛走到工棚前,洗煤池那邊就傳來一陣吆喝聲。
“找李公公。”“裏正過來了。說是老範家出了什麽事兒?”“哪一家?”
“是找你的。我剛從範軍爺那裏順了一瓶兒五糧特釀,原本咱倆準備喝兩盅,看來您今天是沒口福了。”段四說,“走,過去看看吧。”
“去看看。酒你先留著,咱倆改天再喝,我還想測測你的媒還會不會劃呢。”李公公迴過頭望一望河岸上紛亂的人影說。
“跟你劃拳,你不怕我把酒給喝完啦!”
“怎麽,這就認輸啦?”
兩個人磨著閑牙,又沿著河道走到洗煤池東邊的大路上。
眼看著小河村的裏正老範,在皇莊一個年輕長隨的帶領下著急忙慌的跑到這裏來。
他海拉著藍衫子,裏邊淺褐色的麻布短衣解開兩個絆扣,露出老樹皮一般的脖頸,將要白完了的頭發像淩亂的鳥窩一般亂七八糟。
老範手裏抓著褪了色的紗帽,一顛一顛的跑過來說:“李公公,老紀家的小兒子今天昏倒在院子裏,你看這個事兒···”老範一著急,話就說得有些顛三倒四。
“別急,慢慢說,什麽事兒?”李公公拉下臉,靜靜的立在那裏。
老範喘息了半天,緩過了一口氣,然後說:“老紀的老婆大前天不是得了疫病、躺倒在床上嗎,昨天老紀著急忙慌的去找前村的李郎中,說是給自己也開些藥,今天中午他的兒子好像也不行了。你看要不要把他們一家封起來?”
“哪個老紀?”
“就是村東頭的範濟民,因為個子又瘦又高,村民們給他起個外號叫“老雞”,叫著叫著叫轉了,叫成“老紀”了。”
李公公沉吟了一下,問道:“他老婆和兒子的脖子有沒有腫塊?”
“這個倒沒有。”
“你是怎麽知道的?”
“他的鄰居“大個子”膽子大,給老紀幫了幾次忙,沒什麽事兒。他說老紀家的隻是發熱、咳嗽、上不來氣兒。”
“派兩個人把老紀和他鄰居大個子家都封起來。“”大個子”可以出入,其他人不得出入。另外給這兩家補助兩袋小米和50文銅錢,延請醫生看病,熬過這一段時間再說吧。”李公公還是心軟了一下,但願不是萬曆8年的“大頭瘟”。
“和“傳人”的事情沾一點邊都不敢馬虎。”段四緊跟著說:“這樣吧,既然小河村出了這樣的難腸事,建在小河村的焦炭廠就不能置身事外,我們也給兩家各出200文銅錢的賑濟吧!”
範裏正胡亂戴上紗帽,雙手抱拳,趕忙致謝:“謝段東家厚意,我代“老紀”、大個子兩家人承情了。”
“不必感謝我,這是我們範東家的意思,在辦廠之初,我們範東家就常說要報答鄉梓,迴饋朝廷。”段四擺了擺手,說:“範裏正,你有沒有問問老紀,他家裏的是如何感染上時疫的?”
“聽大個子說,老紀家的娘家兄弟結婚,他老婆和兒子到山西大同渾源州跑了一趟。老紀老婆是萬曆26年逃避戰亂逃過來的。”範裏正說。
“這麽說,大同渾源州發生了瘟疫?”李公公問。
“是呀,聽說那邊許多村都封了,死了很多人。”範裏正拉了拉戴在頭上的紗帽。
“哪裏的渾源州?是桑幹河南邊的渾源州嗎?”段四一下子緊張起來。
“我不知道什麽桑幹河,隻聽大個子說瘟疫是從山西大同渾源州開始的。”範裏正係上藍衫子絆扣,又扣上細麻襯衣的領扣,伸了伸衣袖說。
“那我得趕緊迴去,給東家說一聲。”段四急忙迴頭就走,“我們的家鄉和渾源州隻隔著一條桑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