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的遠影逐漸清晰,遠遠近近蕭瑟的樹木在微微的北風中瑟縮著,背陰的山坡上積雪散發著白光,太陽明明掛在天上,卻並不覺得暖和,人們擠擠挨挨的靠著山根走,山根的陡崖遮擋著河道裏吹來的冷風,似乎能保持一些暖意。
道路沿著山腳蜿蜒,雖是官道,卻僅容兩輛馬車通過,旁邊是河灘,河水很淺,大大小小的石頭下邊已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冰下細細的水流嘩嘩的流淌。
匠人們背著大包小包,身前身後跟著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幾個鐵匠推著獨輪車,上麵綁著塞滿鐵砧錘頭的布袋走在隊伍中間,搖搖晃晃,年輕的小徒弟在前麵拉著車,一個小的跟在後麵,踉踉蹌蹌,急的直摸眼淚。
景仁騎著馬跟在後麵,把斜挎在馬鞍上的腰刀握在手裏,看到中間一輛獨輪車慢下來,後麵擠了一堆人,就趕緊走過去,幫著把車從陷坑中推出來,又吆喝著後麵的人注意陷坑,望路中間走,官道上人並不多,看到那個跑的跌跌撞撞直抹眼淚的小孩子,景仁把他抱起來放到馬鞍上。
幾個騎馬的邊軍遠遠的吆喝著,揮舞著鞭子,人群擠擠挨挨的靠了邊,軍士穿著半舊的鴛鴦戰襖帶著頭盔,嘴裏罵罵咧咧的,看到這邊騰出路來,才急匆匆從路邊經過,騰起的泥水濺到景仁的褲腿上,幾個石子沿著路基一直滾到河水裏。
“官爺,不知距離西灣鐵場還有多遠?”看到景仁牽著馬走在人群裏,那個會銅作的老者搭訕道,“不遠了,再走一個時辰就到了。”
“不知老丈貴姓?”
“免貴姓吳。叫我老吳就好。”
“老吳老家是哪裏?怎麽輾轉到了大同?”
“哎,老家是山東萊州的,嘉靖末年鬧饑荒糧食不夠吃,地賣光了,青黃不接的春荒也沒挨過去,山上樹皮都啃光了,老爹、老娘和弟弟都得了浮腫病,餓死了。我和妹妹跟著一個同宗地叔叔坐船到了遼東,給軍爺幫工才勉強活了下來。遼東地多人少,土地都是軍爺的,李家、馬家、杜家、祖家,都是這幾家的,我們是給馬家幹活,可不是馬芳馬老爺,馬老爺威名遠播,咱哪裏見過?是給馬家的家丁做活,管我們的是一個姓黑的家丁,心眼好,見我行事伶俐,就指派我到供品作當學徒,作銅香爐、銅燭台······”
“遼東距離大同隔著朵顏衛和土默特部,你們是怎麽過來的?”景仁聽著老者平靜的敘述著人間的慘劇,心裏一陣陣的難受,他不記得曆史書上有過山東鬧饑荒的記載,可他來到這個人世間聽到看到太多人間慘劇,越是平靜越讓他痛苦莫名,他趕緊轉換了話題。
“還不是8個月前的那場大戰,咱們敗了,把撫順丟了,清人小股騎兵深入遼東,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村莊沒啦,塢堡也待不住了,我們僥幸穿過廣寧、朵顏衛,輾轉來到大同。”
說話間,道路越發狹窄,又是緩坡,前麵的馬車車夫的吆喝聲亮了起來,鞭子“啪啪”的聲音越發淩厲,中間幾個人趕過來幫著推起獨輪車,站在坡上的石頭喊起了號子“哎吆嗨,哎吆嗨··”車隊人群興致高昂,很快推上了坡頂。
緊接著是一段長長的下坡,兩邊是崢嶸的群山和清郎的高樹,腳下是嶙峋的山石和淒清的河水,隊伍中的一個年輕人忽然唱了起來:
“初一到十五 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 楊呀麽楊柳梢
三月桃花開 情人捎書來
捎書書 帶信信 要一個荷包袋····”
歌聲才落,前麵一個中年人的渾厚的嗓音又響起來:
“交城的山來交城的水
不澆那個交城它澆了文水
交城的大山裏沒有那好茶飯
隻有蓧麵烤酪酪還有那山藥蛋
灰毛驢驢上山灰毛驢驢下
一輩子也沒坐過那好車馬···”
“嗷·····啊吆奧····嗬····吆·····咦·····呀·····哎吆嗨·····”
忽然一陣悠遠蒼涼的長調拔地而起,聲音如裂帛般直上雲霄,如巨錐猛地撞開眾人的心扉。接著聲音低下來,低下來,悠長的低音如夜風刮過大地,如母親唿喚幼兒,如父親深沉的歎息。聲音逐漸拔高,如疾風穿過叢林,如怒濤唿嘯海上,又漸漸地低沉,仿佛看見一片廣漠無垠的草原上,一輪圓月低垂,草色蒼茫,一個疲敝的旅人滿身風塵騎著馬兒緩緩行進,慢慢消失在大漠深處······
顫音消失,天地之間好像一切都安靜下來,人群靜靜的走著,官道上的幾個行人也混在隊伍中靜靜的看著走在人群中的景仁。
一個帶著黑紗官帽穿著府綢長衫的長者拉開車簾,看著景仁問道:“不揣冒昧,敢問歌者,可是蒙古的音樂?”
景仁側身看著老者答道“敢勞動問,正是。”
“歌聲蒼涼高古,是難得的絕唱,你可是在蒙古待過?”
景仁不知該怎麽迴答,猶豫了一會,說道“不曾,隻是聽過這首長調,難以忘懷。”
“歌名為何?”
“《迷失的羔羊》,是講一隻羔羊從羊群中走失,流落到草原上,經曆艱難困苦,最後找迴家的感情曆程。”
“路途勞頓,聽到這美妙的歌聲,不勝之喜。”老者說完,放下車簾,催促車夫,得得離去。
道路沿著山腳蜿蜒,雖是官道,卻僅容兩輛馬車通過,旁邊是河灘,河水很淺,大大小小的石頭下邊已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冰下細細的水流嘩嘩的流淌。
匠人們背著大包小包,身前身後跟著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幾個鐵匠推著獨輪車,上麵綁著塞滿鐵砧錘頭的布袋走在隊伍中間,搖搖晃晃,年輕的小徒弟在前麵拉著車,一個小的跟在後麵,踉踉蹌蹌,急的直摸眼淚。
景仁騎著馬跟在後麵,把斜挎在馬鞍上的腰刀握在手裏,看到中間一輛獨輪車慢下來,後麵擠了一堆人,就趕緊走過去,幫著把車從陷坑中推出來,又吆喝著後麵的人注意陷坑,望路中間走,官道上人並不多,看到那個跑的跌跌撞撞直抹眼淚的小孩子,景仁把他抱起來放到馬鞍上。
幾個騎馬的邊軍遠遠的吆喝著,揮舞著鞭子,人群擠擠挨挨的靠了邊,軍士穿著半舊的鴛鴦戰襖帶著頭盔,嘴裏罵罵咧咧的,看到這邊騰出路來,才急匆匆從路邊經過,騰起的泥水濺到景仁的褲腿上,幾個石子沿著路基一直滾到河水裏。
“官爺,不知距離西灣鐵場還有多遠?”看到景仁牽著馬走在人群裏,那個會銅作的老者搭訕道,“不遠了,再走一個時辰就到了。”
“不知老丈貴姓?”
“免貴姓吳。叫我老吳就好。”
“老吳老家是哪裏?怎麽輾轉到了大同?”
“哎,老家是山東萊州的,嘉靖末年鬧饑荒糧食不夠吃,地賣光了,青黃不接的春荒也沒挨過去,山上樹皮都啃光了,老爹、老娘和弟弟都得了浮腫病,餓死了。我和妹妹跟著一個同宗地叔叔坐船到了遼東,給軍爺幫工才勉強活了下來。遼東地多人少,土地都是軍爺的,李家、馬家、杜家、祖家,都是這幾家的,我們是給馬家幹活,可不是馬芳馬老爺,馬老爺威名遠播,咱哪裏見過?是給馬家的家丁做活,管我們的是一個姓黑的家丁,心眼好,見我行事伶俐,就指派我到供品作當學徒,作銅香爐、銅燭台······”
“遼東距離大同隔著朵顏衛和土默特部,你們是怎麽過來的?”景仁聽著老者平靜的敘述著人間的慘劇,心裏一陣陣的難受,他不記得曆史書上有過山東鬧饑荒的記載,可他來到這個人世間聽到看到太多人間慘劇,越是平靜越讓他痛苦莫名,他趕緊轉換了話題。
“還不是8個月前的那場大戰,咱們敗了,把撫順丟了,清人小股騎兵深入遼東,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村莊沒啦,塢堡也待不住了,我們僥幸穿過廣寧、朵顏衛,輾轉來到大同。”
說話間,道路越發狹窄,又是緩坡,前麵的馬車車夫的吆喝聲亮了起來,鞭子“啪啪”的聲音越發淩厲,中間幾個人趕過來幫著推起獨輪車,站在坡上的石頭喊起了號子“哎吆嗨,哎吆嗨··”車隊人群興致高昂,很快推上了坡頂。
緊接著是一段長長的下坡,兩邊是崢嶸的群山和清郎的高樹,腳下是嶙峋的山石和淒清的河水,隊伍中的一個年輕人忽然唱了起來:
“初一到十五 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 楊呀麽楊柳梢
三月桃花開 情人捎書來
捎書書 帶信信 要一個荷包袋····”
歌聲才落,前麵一個中年人的渾厚的嗓音又響起來:
“交城的山來交城的水
不澆那個交城它澆了文水
交城的大山裏沒有那好茶飯
隻有蓧麵烤酪酪還有那山藥蛋
灰毛驢驢上山灰毛驢驢下
一輩子也沒坐過那好車馬···”
“嗷·····啊吆奧····嗬····吆·····咦·····呀·····哎吆嗨·····”
忽然一陣悠遠蒼涼的長調拔地而起,聲音如裂帛般直上雲霄,如巨錐猛地撞開眾人的心扉。接著聲音低下來,低下來,悠長的低音如夜風刮過大地,如母親唿喚幼兒,如父親深沉的歎息。聲音逐漸拔高,如疾風穿過叢林,如怒濤唿嘯海上,又漸漸地低沉,仿佛看見一片廣漠無垠的草原上,一輪圓月低垂,草色蒼茫,一個疲敝的旅人滿身風塵騎著馬兒緩緩行進,慢慢消失在大漠深處······
顫音消失,天地之間好像一切都安靜下來,人群靜靜的走著,官道上的幾個行人也混在隊伍中靜靜的看著走在人群中的景仁。
一個帶著黑紗官帽穿著府綢長衫的長者拉開車簾,看著景仁問道:“不揣冒昧,敢問歌者,可是蒙古的音樂?”
景仁側身看著老者答道“敢勞動問,正是。”
“歌聲蒼涼高古,是難得的絕唱,你可是在蒙古待過?”
景仁不知該怎麽迴答,猶豫了一會,說道“不曾,隻是聽過這首長調,難以忘懷。”
“歌名為何?”
“《迷失的羔羊》,是講一隻羔羊從羊群中走失,流落到草原上,經曆艱難困苦,最後找迴家的感情曆程。”
“路途勞頓,聽到這美妙的歌聲,不勝之喜。”老者說完,放下車簾,催促車夫,得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