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總是要離開的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火已起,兵士在山兩邊全部做了防火溝,保證山火威脅不到兩邊之地。
“那個寺廟的大片土地,交給林三和來處置。”
交給林三和,便代表是分撥給了那些船塢的匠人,匠戶本身是沒有土地的,這也算是李厥改善他們地位的一種方式,
仕農工商,工排在第三位,李厥有意讓農工不要分得那麽細致。
對於一片無主之地的安排,馮智戣自不會拂了李厥的麵子,打算迴府之後,就讓林三和帶人來丈量。
李厥開始挑選獵物,他挑了一隻黃猄,這玩意是鹿的一種,據說比牛肉更香更嫩,他還沒有吃過,又挑了一頭野豬,兩隻野雞,其他的便沒有再拿。
迴到所住的院落,將東西交給裴行儉他們處理,都是在外行過軍打過獵的,處理這些野味很專業。
他則迴到書房,打算給李二寫信。
‘離京六月餘,甚為想念皇爺爺,今日孫兒親獵吊睛大蟲一隻,猶記得七年前曾答應為皇爺爺做裘,隻是當時人太小,力氣未壯,今日終得償夙願。
聞皇爺爺明年春季封禪,孫兒想著便不急著迴京,到時先一步至泰山恭迎皇爺爺。
至於咱爺孫皆不在,留守一事,孫兒覺得可由三叔兼管,輔以衛公、梁公,衛公控軍自不會出差子,皇爺爺親征,梁公作為留守也非初次,
有二人配合,自不會有問題。
三叔性溫順,識大局,對皇爺爺尊崇仁孝,對孫兒也是愛護倍至,且為皇子之長,自不會有皇親中有異議者。
在廣州有兩月逾,此地情況及孫兒布局,前次去信已報之頗多,隻是兩月時間在孫兒看來,馮智戣才庸寡斷,非一州刺史良選,倒是智戴寬宏有智。
耿公之墓在恩州,智戣作為長子當以家族陵寢之地為要,孫兒請求,將馮氏兄弟職所對調…’
可不是說對調就對調的,畢竟馮智戣是嫡長,這就牽涉到繼承權的問題。
所以李厥找了個理由,因為馮盎的墓在恩州,所以把恩州當成馮氏之根基,長子守家族根基之地,承襲爵位,這就合理多了。
當晚,院中聚餐,野雞有些柴,烤吃口感不佳,倒是燉湯還不錯,野豬肉夠多,鹵了一半,紅燒了一半,
黃猄肉,則是一半紅燒,一半用來燒烤,還別說,肉真的很香。
……
時間很快便到了十月初十,李厥這次未著禮服,他也沒帶,在洛陽所穿的禮服,還是東都宮廷之中臨時找的一件。
碼頭上,三艘千石大船,十艘小船已整裝待發。
李厥上了一艘最大的船,站在甲板上感受了一下,感覺就一個字:大。
“船中可曾配有瓜果?”
馮智戣示意船長迴複。
“不曾。”
李厥眉頭皺了皺,“可曾配新鮮蔬菜?”
“天氣潮熱,那些不好存放,也未曾帶。”
李厥也沒心思再看,對著馮智戣道:“孤看本地柑、橘皆有成熟,現在去收,能收多少收多少,水手每日至少食一枚,不然長期漂在海上,必會生疾。”
大家也是不解,況且大食人他們一直遠洋也沒聽說什麽。
“你可去問問大食人,他們一次行船折損多少?”
馮智戴提醒道:“殿下,那些大食商人折損較少,若是有疾,他們…”
“那是他們有長期飲茶的習慣,因他們富有所以有此習慣不算什麽,你去問問他們的水手,必然會有人因疾去世。”
“而咱的船上水手,孤想大部分也未有長期飲茶習慣的吧,所以當以每日食柑橘之類預防,罷了,孤再讓茶葉作坊每船配百斤茶,爾等每日飲上兩杯,預防的效果更佳。”
船長心思一動,想起一事道:“殿下所言可是讓人倦怠、臥床不起, 接著便是掉牙齒,口鼻流血,最終死亡之症?”
“對對,便是此症。”
船長興奮道:“殿下有預防之策?”
“便是每日食柑橘一枚,飲茶一杯。”
“如此簡單?”
“你盡管按孤所言施為,相信必不會有症狀產生。”
李厥所說的,便是被稱為‘水手的恐怖’的壞血病,專業點說叫維生素c缺乏症,皆是因為長期遠洋,無水果、蔬菜補充之故,
而茶葉中也有維生素c,長期飲用可以預防,但並不如水果和蔬菜的效果好。
“圖呢?”
聽到李厥要圖,船長趕忙又取出一張圖,李厥的手指著爪哇之地道:“此地有一種水果,觀之與柑橘差不多,但皮肉難分,食之苦澀極酸,
你這一行必然會經過此地,等到所帶的柑橘食完,可或摘或收一些,切片曬幹,每日泡水飲用。”
“謝殿下。”
“不必多禮,快去收柑橘吧。”
送走李厥,馮智戣問船長,“果真有你說的那般病?”
“迴家主,有且不少,老仆問過大食人,他們每逢有此病者,不等咽氣便直接拋入大海獻祭給了海龍王。”
“殿下如何知曉?”
這個問題就沒人能迴答了,一旁的馮智戴則對附近的家仆道:“放下所有事,全部去收柑橘,動作要快,價格高些也無妨。”
李厥並不知曉,原本在廣州之地無甚地位的柑橘,在過後的兩年居然成了高價頂級的水果,每艘遠洋船都要大量高價的收取,
甚至本地遠洋的商賈,還會購買大量山地,親種一片留作自用。
中午時分,李厥站在遠處,看著遠航的船隊,他衷心的開始祈禱,心中求遍了漫天的諸仙,
祈求他們保佑這個船隊能平安歸來,一是他不想因他的話,讓這些人送了命,其二他也明白,隻有這些人平安歸來,那麽接下來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那時的陣容會越來越大,航行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等到船隻消失在海平麵上時,他這才動身下樓,對著薛禮道:“通知曹城,明天清晨開拔,與以往一樣,他的三百五十人分前後兩隊,不與我們同行。”
“喏。”
“迴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就走。”
當晚,馮智戣與馮智戴連袂而來。
“還請殿下允臣帶兵,護衛殿下一路迴京。”
“卿良苦用心,孤知曉了,但若是大軍護送,孤該看的就看不著嘍,你們好好建設地方吧,孤已叨擾太多了。
孤留在此地的人,若是有張狂之舉,你們可先行拿下,再去信給孤。”
“明日一早,孤會安靜的出城,你們也不必相送,便如此吧。”
“那個寺廟的大片土地,交給林三和來處置。”
交給林三和,便代表是分撥給了那些船塢的匠人,匠戶本身是沒有土地的,這也算是李厥改善他們地位的一種方式,
仕農工商,工排在第三位,李厥有意讓農工不要分得那麽細致。
對於一片無主之地的安排,馮智戣自不會拂了李厥的麵子,打算迴府之後,就讓林三和帶人來丈量。
李厥開始挑選獵物,他挑了一隻黃猄,這玩意是鹿的一種,據說比牛肉更香更嫩,他還沒有吃過,又挑了一頭野豬,兩隻野雞,其他的便沒有再拿。
迴到所住的院落,將東西交給裴行儉他們處理,都是在外行過軍打過獵的,處理這些野味很專業。
他則迴到書房,打算給李二寫信。
‘離京六月餘,甚為想念皇爺爺,今日孫兒親獵吊睛大蟲一隻,猶記得七年前曾答應為皇爺爺做裘,隻是當時人太小,力氣未壯,今日終得償夙願。
聞皇爺爺明年春季封禪,孫兒想著便不急著迴京,到時先一步至泰山恭迎皇爺爺。
至於咱爺孫皆不在,留守一事,孫兒覺得可由三叔兼管,輔以衛公、梁公,衛公控軍自不會出差子,皇爺爺親征,梁公作為留守也非初次,
有二人配合,自不會有問題。
三叔性溫順,識大局,對皇爺爺尊崇仁孝,對孫兒也是愛護倍至,且為皇子之長,自不會有皇親中有異議者。
在廣州有兩月逾,此地情況及孫兒布局,前次去信已報之頗多,隻是兩月時間在孫兒看來,馮智戣才庸寡斷,非一州刺史良選,倒是智戴寬宏有智。
耿公之墓在恩州,智戣作為長子當以家族陵寢之地為要,孫兒請求,將馮氏兄弟職所對調…’
可不是說對調就對調的,畢竟馮智戣是嫡長,這就牽涉到繼承權的問題。
所以李厥找了個理由,因為馮盎的墓在恩州,所以把恩州當成馮氏之根基,長子守家族根基之地,承襲爵位,這就合理多了。
當晚,院中聚餐,野雞有些柴,烤吃口感不佳,倒是燉湯還不錯,野豬肉夠多,鹵了一半,紅燒了一半,
黃猄肉,則是一半紅燒,一半用來燒烤,還別說,肉真的很香。
……
時間很快便到了十月初十,李厥這次未著禮服,他也沒帶,在洛陽所穿的禮服,還是東都宮廷之中臨時找的一件。
碼頭上,三艘千石大船,十艘小船已整裝待發。
李厥上了一艘最大的船,站在甲板上感受了一下,感覺就一個字:大。
“船中可曾配有瓜果?”
馮智戣示意船長迴複。
“不曾。”
李厥眉頭皺了皺,“可曾配新鮮蔬菜?”
“天氣潮熱,那些不好存放,也未曾帶。”
李厥也沒心思再看,對著馮智戣道:“孤看本地柑、橘皆有成熟,現在去收,能收多少收多少,水手每日至少食一枚,不然長期漂在海上,必會生疾。”
大家也是不解,況且大食人他們一直遠洋也沒聽說什麽。
“你可去問問大食人,他們一次行船折損多少?”
馮智戴提醒道:“殿下,那些大食商人折損較少,若是有疾,他們…”
“那是他們有長期飲茶的習慣,因他們富有所以有此習慣不算什麽,你去問問他們的水手,必然會有人因疾去世。”
“而咱的船上水手,孤想大部分也未有長期飲茶習慣的吧,所以當以每日食柑橘之類預防,罷了,孤再讓茶葉作坊每船配百斤茶,爾等每日飲上兩杯,預防的效果更佳。”
船長心思一動,想起一事道:“殿下所言可是讓人倦怠、臥床不起, 接著便是掉牙齒,口鼻流血,最終死亡之症?”
“對對,便是此症。”
船長興奮道:“殿下有預防之策?”
“便是每日食柑橘一枚,飲茶一杯。”
“如此簡單?”
“你盡管按孤所言施為,相信必不會有症狀產生。”
李厥所說的,便是被稱為‘水手的恐怖’的壞血病,專業點說叫維生素c缺乏症,皆是因為長期遠洋,無水果、蔬菜補充之故,
而茶葉中也有維生素c,長期飲用可以預防,但並不如水果和蔬菜的效果好。
“圖呢?”
聽到李厥要圖,船長趕忙又取出一張圖,李厥的手指著爪哇之地道:“此地有一種水果,觀之與柑橘差不多,但皮肉難分,食之苦澀極酸,
你這一行必然會經過此地,等到所帶的柑橘食完,可或摘或收一些,切片曬幹,每日泡水飲用。”
“謝殿下。”
“不必多禮,快去收柑橘吧。”
送走李厥,馮智戣問船長,“果真有你說的那般病?”
“迴家主,有且不少,老仆問過大食人,他們每逢有此病者,不等咽氣便直接拋入大海獻祭給了海龍王。”
“殿下如何知曉?”
這個問題就沒人能迴答了,一旁的馮智戴則對附近的家仆道:“放下所有事,全部去收柑橘,動作要快,價格高些也無妨。”
李厥並不知曉,原本在廣州之地無甚地位的柑橘,在過後的兩年居然成了高價頂級的水果,每艘遠洋船都要大量高價的收取,
甚至本地遠洋的商賈,還會購買大量山地,親種一片留作自用。
中午時分,李厥站在遠處,看著遠航的船隊,他衷心的開始祈禱,心中求遍了漫天的諸仙,
祈求他們保佑這個船隊能平安歸來,一是他不想因他的話,讓這些人送了命,其二他也明白,隻有這些人平安歸來,那麽接下來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那時的陣容會越來越大,航行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等到船隻消失在海平麵上時,他這才動身下樓,對著薛禮道:“通知曹城,明天清晨開拔,與以往一樣,他的三百五十人分前後兩隊,不與我們同行。”
“喏。”
“迴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就走。”
當晚,馮智戣與馮智戴連袂而來。
“還請殿下允臣帶兵,護衛殿下一路迴京。”
“卿良苦用心,孤知曉了,但若是大軍護送,孤該看的就看不著嘍,你們好好建設地方吧,孤已叨擾太多了。
孤留在此地的人,若是有張狂之舉,你們可先行拿下,再去信給孤。”
“明日一早,孤會安靜的出城,你們也不必相送,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