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林三和升官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智戣再次見到李厥,這次居然很正式的上了奏書,其請有二,一是馮氏想辟五百畝山用於植桑,
其二馮氏聯係本地良商,組成了十三艘的遠洋船,打算於十月初十遠行,想請李厥到碼頭觀看遠行事宜。
他發現,李厥在看完整個奏書時,還真的露出欣慰的笑容。
“孤準了,對了,後日去山上,孤打算狩獵,剛好有好東西與你們看。”
送走馮智戣,李厥伸了個懶腰,對武媚和無意道:“收拾一番吧,等十日一過,我們便離開前往閩地。”
兩人答應一聲,久居長安的人,還真的有些不適應廣州的氣候,雖已進十月,但依舊悶濕,看似不熱的天氣,隨便一動便是一身的汗,大家身上的痱子就沒有消掉過。
不過與之前不同,廣州一地,除了狄仁傑,還有張柬之和房燕客都需留下一段時日。
李厥讓程務挺帶著五十衛,用於保護他們在此地的安全,總要作萬一之想,不怕馮氏發難,但也要妨著其他小人。
第二天,他本打算去城西看看,了解一下拆遷的進度,還未出門,林三和便帶著一個老者上門求見。
老者便是之前在船塢碰見的那個老師傅,來到廳中,老頭從自己弟子手中接過一個船模小心的放在桌上,語氣激動道:“小郎君請看,此是否你所言之物?”
李厥上前細看,為了細看旋漿運轉,整個船模的腹部是空的未封甲板,裏間有數個腳踩設置,
腳踩連接著一根看上去不大的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直延伸到船尾的旋漿上。
“可曾試過?”李厥語帶驚喜,因為他看到了蒸汽船的希望,隻要將人力驅動的腳踩裝置,換成一個巨大的鍋爐房,那麽蒸汽船時代就能到來了。
老頭麵上訕然道:“不曾,船塢沒錢給我來試驗,新接之訂單也不敢讓我嚐試。”
李厥想了想,讓無意把房燕客叫來。
等待對方到來的時間,他又要讓人端來一個大盆裏麵注上水,將船模放入水中,用根繩子綁定在腳踩裝置上,一提一放仿人在蹬踩,下一刻船模果然慢慢的行駛了起來。
“不錯不錯,道理並沒有錯。”
再次坐定之後,他便提道:“老先生,此模送給我如何?”
“拿來便是要送給小郎君的,以酬小郎君當日的指點,唉,隻是我不知今生有無可能看到,如此之船行駛在大海之上。”
李厥也沒將自己的打算現在就說出來,而是問道:“老先生,我想造一艘鐵船,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小郎君,鐵船能浮於水麵,這我是知曉的,然其太重,雖水有浮力,但初始之力恐就是旋漿也難以推動,此為其一;
其二,鋼鐵糜費太多,聽聞兵器、日需尚且不足,恐朝廷不會同意用於造船之上;
其三,鋼鐵硬且脆,小塊尚算好,一旦過大極易斷裂,不及木之柔韌,且鋼鐵易鏽,海水蝕性強,一艘鐵船或相較木船壽命要短;
其四,也是最緊要的一點,沒辦法連接啊。”
李厥恨不得給自己腦子來一下,一直以為他都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用鐵船,主要是思想和造價過高這兩項上,
上次去船塢與老先生聊的也不深入,此刻聽聞,他才意識到,現在可是沒有先進的焊接技術。
當下,有一種鍛接,是將兩個鐵塊加熱到白熾狀態,通過外力不斷的鍛打,使其融合在一起,大唐的百煉鋼,就用了此等技術,
隻是這種方法隻適宜小件,如刀、劍之類,而船身至少也是幾十米的長度,此方法根本不能用。
“老先生,若是用鉚接或鏍栓固定呢?”
老頭想了想道:“鉚接可以考慮,但耗工太多,一個銜接縫可能就需數百匠人數月之功,小郎君,無法快速批量產出,便是空耗我一生造出一艘來又有何用?
後來人知曉麻煩,自然也不肯再試。”
李厥點頭,是啊,幾十年造一艘船,造出來也是雞肋,他陷入了沉思當中。
老漢見他擰眉不語,嗬嗬一笑,反過來勸慰道:“小郎君倒像是一個真正的匠人,但飯要一口口的吃,老漢還想著有一天船不需要人力便能航於海上呢。”
李厥一愕,老頭,有理想!
此刻房燕客也來了,李厥便吩咐道:“自作坊盈利中,撥出五萬貫來,用於老先生船舶建造的資金,隻要不是私吞入囊,你不可幹涉具體用途。”
老漢一愕,嘴巴也哆嗦起來,多少?五萬貫。
他一眨不眨的看向李厥,知曉對方是富貴人,也沒成想富貴到此種程度,隨便一句話就是五萬貫的支出,那可是能造六七艘兩千石的大船了。
“小郎君此言當真?”好一會,他才哆嗦著確定道。
“君無戲言。”
“老先生盡可放心,我家郎君開了金口,那五萬貫隻會多不會少。”林三和也在旁邊打趣著,心中暗想估計老頭聽到五萬貫給震傻了,要是知曉李厥的身份,還不知會咋樣。
李厥又從腰間解下塊玉佩,將其放在老漢的手中,“老先生,我在此地待不了多久,以後但有何想法,可憑此玉佩將信交給…”
本想說交給州府,但又怕老頭有顧忌,便一指旁邊的林三和,“交給他,他會將信交給我。”
“好好好。”老頭是真的樂傻了,他自己還有點其他的想法,隻是一直無錢不敢嚐試,現在有了錢,那能做的嚐試便多了。
送走老漢,李厥讓林三和稍等,轉身便進了書房,約炷香時間重新走出來,
讓無意將一封文書交給林三和,這才道:“孤赦你為廣州督艦司八品督監,即日起上任,你要做的便是保護好那些造船的匠人,重新擬定他們的待遇,
收納有用之人,填充他們的隊伍,記著,不可幹涉他們的研究,你非專業之人,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便可。”
林三和大喜,當即長輯及地,雙手接過無意遞來的文書,呯呯的心跳聲,此刻自己都能聽得著。
他雖就職於刺史衙門,但他隻是吏而非官,現在可是有了官身啊!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了啊!
心中感歎著自己的幸運,能陪著皇太孫數日巡視,何人有此造化,原本以為得了玉佩已是大賞,沒想到真正的大賞在這裏。
“殿下,朝廷好像沒有此編。”他小心的問道,也是想確認一下之前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李厥一指他還托在雙手的文書,輕描淡寫道:“現在有了。”
其二馮氏聯係本地良商,組成了十三艘的遠洋船,打算於十月初十遠行,想請李厥到碼頭觀看遠行事宜。
他發現,李厥在看完整個奏書時,還真的露出欣慰的笑容。
“孤準了,對了,後日去山上,孤打算狩獵,剛好有好東西與你們看。”
送走馮智戣,李厥伸了個懶腰,對武媚和無意道:“收拾一番吧,等十日一過,我們便離開前往閩地。”
兩人答應一聲,久居長安的人,還真的有些不適應廣州的氣候,雖已進十月,但依舊悶濕,看似不熱的天氣,隨便一動便是一身的汗,大家身上的痱子就沒有消掉過。
不過與之前不同,廣州一地,除了狄仁傑,還有張柬之和房燕客都需留下一段時日。
李厥讓程務挺帶著五十衛,用於保護他們在此地的安全,總要作萬一之想,不怕馮氏發難,但也要妨著其他小人。
第二天,他本打算去城西看看,了解一下拆遷的進度,還未出門,林三和便帶著一個老者上門求見。
老者便是之前在船塢碰見的那個老師傅,來到廳中,老頭從自己弟子手中接過一個船模小心的放在桌上,語氣激動道:“小郎君請看,此是否你所言之物?”
李厥上前細看,為了細看旋漿運轉,整個船模的腹部是空的未封甲板,裏間有數個腳踩設置,
腳踩連接著一根看上去不大的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直延伸到船尾的旋漿上。
“可曾試過?”李厥語帶驚喜,因為他看到了蒸汽船的希望,隻要將人力驅動的腳踩裝置,換成一個巨大的鍋爐房,那麽蒸汽船時代就能到來了。
老頭麵上訕然道:“不曾,船塢沒錢給我來試驗,新接之訂單也不敢讓我嚐試。”
李厥想了想,讓無意把房燕客叫來。
等待對方到來的時間,他又要讓人端來一個大盆裏麵注上水,將船模放入水中,用根繩子綁定在腳踩裝置上,一提一放仿人在蹬踩,下一刻船模果然慢慢的行駛了起來。
“不錯不錯,道理並沒有錯。”
再次坐定之後,他便提道:“老先生,此模送給我如何?”
“拿來便是要送給小郎君的,以酬小郎君當日的指點,唉,隻是我不知今生有無可能看到,如此之船行駛在大海之上。”
李厥也沒將自己的打算現在就說出來,而是問道:“老先生,我想造一艘鐵船,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小郎君,鐵船能浮於水麵,這我是知曉的,然其太重,雖水有浮力,但初始之力恐就是旋漿也難以推動,此為其一;
其二,鋼鐵糜費太多,聽聞兵器、日需尚且不足,恐朝廷不會同意用於造船之上;
其三,鋼鐵硬且脆,小塊尚算好,一旦過大極易斷裂,不及木之柔韌,且鋼鐵易鏽,海水蝕性強,一艘鐵船或相較木船壽命要短;
其四,也是最緊要的一點,沒辦法連接啊。”
李厥恨不得給自己腦子來一下,一直以為他都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用鐵船,主要是思想和造價過高這兩項上,
上次去船塢與老先生聊的也不深入,此刻聽聞,他才意識到,現在可是沒有先進的焊接技術。
當下,有一種鍛接,是將兩個鐵塊加熱到白熾狀態,通過外力不斷的鍛打,使其融合在一起,大唐的百煉鋼,就用了此等技術,
隻是這種方法隻適宜小件,如刀、劍之類,而船身至少也是幾十米的長度,此方法根本不能用。
“老先生,若是用鉚接或鏍栓固定呢?”
老頭想了想道:“鉚接可以考慮,但耗工太多,一個銜接縫可能就需數百匠人數月之功,小郎君,無法快速批量產出,便是空耗我一生造出一艘來又有何用?
後來人知曉麻煩,自然也不肯再試。”
李厥點頭,是啊,幾十年造一艘船,造出來也是雞肋,他陷入了沉思當中。
老漢見他擰眉不語,嗬嗬一笑,反過來勸慰道:“小郎君倒像是一個真正的匠人,但飯要一口口的吃,老漢還想著有一天船不需要人力便能航於海上呢。”
李厥一愕,老頭,有理想!
此刻房燕客也來了,李厥便吩咐道:“自作坊盈利中,撥出五萬貫來,用於老先生船舶建造的資金,隻要不是私吞入囊,你不可幹涉具體用途。”
老漢一愕,嘴巴也哆嗦起來,多少?五萬貫。
他一眨不眨的看向李厥,知曉對方是富貴人,也沒成想富貴到此種程度,隨便一句話就是五萬貫的支出,那可是能造六七艘兩千石的大船了。
“小郎君此言當真?”好一會,他才哆嗦著確定道。
“君無戲言。”
“老先生盡可放心,我家郎君開了金口,那五萬貫隻會多不會少。”林三和也在旁邊打趣著,心中暗想估計老頭聽到五萬貫給震傻了,要是知曉李厥的身份,還不知會咋樣。
李厥又從腰間解下塊玉佩,將其放在老漢的手中,“老先生,我在此地待不了多久,以後但有何想法,可憑此玉佩將信交給…”
本想說交給州府,但又怕老頭有顧忌,便一指旁邊的林三和,“交給他,他會將信交給我。”
“好好好。”老頭是真的樂傻了,他自己還有點其他的想法,隻是一直無錢不敢嚐試,現在有了錢,那能做的嚐試便多了。
送走老漢,李厥讓林三和稍等,轉身便進了書房,約炷香時間重新走出來,
讓無意將一封文書交給林三和,這才道:“孤赦你為廣州督艦司八品督監,即日起上任,你要做的便是保護好那些造船的匠人,重新擬定他們的待遇,
收納有用之人,填充他們的隊伍,記著,不可幹涉他們的研究,你非專業之人,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便可。”
林三和大喜,當即長輯及地,雙手接過無意遞來的文書,呯呯的心跳聲,此刻自己都能聽得著。
他雖就職於刺史衙門,但他隻是吏而非官,現在可是有了官身啊!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了啊!
心中感歎著自己的幸運,能陪著皇太孫數日巡視,何人有此造化,原本以為得了玉佩已是大賞,沒想到真正的大賞在這裏。
“殿下,朝廷好像沒有此編。”他小心的問道,也是想確認一下之前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李厥一指他還托在雙手的文書,輕描淡寫道:“現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