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海事
大唐:續寫貞觀打造錦繡盛唐 作者:腦洞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厥知曉,自己的身份不好瞞,但沒想到馮智戴隻是稍一接觸便認了出來。
與對方見禮之後,便邀請他們去恩州刺史府暫歇。
“馮將軍,你是如何知曉孤的真實身份?”
馮智戴現在是恩州刺史,掛著左武衛將軍,李厥稱唿他為將軍是沒毛病的。
“殿下,您可能不知道臣在長安待了九年,常俸陛下左右,您身邊之人,臣雖然皆不識,但從他們言談舉止,便可看出是宮中之人,
恰好,臣與郎州韋都督有舊,他不安於殿下簡從來到越地,便來信告知了臣。”
李厥哈哈大笑,老韋這是怕在越地又發生矩州之事,這是提醒馮智戴呢。
“孤也不是刻意隱瞞,隻是恐驚擾地方,讓大家不得安寧。罷了,你已知曉,那孤就隻能叨擾馮將軍了。”
“殿下來越地,臣能親見是臣的榮幸,況且殿下初來便去拜祭家父,臣感激不已。”
“耿國公識大局,一心為國為民,生前戰功無數,嶺南能有今日局麵,幸奈耿公一人,孤來拜祭自是應當。”
李厥沒有上馮智戴安排的馬車,聽說離得不遠,他便當先邁步就走,馮智戴隻得落後一步跟在身後。
“下官打算去信嶺南道道治,不知殿下有何叮囑?”
李厥看了一眼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殿下你不能在嶺南界內玩微服私訪,就算不大張旗鼓,但也讓各地長官知曉,這也很好理解,
嶺南現今幾個重要治所的長官皆是馮家人,可不能讓他們和李厥間有衝突,畢竟現在的馮家,已經完全沒了造反的想法和手段。
之所以問一句李厥,是問他要不要讓嶺南治所的人來此拜見他,當然,也有表示對他的尊重之意。
“告訴他們不用來此迎孤,反正孤進行的路線必會經過廣州都督府,算了,你還是讓你大哥來一趟吧,孤想和你兩兄弟談點事。”
他的大哥叫馮智戣,現在的嶺南道大總管,廣州都督府都督,襲耿國郡公爵。
“喏,殿下若是時間寬裕,便在恩州多留幾日。”
“孤還真沒打算急著走,孤想看看這附近的碼頭,還想品一品海鮮,你也知曉,在長安可吃不到新鮮的,哦,對了,孤還想看看這邊的造船作坊,不知馮將軍能否安排?”
“自無不可,隻是恩州的船塢隻造小船,要是大海船的話,還是要到廣州境內方可看到。目前說造船,首推則是泉州港。”
李厥點點頭,隨即又和馮智戴聊起鄉土人情。
來到府邸,一個剛剛打掃一新的院落內,院落中間有一棵極大的龍眼樹,上邊還掛著串串的龍眼。
“成熟了嗎?”
“其實已經過了季,這一棵是他們特意留的,您可以嚐嚐。”
李厥摘下一個剝了皮扔嘴裏,濃鬱的甜香味充盈在味蕾上,口感極好。
“恩州地方偏遠,沒甚好東西,倒是這些果子勉強能待客。”
進入廳中,李厥發現案幾上放著香蕉、石榴之類。
“殿下先休息片刻,傍晚時分,臣安排了家宴,還請殿下賞光。”
“馮將軍客氣,請自便。”
見人一走,李厥看著龍眼樹驚喜道;“薛禮,先摘個幾斤下來,大家都吃很甜的,但千萬別吃多,火氣很大。”
他本想來一句,把樹給我砍了,孫悟空在五莊觀怎麽幹的,現在咱就怎麽幹,但想想現在估計說這些他們也聽不懂,也就罷了。
說著,他剝開一根香蕉便吃了起來,已經完全成熟,口感軟糯香甜。
“殿下,後方之人興許已在恩州刺史府的監控之中,若是生事,恐有禍端。”裴行儉麵露擔心。
李厥歎了口氣,來到嶺南根本就繞不開馮家,人家在這裏耕耘了六代,比大唐建立的時間還要長得多,所以要隱瞞他們根本不可能。
當然,他之所以來嶺南,也是想和馮家談一筆買賣。
他相信,在自己表現出足夠的誠意,馮家不會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來,這也是為何他初到恩州去祭祀馮盎的原因。
“你去告訴馮將軍,讓他安排保障之人落腳歇息,剛好也該讓他們休整一下了。”
“喏。”裴行儉沒有再勸,因為他同樣知曉,暗著被人猜忌,不如擺到明麵上,也好讓對方放下戒心。
差不多半個時辰,裴行儉迴來道:“馮將軍言,他會妥善安排,讓殿下放心,臣也去了一趟後軍與曹誠將軍宣了殿下口諭。”
“嗯,這一路走來,他們一直露宿在外,是該好好休整一番了,把外間樹上的果子全摘了,送到營中。”
這下可熱鬧了,大家找竹竿的找竹竿,踩凳子的踩凳子,不僅狄仁傑他們,就連武媚和另兩個婢女也高興不已的忙碌著。
當晚,刺史府大宴,李厥被請到了上首,看著所上的菜,他有些不爽。
居然都是肉,一盤子牛肉,一瓦罐羊肉湯,還有兩盤肉,他不怎麽認識,嚐了一口一盤子應該是鹿肉,另一盤他就嚐不出來了。
“此是何肉?”
“麕。”馮智戴起身迴道。
李厥輕哦一聲,麕就是獐子。
“馮將軍,這裏靠海,為何席上不見海鮮?”
馮將軍有些尷尬,之前李厥就提過一迴,但他想著海鮮待客有些不尊重,又怕李厥吃不慣,所以便沒準備。
“我阿耶說,海鮮粗鄙,日常食一些便罷,若是端上此席,恐怠慢了貴客。”一旁的年輕人有些不爽,自己阿耶迴一句話便要站起,倒是那孩子一直高坐在上,
這句幹脆他就代答了,而且他也沒有起身的打算。
“渾賬,何曾要你多舌,還不向殿下賠罪。”
“無妨,倒是孤寡聞了。”
馮智戴瞪了兒子一眼,這個小動作李厥自然是看到了,但他隻是淡然一笑。
雖然對方年紀比自己大,但在李厥看來,也就是一個頂著家族光環,被寵壞的熊孩子。
……
第二日,李厥沒讓馮智戴作陪,而是帶著鍋碗瓢盆,又拿著自製的魚竿便來到了海邊。
沒見過大海的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壯觀,似乎這一刻心胸也會跟著變得開闊。
李厥自不陌生,但對薛禮、武媚他們來講,大海還是很新奇的,個個撒著歡,甚至還脫了鞋,赤腳踩在沙灘上,玩得極為暢快。
請了當地一個漁民,帶著他們趕海,李厥則尋了一個能坐的地方,用剛剛敲下來的貝殼肉作餌釣起魚來。
中午便在海邊簡單的野餐,下午又釣了一會魚,還請漁民到在近海拋了兩網。
由於落後的捕撈手法和危險的增加,現在正統的漁民並不多,所以海洋資源非常的豐富,隨便在淺灘區轉一圈,就能找好幾盤菜。
與對方見禮之後,便邀請他們去恩州刺史府暫歇。
“馮將軍,你是如何知曉孤的真實身份?”
馮智戴現在是恩州刺史,掛著左武衛將軍,李厥稱唿他為將軍是沒毛病的。
“殿下,您可能不知道臣在長安待了九年,常俸陛下左右,您身邊之人,臣雖然皆不識,但從他們言談舉止,便可看出是宮中之人,
恰好,臣與郎州韋都督有舊,他不安於殿下簡從來到越地,便來信告知了臣。”
李厥哈哈大笑,老韋這是怕在越地又發生矩州之事,這是提醒馮智戴呢。
“孤也不是刻意隱瞞,隻是恐驚擾地方,讓大家不得安寧。罷了,你已知曉,那孤就隻能叨擾馮將軍了。”
“殿下來越地,臣能親見是臣的榮幸,況且殿下初來便去拜祭家父,臣感激不已。”
“耿國公識大局,一心為國為民,生前戰功無數,嶺南能有今日局麵,幸奈耿公一人,孤來拜祭自是應當。”
李厥沒有上馮智戴安排的馬車,聽說離得不遠,他便當先邁步就走,馮智戴隻得落後一步跟在身後。
“下官打算去信嶺南道道治,不知殿下有何叮囑?”
李厥看了一眼他,這句話的意思是,殿下你不能在嶺南界內玩微服私訪,就算不大張旗鼓,但也讓各地長官知曉,這也很好理解,
嶺南現今幾個重要治所的長官皆是馮家人,可不能讓他們和李厥間有衝突,畢竟現在的馮家,已經完全沒了造反的想法和手段。
之所以問一句李厥,是問他要不要讓嶺南治所的人來此拜見他,當然,也有表示對他的尊重之意。
“告訴他們不用來此迎孤,反正孤進行的路線必會經過廣州都督府,算了,你還是讓你大哥來一趟吧,孤想和你兩兄弟談點事。”
他的大哥叫馮智戣,現在的嶺南道大總管,廣州都督府都督,襲耿國郡公爵。
“喏,殿下若是時間寬裕,便在恩州多留幾日。”
“孤還真沒打算急著走,孤想看看這附近的碼頭,還想品一品海鮮,你也知曉,在長安可吃不到新鮮的,哦,對了,孤還想看看這邊的造船作坊,不知馮將軍能否安排?”
“自無不可,隻是恩州的船塢隻造小船,要是大海船的話,還是要到廣州境內方可看到。目前說造船,首推則是泉州港。”
李厥點點頭,隨即又和馮智戴聊起鄉土人情。
來到府邸,一個剛剛打掃一新的院落內,院落中間有一棵極大的龍眼樹,上邊還掛著串串的龍眼。
“成熟了嗎?”
“其實已經過了季,這一棵是他們特意留的,您可以嚐嚐。”
李厥摘下一個剝了皮扔嘴裏,濃鬱的甜香味充盈在味蕾上,口感極好。
“恩州地方偏遠,沒甚好東西,倒是這些果子勉強能待客。”
進入廳中,李厥發現案幾上放著香蕉、石榴之類。
“殿下先休息片刻,傍晚時分,臣安排了家宴,還請殿下賞光。”
“馮將軍客氣,請自便。”
見人一走,李厥看著龍眼樹驚喜道;“薛禮,先摘個幾斤下來,大家都吃很甜的,但千萬別吃多,火氣很大。”
他本想來一句,把樹給我砍了,孫悟空在五莊觀怎麽幹的,現在咱就怎麽幹,但想想現在估計說這些他們也聽不懂,也就罷了。
說著,他剝開一根香蕉便吃了起來,已經完全成熟,口感軟糯香甜。
“殿下,後方之人興許已在恩州刺史府的監控之中,若是生事,恐有禍端。”裴行儉麵露擔心。
李厥歎了口氣,來到嶺南根本就繞不開馮家,人家在這裏耕耘了六代,比大唐建立的時間還要長得多,所以要隱瞞他們根本不可能。
當然,他之所以來嶺南,也是想和馮家談一筆買賣。
他相信,在自己表現出足夠的誠意,馮家不會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來,這也是為何他初到恩州去祭祀馮盎的原因。
“你去告訴馮將軍,讓他安排保障之人落腳歇息,剛好也該讓他們休整一下了。”
“喏。”裴行儉沒有再勸,因為他同樣知曉,暗著被人猜忌,不如擺到明麵上,也好讓對方放下戒心。
差不多半個時辰,裴行儉迴來道:“馮將軍言,他會妥善安排,讓殿下放心,臣也去了一趟後軍與曹誠將軍宣了殿下口諭。”
“嗯,這一路走來,他們一直露宿在外,是該好好休整一番了,把外間樹上的果子全摘了,送到營中。”
這下可熱鬧了,大家找竹竿的找竹竿,踩凳子的踩凳子,不僅狄仁傑他們,就連武媚和另兩個婢女也高興不已的忙碌著。
當晚,刺史府大宴,李厥被請到了上首,看著所上的菜,他有些不爽。
居然都是肉,一盤子牛肉,一瓦罐羊肉湯,還有兩盤肉,他不怎麽認識,嚐了一口一盤子應該是鹿肉,另一盤他就嚐不出來了。
“此是何肉?”
“麕。”馮智戴起身迴道。
李厥輕哦一聲,麕就是獐子。
“馮將軍,這裏靠海,為何席上不見海鮮?”
馮將軍有些尷尬,之前李厥就提過一迴,但他想著海鮮待客有些不尊重,又怕李厥吃不慣,所以便沒準備。
“我阿耶說,海鮮粗鄙,日常食一些便罷,若是端上此席,恐怠慢了貴客。”一旁的年輕人有些不爽,自己阿耶迴一句話便要站起,倒是那孩子一直高坐在上,
這句幹脆他就代答了,而且他也沒有起身的打算。
“渾賬,何曾要你多舌,還不向殿下賠罪。”
“無妨,倒是孤寡聞了。”
馮智戴瞪了兒子一眼,這個小動作李厥自然是看到了,但他隻是淡然一笑。
雖然對方年紀比自己大,但在李厥看來,也就是一個頂著家族光環,被寵壞的熊孩子。
……
第二日,李厥沒讓馮智戴作陪,而是帶著鍋碗瓢盆,又拿著自製的魚竿便來到了海邊。
沒見過大海的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壯觀,似乎這一刻心胸也會跟著變得開闊。
李厥自不陌生,但對薛禮、武媚他們來講,大海還是很新奇的,個個撒著歡,甚至還脫了鞋,赤腳踩在沙灘上,玩得極為暢快。
請了當地一個漁民,帶著他們趕海,李厥則尋了一個能坐的地方,用剛剛敲下來的貝殼肉作餌釣起魚來。
中午便在海邊簡單的野餐,下午又釣了一會魚,還請漁民到在近海拋了兩網。
由於落後的捕撈手法和危險的增加,現在正統的漁民並不多,所以海洋資源非常的豐富,隨便在淺灘區轉一圈,就能找好幾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