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營中,劉石持刀而立,在他身後躺了兩人,廢了一隻手的王當,肚皮被豁開的左校。
五鹿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看了他們一眼,放聲大笑:“我們贏了。”
華雄帶人殺了過來,先是看了一眼受傷最重的左校,點了點頭,問題不大,當年他受的傷比這重,都活下來了。
“諸位辛苦了,接下來交給我吧。”
又轉頭傳令道:“讓隨隊的軍醫快點過來。”
劉石終於鬆了口氣,手中大刀嘡啷掉在地上,人也一軟,癱倒在地。
正好有軍醫過來,連忙上前檢查了一下:“脫力了,休息一下就好。”
五鹿等人才放下心來,一起開懷大笑。
謝嬰和張繡陸續返迴,對視了一眼,搖了搖頭,一起來見華雄:“可惜了,沒能追上公孫瓚。”
華雄搖頭道:“無妨,此戰過後,公孫瓚手下主力已經被殲滅,再難成氣候了。”
打掃完戰場,黑山軍與援軍一起,返迴涿郡。
關鍵的一戰結束了,華雄這才有空組建他的幽州軍團,以謝嬰、張繡和劉石為副將。
謝嬰和張繡還好說,黑山來的這四個,沒有一個明確的統屬關係,華雄隻得拿劉石斬斷了公孫瓚一掌來說話,憑借著這一功勞,讓他當了副將。
其他三人以及胡車兒,皆為校尉。
華雄沒有對公孫瓚窮追猛打,公孫瓚主力盡滅,華雄這邊也是傷亡慘重,尤其是黑山軍,出發時一萬二,現在隻剩五千多。
涿郡的新兵也是如此,倒是張繡手下本就不多的西涼鐵騎,因為兩次作戰,出現的時機比較好,傷亡不大,還有兩千。
不算匈奴騎兵,華雄的幽州兵團現在也就一萬剛出頭,不過武將方麵卻是非常豪華,有華雄、張繡、謝嬰三個超一流,和胡車兒一個一流。
稍加休整,等這支東拚西湊的隊伍磨合好,等傷員恢複歸隊,這支軍團的戰鬥力應該能夠上一個極大的檔次。
華雄做了幽州將軍,將軍府便設在了涿郡,幽州三郡的地方太守之位,便交了出來。
張致另選得力之人,擔任太守,林勇為幽州刺史。
不得不說,林家可謂是大貞的新貴了,人家老太太能生,七個兒子,一堆孫子,又攀上了張致這棵大樹。
正好在張致最缺人才的時候,正好林家子嗣眾多,又偏偏有那麽一兩個成才的,也就借著東風,扶搖直上了。
公孫瓚在從弟公孫範的保護下返迴右北平,此時手下已經沒有了多少兵馬,華雄沒有追擊,另一邊的公孫度看到了便宜。
之前派兒子公孫康率兵與公孫瓚爭奪遼西,不過隻是牽製了公孫瓚的兵馬,雙方小打小鬧了一場,這次,公孫度要動真格的了。
本就駐紮在遼西郡東部的公孫康再次揮兵西進,這次,公孫瓚沒有大軍能夠抵擋了。
一路上大小勢力望風而降。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公孫瓚本就不怎麽得人心,他是守衛邊疆,驅逐胡人的英雄不假,可對治下的百姓,同樣殘暴。
因為手握大軍,百姓不敢反抗,現在公孫瓚手中沒有了兵馬,蜷縮在易京城,而正好公孫度的人又打過來了,聰明人做出了聰明的選擇。
眼看公孫度勢如破竹,涿郡胡車兒著急了。
“將軍,我們再不出手,功勞就被公孫康那小子搶走了。”
他才隻得了個校尉,還等著軍功升將軍呢。
其他人張繡、劉石等也都著急了,他們拚死拚活,幹掉了公孫瓚的主力,最後公孫度來摘了桃子,確實讓人心中不爽。
眼看大家群情激奮,華雄便點頭答應下來,留下謝嬰和傷勢未複的左校、王當守城,其他人跟著華雄一起出兵右北平。
與公孫度的待遇差不多,一路上也是望風而降。
華雄一戰下彈汗山,再戰破和連,不久前更是在上穀郡斬殺和連,這戰績在幽州已經傳遍了,名氣絲毫不弱於公孫瓚。
路上不但有遊俠前來投靠,還有百姓帶著好吃的前來犒勞,這一幕讓劉石和胡車兒等人感覺十分新鮮。
涿郡和右北平隔著兩個郡,實際上距離並不遠,數日之後,華雄來到易京城下,此時公孫康早已對城池展開了攻擊。
見到華雄也領兵前來,公孫康停止了攻擊,來見華雄。
“華將軍也來了,有將軍在,公孫瓚必亡。”
華雄笑道:“將軍可否稍緩一日。”
公孫康明白了他的意思,搖頭道:“華將軍是想勸降吧?你不太了解公孫瓚此人,他不會投降的。”
華雄歎息一聲,他也知道幾乎不可能,不過畢竟曾經一起聯手對付袁紹過,而且對這個守衛邊疆的老將也非常崇敬,希望能給他留條活路。
“總要試試。”
公孫康點頭道:“好吧。”
華雄不帶一人,隻身騎馬來到城門下,高唿道:“公孫將軍可在?”
城上,公孫瓚露出頭了,此時蒼老了許多。
“原來是華雄將軍,將軍可是來取我這顆項上人頭的?”
華雄搖頭道:“老將軍誤會了,華雄此來是想請將軍到臨淄頤養天年。”
“頤養天年?”
公孫瓚出了一陣神,仰頭大笑:“不必了,我公孫瓚是勞碌命。”
華雄歎息道:“哎,老將軍又是何苦呢?”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迴去吧。”
公孫瓚說著一揮手,城頭上出現一排弓兵,個個彎弓搭箭瞄準了華雄,華雄無奈隻好打馬返迴軍營。
公孫康迎上來道:“怎麽樣?我說吧。”
華雄歎了口氣,然後打起精神,下令道:“攻城。”
早已準備好的幽州兵團和公孫康的遼東大軍一起對易京展開了猛攻。
現在還在城中的都是對公孫瓚死心塌地,作戰極為勇猛,但畢竟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兩日後,遼東軍中一名校尉率先登上了城頭,接著華雄這邊胡車兒也衝了上去,城中守軍節節敗退。
先登者打開城門,華雄和公孫康率領大軍殺入城中。
城中冒起了黑煙,這一日,公孫瓚自焚而亡。
五鹿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看了他們一眼,放聲大笑:“我們贏了。”
華雄帶人殺了過來,先是看了一眼受傷最重的左校,點了點頭,問題不大,當年他受的傷比這重,都活下來了。
“諸位辛苦了,接下來交給我吧。”
又轉頭傳令道:“讓隨隊的軍醫快點過來。”
劉石終於鬆了口氣,手中大刀嘡啷掉在地上,人也一軟,癱倒在地。
正好有軍醫過來,連忙上前檢查了一下:“脫力了,休息一下就好。”
五鹿等人才放下心來,一起開懷大笑。
謝嬰和張繡陸續返迴,對視了一眼,搖了搖頭,一起來見華雄:“可惜了,沒能追上公孫瓚。”
華雄搖頭道:“無妨,此戰過後,公孫瓚手下主力已經被殲滅,再難成氣候了。”
打掃完戰場,黑山軍與援軍一起,返迴涿郡。
關鍵的一戰結束了,華雄這才有空組建他的幽州軍團,以謝嬰、張繡和劉石為副將。
謝嬰和張繡還好說,黑山來的這四個,沒有一個明確的統屬關係,華雄隻得拿劉石斬斷了公孫瓚一掌來說話,憑借著這一功勞,讓他當了副將。
其他三人以及胡車兒,皆為校尉。
華雄沒有對公孫瓚窮追猛打,公孫瓚主力盡滅,華雄這邊也是傷亡慘重,尤其是黑山軍,出發時一萬二,現在隻剩五千多。
涿郡的新兵也是如此,倒是張繡手下本就不多的西涼鐵騎,因為兩次作戰,出現的時機比較好,傷亡不大,還有兩千。
不算匈奴騎兵,華雄的幽州兵團現在也就一萬剛出頭,不過武將方麵卻是非常豪華,有華雄、張繡、謝嬰三個超一流,和胡車兒一個一流。
稍加休整,等這支東拚西湊的隊伍磨合好,等傷員恢複歸隊,這支軍團的戰鬥力應該能夠上一個極大的檔次。
華雄做了幽州將軍,將軍府便設在了涿郡,幽州三郡的地方太守之位,便交了出來。
張致另選得力之人,擔任太守,林勇為幽州刺史。
不得不說,林家可謂是大貞的新貴了,人家老太太能生,七個兒子,一堆孫子,又攀上了張致這棵大樹。
正好在張致最缺人才的時候,正好林家子嗣眾多,又偏偏有那麽一兩個成才的,也就借著東風,扶搖直上了。
公孫瓚在從弟公孫範的保護下返迴右北平,此時手下已經沒有了多少兵馬,華雄沒有追擊,另一邊的公孫度看到了便宜。
之前派兒子公孫康率兵與公孫瓚爭奪遼西,不過隻是牽製了公孫瓚的兵馬,雙方小打小鬧了一場,這次,公孫度要動真格的了。
本就駐紮在遼西郡東部的公孫康再次揮兵西進,這次,公孫瓚沒有大軍能夠抵擋了。
一路上大小勢力望風而降。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公孫瓚本就不怎麽得人心,他是守衛邊疆,驅逐胡人的英雄不假,可對治下的百姓,同樣殘暴。
因為手握大軍,百姓不敢反抗,現在公孫瓚手中沒有了兵馬,蜷縮在易京城,而正好公孫度的人又打過來了,聰明人做出了聰明的選擇。
眼看公孫度勢如破竹,涿郡胡車兒著急了。
“將軍,我們再不出手,功勞就被公孫康那小子搶走了。”
他才隻得了個校尉,還等著軍功升將軍呢。
其他人張繡、劉石等也都著急了,他們拚死拚活,幹掉了公孫瓚的主力,最後公孫度來摘了桃子,確實讓人心中不爽。
眼看大家群情激奮,華雄便點頭答應下來,留下謝嬰和傷勢未複的左校、王當守城,其他人跟著華雄一起出兵右北平。
與公孫度的待遇差不多,一路上也是望風而降。
華雄一戰下彈汗山,再戰破和連,不久前更是在上穀郡斬殺和連,這戰績在幽州已經傳遍了,名氣絲毫不弱於公孫瓚。
路上不但有遊俠前來投靠,還有百姓帶著好吃的前來犒勞,這一幕讓劉石和胡車兒等人感覺十分新鮮。
涿郡和右北平隔著兩個郡,實際上距離並不遠,數日之後,華雄來到易京城下,此時公孫康早已對城池展開了攻擊。
見到華雄也領兵前來,公孫康停止了攻擊,來見華雄。
“華將軍也來了,有將軍在,公孫瓚必亡。”
華雄笑道:“將軍可否稍緩一日。”
公孫康明白了他的意思,搖頭道:“華將軍是想勸降吧?你不太了解公孫瓚此人,他不會投降的。”
華雄歎息一聲,他也知道幾乎不可能,不過畢竟曾經一起聯手對付袁紹過,而且對這個守衛邊疆的老將也非常崇敬,希望能給他留條活路。
“總要試試。”
公孫康點頭道:“好吧。”
華雄不帶一人,隻身騎馬來到城門下,高唿道:“公孫將軍可在?”
城上,公孫瓚露出頭了,此時蒼老了許多。
“原來是華雄將軍,將軍可是來取我這顆項上人頭的?”
華雄搖頭道:“老將軍誤會了,華雄此來是想請將軍到臨淄頤養天年。”
“頤養天年?”
公孫瓚出了一陣神,仰頭大笑:“不必了,我公孫瓚是勞碌命。”
華雄歎息道:“哎,老將軍又是何苦呢?”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迴去吧。”
公孫瓚說著一揮手,城頭上出現一排弓兵,個個彎弓搭箭瞄準了華雄,華雄無奈隻好打馬返迴軍營。
公孫康迎上來道:“怎麽樣?我說吧。”
華雄歎了口氣,然後打起精神,下令道:“攻城。”
早已準備好的幽州兵團和公孫康的遼東大軍一起對易京展開了猛攻。
現在還在城中的都是對公孫瓚死心塌地,作戰極為勇猛,但畢竟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兩日後,遼東軍中一名校尉率先登上了城頭,接著華雄這邊胡車兒也衝了上去,城中守軍節節敗退。
先登者打開城門,華雄和公孫康率領大軍殺入城中。
城中冒起了黑煙,這一日,公孫瓚自焚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