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奮戰,張致年終目標就完成了一半,公孫嫣、蔡文姬和麋貞都有了身孕,今年生兒子的計劃應該不會有啥大問題。


    剩下的就是寫一本介紹世界地理的‘天書’。


    這個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挺難得,單純的做一個地球儀其實不是很難。


    難的地方在於,根本沒法讓這個時代的人接受,地球是圓的。


    另外一個就是,對大漢外的地方,至少有個簡單的介紹吧,對此,張致其實是一無所知的。


    想起簡單的介紹,張致一拍腦門,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命人去東萊,讓水軍總管周倉迴來一趟。


    不等周倉迴來,麻煩先找上門了。


    不過,這次麻煩不止是張致的,是整個大漢帝國的麻煩。


    建安二年春,關中大旱,一些人就意識到不妙。


    民間有言:旱生螞蚱澇生魚。


    意思是,如果下大雨,被水淹了,螞蚱籽就會變成小魚,魚產卵以後,魚卵如果遇到旱田,池塘水幹了,就會變成螞蚱。


    這顯然不科學,卻其背後的經驗是真實的,就是旱災往往伴隨著蝗災。


    四月份,關內鬧蝗災,而且迅速向周圍蔓延的趨勢。


    各路諸侯顧不得打仗了,紛紛退兵。


    幸好,這蝗災不是在青州爆發的,可以提前防範。


    不過在這個沒有農藥,沒有噴霧器的時代,張致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對付蝗蟲,他畢竟隻是人,不是真正的神仙。


    滅蝗還有一個很大的阻力:文化。


    儒家的聖人們,如孔子、董仲舒等都認為蝗蟲是神蟲,因天子無道,才會降下的各種天罰,不能隨意捕殺,這才是最致命的。


    幸好張致手下的大部分官員是自己培養的人才,雖然也有一些寒門士子,但他們也已經適應了青州的文化,不再是純粹的儒家書生,對於滅蝗沒有那麽大的抵觸。


    聽聞關中鬧蝗災之後,張致第一時間叫來了馬夔、管亥、張寧、許介、郭泰、孫術等人,作出相應的安排。


    對於滅蝗,這些人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去年已經鬧過一次蝗災了,當時張致在洛陽與諸侯聯合討董,留守的馬夔郭泰等想到的辦法就是組織人員驅趕捕捉。


    這也算是個辦法,可用,但不能隻靠這一個辦法,畢竟效率差一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張致讓張寧紡織絲綢的工坊暫時停一停,緊急趕製一批網兜,有這網兜,捕蝗會簡單一些。


    用蠶絲織網捕蝗蟲,有些浪費,但顧不上那麽多了,錢與糧相比,還是糧食比較寶貴。


    張致坐鎮曆城,在這裏建立滅蝗指揮所,馬夔、郭泰分別前往平原郡和濟北郡二郡,嚴令各郡縣官吏,滅蝗不力的就地免職。


    兩郡駐紮的兵員,除留下小部分值守之外,大部分人,也做好下田捕蝗的準備,並組織當地百姓,準備秸稈、木柴。


    另外從山間野外,采集大量的荊條樹枝,綁在一起,就是一個簡單的撲擊工具。


    張致隱約記得,曆史課本上,姚崇滅蝗就是用的火燒的辦法,但是此法隻能在夜間,白天還是得靠人力撲殺。


    另外在濟北和彭城之間建立快馬驛站,及時將這邊滅蝗的成功經驗傳到徐州,那邊也要做好準備。


    這是一場比之前任何一次戰役發動人數都多的戰役,西線有百萬群眾枕戈待旦,蝗蟲來了,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


    沒用多久,蝗災就來了。


    大部分人看到那烏壓壓的一片,遮天蔽日的蝗蟲時,腿都軟了,幸而地方官員都是些意誌堅定之人。


    這些人長期在基層,最明白百姓們怕什麽,派出小吏,騎馬高唿:“不要讓蝗蟲吃了莊稼啊。”


    果然一聽這話, 鄉親們的勇氣迴歸了,各自拿著工具向著蝗蟲衝了上去。


    即使張寧的絲綢工坊全力開工,也不過趕製出了上萬網兜而已,大部分人用的還是樹枝;還有人幹脆脫下長衫,自製一個大網兜……


    這種方法並不能大量殺死蝗蟲,大部分蝗蟲還是會躲過去,但是效果也很明顯,就是不能讓蝗蟲安心的落在田裏吃莊稼。


    蝗蟲剛剛落地,就有大批人趕來,將它們趕出田裏。


    終於等到夜幕降臨之時,田間地頭開始亮起火光,本已落地的蝗蟲看到火光,向飛蛾一樣紛紛撲了過來。


    旁邊早已準備好人,進行撲殺,很快人們便驚喜的發現,火堆旁一大堆被撲殺的蝗蟲。


    甚至蝗蟲太多了,不得不在旁邊挖坑,就地掩埋。


    經過十數日不間斷的滅殺,終於將蝗災擋在了青州外圍。


    張致也終於鬆了口氣,離開曆城,前往平原和濟北,遭受蝗災的地方,糧食產量肯定會有影響,但問題不是很大。


    地裏依然有很多蝗蟲,不過已經不算什麽了。


    張致命人捉一些蝗蟲迴去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二:一是怎麽弄死它;二是研究怎麽吃。


    返迴途中,寬闊的官道上,迎麵走來一支商隊,浩浩蕩蕩的足有數百車。


    自古民不與官鬥,哪怕是大商人也是一樣,對麵管事雖然沒認出張致,但看到有千人護衛也知道不好惹,連忙命令手下車隊閃到一旁。


    在孫康的努力下,青州的官道已經超越大漢絕大地方的官道了,但依然做不到平整,尤其是有時候大雨過後,少不了坑坑窪窪,所以張致很少做馬車,基本上都是騎馬。


    雙方擦肩而過時,張致看著商隊馬車上裝的一袋袋的,一提馬韁,停了下來。


    “叫他們管事的過來。”


    很快一個中年漢子小跑著趕了過來:“小人甄祥見過使君,不知使君傳喚,所為何事?”


    甄祥,張致立即想到應該是中山無極甄家,這是比麋家更厲害的存在,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們既是世家,也是大商人。


    張致馬鞭指著一車車貨物道:“你這車上裝是什麽?”


    “迴使君的話,是糧食。”


    果然如此,不愧是大商人,有著敏銳的嗅覺,知道蝗災一起,糧食價格會漲,從各地收購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黃天當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露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露蟬並收藏漢末之黃天當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