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由校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楊延宜也沒了主意。
楊漣本來想說兩句的,但他本來就是個嫉惡如仇的主兒,朱由校有意願反貪,是一件好事。但是操之過急了,然而這事情是急不來的。
但是楊漣見到就連楊延宜都勸不動陛下,皺起了眉頭,將方閣老拉到了一邊,低聲私語了起來。
劉一燝和孫如遊兩人對望了一眼,默契的閉上了嘴巴。
閣老和楊少保都沒勸下來,他們兩個就算了吧。
六部官員都撤幹淨了,換兩個閣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得,僵在這兒了。
楊延宜摸了摸鼻子,有些無奈。
朱由校歎了口氣,說道:“楊愛卿,朕不是不給你麵子。而是他們做的事情,讓朕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說完,他拍了拍手,說道:“喚駱思恭來!”
大明最悲催的掌印太監-曹化醇,沒有之一。
他被提拔為掌印太監,原本以為達到了人生巔峰,那可是內相啊!
沒想到這才幾天,掌印太監,真的就是隻負責“掌印”而已。
那些奏折處理意見什麽的,他一句話都插不上嘴,盡拿著那個死沉死沉的皇帝寶璽,“哐、哐”的就這麽蓋。
身邊是他同樣悲慘的兄弟,秉筆太監王體乾。
王體乾揉了揉酸痛的胳膊,這一晚上,就盡寫字了,還就寫一個字。
“準!”
這個字寫多了,仿佛有點不認識它了。那些筆畫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似的,在他眼前旋轉、跳躍、舞不停歇。
曹化醇在聽到陛下這一聲唿喚後,差點使出了“八步趕蟬”的輕功,如果他會的話。
他一步就出溜了出來,搶在王安前麵,說道:“奴婢這就去!”
然後,一邊甩著胳膊,一邊就出了內閣值房。
“明兒說什麽,也要跟幹爹說一聲,這個掌印太監誰特麽愛做誰做,我是打死都不幹啦!”
曹化醇一邊腹誹著,一邊揉著酸痛的胳膊。
不一會兒,駱思恭就來了,他帶著厚厚一疊紙。
“分給閣臣們看看吧!”朱由校一聲輕喝。
看到閣臣們拿到資料,麵色變得凝重之後,朱由校本來還想說幾句狠話,嘲諷一下這些大臣。
但他又生生的忍住了,這些人是他最後的臂膀了。
他鼻息咻咻的,兀自生著悶氣,一把拉開了門,就走了出去。
王安連忙拿起一件大氅,追在了後麵,一邊喊道:“陛下,外麵天氣冷,別凍壞了身子骨。”
門打開之後,一陣冷風吹來,將楊延宜手裏的紙張刮得直作響,也讓他眼皮子狂跳了起來。
遼東毛文龍的那些徒子徒孫,昨日已經被他打發走了。
毛文龍帶過來的那些東西,他是一件也沒有收,全部讓他們拿了迴去。
好在趙敏提醒他,這樣處理好了這件事。不然,錦衣衛的這疊紙上,可能就有他的名字了。
他發現,他嚴重的低估了駱思恭這個人。
京城裏的錦衣衛遍布四處,幾乎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在這份資料中,那些大臣可謂是玩得花樣百出、錦衣衛們也寫的是風生水起。
楊延宜看了半天,那些官員多多少少都有收受賄賂的情況。
就好比漂沒,這是文官集團群而分之的項目之一。
隻有寥寥數人沒有拿這筆錢。
再好比孝敬銀,明朝封疆大吏進京,對直屬上官、老師以及閣臣都要給一筆孝敬銀的。
有一些清官,寧願放棄進京的機會,因為他們拿不出這筆錢。
更有甚者,實在推脫不開,借高利貸去交錢的也有。
楊延宜歎了口氣,來到幾位閣臣麵前,說道:“陛下憂心國事,是勤勉之君,乃是大明之福啊。”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沒有絲毫阿諛之色。
因為,後世的木匠天子朱由校,可是什麽事情都不管的,都交給了九千歲去霍霍。
後世的曆史上,那位九千歲把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再次架在火上烤,以至於無力迴天。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絕大部分的官員還都是相對清廉的,不該收的錢,基本上沒有怎麽收。
如果因為陛下想要改革、想要好好的治理國家而又推行不下去,久而久之,心灰意冷放任國事不管,那他們這些閣臣就是罪人。
楊延宜這一番話說下來,也讓閣臣們紛紛點頭,以示同意。
方從哲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既然陛下有銳意進取之意,我們這些閣臣不能傷了陛下的心,更不能讓陛下就此沉淪。”
“如今看來,抓一批、嚇一批,先處理部分貪汙過甚的官員和勳戚。這樣一來,一是能充盈國庫。二來也能以儆效尤,一改風氣之新。”
楊漣將手裏的紙張,抽了幾張出來,拍在桌上說道。
幾位閣臣都聽出了楊漣話裏的意思,極有默契的在各自的卷宗中尋找了起來。
原本隻是在討論官員的事情,楊漣卻加上了“勳戚”二字。
這屋裏的人,沾上毛比猴都要精,如何聽不出楊漣話裏的意思。
不一會兒,淮安侯李承晚、武清侯李存善、新城侯王國興,永年伯王明輔、永寧伯王長錫、原內閣次輔韓曠、原兵部侍郎張鶴鳴、吏部文選司郎中霍維華、禦史崔呈秀等人的卷宗就被翻找了出來。
其中勳戚占據了絕大部分,韓曠和張鶴鳴則純粹是因為與晉商和販賣軍火那些事兒。
其實這倒不是閣臣們故意拿勳戚說事,而是現在的文官普遍還是有節操的,不該拿的基本上都沒有拿。
如果把那些人都算進去,那這內閣裏都要抓出來兩三個才行。
起碼孫如遊、劉一燝,這二人是深諳和光同塵的老手,說是巨貪,冤枉他們了。
但要說他們是兩袖清風的清官,那也是扯淡。
就連方從哲,也有他兒子的那座酒樓說不清楚。
但勳戚就不一樣了,霸占民田、賣官鬻爵一類的事兒可沒少幹。
崔呈秀是個例外,他的卷宗是楊延宜特意翻找出來的。
這位崔禦史,在做河南道禦史的時候,以拿住人家的把柄為由,大行敲詐之能事,狠狠的撈了一筆。
本來他的卷宗也不算太起眼的,但楊延宜卻一眼就看到了,這位日後的“五虎”之首。
人選已經敲定了,怎麽說服那位小爺,各位閣臣又沉默了,齊齊望向楊延宜。
楊延宜無奈,知道這事兒還得自己出馬。
他拿著這些卷宗,思考了片刻,推開了門。
三月底的北京城依舊寒冷如東,冷風如同刀子一般,凜冽刺骨。
朱由校就那麽坐在台階上生著悶氣,口鼻中唿出的白氣升騰起來,仿佛怒目金剛似的。
王安陪在一邊,無所適從的樣子。
楊延宜看到王安後,對他使了個眼色。王安會意,悄悄的就退到了內閣值房中。
楊延宜在朱由校身邊坐了下來,將雙手放在嘴邊唿了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您知道,如今大明的症結在哪兒嗎?”
朱由校本來以為他是來勸自己的,但聽他這意思,明顯不是,於是愣住了,說道:“你倒是說說看。”
“皇親國戚的供養,占據了朝廷四成的收入,而他們卻廣納民田、低買高賣,又不繳納半分稅賦。官紳有樣學樣,也是如此。”
“此時天氣也是突變異常,寒冷的緊。百姓們在土裏刨食,是看天吃飯的。然而天公不作美,但他們卻依然要負擔起朝廷全部的賦稅。”
”一旦出現天災,後麵跟著的往往就是人禍。朝廷無力賑災,但稅賦又不能不收。於是民不聊生、流賊四起,邊患又狼煙不斷。朝廷無糧餉以戍邊,就隻能再壓迫百姓。然而,這是一個死循環。“
隨著他的述說,朱由校渾身顫抖了起來,也不知道是冷的,還是被嚇到了。
然而朱由校確實是被嚇到了,他知道楊延宜所說的這些,在十幾年後都會成為現實。
一樁樁一件件,都會發生。
楊延宜將手放在他的肩頭,緩緩說道:“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要想同時全部都解決完,是不可能的。”
他的手厚實而溫暖,似乎給予了朱由校力量。
他反手握住楊延宜的手,說道:“那麽我們要先做什麽呢?”
楊延宜見到自己的勸說有了效果,於是說道:“大臣無官不貪,雖有過,但也是朝廷製度所導致的。如果現在就大舉反貪,抓了京城所有的京官,那下麵的府、州、縣無不人人自危,則用不了一個月,立刻就天下大亂了。”
經過他這一番勸說,朱由校也明白過來了。
那份卷宗他仔仔細細的看過,看過了很多遍。
大臣們雖然平日裏收受孝敬、也有些貪墨,但其實跟大明真正的頑疾比起來,是不足慮的。
於是,他接受了楊延宜的建議,反問道:“依照你的意思,那貪官先不處理了?”
“不然,各位閣臣和臣一起選出來一些人,這些人要麽就是巨貪、要麽就是影響極為惡劣的。臣認為,應該先處理他們這一部分。等到年中的考成法,再陸續換掉那些無能的官吏。這樣一來,國庫之空虛亦可稍減。”
朱由校已經完全接受了他的建議,他接過楊延宜手裏的那些卷宗仔細翻看了一會兒,閉上了眼睛。
這些閣臣以那些犯上作亂的勳戚打頭,也存著試探朱由校反腐決心的意思。
如果這些人都處理了,那接下來肅清官場貪腐的風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些勳貴,基本上都是當朝太皇太後、太妃、太嬪的家屬。
如果陛下以這些最難攻克堡壘作為橋頭堡,那接下來就能形成清廉的官場風氣。
此刻大明還沒有經過九千歲的荼毒,官員們的節操基本上都還是有的。
一切的重擔,都落到了這位十六歲的少年肩頭。
朱由校沒有推脫,他將卷宗接了下來,長身而立,目視著籠罩在黑暗之中的禁宮。
那黑暗仿佛深淵一樣,也靜靜的凝視著他。
楊漣本來想說兩句的,但他本來就是個嫉惡如仇的主兒,朱由校有意願反貪,是一件好事。但是操之過急了,然而這事情是急不來的。
但是楊漣見到就連楊延宜都勸不動陛下,皺起了眉頭,將方閣老拉到了一邊,低聲私語了起來。
劉一燝和孫如遊兩人對望了一眼,默契的閉上了嘴巴。
閣老和楊少保都沒勸下來,他們兩個就算了吧。
六部官員都撤幹淨了,換兩個閣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得,僵在這兒了。
楊延宜摸了摸鼻子,有些無奈。
朱由校歎了口氣,說道:“楊愛卿,朕不是不給你麵子。而是他們做的事情,讓朕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說完,他拍了拍手,說道:“喚駱思恭來!”
大明最悲催的掌印太監-曹化醇,沒有之一。
他被提拔為掌印太監,原本以為達到了人生巔峰,那可是內相啊!
沒想到這才幾天,掌印太監,真的就是隻負責“掌印”而已。
那些奏折處理意見什麽的,他一句話都插不上嘴,盡拿著那個死沉死沉的皇帝寶璽,“哐、哐”的就這麽蓋。
身邊是他同樣悲慘的兄弟,秉筆太監王體乾。
王體乾揉了揉酸痛的胳膊,這一晚上,就盡寫字了,還就寫一個字。
“準!”
這個字寫多了,仿佛有點不認識它了。那些筆畫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似的,在他眼前旋轉、跳躍、舞不停歇。
曹化醇在聽到陛下這一聲唿喚後,差點使出了“八步趕蟬”的輕功,如果他會的話。
他一步就出溜了出來,搶在王安前麵,說道:“奴婢這就去!”
然後,一邊甩著胳膊,一邊就出了內閣值房。
“明兒說什麽,也要跟幹爹說一聲,這個掌印太監誰特麽愛做誰做,我是打死都不幹啦!”
曹化醇一邊腹誹著,一邊揉著酸痛的胳膊。
不一會兒,駱思恭就來了,他帶著厚厚一疊紙。
“分給閣臣們看看吧!”朱由校一聲輕喝。
看到閣臣們拿到資料,麵色變得凝重之後,朱由校本來還想說幾句狠話,嘲諷一下這些大臣。
但他又生生的忍住了,這些人是他最後的臂膀了。
他鼻息咻咻的,兀自生著悶氣,一把拉開了門,就走了出去。
王安連忙拿起一件大氅,追在了後麵,一邊喊道:“陛下,外麵天氣冷,別凍壞了身子骨。”
門打開之後,一陣冷風吹來,將楊延宜手裏的紙張刮得直作響,也讓他眼皮子狂跳了起來。
遼東毛文龍的那些徒子徒孫,昨日已經被他打發走了。
毛文龍帶過來的那些東西,他是一件也沒有收,全部讓他們拿了迴去。
好在趙敏提醒他,這樣處理好了這件事。不然,錦衣衛的這疊紙上,可能就有他的名字了。
他發現,他嚴重的低估了駱思恭這個人。
京城裏的錦衣衛遍布四處,幾乎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在這份資料中,那些大臣可謂是玩得花樣百出、錦衣衛們也寫的是風生水起。
楊延宜看了半天,那些官員多多少少都有收受賄賂的情況。
就好比漂沒,這是文官集團群而分之的項目之一。
隻有寥寥數人沒有拿這筆錢。
再好比孝敬銀,明朝封疆大吏進京,對直屬上官、老師以及閣臣都要給一筆孝敬銀的。
有一些清官,寧願放棄進京的機會,因為他們拿不出這筆錢。
更有甚者,實在推脫不開,借高利貸去交錢的也有。
楊延宜歎了口氣,來到幾位閣臣麵前,說道:“陛下憂心國事,是勤勉之君,乃是大明之福啊。”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沒有絲毫阿諛之色。
因為,後世的木匠天子朱由校,可是什麽事情都不管的,都交給了九千歲去霍霍。
後世的曆史上,那位九千歲把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再次架在火上烤,以至於無力迴天。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絕大部分的官員還都是相對清廉的,不該收的錢,基本上沒有怎麽收。
如果因為陛下想要改革、想要好好的治理國家而又推行不下去,久而久之,心灰意冷放任國事不管,那他們這些閣臣就是罪人。
楊延宜這一番話說下來,也讓閣臣們紛紛點頭,以示同意。
方從哲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既然陛下有銳意進取之意,我們這些閣臣不能傷了陛下的心,更不能讓陛下就此沉淪。”
“如今看來,抓一批、嚇一批,先處理部分貪汙過甚的官員和勳戚。這樣一來,一是能充盈國庫。二來也能以儆效尤,一改風氣之新。”
楊漣將手裏的紙張,抽了幾張出來,拍在桌上說道。
幾位閣臣都聽出了楊漣話裏的意思,極有默契的在各自的卷宗中尋找了起來。
原本隻是在討論官員的事情,楊漣卻加上了“勳戚”二字。
這屋裏的人,沾上毛比猴都要精,如何聽不出楊漣話裏的意思。
不一會兒,淮安侯李承晚、武清侯李存善、新城侯王國興,永年伯王明輔、永寧伯王長錫、原內閣次輔韓曠、原兵部侍郎張鶴鳴、吏部文選司郎中霍維華、禦史崔呈秀等人的卷宗就被翻找了出來。
其中勳戚占據了絕大部分,韓曠和張鶴鳴則純粹是因為與晉商和販賣軍火那些事兒。
其實這倒不是閣臣們故意拿勳戚說事,而是現在的文官普遍還是有節操的,不該拿的基本上都沒有拿。
如果把那些人都算進去,那這內閣裏都要抓出來兩三個才行。
起碼孫如遊、劉一燝,這二人是深諳和光同塵的老手,說是巨貪,冤枉他們了。
但要說他們是兩袖清風的清官,那也是扯淡。
就連方從哲,也有他兒子的那座酒樓說不清楚。
但勳戚就不一樣了,霸占民田、賣官鬻爵一類的事兒可沒少幹。
崔呈秀是個例外,他的卷宗是楊延宜特意翻找出來的。
這位崔禦史,在做河南道禦史的時候,以拿住人家的把柄為由,大行敲詐之能事,狠狠的撈了一筆。
本來他的卷宗也不算太起眼的,但楊延宜卻一眼就看到了,這位日後的“五虎”之首。
人選已經敲定了,怎麽說服那位小爺,各位閣臣又沉默了,齊齊望向楊延宜。
楊延宜無奈,知道這事兒還得自己出馬。
他拿著這些卷宗,思考了片刻,推開了門。
三月底的北京城依舊寒冷如東,冷風如同刀子一般,凜冽刺骨。
朱由校就那麽坐在台階上生著悶氣,口鼻中唿出的白氣升騰起來,仿佛怒目金剛似的。
王安陪在一邊,無所適從的樣子。
楊延宜看到王安後,對他使了個眼色。王安會意,悄悄的就退到了內閣值房中。
楊延宜在朱由校身邊坐了下來,將雙手放在嘴邊唿了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您知道,如今大明的症結在哪兒嗎?”
朱由校本來以為他是來勸自己的,但聽他這意思,明顯不是,於是愣住了,說道:“你倒是說說看。”
“皇親國戚的供養,占據了朝廷四成的收入,而他們卻廣納民田、低買高賣,又不繳納半分稅賦。官紳有樣學樣,也是如此。”
“此時天氣也是突變異常,寒冷的緊。百姓們在土裏刨食,是看天吃飯的。然而天公不作美,但他們卻依然要負擔起朝廷全部的賦稅。”
”一旦出現天災,後麵跟著的往往就是人禍。朝廷無力賑災,但稅賦又不能不收。於是民不聊生、流賊四起,邊患又狼煙不斷。朝廷無糧餉以戍邊,就隻能再壓迫百姓。然而,這是一個死循環。“
隨著他的述說,朱由校渾身顫抖了起來,也不知道是冷的,還是被嚇到了。
然而朱由校確實是被嚇到了,他知道楊延宜所說的這些,在十幾年後都會成為現實。
一樁樁一件件,都會發生。
楊延宜將手放在他的肩頭,緩緩說道:“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要想同時全部都解決完,是不可能的。”
他的手厚實而溫暖,似乎給予了朱由校力量。
他反手握住楊延宜的手,說道:“那麽我們要先做什麽呢?”
楊延宜見到自己的勸說有了效果,於是說道:“大臣無官不貪,雖有過,但也是朝廷製度所導致的。如果現在就大舉反貪,抓了京城所有的京官,那下麵的府、州、縣無不人人自危,則用不了一個月,立刻就天下大亂了。”
經過他這一番勸說,朱由校也明白過來了。
那份卷宗他仔仔細細的看過,看過了很多遍。
大臣們雖然平日裏收受孝敬、也有些貪墨,但其實跟大明真正的頑疾比起來,是不足慮的。
於是,他接受了楊延宜的建議,反問道:“依照你的意思,那貪官先不處理了?”
“不然,各位閣臣和臣一起選出來一些人,這些人要麽就是巨貪、要麽就是影響極為惡劣的。臣認為,應該先處理他們這一部分。等到年中的考成法,再陸續換掉那些無能的官吏。這樣一來,國庫之空虛亦可稍減。”
朱由校已經完全接受了他的建議,他接過楊延宜手裏的那些卷宗仔細翻看了一會兒,閉上了眼睛。
這些閣臣以那些犯上作亂的勳戚打頭,也存著試探朱由校反腐決心的意思。
如果這些人都處理了,那接下來肅清官場貪腐的風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些勳貴,基本上都是當朝太皇太後、太妃、太嬪的家屬。
如果陛下以這些最難攻克堡壘作為橋頭堡,那接下來就能形成清廉的官場風氣。
此刻大明還沒有經過九千歲的荼毒,官員們的節操基本上都還是有的。
一切的重擔,都落到了這位十六歲的少年肩頭。
朱由校沒有推脫,他將卷宗接了下來,長身而立,目視著籠罩在黑暗之中的禁宮。
那黑暗仿佛深淵一樣,也靜靜的凝視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