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關閉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時辰,楊延宜趕到了王虎家的宅院。
自從天子親軍抵達京師後,楊延宜還沒有來過這裏。王虎的死,成了他心頭一根拔不出的刺。
每當觸及時,便覺得痛徹心扉。
他趕到王虎家之時,李紅英正穿著一身白衣,在院子裏麵練武。
一身白衣、一杆白蠟槍,槍頭有二尺紅纓,隨著槍尖流轉,如流動的火焰一般,甚是靈動。
李紅英在看到楊延宜之後,槍勢一收、頓時拄槍而立,瞬間由極動轉為極靜,當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她身旁還有兩個大漢和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那兩個大漢看到楊延宜一身孝服後,走上前正準備說話呢。
李紅英卻攔住了他們,望著楊延宜的目光中,已經帶著些許淚光。
“我一直覺得沒臉來見你,但現在卻不得不來。”
李紅英深吸了一口氣,仰著頭指著他一身孝服問道:“楊大人,你這是?”
“皇帝陛下駕崩了。”
李紅英卻是淒慘一笑,說道:“虎子舍命救了他,他也不過多活一個月而已。”
楊延宜歎了口氣,說道:“我有事情要求你幫忙,幫我去保護一個人。”
“這天底下,還有你保護不了的人?”李紅英話語裏帶著些許譏諷的意思。
身邊兩個大漢看出來李紅英話語裏的火藥味,踏出一步說道:“這位大人,我們家小門小戶的,可不敢跟大人扯上關係。你走吧!”
說完,就準備來趕人。
楊延宜連忙說道:“是當今太子殿下親口邀請你的,不知你是何時與太子相識的?”
“太子?你是說朱由校?”李紅英拉了一把那兩個大漢,開口問道。
當今敢直唿太子名諱的可能也沒幾個人了,楊延宜沒有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
李紅英迴想起,當初那個一口一個“紅英姐姐”的少年,心裏一軟,說道:“進屋再說吧。”
“守忠、守孝,虎子的喪事是太子給辦的,他這份情,咱們得還。”
攔在門口的兩位大漢聽到李紅英這樣說了之後,才讓開了道路。
李紅英帶著楊延宜來到堂屋內坐下,又對身邊的那個少年說道:“自成,去倒一碗茶來。”
那少年十四五六歲的模樣,長得虎頭虎腦的,個子卻已有一米六七的樣子。濃眉闊鼻,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精神。
不一會兒,那少年端過來一隻大海碗,放在了桌上。
李紅英指著那兩位大漢說道:“他叫李守忠,是我的大哥。他叫李守孝,是我的三弟。這個孩子叫李自成,是我的侄子。”
然後,她又指著楊延宜,對她的兩個兄弟說道:“這位嘛,乃是當朝左都督,官居一品的大人物呐!”
那兩個漢子聽完後,也隻是雙手一抱拳,稍微拱了拱手。
楊延宜也連忙還禮,端起大海碗喝了一口,卻突然想到了什麽。
他一邊喝著,一邊開口問道:“不知嫂夫人家鄉是哪裏啊?”
“我們是陝西米脂的。”那個少年搶先迴答道。
楊延宜剛喝下去的一口茶,“噗哧”都噴了出來,噴了那少年滿頭滿臉。
少年有一些惱了,楊延宜連忙擺手說道:“抱歉,抱歉,一時喝急了!”
他麵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心裏早已翻江倒海。
陝西米脂的,姓李名自成?
臥槽!
這不是李闖王嗎?
楊延宜覺得有一些不真實的感覺,日後的平西王吳三桂,現在正在自己的軍中效力,現在又遇到了闖王?
他躊躇一會,開口問道:“我還不知道嫂夫人原來也會武藝,這是家傳的嗎?”
“是的,家父李海,在米脂做驛卒,這是家傳的。”
他望著李守忠和李守孝兩人,說道:“不知兩位可否願意投軍?我正在招募新軍,若兩位不棄,可加入我親軍,從把總做起。二位以為如何?”
這兩人也都是驛卒,對朝廷的官職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們聽到剛入軍,就能做到把總的位置,也頗有一些心動,轉頭望向李紅英。
李紅英隻當楊延宜為了變相補償與她,想了片刻之後,開口說道:“從軍可比不得做驛卒,是要上陣一刀一槍跟人拚殺的。”
李守忠摸了摸李自成的頭,說道:“我們也聽過一些楊大人的名聲,做驛卒一輩子也都是驛卒,現在既然大人肯給我們這機會,當然沒理由放過。”
楊延宜聽完,從腰間掏出左都督的腰牌,對兩人說道:“楊某醜話要說在前頭,既然從了軍,那就有軍法約束的。有了功勞,我賞;犯了軍法,我也會罰的!”
兩人在楊延宜麵前站得筆直,各自施了個軍禮。
氣氛到這裏,就沒有最開始那麽的尷尬和充滿火藥味了。
李紅英是個極傲氣的人,當初她拒絕了朝廷給予王虎的賞賜銀子,就可見一斑。
現在楊延宜願意給她的兩位兄長一個機會,她當然也沒有再冷臉相對的道理。
這時,李自成突然說道:“大人,我也要從軍!”
楊延宜微微一笑,知道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就在等這小子呢。
聽完這話之後,他轉頭問李守忠道:“本都督有意收他為親兵,在我身邊培養,不知你可願意?”
李守忠卻是大喜,單膝跪地行了個極為隆重的軍禮,說道:“多謝大人栽培!”
他們兄弟二人答應從軍,也不過是為了掙一份功勳,好封妻蔭子。
原本他們正愁從軍後無法安排李自成,現在既然都督願意收他為親兵,那還有什麽話說呢?
楊延宜心裏的一塊大石落了地,開始說起今天的正事來。
兩人交談片刻後,楊延宜帶著李紅英進了宮,李守忠兩人則去了京營報到。
李紅英看到朱由校後,沒來由又紅了眼睛。朱由校剛想開口,卻又把話生生的咽進了肚子裏。
從現在開始,他再也不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了,因為在他撒嬌、闖禍後為他收拾爛攤子的人已經不在了。
曾經可以毫不在意的一口一個“紅英姐”的少年,他即將成為這天下的君父,承擔起大明的江山社稷……
自從天子親軍抵達京師後,楊延宜還沒有來過這裏。王虎的死,成了他心頭一根拔不出的刺。
每當觸及時,便覺得痛徹心扉。
他趕到王虎家之時,李紅英正穿著一身白衣,在院子裏麵練武。
一身白衣、一杆白蠟槍,槍頭有二尺紅纓,隨著槍尖流轉,如流動的火焰一般,甚是靈動。
李紅英在看到楊延宜之後,槍勢一收、頓時拄槍而立,瞬間由極動轉為極靜,當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她身旁還有兩個大漢和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那兩個大漢看到楊延宜一身孝服後,走上前正準備說話呢。
李紅英卻攔住了他們,望著楊延宜的目光中,已經帶著些許淚光。
“我一直覺得沒臉來見你,但現在卻不得不來。”
李紅英深吸了一口氣,仰著頭指著他一身孝服問道:“楊大人,你這是?”
“皇帝陛下駕崩了。”
李紅英卻是淒慘一笑,說道:“虎子舍命救了他,他也不過多活一個月而已。”
楊延宜歎了口氣,說道:“我有事情要求你幫忙,幫我去保護一個人。”
“這天底下,還有你保護不了的人?”李紅英話語裏帶著些許譏諷的意思。
身邊兩個大漢看出來李紅英話語裏的火藥味,踏出一步說道:“這位大人,我們家小門小戶的,可不敢跟大人扯上關係。你走吧!”
說完,就準備來趕人。
楊延宜連忙說道:“是當今太子殿下親口邀請你的,不知你是何時與太子相識的?”
“太子?你是說朱由校?”李紅英拉了一把那兩個大漢,開口問道。
當今敢直唿太子名諱的可能也沒幾個人了,楊延宜沒有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
李紅英迴想起,當初那個一口一個“紅英姐姐”的少年,心裏一軟,說道:“進屋再說吧。”
“守忠、守孝,虎子的喪事是太子給辦的,他這份情,咱們得還。”
攔在門口的兩位大漢聽到李紅英這樣說了之後,才讓開了道路。
李紅英帶著楊延宜來到堂屋內坐下,又對身邊的那個少年說道:“自成,去倒一碗茶來。”
那少年十四五六歲的模樣,長得虎頭虎腦的,個子卻已有一米六七的樣子。濃眉闊鼻,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精神。
不一會兒,那少年端過來一隻大海碗,放在了桌上。
李紅英指著那兩位大漢說道:“他叫李守忠,是我的大哥。他叫李守孝,是我的三弟。這個孩子叫李自成,是我的侄子。”
然後,她又指著楊延宜,對她的兩個兄弟說道:“這位嘛,乃是當朝左都督,官居一品的大人物呐!”
那兩個漢子聽完後,也隻是雙手一抱拳,稍微拱了拱手。
楊延宜也連忙還禮,端起大海碗喝了一口,卻突然想到了什麽。
他一邊喝著,一邊開口問道:“不知嫂夫人家鄉是哪裏啊?”
“我們是陝西米脂的。”那個少年搶先迴答道。
楊延宜剛喝下去的一口茶,“噗哧”都噴了出來,噴了那少年滿頭滿臉。
少年有一些惱了,楊延宜連忙擺手說道:“抱歉,抱歉,一時喝急了!”
他麵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心裏早已翻江倒海。
陝西米脂的,姓李名自成?
臥槽!
這不是李闖王嗎?
楊延宜覺得有一些不真實的感覺,日後的平西王吳三桂,現在正在自己的軍中效力,現在又遇到了闖王?
他躊躇一會,開口問道:“我還不知道嫂夫人原來也會武藝,這是家傳的嗎?”
“是的,家父李海,在米脂做驛卒,這是家傳的。”
他望著李守忠和李守孝兩人,說道:“不知兩位可否願意投軍?我正在招募新軍,若兩位不棄,可加入我親軍,從把總做起。二位以為如何?”
這兩人也都是驛卒,對朝廷的官職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們聽到剛入軍,就能做到把總的位置,也頗有一些心動,轉頭望向李紅英。
李紅英隻當楊延宜為了變相補償與她,想了片刻之後,開口說道:“從軍可比不得做驛卒,是要上陣一刀一槍跟人拚殺的。”
李守忠摸了摸李自成的頭,說道:“我們也聽過一些楊大人的名聲,做驛卒一輩子也都是驛卒,現在既然大人肯給我們這機會,當然沒理由放過。”
楊延宜聽完,從腰間掏出左都督的腰牌,對兩人說道:“楊某醜話要說在前頭,既然從了軍,那就有軍法約束的。有了功勞,我賞;犯了軍法,我也會罰的!”
兩人在楊延宜麵前站得筆直,各自施了個軍禮。
氣氛到這裏,就沒有最開始那麽的尷尬和充滿火藥味了。
李紅英是個極傲氣的人,當初她拒絕了朝廷給予王虎的賞賜銀子,就可見一斑。
現在楊延宜願意給她的兩位兄長一個機會,她當然也沒有再冷臉相對的道理。
這時,李自成突然說道:“大人,我也要從軍!”
楊延宜微微一笑,知道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就在等這小子呢。
聽完這話之後,他轉頭問李守忠道:“本都督有意收他為親兵,在我身邊培養,不知你可願意?”
李守忠卻是大喜,單膝跪地行了個極為隆重的軍禮,說道:“多謝大人栽培!”
他們兄弟二人答應從軍,也不過是為了掙一份功勳,好封妻蔭子。
原本他們正愁從軍後無法安排李自成,現在既然都督願意收他為親兵,那還有什麽話說呢?
楊延宜心裏的一塊大石落了地,開始說起今天的正事來。
兩人交談片刻後,楊延宜帶著李紅英進了宮,李守忠兩人則去了京營報到。
李紅英看到朱由校後,沒來由又紅了眼睛。朱由校剛想開口,卻又把話生生的咽進了肚子裏。
從現在開始,他再也不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了,因為在他撒嬌、闖禍後為他收拾爛攤子的人已經不在了。
曾經可以毫不在意的一口一個“紅英姐”的少年,他即將成為這天下的君父,承擔起大明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