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小旗的話,沈誠原本端坐在椅子上,卻再也坐不下去。
他的屁股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顫聲道:“楊老太爺莫非是嘉靖年間,彈劾奸臣嚴嵩父子的楊繼盛公?”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家祖。”
沈誠和王修長身而起,一個長揖到底,朗聲說道:“世宗嘉靖皇帝曾言,楊公鐵肩擔道義!楊公以剛軀為筆、化傲骨作墨,以死諫奸相嚴嵩父子!為國捐軀,仍不墮其誌!實乃天下人之楷模!”
見到兩人一改倨傲之色,楊延宜將兩人扶了起來,沉聲道:“楊某見賊情勢大,開原糜爛至此,故鬥膽上奏,自請為開原監軍,以圖收攏亂軍、安撫百姓,輔佐馬總兵死守開原,效家祖以死報國之義!“
兩個讀書人齊齊點頭,連聲和道:”楊將軍高義!某雖讀聖賢書,卻也粗通弓馬。願以此殘軀,為將軍馬前卒!“
楊延宜將兩人摁坐在椅子上,沉聲說道:”不敢相瞞,楊某雖為天子親軍,但一剿為禍開原的周氏兵痞,二撫百姓,實已犯下逾製、擅殺兩項大罪。若日後開原得保、建奴伏誅。朝廷怪罪下來,楊某何惜此身!”
他微微一頓,又說道:”可現在建奴於遼陽虎視眈眈,視我開原、沈陽百姓如囊中物!楊某實不忍見之!“
兩個讀書人對望一眼,沉聲道:“楊將軍所言甚是,賊情似火,楊將軍體恤朝廷、愛惜百姓,原當如此!“
楊延宜沉聲說道:”可就怕朝廷不知道開原實情,若降罪下來,楊某一死不足惜!可我開原百姓又該如何?所以,楊某想請兩位幫忙上書,將開原實情告知朝廷。“
沈誠沉思片刻,說道:”實不相瞞,楊將軍公審那日,某見賊寇得誅,百姓與士卒一片魚水之情,已有所感,已做得文章並交予教諭,由其上奏朝廷。”
楊延宜聞言大喜,說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如此朝廷能得聞實情,楊某在此謝過。“
沈誠朝天一拱手,說道:”當不得楊將軍謝,沈某決議現在就動身,前往京城。沈某老師乃是當朝禦史,沈某此去,當稟明老師,為楊將軍直言!“
王修見狀,也站起身來,說道:”王某不才,也頗有些同年故交在京城,王某亦當為唿應!“
兩人對視一眼,皆哈哈大笑起來。
楊延宜給他倆斟滿了茶,開口說道:”兩位高義!楊某以茶代酒,在此謝過了!”
四人齊舉杯痛飲,仿佛杯中不是清茶,而是美酒一般,也自有一番豪情在其中。
沈城將茶一飲而盡,一個長揖到地,朗聲道:”時不我待,沈某這就起身前往京城,王公子可願與沈某同行否?“
王修將茶杯放在桌上,朗聲笑道:”固所願而,不敢請也!“
說完,兩個讀書人向著兩人告別後,施施然去了。
林小旗說道:”大人,卑職是否即刻動身,前往京城?“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軍情勢大,現已探明情況,當速速報報告朝廷。你拿我錦衣衛勘合。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送往京城!“
林小旗接過他的令牌,站起身來便要走。
楊延宜扶著他的肩膀,湊到他耳邊,低聲的交代了起來。
說了片刻之後,林小旗瞪大了雙眼,失聲道:”大人,這樣會不會弄巧成拙了?“
楊延宜搖了搖頭,說道:”你此去京城,楊某的命就交代到你手裏了。朝廷必會召你問話,有些事打死了都不能說,你可明白?“
林小旗神色一動,問道:”大人可說的是周氏通奴和戰馬投毒兩件事?“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周氏已經伏誅,再提此案,已於事無補。開原馬總兵若有失,我獨木難支,開原必不得保。”
林小旗又說道:“我等前往開原,原本就是負責稽查開原周氏通奴一案的,若上峰問起來,是要代為遮掩嗎?”
楊延宜沉重的點了點頭,如今人也殺了、家也抄了,也不存在遮掩一事了。
“可開原周家幾十口人命,加上親兵一共近兩百人,未經朝廷勾決,竟然盡數殺了,朝廷若問起來,又該如何作答呢?”
楊延宜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建奴在外虎視眈眈,周氏在開原犯案卻罄竹難書。殺了他們,民心方可用。民心可用,則軍民一體,開原方得保。”
林小旗聽完,知道此去京城,朝廷將會再度吵翻天來。
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大人高義,卑職已盡知。卑職粉身碎骨也要將大人心意稟明朝廷,請大人放心!”
說完,莊重的施了個軍禮,下樓去了。
楊延宜見林小旗離開,知道自己能打的牌都打完了,能做的安排也都做了。
現在最關鍵的是,就是要趕緊拉起一隻能打的隊伍,不然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他走下了茶樓,店家兩口子已經在門口等候了,手裏還提著一吊銅錢。
看著店家將銅錢遞了過來,楊延宜說道:“店家,叨擾你們那麽久,那些就算小費吧?”
“小費?那是什麽?”
老婦仍堅持把錢找給他,楊延宜馬上要去坊市查看征兵情況,自然不適合再帶著這許多銅錢,他神色一動,說道:“既然這樣,勞煩店家幫我存著吧,下次楊某會再來光顧。“
說完,對著兩位老人微一拱手,便離開了茶樓。
來到征兵現場後,發現 公告貼出去不到兩個時辰,已經有近一千人報名。
按照他給出的征兵條件,有著身高、年齡的要求。
有一些因為年齡不符合的百姓,甚至在征兵現場嚎啕大哭起來,弄得那些親兵不知如何是好。
楊延宜走到一個漢子身邊,那大漢蹲在地上,雙手揪著自己的頭發,一臉絕望的神色。
經過詢問後,楊延宜得知,他因為年紀超過了征兵的條件,因此被篩選了下來。
那漢子已經四十多了,一身大補丁的粗布棉衣,手上滿是老繭。
楊延宜看了一會兒,這時周圍被篩選下來的百姓也有近一百人。
他走上前去,向著那大漢說道:”看你年紀也有四十多了,要知道我們征兵是要去跟建奴廝殺的,可不是開玩笑的!“
那漢子抬起頭,滿臉都是絕望之色,說道:”小人也沒辦法啊!小人本是鐵嶺的匠戶,鐵嶺陷落之前,小人帶著老小逃了出來,家裏老小都開不了鍋了,現在當不了兵,他們可怎麽生活呢?“
楊延宜聽聞,神色一動,問道:”你是匠戶?你會做什麽?“
那漢子見到周圍的士兵對這人十分恭敬,於是站起來答話道:”小人原本是鐵匠,也會些木工活。我們一起的有皮匠、木工、裁縫等,都因為年紀過大,都被篩選下來了!“
楊延宜手拍著那大漢的肩膀,對著負責登記造冊的錦衣衛喊道:”另行造冊,所有的匠人,咱們也全都要!餉銀嘛,對比士兵減半!“
那大漢神色一喜,現在楊延宜開出的征兵的條件是士兵每月一兩銀子的餉銀,匠人如果減半,那也有五錢之多!雖然仍不是十分滿意,但一家老小總算有了活路了不是!
於是,那大漢招唿一聲,那些蹲在一邊的大多數都是匠人,都擁擠到征兵處去了。
有不少逃難的百姓,從鐵嶺和遼陽逃了過來,其中有一些是匠戶,更多的則是民戶。
那些民眾失去了土地,開原又找不到活路,不知怎麽辦才好?
看著那些鬧哄哄的百姓,楊延宜皺起了眉頭。看來,得找馬總兵談一談了!
他的屁股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顫聲道:“楊老太爺莫非是嘉靖年間,彈劾奸臣嚴嵩父子的楊繼盛公?”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家祖。”
沈誠和王修長身而起,一個長揖到底,朗聲說道:“世宗嘉靖皇帝曾言,楊公鐵肩擔道義!楊公以剛軀為筆、化傲骨作墨,以死諫奸相嚴嵩父子!為國捐軀,仍不墮其誌!實乃天下人之楷模!”
見到兩人一改倨傲之色,楊延宜將兩人扶了起來,沉聲道:“楊某見賊情勢大,開原糜爛至此,故鬥膽上奏,自請為開原監軍,以圖收攏亂軍、安撫百姓,輔佐馬總兵死守開原,效家祖以死報國之義!“
兩個讀書人齊齊點頭,連聲和道:”楊將軍高義!某雖讀聖賢書,卻也粗通弓馬。願以此殘軀,為將軍馬前卒!“
楊延宜將兩人摁坐在椅子上,沉聲說道:”不敢相瞞,楊某雖為天子親軍,但一剿為禍開原的周氏兵痞,二撫百姓,實已犯下逾製、擅殺兩項大罪。若日後開原得保、建奴伏誅。朝廷怪罪下來,楊某何惜此身!”
他微微一頓,又說道:”可現在建奴於遼陽虎視眈眈,視我開原、沈陽百姓如囊中物!楊某實不忍見之!“
兩個讀書人對望一眼,沉聲道:“楊將軍所言甚是,賊情似火,楊將軍體恤朝廷、愛惜百姓,原當如此!“
楊延宜沉聲說道:”可就怕朝廷不知道開原實情,若降罪下來,楊某一死不足惜!可我開原百姓又該如何?所以,楊某想請兩位幫忙上書,將開原實情告知朝廷。“
沈誠沉思片刻,說道:”實不相瞞,楊將軍公審那日,某見賊寇得誅,百姓與士卒一片魚水之情,已有所感,已做得文章並交予教諭,由其上奏朝廷。”
楊延宜聞言大喜,說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如此朝廷能得聞實情,楊某在此謝過。“
沈誠朝天一拱手,說道:”當不得楊將軍謝,沈某決議現在就動身,前往京城。沈某老師乃是當朝禦史,沈某此去,當稟明老師,為楊將軍直言!“
王修見狀,也站起身來,說道:”王某不才,也頗有些同年故交在京城,王某亦當為唿應!“
兩人對視一眼,皆哈哈大笑起來。
楊延宜給他倆斟滿了茶,開口說道:”兩位高義!楊某以茶代酒,在此謝過了!”
四人齊舉杯痛飲,仿佛杯中不是清茶,而是美酒一般,也自有一番豪情在其中。
沈城將茶一飲而盡,一個長揖到地,朗聲道:”時不我待,沈某這就起身前往京城,王公子可願與沈某同行否?“
王修將茶杯放在桌上,朗聲笑道:”固所願而,不敢請也!“
說完,兩個讀書人向著兩人告別後,施施然去了。
林小旗說道:”大人,卑職是否即刻動身,前往京城?“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軍情勢大,現已探明情況,當速速報報告朝廷。你拿我錦衣衛勘合。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送往京城!“
林小旗接過他的令牌,站起身來便要走。
楊延宜扶著他的肩膀,湊到他耳邊,低聲的交代了起來。
說了片刻之後,林小旗瞪大了雙眼,失聲道:”大人,這樣會不會弄巧成拙了?“
楊延宜搖了搖頭,說道:”你此去京城,楊某的命就交代到你手裏了。朝廷必會召你問話,有些事打死了都不能說,你可明白?“
林小旗神色一動,問道:”大人可說的是周氏通奴和戰馬投毒兩件事?“
楊延宜點了點頭,說道:”周氏已經伏誅,再提此案,已於事無補。開原馬總兵若有失,我獨木難支,開原必不得保。”
林小旗又說道:“我等前往開原,原本就是負責稽查開原周氏通奴一案的,若上峰問起來,是要代為遮掩嗎?”
楊延宜沉重的點了點頭,如今人也殺了、家也抄了,也不存在遮掩一事了。
“可開原周家幾十口人命,加上親兵一共近兩百人,未經朝廷勾決,竟然盡數殺了,朝廷若問起來,又該如何作答呢?”
楊延宜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建奴在外虎視眈眈,周氏在開原犯案卻罄竹難書。殺了他們,民心方可用。民心可用,則軍民一體,開原方得保。”
林小旗聽完,知道此去京城,朝廷將會再度吵翻天來。
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大人高義,卑職已盡知。卑職粉身碎骨也要將大人心意稟明朝廷,請大人放心!”
說完,莊重的施了個軍禮,下樓去了。
楊延宜見林小旗離開,知道自己能打的牌都打完了,能做的安排也都做了。
現在最關鍵的是,就是要趕緊拉起一隻能打的隊伍,不然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他走下了茶樓,店家兩口子已經在門口等候了,手裏還提著一吊銅錢。
看著店家將銅錢遞了過來,楊延宜說道:“店家,叨擾你們那麽久,那些就算小費吧?”
“小費?那是什麽?”
老婦仍堅持把錢找給他,楊延宜馬上要去坊市查看征兵情況,自然不適合再帶著這許多銅錢,他神色一動,說道:“既然這樣,勞煩店家幫我存著吧,下次楊某會再來光顧。“
說完,對著兩位老人微一拱手,便離開了茶樓。
來到征兵現場後,發現 公告貼出去不到兩個時辰,已經有近一千人報名。
按照他給出的征兵條件,有著身高、年齡的要求。
有一些因為年齡不符合的百姓,甚至在征兵現場嚎啕大哭起來,弄得那些親兵不知如何是好。
楊延宜走到一個漢子身邊,那大漢蹲在地上,雙手揪著自己的頭發,一臉絕望的神色。
經過詢問後,楊延宜得知,他因為年紀超過了征兵的條件,因此被篩選了下來。
那漢子已經四十多了,一身大補丁的粗布棉衣,手上滿是老繭。
楊延宜看了一會兒,這時周圍被篩選下來的百姓也有近一百人。
他走上前去,向著那大漢說道:”看你年紀也有四十多了,要知道我們征兵是要去跟建奴廝殺的,可不是開玩笑的!“
那漢子抬起頭,滿臉都是絕望之色,說道:”小人也沒辦法啊!小人本是鐵嶺的匠戶,鐵嶺陷落之前,小人帶著老小逃了出來,家裏老小都開不了鍋了,現在當不了兵,他們可怎麽生活呢?“
楊延宜聽聞,神色一動,問道:”你是匠戶?你會做什麽?“
那漢子見到周圍的士兵對這人十分恭敬,於是站起來答話道:”小人原本是鐵匠,也會些木工活。我們一起的有皮匠、木工、裁縫等,都因為年紀過大,都被篩選下來了!“
楊延宜手拍著那大漢的肩膀,對著負責登記造冊的錦衣衛喊道:”另行造冊,所有的匠人,咱們也全都要!餉銀嘛,對比士兵減半!“
那大漢神色一喜,現在楊延宜開出的征兵的條件是士兵每月一兩銀子的餉銀,匠人如果減半,那也有五錢之多!雖然仍不是十分滿意,但一家老小總算有了活路了不是!
於是,那大漢招唿一聲,那些蹲在一邊的大多數都是匠人,都擁擠到征兵處去了。
有不少逃難的百姓,從鐵嶺和遼陽逃了過來,其中有一些是匠戶,更多的則是民戶。
那些民眾失去了土地,開原又找不到活路,不知怎麽辦才好?
看著那些鬧哄哄的百姓,楊延宜皺起了眉頭。看來,得找馬總兵談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