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過分自謙了,您隻是平日事多,有些事情暫無暇顧及罷了。


    小女也不過是閑的,這才亂想些事情。


    也可能不過是空中樓閣,很多細節還得夫子自己整理。”


    沈清楠也不能明說自己這不過也是抄襲的,這個時代的教育方式比較落後。


    讓鍾夫子嚐試家長會這種方式,她也是不太確定這個時代能否接受。


    所以沒有談論更多細節,也許……


    由鍾夫子這個古代的當代人來考慮會更加周全。


    鍾夫子卻是到現在開始,由衷地欣賞起沈清楠來了。


    挺好奇的,為什麽都是一樣的歲數,沈清楠的見識卻要高上一個等級。


    鍾夫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觀沈姑娘也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


    怎有如此見地?”


    沈清楠含糊敷衍過去:“可能是因為家父家母長年在外,小女很早就走了很多地方,見了很多事情吧。”


    鍾夫子還覺得挺有道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古人誠不欺我也。


    “對了,常盛這事,有了沈姑娘這些話,他來複學,我這裏也歡迎之至。隻是……”


    鍾夫子突然想到沈清楠說還想與他有另一個約定:


    “不知道沈姑娘說的另一個約定又是什麽?”


    鍾夫子對沈清楠的印象好起來,對她說的話也就比較上心了。


    這時自然地就想起她說的那話了。


    “我也是突發奇想,夫子莫怪。”


    沈清楠看著院子裏玩耍的孩子:


    “我觀這些孩子,在學堂裏念了書出來,就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打鬧。


    特別是那個掃帚,剛才倒在那裏,玉竹看見了想去扶起來。


    被我攔住了,我想看看有沒有注意到的孩子會去把掃帚歸位。


    不過,現在為止……”


    沈清楠把掃帚的方向指給鍾夫子看:


    “那掃帚都還倒在那裏。


    常盛這段時間沒有找到差事。


    最大的問題就是平日裏沒有做過,所以根本毫無經驗。”


    看著鍾夫子迷茫的眼神,估計他是不知道沈清楠到底想說什麽。


    “我並不是想說,這些學子如果確實在學問上一無是處,做點事情也能幫助到以後找差事。


    我更想說的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如果這些孩子不能夠關注到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出人頭地後,又是否能真正體察到人間疾苦。


    如若不能,這種出人頭地,又有何用?”


    沈清楠的話擲地有聲,驚醒了鍾夫子。


    鍾夫子一下子站了起來,向沈清楠深深鞠躬:


    “沈姑娘這番話,如醍醐灌頂,我愧為人師啊!”


    玉竹都驚呆了,一群孩子就沒撿個掃帚,就被小姐說了一麽大一通。


    還說得鍾夫子都行這麽大禮了,玉竹表示。


    我不在狀態,我完全沒看懂。


    隻見沈清楠作驚恐狀,連忙起身側身讓過:


    “夫子這是做甚,折煞小女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聖人的話果然沒錯。


    我是不敢小覷沈姑娘了。”


    沈清楠還是作疑惑狀:“可是小女哪句話說錯了?”


    鍾夫子正色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姑娘這話,如雷貫耳啊。


    我三歲學文,七歲師從周老夫子,十五歲考得秀才。


    如今二十有二,卻屢試屢敗。


    我一直以為是自己學問不夠,一向潛心苦學,不問世事。


    今得姑娘提點,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有些讀不通的學問,其實在眼界狹窄耳。”


    沈清楠不解,捏,我這小小心思,好像還有意外收獲。


    怎麽還給鍾夫子這麽大的感悟。


    “我也曾看過一些高中榜首的策論,其中論點明確,論據洋洋灑灑。


    通篇下來,我隻能佩服到五體投地,自己卻是萬萬寫不出來的。


    如此看來,還是我不通世事,隻知苦讀,無法領會到聖賢之道也。”


    所以那掃帚都不扶的陋習,是夫子你傳承下去的喲。


    “如此說來,我這一番胡言亂語,倒是引導夫子想通了一些道理。”


    沈清楠輕笑:“那我這個約定就是,我來幫夫子想一些課外的研習。


    讓學子們能在課堂之外多接觸些民生。


    假以時日,我可以還夫子一群更加優秀的學子。”


    鍾夫子聽罷,自告奮勇:


    “鍾姑娘但說無妨,我可帶著學子一並學習。”


    聽得沈清楠這個提議,鍾夫子不是笨人,瞬間想到了很多。


    “無需占用學習時間,我倒是看著您這院子裏就有很多可做之事。


    這些孩子還小,但也不用非要去外麵。”


    “哦,請鍾姑娘明示。”


    鍾夫子的語氣分外客氣起來。


    玉竹聽著這口氣,唉,鍾夫子怎麽說話也像是她爹那樣,怎麽感覺都帶點諂媚。


    搖搖頭,把這個可怕的想法甩出腦外。


    想什麽呢,鍾夫子可是堂堂秀才,她爹怎麽比。


    “買菜可以了解民生,烹飪可以體會學無止境,永不停步;


    清潔可以學習細節,修護可以拓展思維。


    俗事中處處都是學問。”


    鍾夫子很是受教:“你說得對,在這些小事中見微知著、體驗民生。


    才能在學問裏明白先賢所說的道理,也才能結合實際做出錦繡文章。”


    沈清楠卻是插嘴道:


    “夫子可別隻想著做出錦繡文章,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迴家賣紅薯。”


    鍾夫子苦笑:“如不是你點撥,可能我連紅薯都不知如何烤製。”


    “那夫子可得以身作則,身先士卒,這些學子才能以您為典範,進而效仿之。”


    鍾夫人本來是想來叫幾人吃飯的,卻在門外聽得屋裏談興甚濃。


    她可是好久沒有聽過自己夫君如此情緒起伏跌宕了。


    忍不住好奇,站在門外聽了一下。


    這一聽,可是真佩服起沈清楠來了。


    這就是她所說的主意吧,真真是好主意啊。


    自家夫君平時還真是個掃帚都不扶的。


    被沈清楠把境界上升到做學問上,好嘛。


    夫君居然還真的信服了。


    聽得夫君說不會烤紅薯,差點笑出聲來。


    她那秀才夫君,十指不沾陽春水,還真是不懂。


    “夫君,該吃飯了,烤紅薯這門學問,我晚些時候再教你便是。”


    打簾入屋,鍾夫人笑容滿麵,這沈清楠,讓人怎麽不喜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很忙,別來沾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呆毛小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呆毛小雞並收藏我很忙,別來沾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