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聽了,把眼一瞪,“哼”了一聲說,放肆!我快要過生日了,你老是死呀死呀的,想怎麽著呀?咒我快點死嗎?
李蓮英聽了,嚇了一大跳,慌忙爬在地上,磕頭像小雞啄米一樣,嘴裏不住地央求,我的老佛爺呀,您就饒了奴婢吧。奴婢不會說話,就愛胡說八道,這您老人家是早就知道的呀!奴婢以後再也不敢胡說八道了!
慈禧聽了,偷著笑了笑,但又故意繃著臉說,別在這裏丟人現眼了,起來吧。哎,這件事情嘛,也怪我沒有給你講清楚。
不是老佛爺沒有講清楚,是奴婢沒有聽清楚。 李蓮英說著,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摸了摸腦門上的幾個大包,咧著嘴唏噓了半天。又揉了揉後背心,他的後背心一直冒著涼氣。
崔玉貴是清末一個大太監,赫赫有名。他本是直隸河間府崔張吉村人,和李蓮英是同鄉,還沾點拐彎親戚,論輩分是李蓮英的表叔。崔玉貴十二歲淨身入宮,先在慶王府當差,後來宮裏成立戲班子,崔玉貴的武功很好,就被推薦進宮在戲班子唱武生。他腿腳利索,扮相也好,被慈禧看中,要到了身邊侍候自己。
因為侍奉慈禧有功,崔玉貴很快被提升為大內二總管,授三品銜,賞亮藍頂戴花翎,地位僅次於李蓮英。慈禧西逃時,先是命李蓮英溺死珍妃於宮內井中。李蓮英和光緒的關係不錯,珍妃兩聲淒慘的“李安達”叫得他下不去手了。慈禧又命崔玉貴溺死了珍妃。從西安迴來後,慈禧為安撫光緒,命人從井中打撈起珍妃重新厚葬,並把責任一股腦兒推到了崔玉貴身上,撤掉他的二總管職務,削去三品銜,摘下亮藍頂戴,退迴了慶王府。
溺死皇上愛妃,按照大清律例是死罪,但因為有慈禧百般袒護,崔玉貴竟然屁事都沒有。撤職務、削官銜、摘頂戴,那都是做給光緒看的,後來又都一一恢複了。這件事直把光緒皇帝給氣了個七竅冒煙,鬧了一場大病,差點死去。後來光緒身體一直病病歪歪,據說就與這件事有直接關係。
崔玉貴從慶王府又迴到了慈禧身邊,並兼理升平署。經曆了撤官、複官這樣一個來迴,崔玉貴侍奉慈禧更加盡心盡力也更加小心謹慎,不敢有半點差池何馬虎。這不,趕上慈禧過生日,不僅要看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的戲,還要聽雁浦村的穀家轎鼓,讓崔玉貴負責辦理。自從接過這個差事,崔玉貴私下裏就一個勁地琢磨:這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呢?
常年侍奉慈禧,崔玉貴對這個老太婆的脾氣性格了如指掌。他覺得,給慈禧辦事,無所謂對無所謂錯,全看是否對她的胃口,還要看她的心情好壞。如果對她胃口再碰上她心情好,事情辦得再不對也是對的;假如不對她胃口又趕上她不高興,辦得再正確也是錯的。對錯全憑她一張嘴。
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這幾位老板,崔玉貴再熟悉不過了,他本人就曾在譚鑫培的《定軍山》裏扮演過角色,小翻兒筋鬥一折就是三四十個,而且臉不紅氣不喘。崔玉貴想,看戲這一點容易辦到,到時候一人一頂轎子把三位老板接過來就是。唯獨冀西雁浦村穀家轎鼓有點讓人犯難。這穀家轎鼓倒底是個啥玩意兒?自己心裏沒有底碼。白龍關都司秀昆和守備周言彪都說它好,八成是因為轎鼓幫他們打敗了哈提捷夫之緣故。真好還是假好?宮裏誰都沒見過沒聽過。如果真好還算罷了,假使不好,老佛爺看不上眼怪罪下來,又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了。
然而又不能不辦。隻好硬著頭皮上了。
慈禧太後的生日慶典活動地點,選擇在她在頤和園的寢宮——樂壽堂。
樂壽堂麵臨昆明湖,背靠萬壽山,東臨仁壽殿,西接長廊,是頤和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遊樂的地方。“樂壽堂”三個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親手所書。樂壽堂殿內設寶座、禦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隻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盤,還有四隻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有“玉堂富貴”之意。
離樂壽堂不遠,就是德和園大戲樓。“德和”出自《左傳》: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聽了美好音樂,就會心平氣和,從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戲樓高約七丈,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天花板中心有天井與上層戲台串通,中層戲台設有絞車,可巧設機關布景,上天入地變化無窮。三層舞台之間均有天地井通連,可表現升仙、下凡、入地諸戲曲情節。底層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設置水法布景。
大戲樓對麵是頤樂殿,慈禧就在這個地方看戲。南部毗連兩層樓房叫扮戲樓,是規模宏大的後台,為演員們化妝所用。
穀家轎鼓奉旨來到頤和園,在離樂壽堂較遠的一個地方住了下來。
慈禧生日這天,光緒皇帝、隆裕皇後和文武百官都來恭賀。恭賀畢,慈禧帶領眾人來到頤和殿看戲,下午、晚上兩開箱。下午是譚鑫培的《定軍山》,晚上是餘莊兒的《十粒金丹》。
《十粒金丹》劇情很長,演完後已是深夜時分,眾人紛紛散場,準備迴去休息。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慈禧忽然從哪裏來的精神頭兒,突然傳下懿旨,要聽聽封平縣元浦村的穀家轎鼓。
事出偶然,難壞了李蓮英和崔玉貴。按照慈禧壽辰的日程安排,轎鼓第二天上午才敲,不能和唱戲發生衝突。因為敲轎鼓的是一夥鄉下百姓,考慮到宮廷禮儀,李蓮英和崔玉貴把他們安排到遠離慈禧的地方住,來迴走一趟少說也得半個時辰。現在半夜三更的,鼓手們肯定睡了覺,難道還要把他們喊起來嗎?再說,等把他們接來,時間更晚了,這鼓還怎麽敲?敲了還怎麽聽?莫非一晚上不睡覺了?
然而,懿旨下來了,誰也不敢說個不字。二總管崔玉貴負責唱戲、敲鼓這檔子事,李蓮英就催崔玉貴趕快去安排,千萬別掃了太後老佛爺的興頭找倒黴。
崔玉貴急忙派人去接穀家轎鼓。
這次進京,要和慈禧太後鼻對鼻臉對臉的打交道,穀家堯自覺責任重大,怕有個一差二錯得罪了老太婆對自己不利對所有鼓手不利,所以想了大半宿心事。現在他剛剛睡下,朦朧中,忽然覺得有人推自己,睜開眼睛一看,原來宮裏來了人。
穀家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連忙坐起來,用手揉揉眼睛問,怎麽啦?睡得正香哩。
剛才太後下了懿旨,要你們即刻趕到德和園大戲樓敲轎鼓去。來人說。
深更半夜敲轎鼓誰聽?穀家堯疑惑地問。
還有誰?太後老佛爺聽唄。
一聽是慈禧太後聽,穀家堯腦瓜子“撲愣”一激靈,清醒了不少,但仍然狐疑地問,真是慈禧老佛爺聽?日程安排上不是說明天上午才去給她敲嗎?
崔玉貴二總管派人來傳的旨,還能有假?太後老佛爺的脾氣怪著哩,她想什麽時候聽你就得什麽時候敲。她才不管你安排不安排哩,她的話就是最好的安排。
大半夜的,鼓手們睡得迷離迷瞪,都不在正常狀態。穀家堯極不情願去,可又沒有辦法,隻好站起身子來說,走,叫醒兄弟們,拾掇好家夥什兒,進德和園大戲樓。
這次來京城給慈禧太後祝壽,雁浦村一共來了六十多個人,光轎鼓就帶來十六麵,加上鑔、鐃等配器家夥什兒,是穀家轎鼓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的演出陣容。
穀家轎鼓,自從受到康熙皇帝敕封以後,經常奉旨到縣衙迎接鑾駕、欽差大臣及各地來的大小官員。久而久之,朝廷就對轎鼓迎駕規格作了一整套嚴格規定:皇帝駕臨,規格最高,要敲響十六麵轎鼓接駕;親王次之,十四麵轎鼓;郡王十二麵;貝子、貝勒十麵;一、二品大員八麵;三品六麵;四品四麵;五品以下兩麵。封平縣地處太行山區,閉塞荒僻,皇親貴戚極少駕臨此處,轎鼓迎接一、二品大員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威風八麵”、“八麵威風”這些詞語,在雁浦一帶最為流行。
為慈禧太後生日祝壽,應該去多少麵轎鼓?來京城前,穀家堯頗費了一番心思,他想,慈禧太後雖然位高權重,但她畢竟不是皇帝,不應該享受十六麵轎鼓的最高禮遇,去十四麵就可以了。
可崔玉貴派來的人堅持要去十六麵。他說,慈禧名義上隻是個皇太後,但她卻是大清王朝的實際操盤手,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光緒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也沒有慈禧權力大,隻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老佛爺不同意的事,皇帝話再多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說。
可去十六麵轎鼓,與朝廷禮製不合呀!
有什麽不合的?老佛爺過生日,光緒皇帝必定前來祝壽。老佛爺一定要請他和自己一道看戲、聽鼓,這不就等於給皇帝敲鼓了嗎?再說,給太後老佛爺皇上的禮遇,對你有什麽壞處呢?這個順水人情怎麽不做呢?再說,你們常年鑽在這山溝溝裏,到京城逛逛開開眼界有什麽不好?來人耐心開導穀家堯。
這就是朝廷官員和老百姓的不同之處。穀家堯對慈禧的為人不以為然,特別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你慈禧太後作為清朝最高統治者,不去號召、動員、率領民眾抵抗侵略者,反而挾持光緒皇帝逃往西安,任由外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殺人放火,你他娘的是個什麽狗屁皇太後?但他覺得宮裏的人說得也是實情,背地裏罵朝廷,隻能嘴上出出氣,想刹人家威風?四麵牆子不透氣——沒門,連窗戶都沒有!不等動手,人家早把你殺了。沒脾氣,隻好同意十六麵轎鼓進京。
敲轎鼓的人都睡下了,又被叫起來,一個個帶著家夥什兒,揉著眼睛打著哈欠,急匆匆地朝德和園戲樓趕去。小太監馬上向崔玉貴稟報。崔玉貴一溜小跑兒來到慈禧身邊說,老佛爺,轎鼓到了。您看讓他們在哪裏敲?
到戲台上敲,我要當戲文看。慈禧說。
崔玉貴趕緊讓小太監告知穀家堯,把家夥什兒快快搬到戲台上。
敲轎鼓,場麵排列有不少講究:有多少麵鼓,就得配上相同數量的鑔和鐃。轎鼓在最前麵,“一”字型兒擺開。領頭者站在中間位置;鑔,在轎鼓後麵;鐃又在鑔後麵,最後是鑼。鑼的件數很少,不管多大場麵,鑼隻有兩麵。打鑼者,站在鼓、鑔、鐃兩側。
一切準備停當,穀家堯從腰裏拔出紫檀鼓槌,在空中揮舞了兩下,挽了個鬥大的花兒,正說要落槌敲擊鼓麵,不料慈禧在台下突然低聲說了一句停下!
慈禧一喊停,李蓮英和崔玉貴不知道怎麽迴事,也顧不得問她,趕忙向台上擺手。戲台不大,平時唱戲,一般隻有幾個人在上麵表演。《金沙灘》是大場麵戲,頂多也就是二三十個人。這次一下子上來六十多個人,還帶著鑼鼓鑔鐃一大堆家夥什兒,把戲台擠了個滿滿當當,一點空閑地兒都沒有了。站在前麵的穀家堯聽到了慈禧喊停的聲音,也看到了李蓮英、崔玉貴擺手,就停住了手。但是後麵的人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又是在夜裏,隻看到穀家堯的“指揮棒”抬了起來沒看見停下,就自顧自“咚哐、咚哐”地敲打起來。
有人敲有人沒敲,聲音很不齊整也很難聽,簡直就是噪音。慈禧有點不高興,繃著臉、瞪著眼,低沉著聲音說了一句,怎麽這樣沒規矩?
李蓮英聽了,嚇了一大跳,慌忙爬在地上,磕頭像小雞啄米一樣,嘴裏不住地央求,我的老佛爺呀,您就饒了奴婢吧。奴婢不會說話,就愛胡說八道,這您老人家是早就知道的呀!奴婢以後再也不敢胡說八道了!
慈禧聽了,偷著笑了笑,但又故意繃著臉說,別在這裏丟人現眼了,起來吧。哎,這件事情嘛,也怪我沒有給你講清楚。
不是老佛爺沒有講清楚,是奴婢沒有聽清楚。 李蓮英說著,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摸了摸腦門上的幾個大包,咧著嘴唏噓了半天。又揉了揉後背心,他的後背心一直冒著涼氣。
崔玉貴是清末一個大太監,赫赫有名。他本是直隸河間府崔張吉村人,和李蓮英是同鄉,還沾點拐彎親戚,論輩分是李蓮英的表叔。崔玉貴十二歲淨身入宮,先在慶王府當差,後來宮裏成立戲班子,崔玉貴的武功很好,就被推薦進宮在戲班子唱武生。他腿腳利索,扮相也好,被慈禧看中,要到了身邊侍候自己。
因為侍奉慈禧有功,崔玉貴很快被提升為大內二總管,授三品銜,賞亮藍頂戴花翎,地位僅次於李蓮英。慈禧西逃時,先是命李蓮英溺死珍妃於宮內井中。李蓮英和光緒的關係不錯,珍妃兩聲淒慘的“李安達”叫得他下不去手了。慈禧又命崔玉貴溺死了珍妃。從西安迴來後,慈禧為安撫光緒,命人從井中打撈起珍妃重新厚葬,並把責任一股腦兒推到了崔玉貴身上,撤掉他的二總管職務,削去三品銜,摘下亮藍頂戴,退迴了慶王府。
溺死皇上愛妃,按照大清律例是死罪,但因為有慈禧百般袒護,崔玉貴竟然屁事都沒有。撤職務、削官銜、摘頂戴,那都是做給光緒看的,後來又都一一恢複了。這件事直把光緒皇帝給氣了個七竅冒煙,鬧了一場大病,差點死去。後來光緒身體一直病病歪歪,據說就與這件事有直接關係。
崔玉貴從慶王府又迴到了慈禧身邊,並兼理升平署。經曆了撤官、複官這樣一個來迴,崔玉貴侍奉慈禧更加盡心盡力也更加小心謹慎,不敢有半點差池何馬虎。這不,趕上慈禧過生日,不僅要看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的戲,還要聽雁浦村的穀家轎鼓,讓崔玉貴負責辦理。自從接過這個差事,崔玉貴私下裏就一個勁地琢磨:這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呢?
常年侍奉慈禧,崔玉貴對這個老太婆的脾氣性格了如指掌。他覺得,給慈禧辦事,無所謂對無所謂錯,全看是否對她的胃口,還要看她的心情好壞。如果對她胃口再碰上她心情好,事情辦得再不對也是對的;假如不對她胃口又趕上她不高興,辦得再正確也是錯的。對錯全憑她一張嘴。
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這幾位老板,崔玉貴再熟悉不過了,他本人就曾在譚鑫培的《定軍山》裏扮演過角色,小翻兒筋鬥一折就是三四十個,而且臉不紅氣不喘。崔玉貴想,看戲這一點容易辦到,到時候一人一頂轎子把三位老板接過來就是。唯獨冀西雁浦村穀家轎鼓有點讓人犯難。這穀家轎鼓倒底是個啥玩意兒?自己心裏沒有底碼。白龍關都司秀昆和守備周言彪都說它好,八成是因為轎鼓幫他們打敗了哈提捷夫之緣故。真好還是假好?宮裏誰都沒見過沒聽過。如果真好還算罷了,假使不好,老佛爺看不上眼怪罪下來,又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了。
然而又不能不辦。隻好硬著頭皮上了。
慈禧太後的生日慶典活動地點,選擇在她在頤和園的寢宮——樂壽堂。
樂壽堂麵臨昆明湖,背靠萬壽山,東臨仁壽殿,西接長廊,是頤和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遊樂的地方。“樂壽堂”三個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親手所書。樂壽堂殿內設寶座、禦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隻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盤,還有四隻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有“玉堂富貴”之意。
離樂壽堂不遠,就是德和園大戲樓。“德和”出自《左傳》: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聽了美好音樂,就會心平氣和,從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戲樓高約七丈,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天花板中心有天井與上層戲台串通,中層戲台設有絞車,可巧設機關布景,上天入地變化無窮。三層舞台之間均有天地井通連,可表現升仙、下凡、入地諸戲曲情節。底層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設置水法布景。
大戲樓對麵是頤樂殿,慈禧就在這個地方看戲。南部毗連兩層樓房叫扮戲樓,是規模宏大的後台,為演員們化妝所用。
穀家轎鼓奉旨來到頤和園,在離樂壽堂較遠的一個地方住了下來。
慈禧生日這天,光緒皇帝、隆裕皇後和文武百官都來恭賀。恭賀畢,慈禧帶領眾人來到頤和殿看戲,下午、晚上兩開箱。下午是譚鑫培的《定軍山》,晚上是餘莊兒的《十粒金丹》。
《十粒金丹》劇情很長,演完後已是深夜時分,眾人紛紛散場,準備迴去休息。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慈禧忽然從哪裏來的精神頭兒,突然傳下懿旨,要聽聽封平縣元浦村的穀家轎鼓。
事出偶然,難壞了李蓮英和崔玉貴。按照慈禧壽辰的日程安排,轎鼓第二天上午才敲,不能和唱戲發生衝突。因為敲轎鼓的是一夥鄉下百姓,考慮到宮廷禮儀,李蓮英和崔玉貴把他們安排到遠離慈禧的地方住,來迴走一趟少說也得半個時辰。現在半夜三更的,鼓手們肯定睡了覺,難道還要把他們喊起來嗎?再說,等把他們接來,時間更晚了,這鼓還怎麽敲?敲了還怎麽聽?莫非一晚上不睡覺了?
然而,懿旨下來了,誰也不敢說個不字。二總管崔玉貴負責唱戲、敲鼓這檔子事,李蓮英就催崔玉貴趕快去安排,千萬別掃了太後老佛爺的興頭找倒黴。
崔玉貴急忙派人去接穀家轎鼓。
這次進京,要和慈禧太後鼻對鼻臉對臉的打交道,穀家堯自覺責任重大,怕有個一差二錯得罪了老太婆對自己不利對所有鼓手不利,所以想了大半宿心事。現在他剛剛睡下,朦朧中,忽然覺得有人推自己,睜開眼睛一看,原來宮裏來了人。
穀家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連忙坐起來,用手揉揉眼睛問,怎麽啦?睡得正香哩。
剛才太後下了懿旨,要你們即刻趕到德和園大戲樓敲轎鼓去。來人說。
深更半夜敲轎鼓誰聽?穀家堯疑惑地問。
還有誰?太後老佛爺聽唄。
一聽是慈禧太後聽,穀家堯腦瓜子“撲愣”一激靈,清醒了不少,但仍然狐疑地問,真是慈禧老佛爺聽?日程安排上不是說明天上午才去給她敲嗎?
崔玉貴二總管派人來傳的旨,還能有假?太後老佛爺的脾氣怪著哩,她想什麽時候聽你就得什麽時候敲。她才不管你安排不安排哩,她的話就是最好的安排。
大半夜的,鼓手們睡得迷離迷瞪,都不在正常狀態。穀家堯極不情願去,可又沒有辦法,隻好站起身子來說,走,叫醒兄弟們,拾掇好家夥什兒,進德和園大戲樓。
這次來京城給慈禧太後祝壽,雁浦村一共來了六十多個人,光轎鼓就帶來十六麵,加上鑔、鐃等配器家夥什兒,是穀家轎鼓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的演出陣容。
穀家轎鼓,自從受到康熙皇帝敕封以後,經常奉旨到縣衙迎接鑾駕、欽差大臣及各地來的大小官員。久而久之,朝廷就對轎鼓迎駕規格作了一整套嚴格規定:皇帝駕臨,規格最高,要敲響十六麵轎鼓接駕;親王次之,十四麵轎鼓;郡王十二麵;貝子、貝勒十麵;一、二品大員八麵;三品六麵;四品四麵;五品以下兩麵。封平縣地處太行山區,閉塞荒僻,皇親貴戚極少駕臨此處,轎鼓迎接一、二品大員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威風八麵”、“八麵威風”這些詞語,在雁浦一帶最為流行。
為慈禧太後生日祝壽,應該去多少麵轎鼓?來京城前,穀家堯頗費了一番心思,他想,慈禧太後雖然位高權重,但她畢竟不是皇帝,不應該享受十六麵轎鼓的最高禮遇,去十四麵就可以了。
可崔玉貴派來的人堅持要去十六麵。他說,慈禧名義上隻是個皇太後,但她卻是大清王朝的實際操盤手,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光緒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也沒有慈禧權力大,隻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老佛爺不同意的事,皇帝話再多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說。
可去十六麵轎鼓,與朝廷禮製不合呀!
有什麽不合的?老佛爺過生日,光緒皇帝必定前來祝壽。老佛爺一定要請他和自己一道看戲、聽鼓,這不就等於給皇帝敲鼓了嗎?再說,給太後老佛爺皇上的禮遇,對你有什麽壞處呢?這個順水人情怎麽不做呢?再說,你們常年鑽在這山溝溝裏,到京城逛逛開開眼界有什麽不好?來人耐心開導穀家堯。
這就是朝廷官員和老百姓的不同之處。穀家堯對慈禧的為人不以為然,特別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你慈禧太後作為清朝最高統治者,不去號召、動員、率領民眾抵抗侵略者,反而挾持光緒皇帝逃往西安,任由外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殺人放火,你他娘的是個什麽狗屁皇太後?但他覺得宮裏的人說得也是實情,背地裏罵朝廷,隻能嘴上出出氣,想刹人家威風?四麵牆子不透氣——沒門,連窗戶都沒有!不等動手,人家早把你殺了。沒脾氣,隻好同意十六麵轎鼓進京。
敲轎鼓的人都睡下了,又被叫起來,一個個帶著家夥什兒,揉著眼睛打著哈欠,急匆匆地朝德和園戲樓趕去。小太監馬上向崔玉貴稟報。崔玉貴一溜小跑兒來到慈禧身邊說,老佛爺,轎鼓到了。您看讓他們在哪裏敲?
到戲台上敲,我要當戲文看。慈禧說。
崔玉貴趕緊讓小太監告知穀家堯,把家夥什兒快快搬到戲台上。
敲轎鼓,場麵排列有不少講究:有多少麵鼓,就得配上相同數量的鑔和鐃。轎鼓在最前麵,“一”字型兒擺開。領頭者站在中間位置;鑔,在轎鼓後麵;鐃又在鑔後麵,最後是鑼。鑼的件數很少,不管多大場麵,鑼隻有兩麵。打鑼者,站在鼓、鑔、鐃兩側。
一切準備停當,穀家堯從腰裏拔出紫檀鼓槌,在空中揮舞了兩下,挽了個鬥大的花兒,正說要落槌敲擊鼓麵,不料慈禧在台下突然低聲說了一句停下!
慈禧一喊停,李蓮英和崔玉貴不知道怎麽迴事,也顧不得問她,趕忙向台上擺手。戲台不大,平時唱戲,一般隻有幾個人在上麵表演。《金沙灘》是大場麵戲,頂多也就是二三十個人。這次一下子上來六十多個人,還帶著鑼鼓鑔鐃一大堆家夥什兒,把戲台擠了個滿滿當當,一點空閑地兒都沒有了。站在前麵的穀家堯聽到了慈禧喊停的聲音,也看到了李蓮英、崔玉貴擺手,就停住了手。但是後麵的人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又是在夜裏,隻看到穀家堯的“指揮棒”抬了起來沒看見停下,就自顧自“咚哐、咚哐”地敲打起來。
有人敲有人沒敲,聲音很不齊整也很難聽,簡直就是噪音。慈禧有點不高興,繃著臉、瞪著眼,低沉著聲音說了一句,怎麽這樣沒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