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眼熟的名字
【五零年代】帶著空間跑路下鄉 作者:暮牧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中午,元念初整理完了前幾天進省城的所有消費,伸了個懶腰才慢悠悠踱步出了辦公室迴家吃飯。
也不知道她大伯開會咋樣了,早晨他出門前就愁眉苦臉的,估計是愁知青的事兒。
按說,她們這山旮瘩裏應該分配不到知青才是,因為這會兒的知青都是自願主動原則,所以分配的地方還算好一些,主要是去各個地方的兵團什麽的。
同樣是下鄉,但人家去兵團的知青都是每個月有工資的,雖然錢不多,但養活自己是夠了的。
可不像幾年以後的知青去的都是偏遠的農村不說,還沒工資,而且是去幹農活的,得自己掙工分才能有飯吃。
進了家門,隻有元奶奶一個人在家,她也是閑不住,隻要有空閑時間就納鞋底做鞋子。
家裏三口人,除了冬天的鞋子必須得做好保暖防滑,是元念初買迴來的,其他時候穿的都是元奶奶自個兒做的布鞋。
“寶兒迴來了,飯在鍋裏溫著自個兒端去啊。”
“我爺沒在家呢?”
元奶奶瞅了一眼客廳炕櫃上放著的時鍾,“估摸也該迴來了,早晨你走之後他就帶著老大它們上山了,好幾天沒出去跑跑了,擱家待的蔫頭巴腦的,你爺舍不得呢!”
說起這個也是好笑,前幾年幾隻狗子可沒這麽討老爺子喜歡,三隻狗子也最不喜歡他了。
原因是元奶奶總燉狗子獵迴來的野雞野兔的喂它們,元爺爺看到就想起前幾年家裏困難,啥吃的都沒有餓的扒心撓肝的日子。
心疼的不行,但他又不敢跟老伴兒跟前念叨,好幾次元念初都看到元爺爺趁著她奶不注意,把幾隻狗子的肉給藏起來,可惜狗鼻子尖得很,沒等老爺子走遠呢,藏起來的肉又被叼了出來。
每次一到給狗子加餐的時候,就能看到她爺跟幾隻狗子鬥智鬥勇,到後來可能老爺子也是玩兒出樂趣來了,對這事兒簡直樂此不疲。
等她上了高中住校之後,某一次迴來,突然發現她爺啥時候跟幾隻狗子關係這麽好了!
那簡直是她爺前腳走哪兒,狗子後腳就跟到哪兒。
還是她奶說了原因,是她爺有一次帶著狗子上山放風,走的偏了些,遇到一頭落單的半大野豬,雖然還沒成年,但野豬也兇狠的很。
那野豬估計也是驚了神,身上還帶著些傷口,見到老爺子就衝了上來,把老爺子嚇的不輕,還是三隻狗子合力把野豬給幹翻了,她爺才逃過一劫。
從那以後,老爺子就對三隻狗子溺愛得很,還學了自製狗糧,得空就去河裏撈魚蝦迴家曬幹以後,混合著動物內髒磨成粉給狗子加餐。
說起來這兩年村裏養狗的人家也多了起來,都是從山裏獵戶那要迴來的狗崽子,但沒一家的狗子,有她們家的長的壯實。
“話說,奶,咱家二妹是不是揣崽兒了?我咋看著它那肚子有些大呢!”
“嗯呢唄,也不知道你爺咋帶的,連誰家的種都沒弄清楚,這都快下崽兒了!”
元念初:!!!!
她咋不知道!
“前幾年咱村裏的狗子少,咱家二妹也沒帶過崽兒,這兩年村裏養狗的人家倒是多了,但也沒見著誰家狗子能近咱二妹的身邊,估摸著隻能等小崽子下來才能知道它爹是誰了。”
祖孫倆就狗子的爹討論了半天,話題結束,元念初也吃完了午飯。
洗完了碗筷背上水壺就準備出門了,元奶奶還奇怪今兒小孫女咋不擱家眯瞪會兒呢。
“今兒我大伯開會去了,估摸著也快迴來了,我得早點過去看看,說是要來知青了,也不知道咱村兒啥情況。”
“知青?就收音機裏整天念叨那個?你不說還早麽?咋這會兒就來了?”
前幾天祖孫倆聽廣播,元奶奶聽到這事兒就問了她,元念初那會兒隻覺得她們村兒不會這麽早來知青,但也跟她奶嘮了會兒,還讓她奶放心呢,沒想到這就被打臉了。
“我也不知道啊,這不昨兒迴來的時候在公社聽李叔說的嘛。奶,我走啦……”
留下元奶奶坐在屋簷下,嘴裏還念叨著,“也不知道這城裏娃娃們待的好好的,幹啥要跑這鄉下來!這不找罪受麽……”
後麵的話,元念初沒聽清,她奶說的也對,但她知道這隻是開始,往後這情況更嚴重。
看來得跟她大伯提個醒兒了,那小說裏知青下鄉後可是一堆一堆的事兒,特別是村兒裏小夥子小姑娘們,又沒怎麽見過世麵,別被哄了去。
到時候迴城政策下來,恐怕又得鬧出些事兒來!
進了辦公室,元大伯和元鐵牛兩人正坐在一堆盯著手裏的文件愁眉苦臉呢。
“大伯,鐵牛叔,咋了?咱村兒還真要來知青?”
一說這事兒,元大伯就氣的不行!
“嘿,還真讓你說對了!我也是沒想到,咱這都偏成這樣了,居然還有人主動要來咱這!這不鬧了嘛!”
元念初接過她大伯遞過來的文件,大致掃了一眼,“那這迴咱這兒來幾個人?上頭沒發補貼?”
“還補貼呢,咱不倒貼就好了!”元大伯語氣有些衝。
元鐵牛手上拿著一張名單,“這迴咱村兒原本隻有一個報了名,今兒去開會,咱村兒被其他大隊聯合抗議,說咱村兒條件好,又被多塞了三個進來。
這安置費也不多,一人220元,但咱隻拿到70元,聽說另外150元,直接發到了報名的知青手裏了。
咱這70元還得負責他們的住處,幹活的工具,還有吃喝,就這麽點兒錢,建個房子都不夠,更別說糧食工具了,這不就是白養著他們嘛!”
元鐵牛一個基本不發火的人都開始陰陽怪氣了,可見兩人實在被氣的不輕。
元念初接過名單,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君怡安?他不是還在念大學?這開學就該念大三了吧?
她記得這大學停課得是明年的事兒了,那會兒他也該實習去了,這好好的大學生不當,居然跑來下鄉了?
也不知道她大伯開會咋樣了,早晨他出門前就愁眉苦臉的,估計是愁知青的事兒。
按說,她們這山旮瘩裏應該分配不到知青才是,因為這會兒的知青都是自願主動原則,所以分配的地方還算好一些,主要是去各個地方的兵團什麽的。
同樣是下鄉,但人家去兵團的知青都是每個月有工資的,雖然錢不多,但養活自己是夠了的。
可不像幾年以後的知青去的都是偏遠的農村不說,還沒工資,而且是去幹農活的,得自己掙工分才能有飯吃。
進了家門,隻有元奶奶一個人在家,她也是閑不住,隻要有空閑時間就納鞋底做鞋子。
家裏三口人,除了冬天的鞋子必須得做好保暖防滑,是元念初買迴來的,其他時候穿的都是元奶奶自個兒做的布鞋。
“寶兒迴來了,飯在鍋裏溫著自個兒端去啊。”
“我爺沒在家呢?”
元奶奶瞅了一眼客廳炕櫃上放著的時鍾,“估摸也該迴來了,早晨你走之後他就帶著老大它們上山了,好幾天沒出去跑跑了,擱家待的蔫頭巴腦的,你爺舍不得呢!”
說起這個也是好笑,前幾年幾隻狗子可沒這麽討老爺子喜歡,三隻狗子也最不喜歡他了。
原因是元奶奶總燉狗子獵迴來的野雞野兔的喂它們,元爺爺看到就想起前幾年家裏困難,啥吃的都沒有餓的扒心撓肝的日子。
心疼的不行,但他又不敢跟老伴兒跟前念叨,好幾次元念初都看到元爺爺趁著她奶不注意,把幾隻狗子的肉給藏起來,可惜狗鼻子尖得很,沒等老爺子走遠呢,藏起來的肉又被叼了出來。
每次一到給狗子加餐的時候,就能看到她爺跟幾隻狗子鬥智鬥勇,到後來可能老爺子也是玩兒出樂趣來了,對這事兒簡直樂此不疲。
等她上了高中住校之後,某一次迴來,突然發現她爺啥時候跟幾隻狗子關係這麽好了!
那簡直是她爺前腳走哪兒,狗子後腳就跟到哪兒。
還是她奶說了原因,是她爺有一次帶著狗子上山放風,走的偏了些,遇到一頭落單的半大野豬,雖然還沒成年,但野豬也兇狠的很。
那野豬估計也是驚了神,身上還帶著些傷口,見到老爺子就衝了上來,把老爺子嚇的不輕,還是三隻狗子合力把野豬給幹翻了,她爺才逃過一劫。
從那以後,老爺子就對三隻狗子溺愛得很,還學了自製狗糧,得空就去河裏撈魚蝦迴家曬幹以後,混合著動物內髒磨成粉給狗子加餐。
說起來這兩年村裏養狗的人家也多了起來,都是從山裏獵戶那要迴來的狗崽子,但沒一家的狗子,有她們家的長的壯實。
“話說,奶,咱家二妹是不是揣崽兒了?我咋看著它那肚子有些大呢!”
“嗯呢唄,也不知道你爺咋帶的,連誰家的種都沒弄清楚,這都快下崽兒了!”
元念初:!!!!
她咋不知道!
“前幾年咱村裏的狗子少,咱家二妹也沒帶過崽兒,這兩年村裏養狗的人家倒是多了,但也沒見著誰家狗子能近咱二妹的身邊,估摸著隻能等小崽子下來才能知道它爹是誰了。”
祖孫倆就狗子的爹討論了半天,話題結束,元念初也吃完了午飯。
洗完了碗筷背上水壺就準備出門了,元奶奶還奇怪今兒小孫女咋不擱家眯瞪會兒呢。
“今兒我大伯開會去了,估摸著也快迴來了,我得早點過去看看,說是要來知青了,也不知道咱村兒啥情況。”
“知青?就收音機裏整天念叨那個?你不說還早麽?咋這會兒就來了?”
前幾天祖孫倆聽廣播,元奶奶聽到這事兒就問了她,元念初那會兒隻覺得她們村兒不會這麽早來知青,但也跟她奶嘮了會兒,還讓她奶放心呢,沒想到這就被打臉了。
“我也不知道啊,這不昨兒迴來的時候在公社聽李叔說的嘛。奶,我走啦……”
留下元奶奶坐在屋簷下,嘴裏還念叨著,“也不知道這城裏娃娃們待的好好的,幹啥要跑這鄉下來!這不找罪受麽……”
後麵的話,元念初沒聽清,她奶說的也對,但她知道這隻是開始,往後這情況更嚴重。
看來得跟她大伯提個醒兒了,那小說裏知青下鄉後可是一堆一堆的事兒,特別是村兒裏小夥子小姑娘們,又沒怎麽見過世麵,別被哄了去。
到時候迴城政策下來,恐怕又得鬧出些事兒來!
進了辦公室,元大伯和元鐵牛兩人正坐在一堆盯著手裏的文件愁眉苦臉呢。
“大伯,鐵牛叔,咋了?咱村兒還真要來知青?”
一說這事兒,元大伯就氣的不行!
“嘿,還真讓你說對了!我也是沒想到,咱這都偏成這樣了,居然還有人主動要來咱這!這不鬧了嘛!”
元念初接過她大伯遞過來的文件,大致掃了一眼,“那這迴咱這兒來幾個人?上頭沒發補貼?”
“還補貼呢,咱不倒貼就好了!”元大伯語氣有些衝。
元鐵牛手上拿著一張名單,“這迴咱村兒原本隻有一個報了名,今兒去開會,咱村兒被其他大隊聯合抗議,說咱村兒條件好,又被多塞了三個進來。
這安置費也不多,一人220元,但咱隻拿到70元,聽說另外150元,直接發到了報名的知青手裏了。
咱這70元還得負責他們的住處,幹活的工具,還有吃喝,就這麽點兒錢,建個房子都不夠,更別說糧食工具了,這不就是白養著他們嘛!”
元鐵牛一個基本不發火的人都開始陰陽怪氣了,可見兩人實在被氣的不輕。
元念初接過名單,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君怡安?他不是還在念大學?這開學就該念大三了吧?
她記得這大學停課得是明年的事兒了,那會兒他也該實習去了,這好好的大學生不當,居然跑來下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