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陽光明媚。
長安城,太極殿。
“放你娘的狗臭屁!”
“劉弘基,你別以為你剛從關內道迴來述職,你就能大放厥詞,擾亂軍心。”
“我看你是在草原上待久了,年老力衰老糊塗了不成?”
柴紹麵色通紅的伸手指著一旁身穿緋紅色官服的老將,喘著粗氣,神色不虞。
甚至要不是有人在一旁拉著他,他都能上前去和劉弘基上演一出全武行。
隻不過拉著柴紹的這些人,和其他那些光明正大看戲的大臣一樣,同樣也沒有安什麽好心,甚至巴不得柴紹鬧大點兒。
這不,他們隻是拉人,嘴就沒管。
劉弘基沒有去理會其他人的小動作,僅僅隻是淡漠的看了柴紹一眼。
隨即暗自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朝著李淵的方向拱了拱手,朗聲說道:
“陛下!”
“微臣長年駐守邊關,自從那突厥人歸降我朝之後,微臣本可以放下手中的軍務迴京述職,然……”
說到這裏,劉弘基轉頭看了一眼待在角落裏的那個透明人,苦笑搖頭:
“然而,去歲末,微臣要收攏來自突厥各個部族的大量百姓,並在關內道及雲中草原交界之處,給他們挑選合適的位置來讓他們安身立命……”
“使之能夠耕有其田,牧有所地,道路通暢,不至於上天出現意外之時,朝堂無法補救,生而無依,澤被後世。”
“並且在此期間,不止突厥人一眾,甚至就連那些被安排遷往雲中草原定居的百姓,也同樣是微臣一手操辦,微臣……”
“怎麽?你是要嘉獎嗎?”
然而,還沒等劉弘基說完呢,一旁的柴紹再次插話道,語氣之中充滿了不屑。
“合著本都尉在關內道的時候,什麽都沒幹,就你個老東西勞苦功高,為了大唐的將來,殫精竭慮,不辭辛勞,我……”
“嗣昌!不得無禮!”
“退下!”
李淵皺眉嗬斥了柴紹一番,隨即看了殿內眾人一眼,揮手示意劉弘基繼續。
如果說之前兩人的吵鬧,甚至是殿內眾人的小心思,李淵不在意的話……
那麽現在,他倒是想聽聽了。
畢竟劉弘基此人,自大業十三年(617年),自己起兵反隋之時,他就協捕太原副留守王威等人,除起兵障礙。
甚至起兵之後,他還隨李世民那個逆子攻占西河郡、霍邑縣,斬宋老生,後行軍至河東郡,攻占馮翊郡,乃至攻破長安。
最初的大唐,他可謂功居第一。
至於之後的種種,他雖然偶有遐疵,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忠心,以及眼光,李淵從來都沒有懷疑過,甚至高看他一眼。
至少安置突厥人,以及穩定新進之地的雲中草原,他功不可沒,可堪大用。
之前李淵隻是籠統的知道雲中草原一事的結果,其中的細節,以及現在關內道一事的具體情況,他倒是並不知道。
當然,這也是李淵讓他迴來的原因。
至於柴紹?以及之前討論的事情?
那就是等會兒的事情了。
現在,他們該閉嘴了。
……
見李淵發話,劉弘基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看了被人捂住嘴鼻的某人一眼。
‘意氣用事的莽夫,丟人啊!’
‘要不是你家娘子……算了!看在公主的麵子上,老夫不和你一般見識。’
暗自恨鐵不成鋼的吐槽了一番,劉弘基正了正麵色,神色肅然的躬身行禮。
“陛下。”
“自突厥人歸附之日以來,雲中直到現在,一共有四十六個大部族,三百二十四個中小部族,總數八十六萬人之多。”
“再加上由大唐各地所遷移過去的各族百姓,那雲中及關內交界之地,現如今已經接納了快接近三百萬人,甚至更多。”
“直到現在,還依然有人前往。”
說到此處,劉弘基起身環視了一周,看著殿內的袞袞諸公,閉眼歎息道:“如果是往年的年景,仗著關內道以及周邊各個州郡府縣的支持,分攤壓力。”
“養活雲中這些新進前來安家落戶的各族人口,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是遊刃有餘手拿把掐的事情,甚至還能接納更多。”
“然而現在,關於關內道所發生的那些事情,卻讓我朝之前在雲關交界之地的所有努力,以及各種為了將來的謀劃,全都到了懸崖的邊緣,隨時都會功虧一簣,付之東流。”
“要是朝堂依舊決定,讓大唐的兵峰繼續不計後果的大力征伐的話……”
“那麽關內道以及雲中之地……”說到這裏,劉弘基深深的看了眾人一眼,隨即再次迴身,朝著李淵躬身的行了一禮。
“陛下!”
“據微臣所知,關內之地所世居的黎民百姓,一度高達四百萬之多,如若再加上雲中所處的那三百多萬人……”
“他們……能撐到戰爭結束嗎?”
“他們……又能活下來多少人?”
“哪怕再此期間……”
…………
長安城,太極殿。
“放你娘的狗臭屁!”
“劉弘基,你別以為你剛從關內道迴來述職,你就能大放厥詞,擾亂軍心。”
“我看你是在草原上待久了,年老力衰老糊塗了不成?”
柴紹麵色通紅的伸手指著一旁身穿緋紅色官服的老將,喘著粗氣,神色不虞。
甚至要不是有人在一旁拉著他,他都能上前去和劉弘基上演一出全武行。
隻不過拉著柴紹的這些人,和其他那些光明正大看戲的大臣一樣,同樣也沒有安什麽好心,甚至巴不得柴紹鬧大點兒。
這不,他們隻是拉人,嘴就沒管。
劉弘基沒有去理會其他人的小動作,僅僅隻是淡漠的看了柴紹一眼。
隨即暗自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朝著李淵的方向拱了拱手,朗聲說道:
“陛下!”
“微臣長年駐守邊關,自從那突厥人歸降我朝之後,微臣本可以放下手中的軍務迴京述職,然……”
說到這裏,劉弘基轉頭看了一眼待在角落裏的那個透明人,苦笑搖頭:
“然而,去歲末,微臣要收攏來自突厥各個部族的大量百姓,並在關內道及雲中草原交界之處,給他們挑選合適的位置來讓他們安身立命……”
“使之能夠耕有其田,牧有所地,道路通暢,不至於上天出現意外之時,朝堂無法補救,生而無依,澤被後世。”
“並且在此期間,不止突厥人一眾,甚至就連那些被安排遷往雲中草原定居的百姓,也同樣是微臣一手操辦,微臣……”
“怎麽?你是要嘉獎嗎?”
然而,還沒等劉弘基說完呢,一旁的柴紹再次插話道,語氣之中充滿了不屑。
“合著本都尉在關內道的時候,什麽都沒幹,就你個老東西勞苦功高,為了大唐的將來,殫精竭慮,不辭辛勞,我……”
“嗣昌!不得無禮!”
“退下!”
李淵皺眉嗬斥了柴紹一番,隨即看了殿內眾人一眼,揮手示意劉弘基繼續。
如果說之前兩人的吵鬧,甚至是殿內眾人的小心思,李淵不在意的話……
那麽現在,他倒是想聽聽了。
畢竟劉弘基此人,自大業十三年(617年),自己起兵反隋之時,他就協捕太原副留守王威等人,除起兵障礙。
甚至起兵之後,他還隨李世民那個逆子攻占西河郡、霍邑縣,斬宋老生,後行軍至河東郡,攻占馮翊郡,乃至攻破長安。
最初的大唐,他可謂功居第一。
至於之後的種種,他雖然偶有遐疵,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忠心,以及眼光,李淵從來都沒有懷疑過,甚至高看他一眼。
至少安置突厥人,以及穩定新進之地的雲中草原,他功不可沒,可堪大用。
之前李淵隻是籠統的知道雲中草原一事的結果,其中的細節,以及現在關內道一事的具體情況,他倒是並不知道。
當然,這也是李淵讓他迴來的原因。
至於柴紹?以及之前討論的事情?
那就是等會兒的事情了。
現在,他們該閉嘴了。
……
見李淵發話,劉弘基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看了被人捂住嘴鼻的某人一眼。
‘意氣用事的莽夫,丟人啊!’
‘要不是你家娘子……算了!看在公主的麵子上,老夫不和你一般見識。’
暗自恨鐵不成鋼的吐槽了一番,劉弘基正了正麵色,神色肅然的躬身行禮。
“陛下。”
“自突厥人歸附之日以來,雲中直到現在,一共有四十六個大部族,三百二十四個中小部族,總數八十六萬人之多。”
“再加上由大唐各地所遷移過去的各族百姓,那雲中及關內交界之地,現如今已經接納了快接近三百萬人,甚至更多。”
“直到現在,還依然有人前往。”
說到此處,劉弘基起身環視了一周,看著殿內的袞袞諸公,閉眼歎息道:“如果是往年的年景,仗著關內道以及周邊各個州郡府縣的支持,分攤壓力。”
“養活雲中這些新進前來安家落戶的各族人口,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是遊刃有餘手拿把掐的事情,甚至還能接納更多。”
“然而現在,關於關內道所發生的那些事情,卻讓我朝之前在雲關交界之地的所有努力,以及各種為了將來的謀劃,全都到了懸崖的邊緣,隨時都會功虧一簣,付之東流。”
“要是朝堂依舊決定,讓大唐的兵峰繼續不計後果的大力征伐的話……”
“那麽關內道以及雲中之地……”說到這裏,劉弘基深深的看了眾人一眼,隨即再次迴身,朝著李淵躬身的行了一禮。
“陛下!”
“據微臣所知,關內之地所世居的黎民百姓,一度高達四百萬之多,如若再加上雲中所處的那三百多萬人……”
“他們……能撐到戰爭結束嗎?”
“他們……又能活下來多少人?”
“哪怕再此期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