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行的,大媽還止望你發了財跟你沾點光呢!”胡大媽今天興致特別高,候勇誌給她買的半斤尖莊已經被她滋溜掉一半了。
房冬笑了笑,這個問題無法作答。
說話間,秀秀也下班迴來了。
“媽,你怎麽不看著點孩子啊,都快出院門啦!”男男的學步車確實離那個鐵皮大門不遠了。
“這麽多人都看著呢,還能讓她跑出去?”胡大媽頭也沒迴,又說了句:“孩子該喂奶了,舊奶粉不多了,三勺冬子買的那個奶粉摻一勺舊的。”
“大媽,摻啥啊,全用冬子買的奶粉不就行了?以後不用摻了,全喝好奶粉,有冬子在您放心吧!”候勇誌露出一付漢奸相來。
房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的人情用得著你賣嗎?
不一會兒,秀秀拿了奶瓶出來了。
“秀啊,過來嚐嚐冬子的串串,可是比以前他們家那個強得沒遠沒近了,過來。”
秀秀把孩子和學步車拉到幾人桌前,將奶瓶遞給男男。
“還有包子,大媽今天現蒸的,不過有點涼了。”梁喜成忙給秀秀拉了個凳子。
“我吃過飯了,來嚐嚐冬子的手藝。”秀秀客氣地輕聲說道。
房冬發現,馬小龍和候勇誌不說話了,一直死盯著秀秀看,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幾個來迴。
除了梁喜成總住在這個院裏外,馬小龍和於光南每次都是白天來晚上走,沒見過秀秀,候勇誌更不用說,今天才歸隊。
於光南也看了秀秀好幾眼,不過沒像他倆那麽過份。
房冬踢了馬小龍一腳,馬小龍立刻說:“噢……對了,冬子讓我告訴你們,今後咱家的串串啥時想吃就過來煮,沒空做飯的時候咱們這個不是省事兒嗎?”
去你媽的省略號吧,老子啥時候讓你說這個了?這一腳還不如不踢呢。
這樣下去,準得讓這幾個貨把自己賣了不可。
“哪能把這個當飯吃呢?”秀秀小聲說了一句,然後對著房冬說:“確實挺好吃的。”
“我看不如這樣,拿一塊炒料迴去放冰箱裏,自己在家裏煮更方便。”候勇誌這個建議至少比馬小龍那個更能接受一些。
“不用,這是做生意用的,再好吃也不能總吃,上火。”秀秀推辭,可胡大媽不同意:“你每天不用迴家吃飯當然和你沒關係,我自己在家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涼粉的,有時真忙不來,冬子,給大媽拿一小塊就行!”
“行,先給您拿一塊,吃完了再來拿。”房冬也隻好這樣說了。
秀秀嚐了沒幾串便帶著男男迴屋了,胡大媽也起身準備去小吃城賣涼粉。
哥幾個把煮剩下的串串一鼓腦地倒進一個盆裏,遞給於光南。
“幹什麽?這是什麽吃法,喂豬呢?”於光南不願意了。
“咳咳咳,告訴你們啊,我這是第一次佩服房冬的眼光,這位秀秀姐真是天生麗質啊,打扮這麽樸素都這麽漂亮,這要是好好換幾件衣服,做個發型再簡單化一下妝,那叫要妖有妖,要豔有豔!”馬小龍立刻發表了他剛才認真觀察後的結論。
“確實是,”候勇誌跟著附和:“我給你說冬子,這事兒得抓緊,要盡快拿下,要不是人家單身帶著一個孩子,我告訴你吧,你根本就沒戲,機不可失,聽見沒?”
房冬一巴掌過去:“胡扯什麽?”
自己還真沒往這個地方想過,昨晚和秀秀共擠在三輪駕座上的一係列反應,房冬相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本能,必竟是自己的前偶像,年少時的那種崇拜和愛慕恐怕到老迴憶起來也不會完全消散。
“說正經的,車改得怎麽樣了,後天可就開學啦!”房冬問馬小龍。
馬小龍說他去催過了,老板說至少還要五六天,這幾天正加班往出趕活呢。
不過晚幾天也好,正好可以先看看這條街的營業狀況。
……
安平藝校開學這一天下午,房冬來到了這條自發形成的小吃街上。
根本就不能算是小吃街,隻是沿著學院圍牆一家挨一家擺過來的路邊攤罷了。
藝校有三個門,北門最大是正門,南門次之,也算個正門。
東門裏麵就是學校的宿舍樓,所以東門也算個生活門,東門外是一長排底店,以各種小飯館為主,也有一些超市、手機配件貼膜等商店。
由於職教園區是新規劃的,馬路紅線很寬,各家店麵門前也非常寬敞。
這些小吃攤就是在各店門前擺投的,不過不是緊貼店門,給各店留出了幾米的通道,過車都沒問題。
小吃攤由東門開始,向南北延伸,共有兩排,麵對麵而設,兩排中間是個不足兩米的過道,學生們放學出來想吃小吃的就從這個過道中間穿過,人多時也有不少人從攤位的背麵走,一邊是各商店前的大過道,另一邊是馬路。
很顯然離東門越近位置就越好,藝校的東牆雖不算太長,由於大家都往前擠,也隻占了一半多點的樣子,最南和最北兩段都空著沒有攤位。
不知是出於習慣還是有別的原因,房冬發現出了東門往南走的學生比往北的多很多,也可能是南邊的味道整體上好一些?
又讓胡子說對了,所有攤位中,吃串串的人最多。
最火的還數一出東門往南的第一家,車上掛了塊紅布,上麵寫著四川夫妻麻辣串,過道中間和攤位背後都有人在吃。
他家對麵的生意也不錯,叫河東路老字號串串香。
河東咱老字號?這不是扯淡嗎?
在河東路能勉強稱得上老字號的也隻有自己家的麻辣串,這是誰啊?
房冬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河東路的人。
正是去年在爭執中推到秀秀的劉哥和那個到胡大媽攤上嗓門最大的女人。
那個被胡大媽一涼粉擦子砸到頭上的女人。
真不要臉,明明在河東路上是賣麵皮的,跑到這兒成了賣串串的老字號。
聽父親說過,去年事發後,市場管理所做出了處罰,兩家賣麵筋的各賠罰一千元,其中一家很快就把錢交了,經市場管理人員交到了胡大媽手上。
另一家拿到處罰結果後,第二天就沒出攤,直接不幹,跑了。
就是這夫妻倆。
真是陌路相逢,冤家路窄啊。
房冬笑了笑,這個問題無法作答。
說話間,秀秀也下班迴來了。
“媽,你怎麽不看著點孩子啊,都快出院門啦!”男男的學步車確實離那個鐵皮大門不遠了。
“這麽多人都看著呢,還能讓她跑出去?”胡大媽頭也沒迴,又說了句:“孩子該喂奶了,舊奶粉不多了,三勺冬子買的那個奶粉摻一勺舊的。”
“大媽,摻啥啊,全用冬子買的奶粉不就行了?以後不用摻了,全喝好奶粉,有冬子在您放心吧!”候勇誌露出一付漢奸相來。
房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的人情用得著你賣嗎?
不一會兒,秀秀拿了奶瓶出來了。
“秀啊,過來嚐嚐冬子的串串,可是比以前他們家那個強得沒遠沒近了,過來。”
秀秀把孩子和學步車拉到幾人桌前,將奶瓶遞給男男。
“還有包子,大媽今天現蒸的,不過有點涼了。”梁喜成忙給秀秀拉了個凳子。
“我吃過飯了,來嚐嚐冬子的手藝。”秀秀客氣地輕聲說道。
房冬發現,馬小龍和候勇誌不說話了,一直死盯著秀秀看,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幾個來迴。
除了梁喜成總住在這個院裏外,馬小龍和於光南每次都是白天來晚上走,沒見過秀秀,候勇誌更不用說,今天才歸隊。
於光南也看了秀秀好幾眼,不過沒像他倆那麽過份。
房冬踢了馬小龍一腳,馬小龍立刻說:“噢……對了,冬子讓我告訴你們,今後咱家的串串啥時想吃就過來煮,沒空做飯的時候咱們這個不是省事兒嗎?”
去你媽的省略號吧,老子啥時候讓你說這個了?這一腳還不如不踢呢。
這樣下去,準得讓這幾個貨把自己賣了不可。
“哪能把這個當飯吃呢?”秀秀小聲說了一句,然後對著房冬說:“確實挺好吃的。”
“我看不如這樣,拿一塊炒料迴去放冰箱裏,自己在家裏煮更方便。”候勇誌這個建議至少比馬小龍那個更能接受一些。
“不用,這是做生意用的,再好吃也不能總吃,上火。”秀秀推辭,可胡大媽不同意:“你每天不用迴家吃飯當然和你沒關係,我自己在家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涼粉的,有時真忙不來,冬子,給大媽拿一小塊就行!”
“行,先給您拿一塊,吃完了再來拿。”房冬也隻好這樣說了。
秀秀嚐了沒幾串便帶著男男迴屋了,胡大媽也起身準備去小吃城賣涼粉。
哥幾個把煮剩下的串串一鼓腦地倒進一個盆裏,遞給於光南。
“幹什麽?這是什麽吃法,喂豬呢?”於光南不願意了。
“咳咳咳,告訴你們啊,我這是第一次佩服房冬的眼光,這位秀秀姐真是天生麗質啊,打扮這麽樸素都這麽漂亮,這要是好好換幾件衣服,做個發型再簡單化一下妝,那叫要妖有妖,要豔有豔!”馬小龍立刻發表了他剛才認真觀察後的結論。
“確實是,”候勇誌跟著附和:“我給你說冬子,這事兒得抓緊,要盡快拿下,要不是人家單身帶著一個孩子,我告訴你吧,你根本就沒戲,機不可失,聽見沒?”
房冬一巴掌過去:“胡扯什麽?”
自己還真沒往這個地方想過,昨晚和秀秀共擠在三輪駕座上的一係列反應,房冬相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本能,必竟是自己的前偶像,年少時的那種崇拜和愛慕恐怕到老迴憶起來也不會完全消散。
“說正經的,車改得怎麽樣了,後天可就開學啦!”房冬問馬小龍。
馬小龍說他去催過了,老板說至少還要五六天,這幾天正加班往出趕活呢。
不過晚幾天也好,正好可以先看看這條街的營業狀況。
……
安平藝校開學這一天下午,房冬來到了這條自發形成的小吃街上。
根本就不能算是小吃街,隻是沿著學院圍牆一家挨一家擺過來的路邊攤罷了。
藝校有三個門,北門最大是正門,南門次之,也算個正門。
東門裏麵就是學校的宿舍樓,所以東門也算個生活門,東門外是一長排底店,以各種小飯館為主,也有一些超市、手機配件貼膜等商店。
由於職教園區是新規劃的,馬路紅線很寬,各家店麵門前也非常寬敞。
這些小吃攤就是在各店門前擺投的,不過不是緊貼店門,給各店留出了幾米的通道,過車都沒問題。
小吃攤由東門開始,向南北延伸,共有兩排,麵對麵而設,兩排中間是個不足兩米的過道,學生們放學出來想吃小吃的就從這個過道中間穿過,人多時也有不少人從攤位的背麵走,一邊是各商店前的大過道,另一邊是馬路。
很顯然離東門越近位置就越好,藝校的東牆雖不算太長,由於大家都往前擠,也隻占了一半多點的樣子,最南和最北兩段都空著沒有攤位。
不知是出於習慣還是有別的原因,房冬發現出了東門往南走的學生比往北的多很多,也可能是南邊的味道整體上好一些?
又讓胡子說對了,所有攤位中,吃串串的人最多。
最火的還數一出東門往南的第一家,車上掛了塊紅布,上麵寫著四川夫妻麻辣串,過道中間和攤位背後都有人在吃。
他家對麵的生意也不錯,叫河東路老字號串串香。
河東咱老字號?這不是扯淡嗎?
在河東路能勉強稱得上老字號的也隻有自己家的麻辣串,這是誰啊?
房冬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河東路的人。
正是去年在爭執中推到秀秀的劉哥和那個到胡大媽攤上嗓門最大的女人。
那個被胡大媽一涼粉擦子砸到頭上的女人。
真不要臉,明明在河東路上是賣麵皮的,跑到這兒成了賣串串的老字號。
聽父親說過,去年事發後,市場管理所做出了處罰,兩家賣麵筋的各賠罰一千元,其中一家很快就把錢交了,經市場管理人員交到了胡大媽手上。
另一家拿到處罰結果後,第二天就沒出攤,直接不幹,跑了。
就是這夫妻倆。
真是陌路相逢,冤家路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