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你聽我的,忍一時風平浪靜。”
“這啥時候是個頭啊?”
“會有的,總會有的。”
“要我說就是大壯他們立不住,不然老子才不受這個氣呢。”
“老弟,大壯他們也是為了咱們好。你想呀,他們現在天天在外麵起早貪黑的忙活,沒時間,也沒有精力顧家裏,咱要是和村裏鬧翻了,那可就寸步難行了。”
“行行行,你們說的有道理,我呀,還是趕我的牛車去吧。省的一天天的在村裏受氣。”林老頭說完就要趕著牛車出門。
“老弟呀,這不是說好了,今天在家歇一天的嗎?”
“哼,歇一天,那可少不少銅板?要我說今天大讓他們去呀,還不就是讓拿錢嘛。”林老頭說完頭也不迴的走了。
“唉。”不說林老頭了,就連宋老爹心裏也猜到了。
另一邊的林大壯他們剛進祠堂,就被拉著坐在院子裏。
整個院子裏,擠擠嚷嚷的都是人。
有姓申的,姓孫的,姓周的,姓王的,姓於的,反正零零碎碎加起來有十來\\u0027\\u0027種。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申裏正才姍姍來遲。
“諸位,今天我把各位請來,也是有兩件事要和諸位商量商量。”
“裏正,你有啥事就直說吧。”
“是啊。”
“裏正,咱們都是一個村的,有事直接說好了,商量商量啥。”
這些都是申家村的村民。
外姓的人都坐著,一句話不說。
“既然諸位這麽給我麵子,那我就直言不諱了啊。”
“這第一件事,就是咱們村的祭田。這田地啊,不管什麽時候說,那都是咱的根。咱們村的祭田啊,不多不少,你現在是28畝,今天就是和你們商量,把這28畝祭田,咱們各家湊湊,湊成30畝。”
“那是好事呀,有啥商量的?就依照裏正說的來就是了。”
“是啊。”
“我同意。”
....
申家村的大多數村民都表示同意,裏正看了看很滿意,笑著點點頭。
“這第二件事嘛,那就是這包山一事。”
“包山?”
“對,包山。這衙門可是下了訊息,以後呀,不能上山打柴,打獵了。除非咱們把這山包下來。”
“這不造孽嘛,不讓咱們上山打柴,那咱們每天還得花錢買柴火?”
“就是啊,要不打獵還成,咱們也不會。這不讓我們打財,那讓我們燒什麽?”
......
“都給我靜靜,先聽我把話說完。”
裏正的話一說,所有人都安靜了。
“不是說不讓我們打柴,就是咱們要是上山打柴要交銅板,明白嗎?”
“不明白——”
“就是這麽說吧,就和咱們進城交城門費一樣。”
“那哪行。”
“是啊,老朽也覺得不行,所以我不是說了嘛,咱們要包山,就是這包山嘛,花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呢,就希望大家呢,慷慨解囊。”
裏正這話一說,所有人都安靜了,沒有一個人冒頭的。
“這包山一事,對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有利的,不然的話,諸位想想,這山要是不讓進了,你們買柴火的話, 要花多少銅板?而且那是得天天要花的。
你這要說花錢進山,我也算過,一家一天一個銅板的話,咱們這個村子現在有40來戶,一天就要40來文錢,這麽下來的話,誰家也吃不消吧?
再說了,這萬一以後衙門覺得一文錢不夠了,到時候要兩文錢,三文錢怎麽辦?所以呀,隻有包山,才能一勞永逸。”
“那包山要多少錢?”有一個村民怯怯懦懦地問道。
“這包山呢,我也問過了,這後麵的那片都算在內的話,一共要480兩銀子。”
“480兩!”
所有人都被480兩驚呆了。
“是啊,雖然這480兩多,但是諸位想想,咱們以後上山可以打柴打獵,挖筍,挖野菜,采藥,等等等等,來錢的路子多的去,但是要是不包山的話,大家可能就都上不了山。以後幹個啥都不行 。”
“諸位放心,我呢,也算過了,咱們一家出個十兩銀子,不夠的部分呢,我作為裏正,我來貼。”
裏正義正言辭的說道。
但是下麵沒有一個人附和的,畢竟十兩銀子不少。
“怎麽,諸位可是有其他的想法?”
“裏正,是這樣的,若是不上山的人家,是不是就不用交這十兩銀子?”
林大壯想了想,還是開口問道。
“這個嘛...”申裏正還真沒考慮這個問題。
畢竟住在申家村的誰家不要燒火做飯呢?
“就是啊,裏正,這十兩銀子說多不說,說少也不少呀。”
“我家可沒那麽多錢,又是祭田,又是包山的。”
“這要是不爬山,那可就沒地方砍柴了。”
.....
申家村的人熙熙攘攘的討論著。
“今天我要說的事情就這麽多,諸位呢?迴去和家裏人好好的說說,等開了年,咱們這個事就要定下來了。”申裏正眼看今天這個事情怕是定不下來,幹脆就往後推推了。
“大壯,你怎麽想?”宋信走在路上,問著林大壯。
“信哥,今天這事可由不得我們。”
“這話怎麽說?”
“祭田這個事情是村裏的事,還能有商量。但是這包山的事,可是和衙門掛鉤的,所以這山呀,是非包不可。”
“這真想不到,這天子腳下怎麽到處都是要花錢的地方。”宋信心疼了,自己之前的打算要落空了。
“是啊。”林大壯知道,申裏正肯定在中間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申裏正的很多做法都是為了村裏想。
好比辦學堂的事情,也許申裏正從中獲利,但是辦學堂對,咱們這些平民老百姓來說也是有利的,要知道找到一個願意教人的秀才老爺也不容易。
若是在城裏的話,並不難,偏偏是在村裏。
那些秀才都是心高的,教人他們不覺得有什麽,關鍵是教什麽人。
教泥腿子,在他們心目中,也許就是有辱斯文。
但是這也是一條路,是村裏人,往上往外爬的一條路。
“這啥時候是個頭啊?”
“會有的,總會有的。”
“要我說就是大壯他們立不住,不然老子才不受這個氣呢。”
“老弟,大壯他們也是為了咱們好。你想呀,他們現在天天在外麵起早貪黑的忙活,沒時間,也沒有精力顧家裏,咱要是和村裏鬧翻了,那可就寸步難行了。”
“行行行,你們說的有道理,我呀,還是趕我的牛車去吧。省的一天天的在村裏受氣。”林老頭說完就要趕著牛車出門。
“老弟呀,這不是說好了,今天在家歇一天的嗎?”
“哼,歇一天,那可少不少銅板?要我說今天大讓他們去呀,還不就是讓拿錢嘛。”林老頭說完頭也不迴的走了。
“唉。”不說林老頭了,就連宋老爹心裏也猜到了。
另一邊的林大壯他們剛進祠堂,就被拉著坐在院子裏。
整個院子裏,擠擠嚷嚷的都是人。
有姓申的,姓孫的,姓周的,姓王的,姓於的,反正零零碎碎加起來有十來\\u0027\\u0027種。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申裏正才姍姍來遲。
“諸位,今天我把各位請來,也是有兩件事要和諸位商量商量。”
“裏正,你有啥事就直說吧。”
“是啊。”
“裏正,咱們都是一個村的,有事直接說好了,商量商量啥。”
這些都是申家村的村民。
外姓的人都坐著,一句話不說。
“既然諸位這麽給我麵子,那我就直言不諱了啊。”
“這第一件事,就是咱們村的祭田。這田地啊,不管什麽時候說,那都是咱的根。咱們村的祭田啊,不多不少,你現在是28畝,今天就是和你們商量,把這28畝祭田,咱們各家湊湊,湊成30畝。”
“那是好事呀,有啥商量的?就依照裏正說的來就是了。”
“是啊。”
“我同意。”
....
申家村的大多數村民都表示同意,裏正看了看很滿意,笑著點點頭。
“這第二件事嘛,那就是這包山一事。”
“包山?”
“對,包山。這衙門可是下了訊息,以後呀,不能上山打柴,打獵了。除非咱們把這山包下來。”
“這不造孽嘛,不讓咱們上山打柴,那咱們每天還得花錢買柴火?”
“就是啊,要不打獵還成,咱們也不會。這不讓我們打財,那讓我們燒什麽?”
......
“都給我靜靜,先聽我把話說完。”
裏正的話一說,所有人都安靜了。
“不是說不讓我們打柴,就是咱們要是上山打柴要交銅板,明白嗎?”
“不明白——”
“就是這麽說吧,就和咱們進城交城門費一樣。”
“那哪行。”
“是啊,老朽也覺得不行,所以我不是說了嘛,咱們要包山,就是這包山嘛,花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呢,就希望大家呢,慷慨解囊。”
裏正這話一說,所有人都安靜了,沒有一個人冒頭的。
“這包山一事,對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有利的,不然的話,諸位想想,這山要是不讓進了,你們買柴火的話, 要花多少銅板?而且那是得天天要花的。
你這要說花錢進山,我也算過,一家一天一個銅板的話,咱們這個村子現在有40來戶,一天就要40來文錢,這麽下來的話,誰家也吃不消吧?
再說了,這萬一以後衙門覺得一文錢不夠了,到時候要兩文錢,三文錢怎麽辦?所以呀,隻有包山,才能一勞永逸。”
“那包山要多少錢?”有一個村民怯怯懦懦地問道。
“這包山呢,我也問過了,這後麵的那片都算在內的話,一共要480兩銀子。”
“480兩!”
所有人都被480兩驚呆了。
“是啊,雖然這480兩多,但是諸位想想,咱們以後上山可以打柴打獵,挖筍,挖野菜,采藥,等等等等,來錢的路子多的去,但是要是不包山的話,大家可能就都上不了山。以後幹個啥都不行 。”
“諸位放心,我呢,也算過了,咱們一家出個十兩銀子,不夠的部分呢,我作為裏正,我來貼。”
裏正義正言辭的說道。
但是下麵沒有一個人附和的,畢竟十兩銀子不少。
“怎麽,諸位可是有其他的想法?”
“裏正,是這樣的,若是不上山的人家,是不是就不用交這十兩銀子?”
林大壯想了想,還是開口問道。
“這個嘛...”申裏正還真沒考慮這個問題。
畢竟住在申家村的誰家不要燒火做飯呢?
“就是啊,裏正,這十兩銀子說多不說,說少也不少呀。”
“我家可沒那麽多錢,又是祭田,又是包山的。”
“這要是不爬山,那可就沒地方砍柴了。”
.....
申家村的人熙熙攘攘的討論著。
“今天我要說的事情就這麽多,諸位呢?迴去和家裏人好好的說說,等開了年,咱們這個事就要定下來了。”申裏正眼看今天這個事情怕是定不下來,幹脆就往後推推了。
“大壯,你怎麽想?”宋信走在路上,問著林大壯。
“信哥,今天這事可由不得我們。”
“這話怎麽說?”
“祭田這個事情是村裏的事,還能有商量。但是這包山的事,可是和衙門掛鉤的,所以這山呀,是非包不可。”
“這真想不到,這天子腳下怎麽到處都是要花錢的地方。”宋信心疼了,自己之前的打算要落空了。
“是啊。”林大壯知道,申裏正肯定在中間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申裏正的很多做法都是為了村裏想。
好比辦學堂的事情,也許申裏正從中獲利,但是辦學堂對,咱們這些平民老百姓來說也是有利的,要知道找到一個願意教人的秀才老爺也不容易。
若是在城裏的話,並不難,偏偏是在村裏。
那些秀才都是心高的,教人他們不覺得有什麽,關鍵是教什麽人。
教泥腿子,在他們心目中,也許就是有辱斯文。
但是這也是一條路,是村裏人,往上往外爬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