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38章一文一武兩路不通


    林安縣縣城。丁家大院、日軍司令部。中院正房。


    對中川榮一部署的軍事行動,盡管不知道一點內情;對中川榮一要召開日中親善懇談會、日中文化交流會,盡管不知道會議議題,而且這兩件事情同時開始,宗漢一郎先是感到吃驚,隨即又不屑無奈地苦笑著搖搖頭。


    看到宗漢一郎不屑無奈的神態與搖頭苦笑的樣子,中川榮一多少知道一些他在想什麽?怎麽想的?卻故作不知地問道:


    “宗漢君,你在笑什麽?是不是你對我今天上午部署的軍事行動和同時開會這兩件事情不以為然啊?甚至嗤之以鼻。”


    “然亦不然。”宗漢一郎含糊其辭、模棱兩可地答道。


    “嗯?然亦不然?何來此說?宗漢君,請道其詳。”


    “中川君,你要聽真話實話還是虛假之詞?”


    “我當然要聽真話實話,而且還希望宗漢君為我指點迷津、點撥一二,使我不致誤入歧途,功敗垂成。”


    “既然中川君如此要求,我就不能不說了。我先說然亦不然中的不然吧。先說我毫無所知的軍事行動,再說日中文化交流會。中川君,我們所說的大東亞聖戰,而中國人說的日本侵華戰爭已經開戰幾年了,在戰局艱難,兵員、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又盲目衝動地開辟了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目前的戰爭局勢是怎麽樣的和以後的趨勢又會是怎麽樣的?不用我說、你說,我們彼此都很明白。從五年前(盧溝橋事變)開始到現在,中國以舉國之力全國全民不分黨派、不分民族共同抗戰,號召四億五千七百萬之眾的人口、以資源豐富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地形複雜多樣、縱深遼闊的國土麵積誓死抗擊小於中國二十五倍、資源奇缺、將近一億人口的日本,這樣的戰爭怎麽打?功敗垂成那是必然的。我說的不然就是預判中川君的軍事行動是不會成功的。”


    “嗯?宗漢君竟然悲觀失望到如此地步?不應該嘛。”


    “中川君,不是我悲觀失望。我說的是真話實話,雖然不免有些刺耳刻薄,卻是肺腑之言、忠告之語啊。”


    “我知道、我明白。宗漢君,軍事方麵的事情先不說了,請你說說一小時後要召開的日中親善懇談會和日中文化交流會吧。”


    “嗨。中川君,請你不要再提什麽日中親善懇談會了,所有參加會議的中國人絕對不會相信過去、現在,甚至將來日中兩國之間會有親善之意。我們所說的親善,在中國人的心裏卻是徹頭徹尾猙獰血腥的偽善。他們也不會相信懇談一說。”


    “不盡然。宗漢君,雖然現在是戰爭時期,但是我們還是不斷的在表示出親善之舉、懷柔之策,以安撫民眾、穩定民生。”


    “哼哼。我也會這麽說、這麽做。中川君,你會相信刺刀槍炮下、流血死亡中存在親善嗎?中國人能相信嗎?”


    “宗漢君,我看你已經徹底背叛了大日本帝國,完全站在了中國人的立場上。你說的都是叛徒反賊的言論。”


    “如果我有權利馬上停止這場戰爭,我願意去做這樣的叛徒反賊。中川君,你是學過曆史、教過曆史的,請你用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重新思考、審視這場戰爭的起因、過程、目前局勢和最終結果,可能你會得出不同以前不一樣的結論。”


    “宗漢君,我們說的好像有點跑題了,還是說迴即將召開日中文化交流會這件事情吧。請問你有什麽高見卓識啊?”


    哼,讓我參加這樣的會議,確定無疑的是你要把我當槍使、用我做擋箭牌。宗漢一郎雖然心裏這麽想,嘴上卻謙虛地說道:


    “過獎了,我能有什麽高見卓識呢。中川君,既然讓我參加,你能不能告訴我召開日中文化交流會的真正用意和實際目的?”


    “當然可以。宗漢君,今天召開日中文化交流會的真正用意和實際目的,就是要以林安縣中學為發端,在我統轄的華北冀西地區全麵推行、鋪展日語、日文和日本文化,像在朝鮮、台灣那樣,逐步取代漢語和中國文化,建立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成功推行日本文化的模範示範區。宗漢君,你認為我可以做到嗎?”


    “宗漢君,現在我就可以明確肯定地迴答,你是絕對做不到的。我說的不然也是指要在中國推行日本文化是不會成功的。”


    “嗯?宗漢君,你就這麽肯定嗎?還絕對做不到?我們在朝鮮、琉球群島和台灣已經取得了成功。在中國為什麽做不到?”


    “朝鮮、琉球群島和台灣與中國有著根本的不同,在那三個地方可以取得成功,這絕對不代表可以在中國也可以成功。你這一文一武,兩路不通。中川君,你是地道的中國通,又是中國女婿。你的中國曆史學識和造詣應該高於日本的普通人,甚至會高於一般的中國人,難道你不知道、不明白我說的為什麽做不到的原因嗎?”


    “宗漢君,請你詳細講解剖析,讓我領略通曉原因所在。”


    “好吧,那我就說說,也許隻是我的一孔之見,但願能給中川君一些有益有用的啟示吧。我是這樣認為的,稍微有點曆史和社會常識的日本人都知道,日本文化源於中國,日本文字更是從中國借鑒照搬過來的,刻薄準確地說,是剽竊抄襲而來”


    “等等、等等。宗漢君,我不完全讚同你的觀點,你怎麽可以說日本文化起源於中國呢?請你詳細深入地解釋剖析一下。”


    “嗨。這樣也好,朔本清源、以正文化宗脈。早在繩文時代(約公元前七八千年到公元前4世紀),日本確實有了早期文化,但那是原始社會時期不同國家和民族先後在人類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都有的原始遠古文化。日本用於記載曆史的文字是漢字,有文字記載以來延續至今的日本文化、社會習俗無一不是源於中國。以日本國名為例,日本原本沒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我們日本人自稱為八大洲或八大島等。據中國《後漢書》記載,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定名為大和。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唿將國名改稱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視太陽為圖騰。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中國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日本對倭國稱唿越來越不滿意。據《新唐書·日本傳》記載:鹹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經逐漸發展起來。但是,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所以,日本國的國名,當是中國隋朝皇帝無意賜予的。中川君,你應該很清楚,日本文化譜係中的中國文化遺跡隨處可見。日文、醫藥、茶道、飲食、弓道、服飾、禮儀以及對日本影響深遠的彌生文化,無一不是受中國的影響。尤其古代中國的《禮記》傳入日本以後,才不斷發展成就了所謂的大和文明。”


    林安縣縣城西門。裝備齊全、武器精良的日軍步兵、騎兵、炮兵、坦克、裝甲車等日軍駐林安縣的所有兵種全部出動,日軍穿過城門和城外關廂街區後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浩浩蕩蕩、轟轟隆隆地向西南方向進發。出動的兵力約有兩個大隊一千多人。


    早起討生活的平民百姓見狀無不驚駭,慌忙躲避。交頭接耳紛紛議論,不知道會有多少個村子和百姓又要遭殃遭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烽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爾茲海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爾茲海默並收藏抗戰烽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