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親眼目睹閃電被引走入地,不再彰顯霹靂神威,在多羅閣這位祭司向天祈禱之後,問天閣頂倏然綻出一枚白色的煙花,在黑沉的空中格外顯眼。
不過一盞茶的工夫,遮天蔽日的烏雲便緩緩散去,再度顯露出晴朗的天空,此時正值日出之前,橙紅色的光芒破雲而出,柔和而溫暖地灑在人們身上。
除了孟寄行,眾人皆一掃原先的愁苦驚懼,伏地叩拜。
金如歸搖著鈴朗聲道:“代天子禮,天降錘煉,多羅閣早有預料,此乃儲君必經之劫。太子赤誠堅毅,其心可鑒,自此受命於天,澤被於地,得日月星辰、雲雨風雷八方神明庇佑,可行未盡之儀。”
此話一出,力挽狂瀾。
儲君代父祭天之時八神齊聚,看似是天怒,實則為考驗,如今太子殿下已通過考驗,得神明庇佑,祭天禮自當繼續進行。
之後,孟寄行順順當當地走完了所有流程,進俎、獻禮、撤饌、送神……等大典結束,眾人已然從最初的驚懼中抽離出來,反倒更加堅信了多羅閣祭司的那套說辭。
司天監的魏監正抖著手,準備對此次祭典出現的奇景大書特書,卻被紅苕君拉至一旁,囑咐他切莫詳述聲張,過於誇大神跡現世,隻要平實記載太子殿下行禮的步驟即可。天下悠悠眾口,難免以訛傳訛,惹出動蕩反而不好。
魏監正諾諾稱是。
***
祭禮結束後,孟寄行換迴常服,沒有急著迴宮,而是屏退一應官員侍從,在側殿單獨召見了那位多羅閣的祭司。
金如歸仍是那副神神叨叨的裝扮,進屋後欲跪地拜謁。
孟寄行伸手扶住他:“行了,我知道是你,金盞。”
金如歸:“……”
孟寄行道:“或者應該喚你,如歸商號的金老板?”
金如歸掀下兜帽:“你都知道了?”
“我知道的比你想象中要多。”孟寄行扶他坐到上首的椅子,自己站在下麵,給他端來一盤青梅糖糕,“吃點吧,跳了半天大神,辛苦了。”
“還行吧,瞎跳的。”金如歸吃著青梅糖糕,尚未察覺他的怪異舉止。
任他吃著,孟寄行整了整衣擺,端正地單膝跪下。
金如歸這才發現不對:“你做什麽?”
孟寄行道:“今日之禮,我是來祭天,也是來拜師的。”
第116章 強留
“拜師?”青梅糕吃了一半,金如歸轉身看看空蕩蕩的四周,向他確認,“拜我為師?”
“對。”孟寄行根本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當即躬身一拜。
“等等,這是什麽意思?”金如歸手忙腳亂地去扶,“好端端的為何拜我為師?你要做生意?跟我學賺錢?”
“不學這個。”孟寄行笑了下,露出了尖尖的虎牙,開誠布公地說,“我要學的是多羅閣卜算未來的方法,還有你們掌控世事時局的能力。”
“……”金如歸驚訝地看著他,“我教不了你。”
孟寄行神色從容:“我說過,我對多羅閣的了解,比你想象中要多。”
金如歸辯解:“就算我與多羅閣有些淵源,說到底也隻是一介商賈。我會做生意,會鑽營,會賺錢,但哪裏懂什麽世事時局?
“你身為儲君,以後的稷夏國主,該學的是正經治國之道,就算要另辟蹊徑,借多羅閣的聲望給自己造勢,也不應拜到我頭上來啊。難不成是想以徒弟的名義,繼承我的大筆財產?你不是有國庫可以繼承嗎?做人不能太貪心吧?”
孟寄行被他氣笑了:“怎麽能想到那兒去……”
金如歸把思緒拉迴來:“總之我教不了你,當不成你師父。”
孟寄行斂了笑,鄭重地說:“你教得了。因為你是多羅閣主的另一副軀殼,因為你們多羅閣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你們能預言後世,靠的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對每一個微小時局的謀劃測算。多羅閣能屹立千百年不倒,因為你們不老不死,不生不滅,且無處不在……我說得對嗎,師父。”
金如歸被嚇得快宕機了:“你、你怎麽知道?”
這幾乎是把多羅閣的底子都摸清了,自他們在此處運轉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接近真相的局外人。金如歸震撼不已,在他看來,這個少年儲君所造成的威脅,可比他那位追殺劫掠、夷平清瓊山的先祖要大多了。
到了這個份上,孟寄行索性敞開來講:“太祖皇帝當年得到了多羅閣主的部分殘肢,為了找尋不死和移魂之法,做了許多探究,雖然沒有獲得真正有用的成果,但也足以讓我了解到你們是什麽樣的‘人’。我知道你們的身軀不是肉體凡胎,所以才能如金鐵般不死不滅,知道你們依靠神奇的方法儲存記憶,所以單純的殺戮、焚燒都無法摧毀你們的意誌。”
“……”金如歸已無話可說。
“不僅是這些,我還知道你們掌握著非同尋常的兵器和能力,太祖時期,豐慶侯的嫡女邱黛被送往克林國和親,多年後被其子乞顏蘇合送迴稷夏贍養,豐慶侯的後人手中也收藏不少新奇的玩意和記載,據說克林國現如今正在鑄造頗為厲害的兵器,這些都與多羅閣有關。
“其實你們留下了不少疏漏和線索,隻是在場人看來太過匪夷所思,知情人又都故意遮掩,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他沒說的是,追查到豐慶侯那一脈的證物後,他順水推舟透露給了與陸家的後人陸敏秋,以便將此人也化為自己的棋子。
因果這東西,總是越複雜難解,越引人入勝。
既已了解到多羅閣的隱秘之處,孟寄行對它的好奇、崇敬和恐懼就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他並不執著於尋求什麽不死之法,比起這種東西,他更想知道多羅閣為何會存在,為何要在暗處操控整個天下,他有著強烈的欲望,去觸及真相。
金如歸好不容易迴神,直白地問:“你想做什麽?”
孟寄行道:“很簡單,我真的想拜你為師。我不想再被你們當成愚昧無知之人,不管你們最終的計劃是什麽,我要參與你進來。”
“倘若我不答應呢?”
“那我就隻好給你們找點麻煩了。”孟寄行笑道,“皇權這個東西,到底還是有些用處的,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至少能讓你們疲於應付兩三百年吧。”
“……”金如歸沉默半晌,認命道,“果然皇家的生意最難做,以為能占便宜的,最後都要給扒層皮。但我還是要說,與其拜我為師,你不如去拜問天閣裏那位,我真的隻想賺錢,不想摻和你這些朝堂爭鬥。”
“那位從未出閣,想來多有不便?”孟寄行說,“而且從一開始就是你來接近我,這緣分已是擺脫不掉了。就連這迴祭天禮天降異象,也是你為我化解的,那枚致使雲消雨散的煙花,看似是從問天閣裏升空,實際上是你操控的吧。”
“你懂的真的過於多了……”
“我知你懶於應付俗事,我也不需要你來為我處理朝堂紛爭,隻要你作為師父支持我就可以了。”孟寄行的語氣十分懇切,“你也看到了,看似唾手可得的皇權,卻讓我如履薄冰,僅僅一場雷雨就足以讓我萬劫不複。哪怕隻是為了達成多羅閣想要的因果,師父,你也該陪我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刻,不是嗎?”
金如歸攤手:“我能怎麽陪?我一個富商,怎麽陪你這個儲君?再去給你當小太監嗎?”
孟寄行道:“那倒不必,金盞已死,我也無需再要一個提神。因你今日所為,我便可安排你暫調司天監,這樣與我們師徒就方便多了。”
金如歸:“……”怎麽辦,頭一迴談生意把自己賠進去了。
見他鬆了口,孟寄行補完了後麵兩拜,算是拜師禮成。
於是祭天禮後,那位驅散雲雨的多羅閣祭司被太子殿下請進了司天監,教導並協助他們研習曆法天象。
***
自從那位名叫銀台的祭司入駐司天監,太子殿下來問卜的次數明顯增加。
傳言銀台大人承襲多羅閣主衣缽,初勘天地萬法,魏監正親眼目睹了他在觀天台上的作為,更是對其畢恭畢敬,但凡碰上觀星卜算之事,必要謙卑請教。
不過他身為清心寡欲的祭司,行事十分低調,總是躲在屋裏書寫描畫,不愛與人來往,平日裏連麵都難得見,隻有太子殿下駕臨時,才會開門迎接。而且他的迎接也不像其他人那般跪拜行禮,隻是披著罩袍出來垂首作揖,太子殿下也不與他計較,每每欣然相扶,與他進屋內探討萬象之奧妙。
銀台所居住的屋子是靜室,這是應太子殿下的要求,司天監專門騰出來並改造的空屋。
靜室與司天監辦公處相隔甚遠,周圍移栽了花木和竹叢,即便大開門窗也完全不受外界嘈雜幹擾,自有一番寧和清幽。
孟寄行在這裏是最放鬆的。
他斜倚在竹榻上,望著對麵奮筆疾書的金如歸道:“銀台祭司每日在此辛勞,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醉心曆法演算,想為我稷夏參透天機呢。誰能想到,你手中所繪不是星圖、所寫不是卦象,盡是些俗透了的生意經和賬本,滿滿都是銅臭味。”
金如歸便撥算盤邊說:“有什麽事等會兒再說,為了給你撐腰,扳倒那個什麽藩王,我虧了一大筆銀子,這賬不算清楚我沒心思跟你閑話……”
孟寄行便喝茶等著。
算著算著金如歸突然就惱了:“怎麽扶植一個儲君這麽費錢?簡直是個無底洞!我堂堂小財神,竟糊裏糊塗被你忽悠上了賊船!”
孟寄行安撫:“禍兮福所倚啊師父,看著是損失了不少銀錢,可我不是給你打通了鬱南國的商貿嗎?這可是筆長遠的生意。”
金如歸撥了撥算盤:“鬱南國民風刁蠻,風險還是有點大。”
孟寄行漫不經心地說:“富貴險中求,不要拘泥一時的得失,這不是你教我的麽。”
算完了賬,金如歸也看開了,歎了口氣:“有什麽事?”
指尖摩挲著杯沿,孟寄行似不經意般淡淡問道:“師父,我有一事不解,何為八厄?”
“……你從哪裏知道這個的?”
“兩百多年前的曛漠逸聞中提到的,譯文傳過來有很多刪減錯漏,前言不搭後語的,看不大明白。”孟寄行道,“當年曛漠王儲沙依格德護送臥獅晴眼進獻給我朝,路上流傳下來許多驚險故事,從前我都是當誌怪話本看的,如今想來,這些故事裏出現的神使,倒像是你們多羅閣的手筆。”
“啊……”金如歸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孩子的敏銳是他存在這麽久從未遇過的,他已然後悔接這個因果了,這種難度的,就該讓江故親自來對付。
見他這個反應,孟寄行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果然。八厄這個詞在這些故事裏沒頭沒尾的,看不出是在形容曛漠那位王儲,還是在形容臥獅晴眼,或是那位神使的別稱?所以我隻能來向師父請教了。”
金如歸也不打算瞞他,解答道:“八厄,就是多羅閣主的劫數,是我們自己算不出也躲不掉的一段因果。”
孟寄行眸光閃爍,忍不住傾身詢問:“沙依格德是那位神使的八厄,而我是你的八厄?”
金如歸:“不,你不是。”
孟寄行:“我是。”
“我的八厄不是你。”
“是我。”
“太子殿下,恕我不懂,爭這個有意思嗎?”
“你確實不懂。”
第117章 傳位
不想再與他做口舌之爭,金如歸坦言:“我的八厄早有定論,盡數係於許翠微一身,去南方賑災遇刺落水那時,你也見過她。”
孟寄行嗤笑:“你那個忽男忽女變化多端的徒弟麽?”
這些年他已調查得非常清楚,當日救了自己的“村婦”,實際上是小太監金盞的愛徒,這師徒倆一唱一和,把年少懵懂的他耍得團團轉。
許翠微常伴如歸商號的幕後老板身邊,一應事務都是由她代為處置,但她也不似常人,那副軀殼能夠輕易改變身形樣貌,甚至比金如歸“假扮”太監更加隨心所欲。上一瞬還是個清秀乖巧的年輕侍女,掀了簾子就成了精明老道的中年商賈。
發現這一情報的探子將其描述為出神入化的易容術,可孟寄行知道,這隻是他們這類人的一種先天能力罷了。在他看來,這樣一個對金如歸言聽計從的手下,一個堪稱愚忠的徒弟,哪裏能稱得上是什麽劫數?但凡有所威脅,金如歸一句命令就能讓她當場自絕,能有什麽了不得的因果?
所以他堅信,金如歸在騙他。
金如歸無奈感慨:“手握權勢就是方便,你也查過她的底細?那你應當知道,我對她時刻管束,生怕她一不留神招來禍事,若不是八厄,我犯得著如此風聲鶴唳嗎?信不信由你,我也沒什麽好辯駁的了。”
聽他這麽說,孟寄行繃不住了:“且不管許翠微如何,憑什麽斷言我不是你的八厄?”
“八厄是未知因果的劫數,可你的因果多羅閣已經算出來了。”金如歸耐心解釋,“你是要當皇帝的命,通天大道任由你去走,怎會是我的八厄?說實話,我們還沒見過這麽上趕著當八厄的人,你知道我碰上八厄的同僚,結局都不算好嗎?”
“那你們算到我那日祭禮會天降異象差點被雷劈嗎?你們口口聲聲說我是繼承大統的天選之人,可我怎麽感覺上天對此並不認同呢?”
“那是意外,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罷了。”
“無論是不是意外,這說明多羅閣對我也有算不透的地方。”孟寄行篤定道,“再者說,若我真的隻是鞏固你們地位的一個過客,多羅小驛有那麽多掌簽,何需你親自出馬?一跟就是這麽多年,你們定然還有事隱瞞。”
不過一盞茶的工夫,遮天蔽日的烏雲便緩緩散去,再度顯露出晴朗的天空,此時正值日出之前,橙紅色的光芒破雲而出,柔和而溫暖地灑在人們身上。
除了孟寄行,眾人皆一掃原先的愁苦驚懼,伏地叩拜。
金如歸搖著鈴朗聲道:“代天子禮,天降錘煉,多羅閣早有預料,此乃儲君必經之劫。太子赤誠堅毅,其心可鑒,自此受命於天,澤被於地,得日月星辰、雲雨風雷八方神明庇佑,可行未盡之儀。”
此話一出,力挽狂瀾。
儲君代父祭天之時八神齊聚,看似是天怒,實則為考驗,如今太子殿下已通過考驗,得神明庇佑,祭天禮自當繼續進行。
之後,孟寄行順順當當地走完了所有流程,進俎、獻禮、撤饌、送神……等大典結束,眾人已然從最初的驚懼中抽離出來,反倒更加堅信了多羅閣祭司的那套說辭。
司天監的魏監正抖著手,準備對此次祭典出現的奇景大書特書,卻被紅苕君拉至一旁,囑咐他切莫詳述聲張,過於誇大神跡現世,隻要平實記載太子殿下行禮的步驟即可。天下悠悠眾口,難免以訛傳訛,惹出動蕩反而不好。
魏監正諾諾稱是。
***
祭禮結束後,孟寄行換迴常服,沒有急著迴宮,而是屏退一應官員侍從,在側殿單獨召見了那位多羅閣的祭司。
金如歸仍是那副神神叨叨的裝扮,進屋後欲跪地拜謁。
孟寄行伸手扶住他:“行了,我知道是你,金盞。”
金如歸:“……”
孟寄行道:“或者應該喚你,如歸商號的金老板?”
金如歸掀下兜帽:“你都知道了?”
“我知道的比你想象中要多。”孟寄行扶他坐到上首的椅子,自己站在下麵,給他端來一盤青梅糖糕,“吃點吧,跳了半天大神,辛苦了。”
“還行吧,瞎跳的。”金如歸吃著青梅糖糕,尚未察覺他的怪異舉止。
任他吃著,孟寄行整了整衣擺,端正地單膝跪下。
金如歸這才發現不對:“你做什麽?”
孟寄行道:“今日之禮,我是來祭天,也是來拜師的。”
第116章 強留
“拜師?”青梅糕吃了一半,金如歸轉身看看空蕩蕩的四周,向他確認,“拜我為師?”
“對。”孟寄行根本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當即躬身一拜。
“等等,這是什麽意思?”金如歸手忙腳亂地去扶,“好端端的為何拜我為師?你要做生意?跟我學賺錢?”
“不學這個。”孟寄行笑了下,露出了尖尖的虎牙,開誠布公地說,“我要學的是多羅閣卜算未來的方法,還有你們掌控世事時局的能力。”
“……”金如歸驚訝地看著他,“我教不了你。”
孟寄行神色從容:“我說過,我對多羅閣的了解,比你想象中要多。”
金如歸辯解:“就算我與多羅閣有些淵源,說到底也隻是一介商賈。我會做生意,會鑽營,會賺錢,但哪裏懂什麽世事時局?
“你身為儲君,以後的稷夏國主,該學的是正經治國之道,就算要另辟蹊徑,借多羅閣的聲望給自己造勢,也不應拜到我頭上來啊。難不成是想以徒弟的名義,繼承我的大筆財產?你不是有國庫可以繼承嗎?做人不能太貪心吧?”
孟寄行被他氣笑了:“怎麽能想到那兒去……”
金如歸把思緒拉迴來:“總之我教不了你,當不成你師父。”
孟寄行斂了笑,鄭重地說:“你教得了。因為你是多羅閣主的另一副軀殼,因為你們多羅閣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你們能預言後世,靠的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對每一個微小時局的謀劃測算。多羅閣能屹立千百年不倒,因為你們不老不死,不生不滅,且無處不在……我說得對嗎,師父。”
金如歸被嚇得快宕機了:“你、你怎麽知道?”
這幾乎是把多羅閣的底子都摸清了,自他們在此處運轉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接近真相的局外人。金如歸震撼不已,在他看來,這個少年儲君所造成的威脅,可比他那位追殺劫掠、夷平清瓊山的先祖要大多了。
到了這個份上,孟寄行索性敞開來講:“太祖皇帝當年得到了多羅閣主的部分殘肢,為了找尋不死和移魂之法,做了許多探究,雖然沒有獲得真正有用的成果,但也足以讓我了解到你們是什麽樣的‘人’。我知道你們的身軀不是肉體凡胎,所以才能如金鐵般不死不滅,知道你們依靠神奇的方法儲存記憶,所以單純的殺戮、焚燒都無法摧毀你們的意誌。”
“……”金如歸已無話可說。
“不僅是這些,我還知道你們掌握著非同尋常的兵器和能力,太祖時期,豐慶侯的嫡女邱黛被送往克林國和親,多年後被其子乞顏蘇合送迴稷夏贍養,豐慶侯的後人手中也收藏不少新奇的玩意和記載,據說克林國現如今正在鑄造頗為厲害的兵器,這些都與多羅閣有關。
“其實你們留下了不少疏漏和線索,隻是在場人看來太過匪夷所思,知情人又都故意遮掩,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他沒說的是,追查到豐慶侯那一脈的證物後,他順水推舟透露給了與陸家的後人陸敏秋,以便將此人也化為自己的棋子。
因果這東西,總是越複雜難解,越引人入勝。
既已了解到多羅閣的隱秘之處,孟寄行對它的好奇、崇敬和恐懼就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他並不執著於尋求什麽不死之法,比起這種東西,他更想知道多羅閣為何會存在,為何要在暗處操控整個天下,他有著強烈的欲望,去觸及真相。
金如歸好不容易迴神,直白地問:“你想做什麽?”
孟寄行道:“很簡單,我真的想拜你為師。我不想再被你們當成愚昧無知之人,不管你們最終的計劃是什麽,我要參與你進來。”
“倘若我不答應呢?”
“那我就隻好給你們找點麻煩了。”孟寄行笑道,“皇權這個東西,到底還是有些用處的,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至少能讓你們疲於應付兩三百年吧。”
“……”金如歸沉默半晌,認命道,“果然皇家的生意最難做,以為能占便宜的,最後都要給扒層皮。但我還是要說,與其拜我為師,你不如去拜問天閣裏那位,我真的隻想賺錢,不想摻和你這些朝堂爭鬥。”
“那位從未出閣,想來多有不便?”孟寄行說,“而且從一開始就是你來接近我,這緣分已是擺脫不掉了。就連這迴祭天禮天降異象,也是你為我化解的,那枚致使雲消雨散的煙花,看似是從問天閣裏升空,實際上是你操控的吧。”
“你懂的真的過於多了……”
“我知你懶於應付俗事,我也不需要你來為我處理朝堂紛爭,隻要你作為師父支持我就可以了。”孟寄行的語氣十分懇切,“你也看到了,看似唾手可得的皇權,卻讓我如履薄冰,僅僅一場雷雨就足以讓我萬劫不複。哪怕隻是為了達成多羅閣想要的因果,師父,你也該陪我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刻,不是嗎?”
金如歸攤手:“我能怎麽陪?我一個富商,怎麽陪你這個儲君?再去給你當小太監嗎?”
孟寄行道:“那倒不必,金盞已死,我也無需再要一個提神。因你今日所為,我便可安排你暫調司天監,這樣與我們師徒就方便多了。”
金如歸:“……”怎麽辦,頭一迴談生意把自己賠進去了。
見他鬆了口,孟寄行補完了後麵兩拜,算是拜師禮成。
於是祭天禮後,那位驅散雲雨的多羅閣祭司被太子殿下請進了司天監,教導並協助他們研習曆法天象。
***
自從那位名叫銀台的祭司入駐司天監,太子殿下來問卜的次數明顯增加。
傳言銀台大人承襲多羅閣主衣缽,初勘天地萬法,魏監正親眼目睹了他在觀天台上的作為,更是對其畢恭畢敬,但凡碰上觀星卜算之事,必要謙卑請教。
不過他身為清心寡欲的祭司,行事十分低調,總是躲在屋裏書寫描畫,不愛與人來往,平日裏連麵都難得見,隻有太子殿下駕臨時,才會開門迎接。而且他的迎接也不像其他人那般跪拜行禮,隻是披著罩袍出來垂首作揖,太子殿下也不與他計較,每每欣然相扶,與他進屋內探討萬象之奧妙。
銀台所居住的屋子是靜室,這是應太子殿下的要求,司天監專門騰出來並改造的空屋。
靜室與司天監辦公處相隔甚遠,周圍移栽了花木和竹叢,即便大開門窗也完全不受外界嘈雜幹擾,自有一番寧和清幽。
孟寄行在這裏是最放鬆的。
他斜倚在竹榻上,望著對麵奮筆疾書的金如歸道:“銀台祭司每日在此辛勞,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醉心曆法演算,想為我稷夏參透天機呢。誰能想到,你手中所繪不是星圖、所寫不是卦象,盡是些俗透了的生意經和賬本,滿滿都是銅臭味。”
金如歸便撥算盤邊說:“有什麽事等會兒再說,為了給你撐腰,扳倒那個什麽藩王,我虧了一大筆銀子,這賬不算清楚我沒心思跟你閑話……”
孟寄行便喝茶等著。
算著算著金如歸突然就惱了:“怎麽扶植一個儲君這麽費錢?簡直是個無底洞!我堂堂小財神,竟糊裏糊塗被你忽悠上了賊船!”
孟寄行安撫:“禍兮福所倚啊師父,看著是損失了不少銀錢,可我不是給你打通了鬱南國的商貿嗎?這可是筆長遠的生意。”
金如歸撥了撥算盤:“鬱南國民風刁蠻,風險還是有點大。”
孟寄行漫不經心地說:“富貴險中求,不要拘泥一時的得失,這不是你教我的麽。”
算完了賬,金如歸也看開了,歎了口氣:“有什麽事?”
指尖摩挲著杯沿,孟寄行似不經意般淡淡問道:“師父,我有一事不解,何為八厄?”
“……你從哪裏知道這個的?”
“兩百多年前的曛漠逸聞中提到的,譯文傳過來有很多刪減錯漏,前言不搭後語的,看不大明白。”孟寄行道,“當年曛漠王儲沙依格德護送臥獅晴眼進獻給我朝,路上流傳下來許多驚險故事,從前我都是當誌怪話本看的,如今想來,這些故事裏出現的神使,倒像是你們多羅閣的手筆。”
“啊……”金如歸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這孩子的敏銳是他存在這麽久從未遇過的,他已然後悔接這個因果了,這種難度的,就該讓江故親自來對付。
見他這個反應,孟寄行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果然。八厄這個詞在這些故事裏沒頭沒尾的,看不出是在形容曛漠那位王儲,還是在形容臥獅晴眼,或是那位神使的別稱?所以我隻能來向師父請教了。”
金如歸也不打算瞞他,解答道:“八厄,就是多羅閣主的劫數,是我們自己算不出也躲不掉的一段因果。”
孟寄行眸光閃爍,忍不住傾身詢問:“沙依格德是那位神使的八厄,而我是你的八厄?”
金如歸:“不,你不是。”
孟寄行:“我是。”
“我的八厄不是你。”
“是我。”
“太子殿下,恕我不懂,爭這個有意思嗎?”
“你確實不懂。”
第117章 傳位
不想再與他做口舌之爭,金如歸坦言:“我的八厄早有定論,盡數係於許翠微一身,去南方賑災遇刺落水那時,你也見過她。”
孟寄行嗤笑:“你那個忽男忽女變化多端的徒弟麽?”
這些年他已調查得非常清楚,當日救了自己的“村婦”,實際上是小太監金盞的愛徒,這師徒倆一唱一和,把年少懵懂的他耍得團團轉。
許翠微常伴如歸商號的幕後老板身邊,一應事務都是由她代為處置,但她也不似常人,那副軀殼能夠輕易改變身形樣貌,甚至比金如歸“假扮”太監更加隨心所欲。上一瞬還是個清秀乖巧的年輕侍女,掀了簾子就成了精明老道的中年商賈。
發現這一情報的探子將其描述為出神入化的易容術,可孟寄行知道,這隻是他們這類人的一種先天能力罷了。在他看來,這樣一個對金如歸言聽計從的手下,一個堪稱愚忠的徒弟,哪裏能稱得上是什麽劫數?但凡有所威脅,金如歸一句命令就能讓她當場自絕,能有什麽了不得的因果?
所以他堅信,金如歸在騙他。
金如歸無奈感慨:“手握權勢就是方便,你也查過她的底細?那你應當知道,我對她時刻管束,生怕她一不留神招來禍事,若不是八厄,我犯得著如此風聲鶴唳嗎?信不信由你,我也沒什麽好辯駁的了。”
聽他這麽說,孟寄行繃不住了:“且不管許翠微如何,憑什麽斷言我不是你的八厄?”
“八厄是未知因果的劫數,可你的因果多羅閣已經算出來了。”金如歸耐心解釋,“你是要當皇帝的命,通天大道任由你去走,怎會是我的八厄?說實話,我們還沒見過這麽上趕著當八厄的人,你知道我碰上八厄的同僚,結局都不算好嗎?”
“那你們算到我那日祭禮會天降異象差點被雷劈嗎?你們口口聲聲說我是繼承大統的天選之人,可我怎麽感覺上天對此並不認同呢?”
“那是意外,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罷了。”
“無論是不是意外,這說明多羅閣對我也有算不透的地方。”孟寄行篤定道,“再者說,若我真的隻是鞏固你們地位的一個過客,多羅小驛有那麽多掌簽,何需你親自出馬?一跟就是這麽多年,你們定然還有事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