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厄斯問:“我們一路走來,從城外到城中,看到許多病患與死者,這是爆發疫病了吧?查出來怎麽迴事了嗎?源頭從哪裏來?”
聞言,那名大臣轉頭斥責下屬:“怎麽迴事?怎可讓不潔之人衝撞了貴客!告誡他們小心辦事,不許髒了貴客的眼,我看他們是鞭子挨得少了!”
拜厄斯皺起眉頭:“奴隸的罪責先放一放,疫病侵襲,猶然有什麽應對之策嗎?”
即便知曉他是曛漠的小王子,那名大臣也顯然不把這樣一個孩子放在眼裏,理所當然道:“疫病乃是天災,是大金烏神降下的神罰,誰該死誰成活,這些自有聖教安排解決。再說眼下城中都已控製住了,不需要我們來想什麽對策。”
他殷勤地朝向簡生觀解釋:“簡大人不必為此憂慮,王宮內外早已請聖教徒用烈陽輝印照耀驅祟,用光明聖水衝刷洗滌,不會殘留任何汙濁,盡可安心想用佳肴美饌,住在我們王宮裏最是穩妥舒適了。”
簡生觀擺了擺手,不肯上他們的馬車,隻牽著自己的駱駝往前走:“舍香城病患最多的地方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大臣連忙阻止:“簡大人,簡大人去那種地方做什麽?平民區汙穢不堪,疫病最早就是從那裏傳開來的,大人您身份尊貴,萬一在那裏沾上什麽不潔之物,染了疫病,叫我怎麽迴去向陛下交代啊?大人還是隨我去王宮落腳吧,陛下還要與您商討絲路之事呢……”
在遠處街巷的各個角落裏,簡生觀看到許多一閃而過的人影,有些是出於好奇,歪著腦袋看熱鬧的孩子,有些是病骨支離,渴望著一線生機的患者。他們大多是平民和奴隸,生怕惹惱了貴人,偷偷地看上一眼就又縮了迴去。
看來先前那些掮屍者已經把他的話傳了出去,隻要他循著這些人的蹤跡,找個合適的地方開診,大家自然就會找上來,倒也不必麻煩這些猶然貴族心不甘情不願地帶路了。
於是簡生觀道:“絲路的事情不急著談,我本就是大夫,先看看這疫病怎麽迴事。若是失控擴散開來,猶然王都能不能保住都說不準了,更別提什麽絲路,總不能讓人家商賈從一座死城裏路過吧,也太不吉利了。”
大臣還想再勸:“簡大人,簡使者,疫病的問題有聖教解決,真的不用勞煩您老人家……”
“聖教有聖教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多一份助力就能讓百姓早些擺脫疫病,何樂而不為呢?”簡生觀好整以暇地說,“難道你們希望我迴稷夏稟報,說猶然這裏疫病肆虐,久治不愈,難以維持絲路暢通嗎?”
“不不不,怎能這麽說,都說了這是天災,是意外啊……”大臣尷尬辯解。
“行了,與其在這兒多費唇舌,還不如速速去向你們陛下迴稟!”拜厄斯聽得不耐煩,別人不把他當一迴事,他說話便也不客氣,“還不明白嗎?簡大人要去平民區開診治病,這是他勘察絲路、體恤民意的手段,不會隨你們入宮赴宴的!”
說罷,拜厄斯就跟著簡生觀繼續深入街巷,來到了舍香城的平民區。
***
話雖然放出去了,但拜厄斯自己對診治平民和奴隸這件事還是有些抵觸。
身為貴族,階級觀念在他們的認知中根深蒂固。在他看來,為了救這些人而增加自己和稷夏使者的患病風險,實在得不償失,還會大大影響他們勘察絲路的進度,這是他母親反複教導他的凡事要學會取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摒棄對自己無關緊要的。
可他剛剛聽那位猶然大臣說話,又氣不打一處來。不僅僅是因為那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處處小覷怠慢,更是因為他句句都在推卸責任,隻一味要把他們迎進王宮裏看歌舞升平,仿佛外頭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人們都不存在,根本不值得在意。
這讓他覺得心中煩悶且別扭,反而不想順著那些人的意思來了。
簡生觀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聽他的,而他必須要聽從這個人的,所以他幹脆跟過來,看看這個稷夏老頭要搞什麽名堂,看看他究竟是不是所謂的神醫。
在破舊頹敗的平民區,簡生觀如同剛到曛漠時一般,支起了自己毫不起眼的小攤子,掛上了那塊“神醫看診”的破布幌子。
陸陸續續有人圍在了他的攤子前。
最先來看診的是那幾名掮屍者,畏畏縮縮地走了過來,瞥見抱臂站在一旁的拜厄斯,又本能地想要找地方迴避。
簡生觀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向拜厄斯,說道:“你站遠點,別妨礙我看診。”
拜厄斯氣急:“我站遠點?我站遠點?我堂堂曛漠王族,還要給他們這些人騰地方?應該是他們躲著我才對!”
簡生觀不為所動:“要麽站遠點,別瞪著眼嚇唬我的病患,要麽戴上我給你的布袋麵罩,給我打下手。”
拜厄斯深吸氣,默念三遍自己不能得罪稷夏使者,然後戴好麵罩靠過來:“你這兒什麽都沒有,我給你幫什麽忙!”
“先給我鋪紙磨墨吧,再打盆清水來。”
“你敢這麽使喚我哥嗎?”拜厄斯自己磨墨,讓仆從去打水。
“你哥要是在,比你忙多了,我要讓他給我送藥配藥熬藥,還要挨個給他們上藥試藥。反正他是我徒弟,使喚起來更順手。”
“當你徒弟可真倒黴。”拜厄斯小聲嘀咕,“等等,你空著手來的,也沒帶草藥啊。”
“不急,一會兒會有人送來的。”
簡生觀說得沒錯,不一會兒就有人帶著猶然國王的旨意巡城,將整個王都能找到的藥材都給他們送了過來。同時給他們搭建了遮風擋雨的臨時棚屋,安排了幾個當地大夫幫襯,還把他們落腳歇息的地方從王宮改到了平民區附近的驛館。
拜厄斯目瞪口呆:“這猶然王是突然轉性了嗎?”
簡生觀滿意道:“他這是想通了,急人之所急,這才是我這個稷夏使者想要的便利。為了絲路的迴歸,如今這位猶然王果真是能屈能伸,什麽事都願意做啊。”
稍加點撥就及時改變了策略,可見猶然王心胸寬廣,善於應變,就算積重難返,隻要聽得進勸,敢於嚐試,猶然也不是毫無轉機。
***
簡生觀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可以來看診,但必須自行支付診金。
一聽說要支付診金,許多人都望而生畏。畢竟聖教那邊也是給了供奉就能換取治病的藥丸,可那供奉是五百泰倫特起步,五百泰倫特換一顆藥丸,至少連吃三天才能見效,那些貴族自然能供得起,可平民和奴隸哪裏能供得起?
如今這個神醫的攤子上也要付診金,想來又是要剝掉他們一層皮才罷休。
等前麵看診的人領了藥膏和草藥迴去,其餘人連忙打聽收了多少泰倫特,幾名掮屍者說,沒收泰倫特,就算要收他們也沒有,那神醫隻是問了他們幾個問題,都是關於病症的,還有關於他們搬運的屍體的,再就是他們身上膿瘡被挑破了,膿液被收集起來,不知作何用處。
其他人根本不信:“就這些?這些也能當做診金嗎?”
掮屍者點頭:“神醫說,這叫因果,他就收這些因果作為診金,能告訴他的事情越多越好。當然他也收泰倫特,也收黃金,反正看著給就行,我們都沒有那些,就隻能給因果了。”
因果是什麽?
沒人說得清,但他們都知道,自己給得起。
於是簡生觀的攤子上排滿了人,都是供奉不起聖教,來他這裏尋求一條生路的。
***
簡生觀直到深夜才收攤。
拜厄斯剛開始還擺了些王族的架子,忙到後來什麽也顧不上了,又是鋪紙又是記錄,又是配藥又是包紮,從看到膿瘡就吐,逐漸適應到麵不改色,整個人都飄忽了。
迴到驛館,拜厄斯被簡生觀逼著清洗全身,然後口鼻處不知被噴了什麽氣霧,冰冰涼涼的還挺好聞,又強行灌了一份特製的湯藥,這才讓他睡下。
而簡生觀依舊精神矍鑠。
他推開驛館的窗戶,似乎在賞月透氣。倏忽間,一隻埋伏多時的黑翅鳶俯衝進來,利爪直奔他的頭麵撲來。
簡生觀的閃避快出殘影,照例揪住它的翅根,拔了它一根羽毛下來,順手取下了它腳上的信箋:“再這麽找我報仇,很快我就能做一把羽扇出來了。”
跟屁啾:“……”
沙依格德在信上說:
撒罕突發疫病,已蔓延至猶然,你們謹慎入城,最好補給食水後直接改道去勾昌。
簡生觀:“提醒晚了。”
第二段卻是:
我猜你這個老頭不會聽勸,也不會在猶然王宮安歇,定會入城擺攤看診,逼迫我那沒見過世麵的弟弟給你打下手。
簡生觀:“……”
第三段是:
索伊德教的大長老尼赫邁亞坐鎮撒罕,我懷疑疫病的源頭與聖教有關,具體情況有待調查。
簡生觀:“尼赫邁亞……”
第四段是:
還請師父照顧一下拜厄斯。雖然我與瑟婭水火不容,但不希望這個弟弟染病早夭,一來他還小,許多事情與他無關,二來如果他這個時候出事,於我自己的名聲有損,容易落人口實,瑟婭一定會跟我拚個魚死網破。你們一老一小,不要大意。
簡生觀:“又要擺攤看病,又要勘察絲路,還要幫孽徒照顧弟弟,當師父這麽累的嗎?八厄,不愧是我的八厄之一啊。”
他給沙依格德迴信,隻寫了三句:
病症蹊蹺,繼續調查疫病源頭,還有聖教抑製疫病的藥丸。
我給人治病,要收因果,你跟尼赫邁亞之間怎麽迴事,老實交代。
強調一遍,我不做小,好自為之。
第49章 刺客
盡管聖教以庇佑信徒之名開放了前庭,提供烈陽輝印和光明聖水的賜福,還可以在此用足夠的泰倫特換取神藥,但撒罕的疫病仍未得到控製。
獲得神藥的代價太過高昂,王公貴族出得起,巨富商賈出得起,平民和奴隸卻隻能放棄。哪怕傾家蕩產換來兩三顆神藥緩解病痛,對於全家染病的現狀而言,也隻是杯水車薪。於是這些人就隻能更加虔誠地求助於聖教,甘願為教院任意驅使,供奉牛羊與糧食,祈盼大金烏神能夠救贖自己,讓家人也免受苦厄。
可誰會把他們的生死放在心上呢?
病死的人每天都在增加,莫珠城中的掮屍者都已不夠用了,常常能在街巷的角落裏看到無人問津的屍體,蠅蟲圍繞著飛舞,散發出陣陣惡臭。城外的寂靜之塔也都堆屍成山,禿鷲和野獸一時來不及吃完,血腥腐爛之氣經久不散。
撒罕的王都和兩座副城都已淪陷,再這麽下去,就離亡國不遠了。
病重的人被困死在這裏,健全的人全在往外逃。局勢一旦失控,撒罕的貴族們也將撤離此處,攜帶所有家當投奔其他城池或國家,總歸都比這麽一座被神明放棄的死城要好。但這樣一來,便會把疫病散播到更多地方去。
沙依格德走在髒汙的街巷裏,看著周圍絕望無助的人們,隻覺得那些事不關己的貴族和教徒比他還要瘋。
那些人,執掌著這個國家的命脈,坐擁著數不盡的財富,卻自私吝嗇至此。真以為自己要高人一等嗎?真以為大金烏神會賜予他們更多的祝福和庇佑嗎?真以為他們能從這樣的災難中全身而退嗎?
太可笑了。
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曾經也是這些人中的一份子。生來就是王子,十二歲即被立為儲君,若不是一朝淪落,成了個命不久矣的瘋子,飽受冷眼和攻訐,不得不想辦法自保,恐怕他也會以看待螻蟻的目光看待這些人。
沙依格德琢磨著,自己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摒棄這種傲慢的?
好像是從簡老頭騎到自己身上之後……
算了,不想再迴憶那個畫麵。
遠遠看見天空中有隻黑翅鳶在盤旋,沙依格德背靠隱蔽街巷的牆壁,吹響口哨。
跟屁啾降落下來,歇在他的手臂上。
取下信箋,沙依格德迅速讀完上麵的內容,額角微微抽搐。
師父讓他調查疫病源頭,還有聖教所謂的神藥,看來他果然留在猶然看診了,也不知那副身子骨撐不撐得住?
他本就擔心疫病蔓延至曛漠,到達撒罕的當天就開始著手布局,這兩件事倒是難不倒他,不過師父後麵那兩句話卻著實令他犯難。
師父知道他有翻盤的野心,多半也知道他掩藏的能力,或許也知道他曾在聖教受過屈辱。但他與尼赫邁亞之間的事情太過隱秘,就連聖教中人都知之甚少,想來師父也無從了解。而那些不堪迴首的過往,也正是他最不想展露於人前的……
等等,師父最在意的竟是誰做大誰做小嗎?
按照拜師的先後順序,尼赫邁亞理應是他大師父,不過
沙依格德暗自斟酌,事已至此,或許他也該同尼赫邁亞做個了斷了。反正他的瘋癲人盡皆知,不如瘋得更徹底些,讓他這位大師父也領教一下。
於是他隨手找來一條破布和一根碳棍,寫下迴信:
疫病之事已著手調查,等我消息。
我與尼赫邁亞恩怨太多,一時難以贅述,此次與他交鋒,亦不知勝負如何。
但我承諾於你,必將摘去他師父的頭銜,逐出我的師門。
聞言,那名大臣轉頭斥責下屬:“怎麽迴事?怎可讓不潔之人衝撞了貴客!告誡他們小心辦事,不許髒了貴客的眼,我看他們是鞭子挨得少了!”
拜厄斯皺起眉頭:“奴隸的罪責先放一放,疫病侵襲,猶然有什麽應對之策嗎?”
即便知曉他是曛漠的小王子,那名大臣也顯然不把這樣一個孩子放在眼裏,理所當然道:“疫病乃是天災,是大金烏神降下的神罰,誰該死誰成活,這些自有聖教安排解決。再說眼下城中都已控製住了,不需要我們來想什麽對策。”
他殷勤地朝向簡生觀解釋:“簡大人不必為此憂慮,王宮內外早已請聖教徒用烈陽輝印照耀驅祟,用光明聖水衝刷洗滌,不會殘留任何汙濁,盡可安心想用佳肴美饌,住在我們王宮裏最是穩妥舒適了。”
簡生觀擺了擺手,不肯上他們的馬車,隻牽著自己的駱駝往前走:“舍香城病患最多的地方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大臣連忙阻止:“簡大人,簡大人去那種地方做什麽?平民區汙穢不堪,疫病最早就是從那裏傳開來的,大人您身份尊貴,萬一在那裏沾上什麽不潔之物,染了疫病,叫我怎麽迴去向陛下交代啊?大人還是隨我去王宮落腳吧,陛下還要與您商討絲路之事呢……”
在遠處街巷的各個角落裏,簡生觀看到許多一閃而過的人影,有些是出於好奇,歪著腦袋看熱鬧的孩子,有些是病骨支離,渴望著一線生機的患者。他們大多是平民和奴隸,生怕惹惱了貴人,偷偷地看上一眼就又縮了迴去。
看來先前那些掮屍者已經把他的話傳了出去,隻要他循著這些人的蹤跡,找個合適的地方開診,大家自然就會找上來,倒也不必麻煩這些猶然貴族心不甘情不願地帶路了。
於是簡生觀道:“絲路的事情不急著談,我本就是大夫,先看看這疫病怎麽迴事。若是失控擴散開來,猶然王都能不能保住都說不準了,更別提什麽絲路,總不能讓人家商賈從一座死城裏路過吧,也太不吉利了。”
大臣還想再勸:“簡大人,簡使者,疫病的問題有聖教解決,真的不用勞煩您老人家……”
“聖教有聖教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多一份助力就能讓百姓早些擺脫疫病,何樂而不為呢?”簡生觀好整以暇地說,“難道你們希望我迴稷夏稟報,說猶然這裏疫病肆虐,久治不愈,難以維持絲路暢通嗎?”
“不不不,怎能這麽說,都說了這是天災,是意外啊……”大臣尷尬辯解。
“行了,與其在這兒多費唇舌,還不如速速去向你們陛下迴稟!”拜厄斯聽得不耐煩,別人不把他當一迴事,他說話便也不客氣,“還不明白嗎?簡大人要去平民區開診治病,這是他勘察絲路、體恤民意的手段,不會隨你們入宮赴宴的!”
說罷,拜厄斯就跟著簡生觀繼續深入街巷,來到了舍香城的平民區。
***
話雖然放出去了,但拜厄斯自己對診治平民和奴隸這件事還是有些抵觸。
身為貴族,階級觀念在他們的認知中根深蒂固。在他看來,為了救這些人而增加自己和稷夏使者的患病風險,實在得不償失,還會大大影響他們勘察絲路的進度,這是他母親反複教導他的凡事要學會取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摒棄對自己無關緊要的。
可他剛剛聽那位猶然大臣說話,又氣不打一處來。不僅僅是因為那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處處小覷怠慢,更是因為他句句都在推卸責任,隻一味要把他們迎進王宮裏看歌舞升平,仿佛外頭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人們都不存在,根本不值得在意。
這讓他覺得心中煩悶且別扭,反而不想順著那些人的意思來了。
簡生觀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聽他的,而他必須要聽從這個人的,所以他幹脆跟過來,看看這個稷夏老頭要搞什麽名堂,看看他究竟是不是所謂的神醫。
在破舊頹敗的平民區,簡生觀如同剛到曛漠時一般,支起了自己毫不起眼的小攤子,掛上了那塊“神醫看診”的破布幌子。
陸陸續續有人圍在了他的攤子前。
最先來看診的是那幾名掮屍者,畏畏縮縮地走了過來,瞥見抱臂站在一旁的拜厄斯,又本能地想要找地方迴避。
簡生觀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向拜厄斯,說道:“你站遠點,別妨礙我看診。”
拜厄斯氣急:“我站遠點?我站遠點?我堂堂曛漠王族,還要給他們這些人騰地方?應該是他們躲著我才對!”
簡生觀不為所動:“要麽站遠點,別瞪著眼嚇唬我的病患,要麽戴上我給你的布袋麵罩,給我打下手。”
拜厄斯深吸氣,默念三遍自己不能得罪稷夏使者,然後戴好麵罩靠過來:“你這兒什麽都沒有,我給你幫什麽忙!”
“先給我鋪紙磨墨吧,再打盆清水來。”
“你敢這麽使喚我哥嗎?”拜厄斯自己磨墨,讓仆從去打水。
“你哥要是在,比你忙多了,我要讓他給我送藥配藥熬藥,還要挨個給他們上藥試藥。反正他是我徒弟,使喚起來更順手。”
“當你徒弟可真倒黴。”拜厄斯小聲嘀咕,“等等,你空著手來的,也沒帶草藥啊。”
“不急,一會兒會有人送來的。”
簡生觀說得沒錯,不一會兒就有人帶著猶然國王的旨意巡城,將整個王都能找到的藥材都給他們送了過來。同時給他們搭建了遮風擋雨的臨時棚屋,安排了幾個當地大夫幫襯,還把他們落腳歇息的地方從王宮改到了平民區附近的驛館。
拜厄斯目瞪口呆:“這猶然王是突然轉性了嗎?”
簡生觀滿意道:“他這是想通了,急人之所急,這才是我這個稷夏使者想要的便利。為了絲路的迴歸,如今這位猶然王果真是能屈能伸,什麽事都願意做啊。”
稍加點撥就及時改變了策略,可見猶然王心胸寬廣,善於應變,就算積重難返,隻要聽得進勸,敢於嚐試,猶然也不是毫無轉機。
***
簡生觀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可以來看診,但必須自行支付診金。
一聽說要支付診金,許多人都望而生畏。畢竟聖教那邊也是給了供奉就能換取治病的藥丸,可那供奉是五百泰倫特起步,五百泰倫特換一顆藥丸,至少連吃三天才能見效,那些貴族自然能供得起,可平民和奴隸哪裏能供得起?
如今這個神醫的攤子上也要付診金,想來又是要剝掉他們一層皮才罷休。
等前麵看診的人領了藥膏和草藥迴去,其餘人連忙打聽收了多少泰倫特,幾名掮屍者說,沒收泰倫特,就算要收他們也沒有,那神醫隻是問了他們幾個問題,都是關於病症的,還有關於他們搬運的屍體的,再就是他們身上膿瘡被挑破了,膿液被收集起來,不知作何用處。
其他人根本不信:“就這些?這些也能當做診金嗎?”
掮屍者點頭:“神醫說,這叫因果,他就收這些因果作為診金,能告訴他的事情越多越好。當然他也收泰倫特,也收黃金,反正看著給就行,我們都沒有那些,就隻能給因果了。”
因果是什麽?
沒人說得清,但他們都知道,自己給得起。
於是簡生觀的攤子上排滿了人,都是供奉不起聖教,來他這裏尋求一條生路的。
***
簡生觀直到深夜才收攤。
拜厄斯剛開始還擺了些王族的架子,忙到後來什麽也顧不上了,又是鋪紙又是記錄,又是配藥又是包紮,從看到膿瘡就吐,逐漸適應到麵不改色,整個人都飄忽了。
迴到驛館,拜厄斯被簡生觀逼著清洗全身,然後口鼻處不知被噴了什麽氣霧,冰冰涼涼的還挺好聞,又強行灌了一份特製的湯藥,這才讓他睡下。
而簡生觀依舊精神矍鑠。
他推開驛館的窗戶,似乎在賞月透氣。倏忽間,一隻埋伏多時的黑翅鳶俯衝進來,利爪直奔他的頭麵撲來。
簡生觀的閃避快出殘影,照例揪住它的翅根,拔了它一根羽毛下來,順手取下了它腳上的信箋:“再這麽找我報仇,很快我就能做一把羽扇出來了。”
跟屁啾:“……”
沙依格德在信上說:
撒罕突發疫病,已蔓延至猶然,你們謹慎入城,最好補給食水後直接改道去勾昌。
簡生觀:“提醒晚了。”
第二段卻是:
我猜你這個老頭不會聽勸,也不會在猶然王宮安歇,定會入城擺攤看診,逼迫我那沒見過世麵的弟弟給你打下手。
簡生觀:“……”
第三段是:
索伊德教的大長老尼赫邁亞坐鎮撒罕,我懷疑疫病的源頭與聖教有關,具體情況有待調查。
簡生觀:“尼赫邁亞……”
第四段是:
還請師父照顧一下拜厄斯。雖然我與瑟婭水火不容,但不希望這個弟弟染病早夭,一來他還小,許多事情與他無關,二來如果他這個時候出事,於我自己的名聲有損,容易落人口實,瑟婭一定會跟我拚個魚死網破。你們一老一小,不要大意。
簡生觀:“又要擺攤看病,又要勘察絲路,還要幫孽徒照顧弟弟,當師父這麽累的嗎?八厄,不愧是我的八厄之一啊。”
他給沙依格德迴信,隻寫了三句:
病症蹊蹺,繼續調查疫病源頭,還有聖教抑製疫病的藥丸。
我給人治病,要收因果,你跟尼赫邁亞之間怎麽迴事,老實交代。
強調一遍,我不做小,好自為之。
第49章 刺客
盡管聖教以庇佑信徒之名開放了前庭,提供烈陽輝印和光明聖水的賜福,還可以在此用足夠的泰倫特換取神藥,但撒罕的疫病仍未得到控製。
獲得神藥的代價太過高昂,王公貴族出得起,巨富商賈出得起,平民和奴隸卻隻能放棄。哪怕傾家蕩產換來兩三顆神藥緩解病痛,對於全家染病的現狀而言,也隻是杯水車薪。於是這些人就隻能更加虔誠地求助於聖教,甘願為教院任意驅使,供奉牛羊與糧食,祈盼大金烏神能夠救贖自己,讓家人也免受苦厄。
可誰會把他們的生死放在心上呢?
病死的人每天都在增加,莫珠城中的掮屍者都已不夠用了,常常能在街巷的角落裏看到無人問津的屍體,蠅蟲圍繞著飛舞,散發出陣陣惡臭。城外的寂靜之塔也都堆屍成山,禿鷲和野獸一時來不及吃完,血腥腐爛之氣經久不散。
撒罕的王都和兩座副城都已淪陷,再這麽下去,就離亡國不遠了。
病重的人被困死在這裏,健全的人全在往外逃。局勢一旦失控,撒罕的貴族們也將撤離此處,攜帶所有家當投奔其他城池或國家,總歸都比這麽一座被神明放棄的死城要好。但這樣一來,便會把疫病散播到更多地方去。
沙依格德走在髒汙的街巷裏,看著周圍絕望無助的人們,隻覺得那些事不關己的貴族和教徒比他還要瘋。
那些人,執掌著這個國家的命脈,坐擁著數不盡的財富,卻自私吝嗇至此。真以為自己要高人一等嗎?真以為大金烏神會賜予他們更多的祝福和庇佑嗎?真以為他們能從這樣的災難中全身而退嗎?
太可笑了。
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曾經也是這些人中的一份子。生來就是王子,十二歲即被立為儲君,若不是一朝淪落,成了個命不久矣的瘋子,飽受冷眼和攻訐,不得不想辦法自保,恐怕他也會以看待螻蟻的目光看待這些人。
沙依格德琢磨著,自己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摒棄這種傲慢的?
好像是從簡老頭騎到自己身上之後……
算了,不想再迴憶那個畫麵。
遠遠看見天空中有隻黑翅鳶在盤旋,沙依格德背靠隱蔽街巷的牆壁,吹響口哨。
跟屁啾降落下來,歇在他的手臂上。
取下信箋,沙依格德迅速讀完上麵的內容,額角微微抽搐。
師父讓他調查疫病源頭,還有聖教所謂的神藥,看來他果然留在猶然看診了,也不知那副身子骨撐不撐得住?
他本就擔心疫病蔓延至曛漠,到達撒罕的當天就開始著手布局,這兩件事倒是難不倒他,不過師父後麵那兩句話卻著實令他犯難。
師父知道他有翻盤的野心,多半也知道他掩藏的能力,或許也知道他曾在聖教受過屈辱。但他與尼赫邁亞之間的事情太過隱秘,就連聖教中人都知之甚少,想來師父也無從了解。而那些不堪迴首的過往,也正是他最不想展露於人前的……
等等,師父最在意的竟是誰做大誰做小嗎?
按照拜師的先後順序,尼赫邁亞理應是他大師父,不過
沙依格德暗自斟酌,事已至此,或許他也該同尼赫邁亞做個了斷了。反正他的瘋癲人盡皆知,不如瘋得更徹底些,讓他這位大師父也領教一下。
於是他隨手找來一條破布和一根碳棍,寫下迴信:
疫病之事已著手調查,等我消息。
我與尼赫邁亞恩怨太多,一時難以贅述,此次與他交鋒,亦不知勝負如何。
但我承諾於你,必將摘去他師父的頭銜,逐出我的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