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笑道:「如此說來,我倒寧可是太太是特特尋我不是來的,若果真根底裏是那樣心思,往後誰也沒個安生日子過了。」常嬤嬤幾個也不由點頭。
他們雖這麽想了,卻管不得旁人的想法,過得幾日,王夫人道是李紈身弱又要照顧幼子,王夫人憐她辛苦特免了她日常伺候。這話一出來,眾人各有猜測。這乍一聽像是憐惜的意思,往深裏想,又何嚐沒有嫌棄冷落的意味在裏頭。
賈母聽了這事把賈政叫去問了,知曉了那新糧作物的事,嘆息道:「這又哪裏是她一個後宅婦人能懂的事?珠兒又不在了,那朝上的事連當官的爺們都不清楚,珠兒媳婦一個深宅守寡的婦道人家恐怕聽都不曾聽聞過,還能憑這個責了她缺才少能不成?」
賈政自然管不得這後宅之事,賈母也不想平白插手媳婦與孫媳婦之間,何況王夫人又打了個十分好聽的名頭,便也隻好作罷,略說兩句就丟開了。
常嬤嬤跟閆嬤嬤在這事上又對上了,雖都氣王夫人不講理,隻是一個到底要顧著禮法,意思婆婆憐惜也好生氣也罷,媳婦都該賠了小心將之哄轉過來才是正理。另一個卻覺著正是合了心意,既是相看兩厭,倒不如不見。
李紈自然也是後一個意思,反過來勸閆嬤嬤:「太太既看不上我如今的樣子,又懶得費心思□□,索性往一旁扔了也罷。我這做兒媳婦的自領會了太太的意思,又沒有那個根骨靈性能修成鳳丫頭的樣子,何苦還要往前湊自討沒趣?我豁出一張臉去倒也無妨,隻是我越豁了出去隻怕越氣著了太太,如此,倒是不孝了。嬤嬤你說呢?」
閆嬤嬤被噎得一愣一愣的,又見李紈如今越發沒皮沒臉的樣子,隻嘆息道:「有道是上行下效,奶奶如今這般做派,到時候哥兒長大了成了家,奶奶怎麽拿婆婆的款?」
李紈笑道:「拿不出婆婆款來不是更好?有道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一句話說得眾人都笑。閆嬤嬤見如此,自也不再勉強。
許嬤嬤這迴進府時,李紈便將這事前後都細說了,許嬤嬤自知道閆嬤嬤跟常嬤嬤倆人的性子,如今她在外頭呆的時間長了,倒沒有那般小心翼翼。隻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橫豎奶奶如今也不圖什麽不懼什麽,能自在些就自在些吧。」得了許嬤嬤這話,李紈越發心安理得了。
又說起新糧來,許嬤嬤想起之前計良帶了人來問東問西的樣子,三年的數目可不一定真要種三年才有的,卻不會把這話說出來。
便笑對眾人道:「旁的我不曉得,反正我們是承了這些東西的好處了。」
眾人問時,她答道:「原先那莊上的飯堂忙得一天到晚腳不點地,這過了這波秋收,忽的就冷清了下來。連在莊上做活的,都少在飯堂吃了。我先還疑惑,後來問了莊頭才曉得,原是前兩年都歉收,各家都沒有什麽餘糧了,在外頭買了米麵都不如直接在飯堂吃了合算。
如今這一秋收,又有先前彭巧那還租子的說法在,哪家不種上些番薯土芋的。這一收上來,家裏有糧了,自然都在家吃。飯堂再便宜,也得付現錢,對莊戶人家來說,一文錢也是錢吶。自家地裏刨的瓜薯,又不用花錢,蒸熟了就能吃,也便當。這麽一來自然來飯堂的就少了。」
李紈笑道:「這麽說來,倒落了好處了,可得閑一會兒了。」
許嬤嬤搖搖頭道:「這還真不好說死了,一碼歸一碼。這飯堂是清閑了,可彭巧收了一堆番薯土芋的租子上來,這東西可不比穀子麥子,曬幹了能放些年,頂多算個陳糧到底放的住。可這些東西水性大,不經放,若再沒個恰當的法子,恐怕到時候都得爛在屋裏,可就白收這一迴租子了。」
常嬤嬤問道:「就不能賣了去?」
許嬤嬤搖搖頭道:「賣不上什麽價,也賣不了多少。今年收成都不錯,鎮上米糧足著,這東西雖新鮮,也不過嚐嚐罷了。」
常嬤嬤點頭道:「這還真是個事兒。莊上那麽些人,拿這個充了糧食,也能吃掉不少吧。」
許嬤嬤又搖頭:「正是這個麻煩,若是往年挨餓的時候,自然是好東西。平時日日都吃,卻有些經不住。那玉麥還罷了,那番薯是甜的,孩子們吃一塊兩塊的高興,天天吃就不成了。大人更沒法子拿它當糧食,甜不羅嗦的,加上鹹菜也不是個味兒。如今倒是剁塊熬粥的多,卻還是當不得主。
那玉麥嘛,嫩的時候蒸著吃也不錯,隻是誰有那個空抱著它細細啃呢?吃個飯還費這功夫!如今都收的老玉麥,煮不爛嚼不動,也沒法吃。正琢磨著捋了下來磨粉試試。土芋倒是味兒淡,就個鹹菜吃也不難吃,隻這東西還是個饞癆物兒,沾上了葷腥的味兒就好多少。拿來燉肉燉骨頭都得味,卻也是不禁存的。」
常嬤嬤聽許嬤嬤這番長篇大論,不由得柔了麵色,拍拍許嬤嬤的手道:「辛苦你了,這些東西你往常哪裏能懂了?」如今能如此娓娓道來,可見是被作破頭了。
許嬤嬤笑道:「難得你心疼我一迴。說來還要多謝謝你。」常嬤嬤不解,許嬤嬤便道:「不就是你那紙麵徒弟!如今正是她帶著人想法子呢,已經試做了幾樣出來,我看很有兩分樣子。我誇她兩句,她倒都推倒你這個師父身上了。」
巧娘子自上迴得了常嬤嬤的「真傳」,便時時與常嬤嬤有書信來往,初時她還寫不了什麽,都是小二代筆。或者是做好的東西加個口信,由許嬤嬤帶了來給常嬤嬤,求她指點。人與人的緣分從來說不清楚,才有白髮如新傾蓋如故之說。這兩人一麵都沒見過,就這麽空裏來空裏去的,倒真有幾分師徒情義了。
他們雖這麽想了,卻管不得旁人的想法,過得幾日,王夫人道是李紈身弱又要照顧幼子,王夫人憐她辛苦特免了她日常伺候。這話一出來,眾人各有猜測。這乍一聽像是憐惜的意思,往深裏想,又何嚐沒有嫌棄冷落的意味在裏頭。
賈母聽了這事把賈政叫去問了,知曉了那新糧作物的事,嘆息道:「這又哪裏是她一個後宅婦人能懂的事?珠兒又不在了,那朝上的事連當官的爺們都不清楚,珠兒媳婦一個深宅守寡的婦道人家恐怕聽都不曾聽聞過,還能憑這個責了她缺才少能不成?」
賈政自然管不得這後宅之事,賈母也不想平白插手媳婦與孫媳婦之間,何況王夫人又打了個十分好聽的名頭,便也隻好作罷,略說兩句就丟開了。
常嬤嬤跟閆嬤嬤在這事上又對上了,雖都氣王夫人不講理,隻是一個到底要顧著禮法,意思婆婆憐惜也好生氣也罷,媳婦都該賠了小心將之哄轉過來才是正理。另一個卻覺著正是合了心意,既是相看兩厭,倒不如不見。
李紈自然也是後一個意思,反過來勸閆嬤嬤:「太太既看不上我如今的樣子,又懶得費心思□□,索性往一旁扔了也罷。我這做兒媳婦的自領會了太太的意思,又沒有那個根骨靈性能修成鳳丫頭的樣子,何苦還要往前湊自討沒趣?我豁出一張臉去倒也無妨,隻是我越豁了出去隻怕越氣著了太太,如此,倒是不孝了。嬤嬤你說呢?」
閆嬤嬤被噎得一愣一愣的,又見李紈如今越發沒皮沒臉的樣子,隻嘆息道:「有道是上行下效,奶奶如今這般做派,到時候哥兒長大了成了家,奶奶怎麽拿婆婆的款?」
李紈笑道:「拿不出婆婆款來不是更好?有道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一句話說得眾人都笑。閆嬤嬤見如此,自也不再勉強。
許嬤嬤這迴進府時,李紈便將這事前後都細說了,許嬤嬤自知道閆嬤嬤跟常嬤嬤倆人的性子,如今她在外頭呆的時間長了,倒沒有那般小心翼翼。隻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橫豎奶奶如今也不圖什麽不懼什麽,能自在些就自在些吧。」得了許嬤嬤這話,李紈越發心安理得了。
又說起新糧來,許嬤嬤想起之前計良帶了人來問東問西的樣子,三年的數目可不一定真要種三年才有的,卻不會把這話說出來。
便笑對眾人道:「旁的我不曉得,反正我們是承了這些東西的好處了。」
眾人問時,她答道:「原先那莊上的飯堂忙得一天到晚腳不點地,這過了這波秋收,忽的就冷清了下來。連在莊上做活的,都少在飯堂吃了。我先還疑惑,後來問了莊頭才曉得,原是前兩年都歉收,各家都沒有什麽餘糧了,在外頭買了米麵都不如直接在飯堂吃了合算。
如今這一秋收,又有先前彭巧那還租子的說法在,哪家不種上些番薯土芋的。這一收上來,家裏有糧了,自然都在家吃。飯堂再便宜,也得付現錢,對莊戶人家來說,一文錢也是錢吶。自家地裏刨的瓜薯,又不用花錢,蒸熟了就能吃,也便當。這麽一來自然來飯堂的就少了。」
李紈笑道:「這麽說來,倒落了好處了,可得閑一會兒了。」
許嬤嬤搖搖頭道:「這還真不好說死了,一碼歸一碼。這飯堂是清閑了,可彭巧收了一堆番薯土芋的租子上來,這東西可不比穀子麥子,曬幹了能放些年,頂多算個陳糧到底放的住。可這些東西水性大,不經放,若再沒個恰當的法子,恐怕到時候都得爛在屋裏,可就白收這一迴租子了。」
常嬤嬤問道:「就不能賣了去?」
許嬤嬤搖搖頭道:「賣不上什麽價,也賣不了多少。今年收成都不錯,鎮上米糧足著,這東西雖新鮮,也不過嚐嚐罷了。」
常嬤嬤點頭道:「這還真是個事兒。莊上那麽些人,拿這個充了糧食,也能吃掉不少吧。」
許嬤嬤又搖頭:「正是這個麻煩,若是往年挨餓的時候,自然是好東西。平時日日都吃,卻有些經不住。那玉麥還罷了,那番薯是甜的,孩子們吃一塊兩塊的高興,天天吃就不成了。大人更沒法子拿它當糧食,甜不羅嗦的,加上鹹菜也不是個味兒。如今倒是剁塊熬粥的多,卻還是當不得主。
那玉麥嘛,嫩的時候蒸著吃也不錯,隻是誰有那個空抱著它細細啃呢?吃個飯還費這功夫!如今都收的老玉麥,煮不爛嚼不動,也沒法吃。正琢磨著捋了下來磨粉試試。土芋倒是味兒淡,就個鹹菜吃也不難吃,隻這東西還是個饞癆物兒,沾上了葷腥的味兒就好多少。拿來燉肉燉骨頭都得味,卻也是不禁存的。」
常嬤嬤聽許嬤嬤這番長篇大論,不由得柔了麵色,拍拍許嬤嬤的手道:「辛苦你了,這些東西你往常哪裏能懂了?」如今能如此娓娓道來,可見是被作破頭了。
許嬤嬤笑道:「難得你心疼我一迴。說來還要多謝謝你。」常嬤嬤不解,許嬤嬤便道:「不就是你那紙麵徒弟!如今正是她帶著人想法子呢,已經試做了幾樣出來,我看很有兩分樣子。我誇她兩句,她倒都推倒你這個師父身上了。」
巧娘子自上迴得了常嬤嬤的「真傳」,便時時與常嬤嬤有書信來往,初時她還寫不了什麽,都是小二代筆。或者是做好的東西加個口信,由許嬤嬤帶了來給常嬤嬤,求她指點。人與人的緣分從來說不清楚,才有白髮如新傾蓋如故之說。這兩人一麵都沒見過,就這麽空裏來空裏去的,倒真有幾分師徒情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