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紅樓]鹹魚女史升職記 作者:言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戶部右侍郎有司徒暉的親口任命,幾乎是雄赳赳氣昂昂地出了京城。司徒暉心裏也沒覺得能出什麽問題,眼看著前線傳來好消息了,南安郡王從京城中帶過去的將軍們養病都養好了,最開始帶過去的那一波軍糧也吃完了,南安郡王上折問司徒暉,「陛下,之前半年的糧草吃完了,您撥糧的動作能快點嗎?」
司徒暉:「……」不是,我從官倉中取糧的命令已經發下去了,派出去的欽差大臣也離京了,南方的海水冬天又不會凍上,就算運送軍糧的船在路上遇到了什麽特殊情況,也不該現在還不到吧?
戶部的這位侍郎大人畢竟是司徒暉的臣子,是不可能一出京城就沒了音信的,「撒手沒」什麽的,隻要你不怕留在京城的親人也跟著一起沒了,那才可以試一試。顯然這位大人還是怕的,因此給司徒暉的工作匯報一直沒有停過,但司徒暉記得清清楚楚,這位大臣出去之後的工作匯報上麵沒說有太棘手的情況啊!
南安郡王會這個時候給司徒暉上摺子,實際就是出門在外的武將慣例的哭窮而已。眼巴巴等了一段時間,京城還是沒有消息,南安王爺這才有些慌了,下令全軍的飯量隻能有以前的七成,可即便如此,原本的軍糧能撐的時間也不算太長。
幸好,就在南安王爺快要等不及的時候,朝廷押送軍糧的船隊來了。跟船一起來的戶部右侍郎一臉憔悴,從港口到軍隊的營房還有一段距離,為了趕時間,這位大人是騎馬來的,真正的運糧的大部隊在後麵。大概是因為軍糧遲到的天數有點多,南安王爺還親自接見了這位欽差大人。
戶部右侍郎不敢托大,從見到南安王爺之後就連連拱手,「路上風波不斷,耽誤了些時日,實在對不住王爺了,好在下官幸不辱命。」好歹把糧送到了,求南安王爺別往皇上那裏遞摺子呀!
南安郡王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長時間呢,自家的後勤都在人家的手裏掐著,雖然不高興,到底沒說出太重的話,隻是對著這位戶部右侍郎扯出一個笑來,但連旁邊跟著的親衛都能看出王爺這個笑容下的情緒不那麽愉快。就聽南安王爺還在繼續說,「這兩年氣候不好,籌措軍糧並非易事,本王知道大人的難處。」
戶部右侍郎對著這位還有些祖上遺風的郡王是不敢得罪的,可聽了南安郡王的話,卻不由得扯開一個苦笑,不,王爺,您不知道我的難處啊!侍郎大人覺得自己的心被泡到了黃連水裏。
很快,這位欽差大人就知道心比黃連水還苦是個什麽意思了。
寒暄完畢,南安郡王迴了自己的營帳,侍郎大人通過南安王爺的親衛好一通打聽,才知道南安王爺就在自己到軍營的前三天上了一封摺子。雖然現在還不能肯定摺子的內容,但這位欽差大人的戶部侍郎又不是連基礎的推理能力都沒有,剛才那王爺的親衛都說了,他們大營裏已經連著半個月隻能吃七分飽了,南安王爺到底是因為什麽上的摺子還用說嗎?
天意啊!身負皇命的欽差大人嘆了口氣,見南安王爺沒有絲毫追迴摺子的意思,隻能頂著一張苦瓜臉往京城的方向趕了。南安王爺聽親衛說了這位欽差大臣臨走時的臉色還有些不滿意,「怎麽?來本王的地盤上,本王虧待他了怎地?」能讓皇上任命出來籌措軍糧的,好歹也得是皇上比較信任的官員吧?頂著這樣一張臉迴京,是覺得這趟差出得不好?
「來人,給本王研墨。」南安王爺擼起袖子,覺得他需要再往京城遞一封摺子。
===
司徒暉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寬容的皇帝,可再寬容的皇帝聽到戶部右侍郎出京一圈兒帶迴來的消息都得生氣吧?司徒暉是忍了又忍,才沒摔個什麽東西來撒氣,隻是氣唿唿地在幹清宮來迴走了兩圈兒,然後才看向下麵跪著的戶部右侍郎,「這件事,你們戶部原先是誰負責的?」
戶部右侍郎對著司徒暉把事情說出來的時候,就知道戶部的責任是怎麽也逃不掉了。其實,迴京之後,這位戶部右侍郎還是抱著一點點僥倖的,可直到司徒暉主動召見他,問他籌措軍糧的速度為什麽那麽慢,這位侍郎大人終於死心,直到自己這是不能繼續瞞下去了,於是對著司徒暉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陛下之前下旨要臣取糧的江南姑蘇、金陵一帶,官倉裏的糧食幾乎隻有戶部帳冊的三成,當地的官員說是有人拿著京中貴人的書信要求調出常平倉裏的米,保證今年秋收之前能有新米入倉……」
大梁的官倉分為太倉、軍倉、常平倉和義倉。其中,太倉裏的米是為了給官員們發放俸祿的;軍倉沒什麽好說的,就是軍糧儲備;義倉是為了災年賑災救濟用的;常平倉則是為了抑製市麵上飛漲的米價留存的餘糧。
因為大梁這些年雖然在邊境上走有小型的摩擦,但並沒有大型戰爭,所以軍倉在所有的官倉裏占比並不算高,真正占大頭的是另外三個。司徒暉之前說東南沿海的軍糧要從別的省份的官倉裏取,想的也是先從別的倉撥出一部分,等到今年秋收補齊,沒想到所謂的「京中貴人」竟然比他的動作還快。
因為黃河以北近兩年的氣候不順,所以官倉是經常開來救災的。司徒暉覺得自己應該是特別生氣的,但怒氣值不斷積累,到最後司徒暉竟然笑了出來,「朕是不是還應該誇這些人聰明,知道往江南下手啊?」明明是「京中貴人」,卻沒動北方的糧倉,而是直接把手伸到了江南。
司徒暉:「……」不是,我從官倉中取糧的命令已經發下去了,派出去的欽差大臣也離京了,南方的海水冬天又不會凍上,就算運送軍糧的船在路上遇到了什麽特殊情況,也不該現在還不到吧?
戶部的這位侍郎大人畢竟是司徒暉的臣子,是不可能一出京城就沒了音信的,「撒手沒」什麽的,隻要你不怕留在京城的親人也跟著一起沒了,那才可以試一試。顯然這位大人還是怕的,因此給司徒暉的工作匯報一直沒有停過,但司徒暉記得清清楚楚,這位大臣出去之後的工作匯報上麵沒說有太棘手的情況啊!
南安郡王會這個時候給司徒暉上摺子,實際就是出門在外的武將慣例的哭窮而已。眼巴巴等了一段時間,京城還是沒有消息,南安王爺這才有些慌了,下令全軍的飯量隻能有以前的七成,可即便如此,原本的軍糧能撐的時間也不算太長。
幸好,就在南安王爺快要等不及的時候,朝廷押送軍糧的船隊來了。跟船一起來的戶部右侍郎一臉憔悴,從港口到軍隊的營房還有一段距離,為了趕時間,這位大人是騎馬來的,真正的運糧的大部隊在後麵。大概是因為軍糧遲到的天數有點多,南安王爺還親自接見了這位欽差大人。
戶部右侍郎不敢托大,從見到南安王爺之後就連連拱手,「路上風波不斷,耽誤了些時日,實在對不住王爺了,好在下官幸不辱命。」好歹把糧送到了,求南安王爺別往皇上那裏遞摺子呀!
南安郡王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長時間呢,自家的後勤都在人家的手裏掐著,雖然不高興,到底沒說出太重的話,隻是對著這位戶部右侍郎扯出一個笑來,但連旁邊跟著的親衛都能看出王爺這個笑容下的情緒不那麽愉快。就聽南安王爺還在繼續說,「這兩年氣候不好,籌措軍糧並非易事,本王知道大人的難處。」
戶部右侍郎對著這位還有些祖上遺風的郡王是不敢得罪的,可聽了南安郡王的話,卻不由得扯開一個苦笑,不,王爺,您不知道我的難處啊!侍郎大人覺得自己的心被泡到了黃連水裏。
很快,這位欽差大人就知道心比黃連水還苦是個什麽意思了。
寒暄完畢,南安郡王迴了自己的營帳,侍郎大人通過南安王爺的親衛好一通打聽,才知道南安王爺就在自己到軍營的前三天上了一封摺子。雖然現在還不能肯定摺子的內容,但這位欽差大人的戶部侍郎又不是連基礎的推理能力都沒有,剛才那王爺的親衛都說了,他們大營裏已經連著半個月隻能吃七分飽了,南安王爺到底是因為什麽上的摺子還用說嗎?
天意啊!身負皇命的欽差大人嘆了口氣,見南安王爺沒有絲毫追迴摺子的意思,隻能頂著一張苦瓜臉往京城的方向趕了。南安王爺聽親衛說了這位欽差大臣臨走時的臉色還有些不滿意,「怎麽?來本王的地盤上,本王虧待他了怎地?」能讓皇上任命出來籌措軍糧的,好歹也得是皇上比較信任的官員吧?頂著這樣一張臉迴京,是覺得這趟差出得不好?
「來人,給本王研墨。」南安王爺擼起袖子,覺得他需要再往京城遞一封摺子。
===
司徒暉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寬容的皇帝,可再寬容的皇帝聽到戶部右侍郎出京一圈兒帶迴來的消息都得生氣吧?司徒暉是忍了又忍,才沒摔個什麽東西來撒氣,隻是氣唿唿地在幹清宮來迴走了兩圈兒,然後才看向下麵跪著的戶部右侍郎,「這件事,你們戶部原先是誰負責的?」
戶部右侍郎對著司徒暉把事情說出來的時候,就知道戶部的責任是怎麽也逃不掉了。其實,迴京之後,這位戶部右侍郎還是抱著一點點僥倖的,可直到司徒暉主動召見他,問他籌措軍糧的速度為什麽那麽慢,這位侍郎大人終於死心,直到自己這是不能繼續瞞下去了,於是對著司徒暉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陛下之前下旨要臣取糧的江南姑蘇、金陵一帶,官倉裏的糧食幾乎隻有戶部帳冊的三成,當地的官員說是有人拿著京中貴人的書信要求調出常平倉裏的米,保證今年秋收之前能有新米入倉……」
大梁的官倉分為太倉、軍倉、常平倉和義倉。其中,太倉裏的米是為了給官員們發放俸祿的;軍倉沒什麽好說的,就是軍糧儲備;義倉是為了災年賑災救濟用的;常平倉則是為了抑製市麵上飛漲的米價留存的餘糧。
因為大梁這些年雖然在邊境上走有小型的摩擦,但並沒有大型戰爭,所以軍倉在所有的官倉裏占比並不算高,真正占大頭的是另外三個。司徒暉之前說東南沿海的軍糧要從別的省份的官倉裏取,想的也是先從別的倉撥出一部分,等到今年秋收補齊,沒想到所謂的「京中貴人」竟然比他的動作還快。
因為黃河以北近兩年的氣候不順,所以官倉是經常開來救災的。司徒暉覺得自己應該是特別生氣的,但怒氣值不斷積累,到最後司徒暉竟然笑了出來,「朕是不是還應該誇這些人聰明,知道往江南下手啊?」明明是「京中貴人」,卻沒動北方的糧倉,而是直接把手伸到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