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間軍既然準備大舉擴軍,自然就需要更多的具足鎧甲,本來下間家在這方麵有固定的供應,湯屋館鞣村的皮匠每月都會供應幾十副練革皮甲。
夏小星要招兵數千人,這點具足供應量哪裏夠啊,他要求鞣村的甲作屋每個月至少要供應兩百副具足皮甲,當然他也不會竭澤而漁,超出原供應量的部分產品,他以下單訂購的形式,用現錢向甲作屋購買。
但是甲作屋的匠頭向他表示,就是有足夠的皮革原料,他們也無法鞣製練革,因為缺少硝皮子的鞣製劑。
而作為鞣製劑的關鍵原材料---人們排泄的糞便、尿液,被夏小星下令存儲在土坑裏,陰幹晾製、濃縮為硝土,準備用來製造硝石。
夏小星這才想起來,自己曾讓全屋館的人積攢屎尿與草木灰,這幾個月下來,全城數千人積攢的硝土與草木灰可不是小數字,足可以作出數量可觀的硝石了。
這一段時間,頻繁的實彈演習消耗了大量火藥,也讓夏小星對島國原比例配方的火藥性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了原配方火藥效能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硝石比例不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島國的硝石嚴重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不說,還不容易購買,因為硝石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很多大名有錢也買不到。
據說曆史上著名的長筱合戰之前,注重武備的武田軍裝備的火銃並不比織田軍少多少,但是因為武田家的甲州金礦開采完了,沒有資金購買大量軍火,又被織田軍斷絕了硝石供應。
無奈之下,武田軍隻能以騎兵衝擊織田軍的火槍陣,妄圖以戰馬的衝擊力擊破對方陣勢,最終導致了赤備隊自嘎式的慘重傷亡。
所以夏小星麵對這個選擇題,要盔甲還是要硝石,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下令渡鴉眾的麻矢負責,專門成立一個名為‘藥師局’的秘密作坊。
即在鞣村村民裏審核挑選一批老實工人,要有嚴格的保密製度,要家屬質押、保甲連坐、並且還製定了嚴密的監控措施、任何匠人未經允許,企圖離開村子都會立即處死,僥幸躲進山林的,也會受到認者追殺,至死為止。
即使這樣,夏小星在親自下場教授製硝方式時,不但製定了嚴格的硝石生產、加工、運輸與儲存的工作流程與製度,同時還實施了嚴格的工序隔離。
工序隔離就是把製硝分成幾步工序,再讓製硝工人分成幾波,分別負責不同的生產工序,彼此間不得接觸交流,這樣就是有一二個工人逃走,因為不了解整個生產工序,逃到外麵也無濟於事,無法複製整個製硝生產工藝。
而且夏小星為了防止泄密,每次製硝他親自指揮,親自監製,把控製硝最關鍵的化學反應溫度,溫度控製是核心機密,再沒有找到絕對安全的製硝基地時,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夏小星不得不如謹慎,因為尿液製硝這門工藝太重要了,簡直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如果因為他的不謹慎,讓製硝方法流傳出去,普及到全島國,那麽盛產硫磺的島國立即就能廉價大量製造火藥,便宜的跟不要錢似的。
而曆史很可能就此改寫,原來島國的火藥武器因為缺乏硝石,無法發展火炮技術,隻發展到火繩槍階段就停滯不前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火炮發射需要大量火藥,而當時硝石非常昂貴,終其整個戰國時代,窮兵黷武的大名們買硝石時都是摳摳搜搜的,連島津、大友這樣靠火槍起家的火器控,每次購買最多也不過幾百斤,根本玩不起火炮。
想知道玩火炮有多消耗火藥嗎?
舉例來說吧,當時僅發射一貫目‘三點七五公斤’的輕型火炮,每發射一枚彈丸就需要火藥六至七斤,而火銃發射一次,僅需要火藥三克到六克。
這就意味著,製造幾百斤火藥要是玩火銃,夠全軍打幾十萬發子彈,如果玩火炮,不要說萬炮齊發、千炮齊發了,就是來個百炮齊發,一次齊射消耗六七百斤火藥,就打光了全軍的火藥儲備。
島津、大友手裏的火炮與火銃很快就成了燒火棍,除了大眼瞪小眼,就得迴到村長群毆時代,拿著打刀與竹槍混戰在一起。
不得不說,小本子即使火藥如此匱乏,仍然發動了二次侵朝戰爭,那時候他們的火銃裝備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幾乎沒使用過大型火炮,依舊幾乎占領了全朝鮮,讓明國與朝鮮耗盡國力才勉強取勝。
可因為夏小星的製硝技術泄露,讓島國軍隊實現了全火器化,製造出大批大口徑艦炮呢,要是鳴梁海戰時,島國艦隊千炮齊發轟擊大明船隊呢?
這樣的場麵,夏小星實在不敢想象啊,他可真就成了民族罪人,被永遠的的釘在恥辱柱上。
所以夏小星才會這麽慎重,核心的製硝技術必須自己掌握,因為他清楚,人心是貪婪的,如果某個有心計的製硝匠人一旦掌握了核心技術,就等於學會了點石成金的法術,他會不計一切代價逃出去的。
即使妻兒老小株連被殺,決心逃走的工匠也不在乎,因為他無論投奔到任何郡國,領主和大名都會把他奉為上賓,滿足他一切需求,給他榮華富貴。
可是不管有什麽樣的弊端,夏小星最終還是決定製作硝石,因為他研製改良的顆粒火藥,隻有加強硝石比例,才能獲得更佳的爆燃推力。
隻有將火槍有效射程增加一倍以上,再配合三倍的裝填速度,下間軍才會對其他軍隊的火銃手形成火力碾壓,所向披靡,所以這是製勝關鍵啊!
那麽以這個時代的物質條件,怎麽土法熬硝呢?
夏小星采取了最簡易的方式,他首先分派工人,把屎尿形成的硝土和草木灰全部碾碎、研細成粉末。
這裏草木灰以蕎麥杆、木棉杆、豆莢杆、菜子杆、高粱杆等植物燃燒後得到的灰為最好,它們鉀含量可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不過其他草木灰也都可以使用。
然後簡單來說,就將硝土和草木灰以八比一的質量比稱取原料,(原料比因來源濃度不同,而隨機調整),兩者混合後放在一隻大鍋當中,加水到浸沒混合物到止。
然後鍋底生火,將鍋中水加熱保持在七十五度左右,在加熱期間,讓工人用長木棒不停攪拌約二十分鍾,再用紗布將鍋中水過濾出來,倒在大木桶裏靜置備用。
過濾剩下的料渣再一次放在大鍋裏,加上適量淨水並加熱到七十五度,並攪拌二十分鍾,就可以再次過濾,把兩次過濾的濾液合並在一起(原料加工時隻可過濾二次,殘渣便不用了),這時得到的濾液就是硝水了。
第三步很簡單,就是把硝水傾入一隻扁平的大蒸鍋中,加熱蒸發水分,這一步就叫熬硝,加熱時也要不斷攪拌,防止蒸鍋粘底和溢出。
當蒸發掉三分一或四分之三體積的水時,就可以停止加熱了。這時硝水溶液比較粘稠,蒸鍋底部已析出少量固體。
但是這固體雜質很多,不能當作硝石使用,必須進一步提純,而溫度控製就是提純的關鍵。
這時候要測試硝水溶液濃度,用勺子取一些溶液滴在草紙上,溶液被紙吸去水分,如果立即凝結成團狀,說明已達到要求,應該立即趁熱過濾。
而此時溶液溫度很高,硝酸鉀的溶解度較大,並不會析出,而氯化鈉、氯化鉀等雜質由於溶解度較小,便會析出而被過濾掉。
等到濾液自然冷卻到三十度左右,這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最大,溶解度急劇下降,從而會大量析出來。
而氯化鈉等鹽的溶解度變化小,基本上不再析出,所以這時過濾出來的,就是硝酸鉀晶體了,也就是硝石了。
當然,這隻是初步得到硝石,還是含有雜質,如果要進一步提純,可再次把晶體溶解為溶液,重新過濾,再次結晶,就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硝石,完全可以用於配製火藥了。
夏小星可以說不辭勞苦,親臨現場指揮不同工序的工人熬硝、製硝,至於怎麽監控溫度,呃---他不用發明水銀玻璃溫度計,他會一套傳自華夏文明古國的溫度比量法,即腋下的體溫的簡易比照法,能夠照準三十度這個關鍵溫度,這就是他的不傳之秘。
要說這種體溫比照自測法,其實也沒什麽神秘的,現代醫院的一些護士都會,她們有時候溫度計不夠用了,就用這辦法給一些輕症患者測量體溫。
夏小星前世撩妹時學到了這個技能,他有位前女友是醫院護士,也是武術世家之女,還給他特別上了一課,一指教會他怎麽用手指測量肛溫。
那一指俗稱婬賊斷命指,叉得想揩油的渣男便秘了半個月,印象深刻啊!
說實在話,很多古代科技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糞水熬硝之法並不複雜,其實有心機的匠人存心偷藝,隻要在作坊裏長年累月的幹上一年,基本就會把這份工藝學個七七八八。
所以夏小星才會如此防範,在他的內心裏,其實是想把製硝基地建在一個荒無人煙、遍布飛鳥的孤島上,既能就近攫取鳥糞製硝,製肥,還能保守這個秘密,不予外傳。
不管怎麽說,經過一番辛苦,主要是氣味難聞啊,在家主夏小星的親自指導下,鞣村匠人們一批批的將灰白色硝石熬製出來,及時滿足了下間軍改良火藥的需求。
自此以後,下間軍的火藥生產便能夠自給自足了,這對夏小星來說,意義極為重大,因為他調配的黑火藥配方,可以說是最佳效能比例,而且他還使用了火藥造粒技術。
所以同樣口徑的火繩槍,一旦到了下間軍手上,馬上射程加倍,射速再加三倍啊,那意味著敵軍還沒進入交戰地域,就得先挨上七八輪排槍槍斃啊!
而那時軍隊傷亡達到百分之二十,基本就卷旗崩潰了,可以想見其他大名的將領會是什麽表情,那真是虐你沒商量啊。
所以將這批硝石添加到自己火藥庫後,夏小星想擴軍了,如果他的火槍兵增至六百人,再有六百長槍足輕,他就敢硬杠五千敵軍。
如果再進一步,他的火槍軍團達到三個備,九百火槍兵,九百長槍兵,夏小星就敢對一萬人的敵軍發起主動進攻!
科技領先就是戰鬥力的保證,這就是底氣啊。
而這時候湯屋館的建設也大體完工了,於是夏小星便開始調動資源,開始了新的規劃部署。
按照先前與家老毛文清的計劃,他首先派前門權六郎帶著二百士卒,押送數百民夫和百十匹馱馬與大量物資,前往賀茂川與鴨川交界處,建立流民大營的先期營地。
同時夏小星列了一個物資采購貨單,給堺町的家老本間幸之助發出指令,讓他調派二百商屋護衛,迅速采購貨單上的物資與軍火,送到流民營地裏。
這份貨單上要求購置的東西極多,簡單來說分為二大類;
第一類是各類的糧食物資,柴米油豆鹽醬菜都有,總體要求先供應至少五千人的半年日常所需。
第二類是軍火,夏小星頭一項要求采購五百支堺筒火銃,出於維護與保障考慮,要求這批火銃要同一型號的最新款,同時采購足量的木炭與硫磺,硝石則不在采購名單上。
第二項夏小星要求訂購一批新船,因為家船眾的船隻常年漂泊在肮髒的腐水裏,早已腐壞不堪,不敷使用。
所以為了便於在河道上轉運人馬和物資,他需要本間幸之助購買二十艘小早型新船,這些船組建下間水軍時,很快就會用到的,所以租不如買啊。
第三項是馬匹,夏小星想要再增購一百匹戰馬,把自己的輕騎兵增加到二百騎,分為左右兩翼,作戰時可以更好的監控戰場,衛護側翼。
總而言之,夏小星也不管價值幾何,花錢多少,把想要的物資統統羅列其上,讓堺町那頭兒先籌備起來再說。
而夏小星自己還有事沒幹呢,緊接著他點兵三百,隻留下野村權五郎帶兵一百守家,叫上右京亮與嘎子葛二蛋、般若三郎,匆匆忙忙出了門。
直奔近江杉阪而去,執行截擊伊勢貞孝的任務去了。
夏小星要招兵數千人,這點具足供應量哪裏夠啊,他要求鞣村的甲作屋每個月至少要供應兩百副具足皮甲,當然他也不會竭澤而漁,超出原供應量的部分產品,他以下單訂購的形式,用現錢向甲作屋購買。
但是甲作屋的匠頭向他表示,就是有足夠的皮革原料,他們也無法鞣製練革,因為缺少硝皮子的鞣製劑。
而作為鞣製劑的關鍵原材料---人們排泄的糞便、尿液,被夏小星下令存儲在土坑裏,陰幹晾製、濃縮為硝土,準備用來製造硝石。
夏小星這才想起來,自己曾讓全屋館的人積攢屎尿與草木灰,這幾個月下來,全城數千人積攢的硝土與草木灰可不是小數字,足可以作出數量可觀的硝石了。
這一段時間,頻繁的實彈演習消耗了大量火藥,也讓夏小星對島國原比例配方的火藥性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了原配方火藥效能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硝石比例不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島國的硝石嚴重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不說,還不容易購買,因為硝石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很多大名有錢也買不到。
據說曆史上著名的長筱合戰之前,注重武備的武田軍裝備的火銃並不比織田軍少多少,但是因為武田家的甲州金礦開采完了,沒有資金購買大量軍火,又被織田軍斷絕了硝石供應。
無奈之下,武田軍隻能以騎兵衝擊織田軍的火槍陣,妄圖以戰馬的衝擊力擊破對方陣勢,最終導致了赤備隊自嘎式的慘重傷亡。
所以夏小星麵對這個選擇題,要盔甲還是要硝石,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下令渡鴉眾的麻矢負責,專門成立一個名為‘藥師局’的秘密作坊。
即在鞣村村民裏審核挑選一批老實工人,要有嚴格的保密製度,要家屬質押、保甲連坐、並且還製定了嚴密的監控措施、任何匠人未經允許,企圖離開村子都會立即處死,僥幸躲進山林的,也會受到認者追殺,至死為止。
即使這樣,夏小星在親自下場教授製硝方式時,不但製定了嚴格的硝石生產、加工、運輸與儲存的工作流程與製度,同時還實施了嚴格的工序隔離。
工序隔離就是把製硝分成幾步工序,再讓製硝工人分成幾波,分別負責不同的生產工序,彼此間不得接觸交流,這樣就是有一二個工人逃走,因為不了解整個生產工序,逃到外麵也無濟於事,無法複製整個製硝生產工藝。
而且夏小星為了防止泄密,每次製硝他親自指揮,親自監製,把控製硝最關鍵的化學反應溫度,溫度控製是核心機密,再沒有找到絕對安全的製硝基地時,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夏小星不得不如謹慎,因為尿液製硝這門工藝太重要了,簡直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如果因為他的不謹慎,讓製硝方法流傳出去,普及到全島國,那麽盛產硫磺的島國立即就能廉價大量製造火藥,便宜的跟不要錢似的。
而曆史很可能就此改寫,原來島國的火藥武器因為缺乏硝石,無法發展火炮技術,隻發展到火繩槍階段就停滯不前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火炮發射需要大量火藥,而當時硝石非常昂貴,終其整個戰國時代,窮兵黷武的大名們買硝石時都是摳摳搜搜的,連島津、大友這樣靠火槍起家的火器控,每次購買最多也不過幾百斤,根本玩不起火炮。
想知道玩火炮有多消耗火藥嗎?
舉例來說吧,當時僅發射一貫目‘三點七五公斤’的輕型火炮,每發射一枚彈丸就需要火藥六至七斤,而火銃發射一次,僅需要火藥三克到六克。
這就意味著,製造幾百斤火藥要是玩火銃,夠全軍打幾十萬發子彈,如果玩火炮,不要說萬炮齊發、千炮齊發了,就是來個百炮齊發,一次齊射消耗六七百斤火藥,就打光了全軍的火藥儲備。
島津、大友手裏的火炮與火銃很快就成了燒火棍,除了大眼瞪小眼,就得迴到村長群毆時代,拿著打刀與竹槍混戰在一起。
不得不說,小本子即使火藥如此匱乏,仍然發動了二次侵朝戰爭,那時候他們的火銃裝備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幾乎沒使用過大型火炮,依舊幾乎占領了全朝鮮,讓明國與朝鮮耗盡國力才勉強取勝。
可因為夏小星的製硝技術泄露,讓島國軍隊實現了全火器化,製造出大批大口徑艦炮呢,要是鳴梁海戰時,島國艦隊千炮齊發轟擊大明船隊呢?
這樣的場麵,夏小星實在不敢想象啊,他可真就成了民族罪人,被永遠的的釘在恥辱柱上。
所以夏小星才會這麽慎重,核心的製硝技術必須自己掌握,因為他清楚,人心是貪婪的,如果某個有心計的製硝匠人一旦掌握了核心技術,就等於學會了點石成金的法術,他會不計一切代價逃出去的。
即使妻兒老小株連被殺,決心逃走的工匠也不在乎,因為他無論投奔到任何郡國,領主和大名都會把他奉為上賓,滿足他一切需求,給他榮華富貴。
可是不管有什麽樣的弊端,夏小星最終還是決定製作硝石,因為他研製改良的顆粒火藥,隻有加強硝石比例,才能獲得更佳的爆燃推力。
隻有將火槍有效射程增加一倍以上,再配合三倍的裝填速度,下間軍才會對其他軍隊的火銃手形成火力碾壓,所向披靡,所以這是製勝關鍵啊!
那麽以這個時代的物質條件,怎麽土法熬硝呢?
夏小星采取了最簡易的方式,他首先分派工人,把屎尿形成的硝土和草木灰全部碾碎、研細成粉末。
這裏草木灰以蕎麥杆、木棉杆、豆莢杆、菜子杆、高粱杆等植物燃燒後得到的灰為最好,它們鉀含量可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不過其他草木灰也都可以使用。
然後簡單來說,就將硝土和草木灰以八比一的質量比稱取原料,(原料比因來源濃度不同,而隨機調整),兩者混合後放在一隻大鍋當中,加水到浸沒混合物到止。
然後鍋底生火,將鍋中水加熱保持在七十五度左右,在加熱期間,讓工人用長木棒不停攪拌約二十分鍾,再用紗布將鍋中水過濾出來,倒在大木桶裏靜置備用。
過濾剩下的料渣再一次放在大鍋裏,加上適量淨水並加熱到七十五度,並攪拌二十分鍾,就可以再次過濾,把兩次過濾的濾液合並在一起(原料加工時隻可過濾二次,殘渣便不用了),這時得到的濾液就是硝水了。
第三步很簡單,就是把硝水傾入一隻扁平的大蒸鍋中,加熱蒸發水分,這一步就叫熬硝,加熱時也要不斷攪拌,防止蒸鍋粘底和溢出。
當蒸發掉三分一或四分之三體積的水時,就可以停止加熱了。這時硝水溶液比較粘稠,蒸鍋底部已析出少量固體。
但是這固體雜質很多,不能當作硝石使用,必須進一步提純,而溫度控製就是提純的關鍵。
這時候要測試硝水溶液濃度,用勺子取一些溶液滴在草紙上,溶液被紙吸去水分,如果立即凝結成團狀,說明已達到要求,應該立即趁熱過濾。
而此時溶液溫度很高,硝酸鉀的溶解度較大,並不會析出,而氯化鈉、氯化鉀等雜質由於溶解度較小,便會析出而被過濾掉。
等到濾液自然冷卻到三十度左右,這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最大,溶解度急劇下降,從而會大量析出來。
而氯化鈉等鹽的溶解度變化小,基本上不再析出,所以這時過濾出來的,就是硝酸鉀晶體了,也就是硝石了。
當然,這隻是初步得到硝石,還是含有雜質,如果要進一步提純,可再次把晶體溶解為溶液,重新過濾,再次結晶,就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硝石,完全可以用於配製火藥了。
夏小星可以說不辭勞苦,親臨現場指揮不同工序的工人熬硝、製硝,至於怎麽監控溫度,呃---他不用發明水銀玻璃溫度計,他會一套傳自華夏文明古國的溫度比量法,即腋下的體溫的簡易比照法,能夠照準三十度這個關鍵溫度,這就是他的不傳之秘。
要說這種體溫比照自測法,其實也沒什麽神秘的,現代醫院的一些護士都會,她們有時候溫度計不夠用了,就用這辦法給一些輕症患者測量體溫。
夏小星前世撩妹時學到了這個技能,他有位前女友是醫院護士,也是武術世家之女,還給他特別上了一課,一指教會他怎麽用手指測量肛溫。
那一指俗稱婬賊斷命指,叉得想揩油的渣男便秘了半個月,印象深刻啊!
說實在話,很多古代科技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糞水熬硝之法並不複雜,其實有心機的匠人存心偷藝,隻要在作坊裏長年累月的幹上一年,基本就會把這份工藝學個七七八八。
所以夏小星才會如此防範,在他的內心裏,其實是想把製硝基地建在一個荒無人煙、遍布飛鳥的孤島上,既能就近攫取鳥糞製硝,製肥,還能保守這個秘密,不予外傳。
不管怎麽說,經過一番辛苦,主要是氣味難聞啊,在家主夏小星的親自指導下,鞣村匠人們一批批的將灰白色硝石熬製出來,及時滿足了下間軍改良火藥的需求。
自此以後,下間軍的火藥生產便能夠自給自足了,這對夏小星來說,意義極為重大,因為他調配的黑火藥配方,可以說是最佳效能比例,而且他還使用了火藥造粒技術。
所以同樣口徑的火繩槍,一旦到了下間軍手上,馬上射程加倍,射速再加三倍啊,那意味著敵軍還沒進入交戰地域,就得先挨上七八輪排槍槍斃啊!
而那時軍隊傷亡達到百分之二十,基本就卷旗崩潰了,可以想見其他大名的將領會是什麽表情,那真是虐你沒商量啊。
所以將這批硝石添加到自己火藥庫後,夏小星想擴軍了,如果他的火槍兵增至六百人,再有六百長槍足輕,他就敢硬杠五千敵軍。
如果再進一步,他的火槍軍團達到三個備,九百火槍兵,九百長槍兵,夏小星就敢對一萬人的敵軍發起主動進攻!
科技領先就是戰鬥力的保證,這就是底氣啊。
而這時候湯屋館的建設也大體完工了,於是夏小星便開始調動資源,開始了新的規劃部署。
按照先前與家老毛文清的計劃,他首先派前門權六郎帶著二百士卒,押送數百民夫和百十匹馱馬與大量物資,前往賀茂川與鴨川交界處,建立流民大營的先期營地。
同時夏小星列了一個物資采購貨單,給堺町的家老本間幸之助發出指令,讓他調派二百商屋護衛,迅速采購貨單上的物資與軍火,送到流民營地裏。
這份貨單上要求購置的東西極多,簡單來說分為二大類;
第一類是各類的糧食物資,柴米油豆鹽醬菜都有,總體要求先供應至少五千人的半年日常所需。
第二類是軍火,夏小星頭一項要求采購五百支堺筒火銃,出於維護與保障考慮,要求這批火銃要同一型號的最新款,同時采購足量的木炭與硫磺,硝石則不在采購名單上。
第二項夏小星要求訂購一批新船,因為家船眾的船隻常年漂泊在肮髒的腐水裏,早已腐壞不堪,不敷使用。
所以為了便於在河道上轉運人馬和物資,他需要本間幸之助購買二十艘小早型新船,這些船組建下間水軍時,很快就會用到的,所以租不如買啊。
第三項是馬匹,夏小星想要再增購一百匹戰馬,把自己的輕騎兵增加到二百騎,分為左右兩翼,作戰時可以更好的監控戰場,衛護側翼。
總而言之,夏小星也不管價值幾何,花錢多少,把想要的物資統統羅列其上,讓堺町那頭兒先籌備起來再說。
而夏小星自己還有事沒幹呢,緊接著他點兵三百,隻留下野村權五郎帶兵一百守家,叫上右京亮與嘎子葛二蛋、般若三郎,匆匆忙忙出了門。
直奔近江杉阪而去,執行截擊伊勢貞孝的任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