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兩名帝國少年軍成員喬裝為戰爭難民,前往流亡政府在b國首都的使館、假稱尋求庇護。他們在使館內引爆了身上攜帶的爆炸物。包括兩名未成年襲擊者在內,共計18人遇難。復活節使館襲擊是帝國在敵對國境內最成功的一次行動。b國的流亡僑民團體深受震動,一度人人自危。
但在此次襲擊之前,少年軍就已經不再隻是灌輸帝國意識形態的教育機構。少年軍連隊逐漸包攬在前線操縱無人機和部分大型戰鬥器械的任務。這類作戰講求反應速度、和想像力,事實證明,少年軍的青少年非常適合這個新定位。
莉莉第一次上前線戰鬥時十三歲。「我們其實不在真的第一線,看不到敵人的臉。他們隻是地圖上需要被除掉的紅點。戰鬥……殺人沒有實感。和模擬遊戲沒有差別。」這麽說完,她停頓片刻,「當然。後來我知道那是有區別的。」但當我詢問差別具體在哪,莉莉不願意迴答。不止是莉莉,我採訪過的許多前少年軍成員也對戰爭最後三年的經歷諱莫如深。那段日子中有什麽是不可說的。
最後的攻防戰中少年軍對盟軍的抵抗之頑強血腥已經十分著名,不需要冗述。隻從盟軍一側看待問題,很容易將少年軍成員看作被不幸洗腦、義無反顧為帝國大業拋灑熱血的活祭品。但與更多前少年軍成員接觸後,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個體體驗更為複雜。自詡自由世界的各方媒體宣揚的「洗腦」論否定了帝國時代個人意誌存在的可能;而事實上,哪怕在帝政統治下,即便再有限,少年軍成員還是有選擇的空間。他們要麵對的往往並非不配合就反抗這樣極端的二元選項,而是「要配合到什麽程度」「怎麽做才對自身更有利」「是否有絕對不能觸碰的底線,如果有,底線在哪」這類更複雜精細的問題。
另一方麵,無可否認的是,那三年帝國上層做出的決策給許多如今最多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留下了超出語言表達極限的創傷。舊曆17年,帝國控製下的區域少年軍規模大幅度擴張。原因在於戰局劇變。反帝國聯盟於當年正式成立。盟軍首先以無人機發動精準快速打擊,毀掉帝國軍在西南方工業重鎮的所有軍工廠。帝國軍依賴的精密戰鬥設備供給鏈受到重創。兩條戰線上都出現戰力空缺。
於是,先是16歲以上,再後來14歲以上,適齡孩子都必須應徵入伍。擴招前就加入少年軍連隊都升格為精英部隊。但升格的這些少年軍成員被視作「假精英」,原來的精英連隊則是「真精英」。執行復活節使館襲擊的那兩人來自少年軍中歷史最悠久的核心連隊。
「被選中執行這種任務的都是精英戰隊中的『真精英』。」莉莉向我解釋少年軍內部的複雜等級和分支架構,甚至畫了一張簡單易懂的圖表。我與她談話的背景音是首都市中心的喧囂雜音,在那種環境下聽一個小自己十歲的孩子對帝國那迷宮一般的體製侃侃而談,非常怪誕,又有些教我毛骨悚然。
十四歲之後,除了少年軍內部時有時無的教導,莉莉沒有接受過正式教育。但她能準確無誤地應用一些複雜的長詞語,做精確成熟的表達。比如:「雖然『我們』都是少年軍,但少年軍不是一個同質的整體。所以也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麽『我們』。」我問她是在哪裏學會「同質」和「整體」這些詞彙的,她靜靜迴答,在改造營。我又問這個想法是否是她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還是從哪裏得來的啟示。莉莉重複,在改造營。
戰爭結束後,改造營是在各地血腥的保衛戰中倖存的少年軍被送往的下一站。
02
舊曆20年,帝國軍戰敗。
如何處置大批未成年的戰俘成為新聯邦要麵對的一個棘手問題。改造營係統是解答。最初聯邦政府負責人們設想中的是一個「改造係統」,而非被嚴密看管起來的營地。
「我們那時想要盡可能地還原我們認知中的校園,而不是監獄。我們天真地以為隻要將帝政下的暴行揭露出來,那些孩子就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巨大騙局的受害者,砰地一下,他們的思考方式會轉變,然後他們就可以迴到社會,重新上學、工作。」奧爾夫·波爾金,學者、改造營項目最初的發起者之一,說到最初的構想時情緒依然激動。
帝國統治下,波爾金很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選擇潛心於古魯爾文字的研究。但他也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曾經建議在帝國少年軍內部推廣更全麵的通識教育;在新聯邦建立後,他積極與政府合作。然而波爾金構想地著重通識教育和柔性幹預的方案很快被迫中止。
和約生效小半年後,位於首都郊外的萊辛改造基地於舊曆20年11月29日開放。那裏原本是一座療養院,倉促改建為改造設施:樓麵被重新分隔為教室和宿舍,來看望病人的家屬停泊車輛的停車場改為操場。另一部分原本是醫療樓的中高層成為辦公樓,但改建隻進行到一半,因此那些建築物有種異常陰森的氣息。
次年2月14日,原本隸屬精英戰隊的前少年軍成員控製了基地安保係統、劫持教員,試圖發動武裝政變。「復興帝國」是那些激進成員的口號。聯邦政府不得不出動軍隊,事態在長達72小時的對峙和遊擊戰後終於平息。兩名被劫為人質的基地教員喪生,交火雙方的具體傷亡數字至今沒有公開。由於少年軍和帝國軍隊都穿著黑色製服,而這起事件發生的日子又實在過於諷刺,那三天的動亂被稱為「黑色情人節」。
但在此次襲擊之前,少年軍就已經不再隻是灌輸帝國意識形態的教育機構。少年軍連隊逐漸包攬在前線操縱無人機和部分大型戰鬥器械的任務。這類作戰講求反應速度、和想像力,事實證明,少年軍的青少年非常適合這個新定位。
莉莉第一次上前線戰鬥時十三歲。「我們其實不在真的第一線,看不到敵人的臉。他們隻是地圖上需要被除掉的紅點。戰鬥……殺人沒有實感。和模擬遊戲沒有差別。」這麽說完,她停頓片刻,「當然。後來我知道那是有區別的。」但當我詢問差別具體在哪,莉莉不願意迴答。不止是莉莉,我採訪過的許多前少年軍成員也對戰爭最後三年的經歷諱莫如深。那段日子中有什麽是不可說的。
最後的攻防戰中少年軍對盟軍的抵抗之頑強血腥已經十分著名,不需要冗述。隻從盟軍一側看待問題,很容易將少年軍成員看作被不幸洗腦、義無反顧為帝國大業拋灑熱血的活祭品。但與更多前少年軍成員接觸後,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個體體驗更為複雜。自詡自由世界的各方媒體宣揚的「洗腦」論否定了帝國時代個人意誌存在的可能;而事實上,哪怕在帝政統治下,即便再有限,少年軍成員還是有選擇的空間。他們要麵對的往往並非不配合就反抗這樣極端的二元選項,而是「要配合到什麽程度」「怎麽做才對自身更有利」「是否有絕對不能觸碰的底線,如果有,底線在哪」這類更複雜精細的問題。
另一方麵,無可否認的是,那三年帝國上層做出的決策給許多如今最多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留下了超出語言表達極限的創傷。舊曆17年,帝國控製下的區域少年軍規模大幅度擴張。原因在於戰局劇變。反帝國聯盟於當年正式成立。盟軍首先以無人機發動精準快速打擊,毀掉帝國軍在西南方工業重鎮的所有軍工廠。帝國軍依賴的精密戰鬥設備供給鏈受到重創。兩條戰線上都出現戰力空缺。
於是,先是16歲以上,再後來14歲以上,適齡孩子都必須應徵入伍。擴招前就加入少年軍連隊都升格為精英部隊。但升格的這些少年軍成員被視作「假精英」,原來的精英連隊則是「真精英」。執行復活節使館襲擊的那兩人來自少年軍中歷史最悠久的核心連隊。
「被選中執行這種任務的都是精英戰隊中的『真精英』。」莉莉向我解釋少年軍內部的複雜等級和分支架構,甚至畫了一張簡單易懂的圖表。我與她談話的背景音是首都市中心的喧囂雜音,在那種環境下聽一個小自己十歲的孩子對帝國那迷宮一般的體製侃侃而談,非常怪誕,又有些教我毛骨悚然。
十四歲之後,除了少年軍內部時有時無的教導,莉莉沒有接受過正式教育。但她能準確無誤地應用一些複雜的長詞語,做精確成熟的表達。比如:「雖然『我們』都是少年軍,但少年軍不是一個同質的整體。所以也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麽『我們』。」我問她是在哪裏學會「同質」和「整體」這些詞彙的,她靜靜迴答,在改造營。我又問這個想法是否是她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還是從哪裏得來的啟示。莉莉重複,在改造營。
戰爭結束後,改造營是在各地血腥的保衛戰中倖存的少年軍被送往的下一站。
02
舊曆20年,帝國軍戰敗。
如何處置大批未成年的戰俘成為新聯邦要麵對的一個棘手問題。改造營係統是解答。最初聯邦政府負責人們設想中的是一個「改造係統」,而非被嚴密看管起來的營地。
「我們那時想要盡可能地還原我們認知中的校園,而不是監獄。我們天真地以為隻要將帝政下的暴行揭露出來,那些孩子就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巨大騙局的受害者,砰地一下,他們的思考方式會轉變,然後他們就可以迴到社會,重新上學、工作。」奧爾夫·波爾金,學者、改造營項目最初的發起者之一,說到最初的構想時情緒依然激動。
帝國統治下,波爾金很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選擇潛心於古魯爾文字的研究。但他也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曾經建議在帝國少年軍內部推廣更全麵的通識教育;在新聯邦建立後,他積極與政府合作。然而波爾金構想地著重通識教育和柔性幹預的方案很快被迫中止。
和約生效小半年後,位於首都郊外的萊辛改造基地於舊曆20年11月29日開放。那裏原本是一座療養院,倉促改建為改造設施:樓麵被重新分隔為教室和宿舍,來看望病人的家屬停泊車輛的停車場改為操場。另一部分原本是醫療樓的中高層成為辦公樓,但改建隻進行到一半,因此那些建築物有種異常陰森的氣息。
次年2月14日,原本隸屬精英戰隊的前少年軍成員控製了基地安保係統、劫持教員,試圖發動武裝政變。「復興帝國」是那些激進成員的口號。聯邦政府不得不出動軍隊,事態在長達72小時的對峙和遊擊戰後終於平息。兩名被劫為人質的基地教員喪生,交火雙方的具體傷亡數字至今沒有公開。由於少年軍和帝國軍隊都穿著黑色製服,而這起事件發生的日子又實在過於諷刺,那三天的動亂被稱為「黑色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