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哥,」晉陽微微提高聲音,「渾說什麽呢?」
「我是渾說嗎?」永王哼了一聲,但看著晉陽臉色,終於是吞聲迴去,「好好好,我不說了就是。」說著抬眼一望,忽又嗤了一聲,「出來了。」
薑涉其實亦作此想,所謂命數,她由始至終將信將疑。雖有曲千秋那等神機妙算印證,可終究也是無本之木。何況為君上者豈可篤信天命?本是用以製人,結果反而困己,朝野上下無人敢勸,隻知逢迎,佛道之風盛行,連她和永王都千裏迢迢被命去求取一尊白玉觀音,無怪乎永王憤怒不平。不過她卻又覺著敬王話中有話,好像在暗喻姻緣。姻緣,姻緣,她如何能求這姻緣?
正在猜疑琢磨,忽聽永王說道「出來了」,便抬頭望去,隻見房門果然又開,身著圓領青布袍的老婦人挺直如鬆地立在那處,神情寡淡,候她近前,便將一紙紅箋遞了過來。
薑涉恭敬接過,待燁姑重又入屋,方才展卷欲觀。
永王卻也湊了過來,同她一併在看,嘴上又是大不引以為然,「半真半假,正著說一套,反著又能說一套,泛泛之詞罷了,假的,都是假的,不如別看。」
薑涉看那字跡秀雅之餘,倒也別有風骨,以字觀人可略見一斑,這位莫禪大師應不是虛浮之輩,不過話說迴來,他既能得薑杜氏青睞,定然是有些道行。不過正統佛門,似乎不甚看重這些簽字解言罷,莫非其中另有隱喻?
她便仔細看了又看,斟酌那四句簽辭。
水中花月,霧裏樓閣,求或得之,舍或失之。
不過隻這短短幾字,而且並無永王適才話裏提到的解詞,是要自己參詳的意思麽?可未免太過空泛。
她想不分明,隻聽晉陽帶著笑問道:「表兄這支簽又是寫的什麽?」
薑涉自覺無甚需要隱瞞,便隻坦然答了。
晉陽念了兩遍,亦是不解,「這簽的意思倒有些費人琢磨,不知解詞又是什麽?」
「沒有解詞,也別費那個腦子。」永王冷哼一聲,「別說這個,你到底讓不讓我去見皇叔?」
晉陽再是嘆了口氣,「三哥……」
話音未盡,鍾聲忽起。
第163章
薑涉抬頭望望天光,這既早已過了晨起時分,也更不是安歇時候,無緣無故,怎地鳴起鍾來?看晉陽時,見她亦麵帶疑惑,想來並無前例,遂是心中猜疑不定。
但聽寺鍾響過廿二下,八聲長,十四短,不零卻又不整,不由愈發疑惑。隻還無暇細想,那右廂的門便又開了,薑涉即把這事拋諸腦後,但抬頭看去。
隻見燁姑陪著薑杜氏緩步出來,一路輕聲低語,囑她小心。
薑杜氏仍是從前模樣,簡單一襲青袍,佛珠握在手中,從容下階。
薑涉同晉陽、永王紛紛上前行禮,薑杜氏但隻點了個頭,倒是多看晉陽一眼,給了個吝嗇笑容,「晉陽若不嫌棄,就與老身同坐罷。」
晉陽自是乖巧應著,永王卻是驚了一下,結結巴巴道:「可、可馬車狹小,能坐下三個人麽?還是另有大車……」
燁姑冷冰冰地道:「王爺若不慣騎馬,可與老奴同坐。」
永王立時叫嚷起來,「孤不迴去了,孤要去見皇叔,孤要……」
薑杜氏眉頭一皺,燁姑立刻便道:「王爺迴與不迴,但憑王爺心意,隻是佛前清淨地方,請王爺莫要高聲喧譁,擾了大師清修。」
永王頗不服氣地冷笑一聲,「孤……」不待他再說什麽不敬的話出來,晉陽便將他一戳,聲音極低地道,「三哥哥,你還定要不吃敬酒麽?」
永王看她半晌,終是咬牙切齒地迸出兩個字來:「我吃!」
薑涉但隻垂頭恭敬立在一旁,聽幾人達成共識,便又相隨行走,由始至終,隻匆匆瞧過一眼薑杜氏正臉。好在是早已習慣,卻也不覺有多苦澀。唯是詫異敬王怎不同行,但想起他那經卷未完,也就釋然。
兩輛馬車,最終一輛坐了薑杜氏和晉陽,一輛坐了燁姑與臉皺成苦瓜的永王。薑涉同薑沅自騎馬跟在後頭,按轡徐行,舉目但見四野俱青,春光已盛,和暖得甚至存了些初夏的苗頭。迴城路亦熟亦生,惜風光再好,禁不住心事萬重。
薑涉始才想起,竟沒顧得上問過晉陽,國丈夫人的帶髮修行竟如何了。不過去歲太後壽誕時,兩人是在前兩日才趕迴京中,今年這般,看來事情已然告一段落。就這麽告一段落,懲治貪腐之事,也果然如莊碩當初所言,未能一以貫之。如今眼看著,國舅爺竟慢慢也又張揚起來。修行修行,倒仿佛有些可笑,縱然她如何誠心地修行,原家那數條性命,終究也已化地下塵埃。
誠心……求佛或是問道,俱都一樣,但隻要順心誠意,便就是好的。
敬王方才的言語忽然又在她耳畔響起,薑涉猛然一震,順心誠意,順心誠意……若是不順心,不誠意,那又如何?國丈夫人之修行,是為夫贖罪,晉陽之修行,名為陪伴長輩,實則會否也有迴避婚姻之意?那麽太後之求佛,昭寧帝之問道,果然也是真心誠意麽?
她忽覺心口發涼,何謂順心?若求佛問道,也不過是順其心意而為之,順我則昌,逆我則亡,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她始終將昭寧帝錯看。她的確有這麽想過,想他信用鄧袞,也是另有深意。可這個深意,真的是為國為民麽?忽然之間,她竟不那麽確信起來。
「我是渾說嗎?」永王哼了一聲,但看著晉陽臉色,終於是吞聲迴去,「好好好,我不說了就是。」說著抬眼一望,忽又嗤了一聲,「出來了。」
薑涉其實亦作此想,所謂命數,她由始至終將信將疑。雖有曲千秋那等神機妙算印證,可終究也是無本之木。何況為君上者豈可篤信天命?本是用以製人,結果反而困己,朝野上下無人敢勸,隻知逢迎,佛道之風盛行,連她和永王都千裏迢迢被命去求取一尊白玉觀音,無怪乎永王憤怒不平。不過她卻又覺著敬王話中有話,好像在暗喻姻緣。姻緣,姻緣,她如何能求這姻緣?
正在猜疑琢磨,忽聽永王說道「出來了」,便抬頭望去,隻見房門果然又開,身著圓領青布袍的老婦人挺直如鬆地立在那處,神情寡淡,候她近前,便將一紙紅箋遞了過來。
薑涉恭敬接過,待燁姑重又入屋,方才展卷欲觀。
永王卻也湊了過來,同她一併在看,嘴上又是大不引以為然,「半真半假,正著說一套,反著又能說一套,泛泛之詞罷了,假的,都是假的,不如別看。」
薑涉看那字跡秀雅之餘,倒也別有風骨,以字觀人可略見一斑,這位莫禪大師應不是虛浮之輩,不過話說迴來,他既能得薑杜氏青睞,定然是有些道行。不過正統佛門,似乎不甚看重這些簽字解言罷,莫非其中另有隱喻?
她便仔細看了又看,斟酌那四句簽辭。
水中花月,霧裏樓閣,求或得之,舍或失之。
不過隻這短短幾字,而且並無永王適才話裏提到的解詞,是要自己參詳的意思麽?可未免太過空泛。
她想不分明,隻聽晉陽帶著笑問道:「表兄這支簽又是寫的什麽?」
薑涉自覺無甚需要隱瞞,便隻坦然答了。
晉陽念了兩遍,亦是不解,「這簽的意思倒有些費人琢磨,不知解詞又是什麽?」
「沒有解詞,也別費那個腦子。」永王冷哼一聲,「別說這個,你到底讓不讓我去見皇叔?」
晉陽再是嘆了口氣,「三哥……」
話音未盡,鍾聲忽起。
第163章
薑涉抬頭望望天光,這既早已過了晨起時分,也更不是安歇時候,無緣無故,怎地鳴起鍾來?看晉陽時,見她亦麵帶疑惑,想來並無前例,遂是心中猜疑不定。
但聽寺鍾響過廿二下,八聲長,十四短,不零卻又不整,不由愈發疑惑。隻還無暇細想,那右廂的門便又開了,薑涉即把這事拋諸腦後,但抬頭看去。
隻見燁姑陪著薑杜氏緩步出來,一路輕聲低語,囑她小心。
薑杜氏仍是從前模樣,簡單一襲青袍,佛珠握在手中,從容下階。
薑涉同晉陽、永王紛紛上前行禮,薑杜氏但隻點了個頭,倒是多看晉陽一眼,給了個吝嗇笑容,「晉陽若不嫌棄,就與老身同坐罷。」
晉陽自是乖巧應著,永王卻是驚了一下,結結巴巴道:「可、可馬車狹小,能坐下三個人麽?還是另有大車……」
燁姑冷冰冰地道:「王爺若不慣騎馬,可與老奴同坐。」
永王立時叫嚷起來,「孤不迴去了,孤要去見皇叔,孤要……」
薑杜氏眉頭一皺,燁姑立刻便道:「王爺迴與不迴,但憑王爺心意,隻是佛前清淨地方,請王爺莫要高聲喧譁,擾了大師清修。」
永王頗不服氣地冷笑一聲,「孤……」不待他再說什麽不敬的話出來,晉陽便將他一戳,聲音極低地道,「三哥哥,你還定要不吃敬酒麽?」
永王看她半晌,終是咬牙切齒地迸出兩個字來:「我吃!」
薑涉但隻垂頭恭敬立在一旁,聽幾人達成共識,便又相隨行走,由始至終,隻匆匆瞧過一眼薑杜氏正臉。好在是早已習慣,卻也不覺有多苦澀。唯是詫異敬王怎不同行,但想起他那經卷未完,也就釋然。
兩輛馬車,最終一輛坐了薑杜氏和晉陽,一輛坐了燁姑與臉皺成苦瓜的永王。薑涉同薑沅自騎馬跟在後頭,按轡徐行,舉目但見四野俱青,春光已盛,和暖得甚至存了些初夏的苗頭。迴城路亦熟亦生,惜風光再好,禁不住心事萬重。
薑涉始才想起,竟沒顧得上問過晉陽,國丈夫人的帶髮修行竟如何了。不過去歲太後壽誕時,兩人是在前兩日才趕迴京中,今年這般,看來事情已然告一段落。就這麽告一段落,懲治貪腐之事,也果然如莊碩當初所言,未能一以貫之。如今眼看著,國舅爺竟慢慢也又張揚起來。修行修行,倒仿佛有些可笑,縱然她如何誠心地修行,原家那數條性命,終究也已化地下塵埃。
誠心……求佛或是問道,俱都一樣,但隻要順心誠意,便就是好的。
敬王方才的言語忽然又在她耳畔響起,薑涉猛然一震,順心誠意,順心誠意……若是不順心,不誠意,那又如何?國丈夫人之修行,是為夫贖罪,晉陽之修行,名為陪伴長輩,實則會否也有迴避婚姻之意?那麽太後之求佛,昭寧帝之問道,果然也是真心誠意麽?
她忽覺心口發涼,何謂順心?若求佛問道,也不過是順其心意而為之,順我則昌,逆我則亡,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她始終將昭寧帝錯看。她的確有這麽想過,想他信用鄧袞,也是另有深意。可這個深意,真的是為國為民麽?忽然之間,她竟不那麽確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