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教會讓喬大乖做尚璞賑災的助手,尚璞因人手太少,自然答應。
從那天起,喬大乖天天跟在尚璞身後,口口聲聲喊他“賑災總辦”,寸步不離。
每到一個粥場,或者重建工地,他都要登高宣說尚璞是賑災“總辦”,而他則是“幫辦”,說是主教大人新近欽點的,要眾人都要記住他倆。
大家聽了,心中暗笑,心道:“尚璞頂風冒雨賑災,也沒說讓大家記住他。你是哪裏冒出來的,還自委什麽‘幫辦’,可笑!”
有時喬大乖講完了,還硬要尚璞講幾句,初時尚璞不得不說幾句敷衍他,後來災急事繁,哪有什麽心思訓話,隻迴一句:“沒工夫,幹活!”
不久,喬大乖又不大跟在尚璞身後了,他以“幫辦”之名,領著幾個洋修士和拖著辮子的平教徒,專與尚璞錯時巡視。
尚璞隻有一個平教徒跟著,他倆去粥場,喬大乖則去建房工地,尚璞去工地,他則去粥場。
喬大乖每到一處,都讓隨從像眾星捧月一般圍著他,擺足了譜,且都要訓話。凡有訓話,他又大多假借尚璞的名義發號施令。如此久了,大家也分不清他說的話到底是尚璞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總之,凡是宣布壞的指令,都說是尚璞定的;而好的指令,則是他瞞著尚璞給大家辦的。
喬大乖本人也從中嚐到了甜頭,雖不是什麽官,卻過足了“官”癮。
這一日,粥場裏的災民突然騷動起來。你道怎地?原來此前插箸能立的粥,近來卻漸漸變得稀薄了。特別是尚璞去工地的日子,粥場的粥常常能照得見人影子。但礙於尚璞之前的恩惠,災民們也都沒往歪處想,隻當是他一時疏忽所致。
可災民們吃不飽肚子,日子久了就有些牢騷,甚而罵娘了。
喬大乖聽了,便登高嗬斥,並說:“尚總辦一早吩咐過了的,說是災情即將過去,當前要以建房為急務。人嘛,隻要有口稀的,餓不死就行。再說,吃的多,拉的多,無論什麽好東西,咽下嗓子眼去就是屎。尚總辦把賑災款都挪去建房子了。”
災民一陣抱怨。
喬大乖又說:“尚總辦還說了,讓大家勒緊褲腰帶忍一忍,他說:隻有等到太後老佛爺什麽時候睡醒了,大發慈悲時,大家才有的吃!唉,尚總辦也難辦,老歎氣呢,說:‘老佛爺整天呆在後宮裏享福,她怎知老百姓的苦?發慈悲還早著呢。’”
說到這裏,他又突然有所警覺似的噤聲道:“噓,這話可不能亂傳,要讓官府知道了,鬧不好要殺頭的!”
無奈災民們肚子餓,仍隻是罵!
喬大乖也很無奈,忙迴頭安排跟他的人說:“下頓添米,務必要大家吃飽!”又再三囑咐大家:“這是我擅做主張,萬不可讓尚總辦知道了。不然,他要挪銀建房,知道了不依!”
果然,下頓熬出的粥稠了許多。
如此三番,大家又漸漸奉喬大乖為活菩薩了,見了他甚而磕頭作揖,而對尚璞卻暗自咒罵起來。
喬大乖見狀,自以為得意。
尚璞哪裏知道粥場裏的這些事?他正一心防範工地上偷工減料呢。
然而有一天,他發現一戶災民在自家工地上哭,忙上前問:“怎的了?”
那個災民說:“教會賑濟的檁條不夠,少了五六根,這樣怎麽掛瓦?”
尚璞大怒,即刻問那平教徒。
那個平教徒是喬大乖引薦入教的,見尚璞問話,皮笑肉不笑地說:“迴尚總辦的話,喬幫辦對小人說了,這都是照您老的吩咐做的。他說您老說過,如今粥場粥太稀,要讓災民吃飽飯,活命要緊,這工地上嘛,寧可省些料,湊合著用唄。”
尚璞大為疑惑,忙問:“我何曾說過這樣的話?再說,熬粥能用幾個錢?還要從工料上克扣?”又想:“今兒最好去粥場找他,當麵問個明白,兩頭傳話怕是扯羅不清。”
他倆隨即來到粥場,剛好趕上放粥,災民尤其是那些流民,端著個破碗你爭我奪的,唯恐吃不到肚裏去。
突然有人見尚璞來了,立時側目而視。
尚璞很納悶,以前大家可不是這樣對自己的呀。
粥場也有教徒在那裏,找人打聽喬大乖,說是他去工地了,尚璞隻好去工地找。
可也巧,每個工地上,都是他前腳走、他後腳去。這樣一直追到天黑,也沒趕上他的人影兒。
第二天,他又去別的村落查看,不看則已,一看倒吸一口冷氣:那些受災農戶,教會資助的東西要麽是破磚爛瓦,要麽是斷梁殘檁,家家都罵娘,且罵的都是尚總辦。
青桐聽了尚璞的經曆,寬慰了他一番,說等跟他去賑災時向那些災民好好解釋一下。
翌日,他倆來到一處山村,那裏雖則地勢較高,並不在黃泛區內,然而因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洪,被衝倒的房屋也不計其數。幸存的村民們有發呆的,有歎息的。
村裏有個劉老頭,房子壘到大半了,卻發現教會賑濟的屋梁足足短了三尺,他雇人起屋,搭上工錢不說,屋梁卻不夠長!
青桐同情地問:“這可咋辦?為何事先沒丈量好?”
老劉頭很恨地說:“都怪那個黑心尚總辦!——俺打地基時,他打發喬幫辦領著人來丈量過的,量的是足夠長。可等臨上梁時,送梁的人卻說,尚總辦需要置辦車馬行頭,因俺家房梁材質好,就硬給截去了一段。唉,這個天殺的!真他娘的缺了八輩子德了,太喪良心了!”
尚璞腦袋有些發蒙,叫道:“神人共鑒,哪有這事呀?真是豈有此理!”
不料這個偏僻山村的災民中,曾有人去教會粥場裏討過粥,在那裏見過尚璞的,情知他就是尚總辦,便指著他的鼻子罵,說該往死裏打。
青桐見勢不妙,忙拉著尚璞抽身往外走。
尚璞還想跟山民辯解呢,不料腦後已然飛來半塊磚頭,幸虧青桐眼疾手快,一下撥開了那塊磚,落在了尚璞後腳跟下。
他倆驚出了一身汗,忙撿小路跑下山去。
迴到家裏,芳華聽說了今天的兇險,後怕地說:“唉,咱趁早迴家,撒手不幹了。——幹也幹不出個好來!”
尚璞氣忿忿地說明日去找喬大乖理論。
青桐勸他息怒,說明明白白被人算計了,找他也百搭。
可尚璞一時冷靜不下來。
芳華見說不結他,忙去廚房裏告知了倩兒,倩兒過來也扳住尚璞的頭左看右看,見並無傷痕,這才放了心,便剜了他一指頭,氣哼哼地說:“屋裏人說話還誤你咋的?明兒若執意出去,跟那些混人又辨不清是非,怕還會遭人背後下黑手!”
尚璞見芳華在一側垂淚,自己也不禁長歎一聲,默默無語,坐著發呆。
倩兒炒了兩個菜,尚璞和青桐借酒澆愁。
青桐不解地說:“哥呀,我聽我哥說你博覽群書,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你說今兒咋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呢?”
尚璞不答,隻問:“你聽哪個哥說?”
青桐順嘴說:“我姐夫唄,向廷哥。聽他說,你以前還會算卦呢,曾經給他算過的,準的很!——哎,對了,你為啥就不能給自己算算,看何能時來運轉,也好趨利避害呀?”
尚璞苦笑道:“那是當年我無所事事,胡亂算著玩的。可近年來哪有閑心擺弄那個?口訣也早忘光了。最要緊的是,卜卦這玩意兒,須置身事外,才能旁觀者清,因而天下人從不給自己算卦!”
青桐點點頭,也不再說話。
兩人燈下對酌,愈喝愈悶。芳菲與巧兒過來催了幾次,青桐才迴去歇了。
一連數日,尚璞不再出門。
喬載智與小石頭、野葦也聽說了這些事,不時跑到書房裏來打聽;青桐的兒子陳安邦、陳安疆、陳安邊和女兒陳安茹,也常過院來玩。尚璞和青桐聽著孩子們的嬉鬧聲,也就暫時忘了那些憂愁,安享這天倫之樂罷了。
一天,青桐對尚璞說:“眼下載智和安邦他們都是半大的孩子了,一個個機靈鬼怪的,出門應該沒顧慮,可叫他們結伴出去打聽一下,還有什麽傳聞沒有。”
尚璞沉思了一下,便也點點頭。
青桐把孩子們叫來囑咐了一番。孩子們早在家憋壞了,都很想出去跑跑,連尚可馨、陳安茹和野葦也要跟著去。
尚璞黑著臉不吱聲,她三個女孩察言觀色,知道大人不願意,也就不敢強嘴了。
半天後,喬載智、陳安邦和小石頭從外麵迴來了,說是街上到處臭烘烘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沒處歇腳;另外災民們都罵尚總辦呢,不僅貪墨教會義款,還在工地上偷工減料,更恨人的是竟用餿米熬粥,喝得人拉肚子!
尚璞聽了,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青桐忙問:“什麽餿米?喝得拉肚子?”
喬載智著急地說:“他們說後來熬的粥有黴味,好多人拉稀,人家都抱怨伯伯!”
青桐斷然說:“別聽他們胡說,這不關你伯伯的事!”又追問:“那裏跑肚拉稀的人多不多?”
陳安邦接話說:“不知道呢,多少又怎樣?反正到處有人拉稀,走到哪裏都臭烘烘的。”
青桐心存疑慮,要他們再去打聽,並再三囑咐,不可在外吃東西,喝水也要迴家喝!
孩子們答應著去了,傍晚迴來,還是一樣的迴話。
第二天又去打聽,然而這次迴來,一個個都麵帶憂色。
尚璞忙問咋了,喬載智憂慮地說:“聽人說,朝廷派了欽差大臣來賑災了。到處傳言,伯伯曾說過老佛爺隻知在宮裏享福,任由災民餓肚子。這話要是傳到欽差大人的耳朵裏,怕要殺頭呢!”
尚璞一拍桌案,怒喝道:“胡說,我何曾說過這話!”
喬載智見尚伯伯發怒,不敢吱聲了。
尚璞心中雖怒,卻又無從辯白,覺得自己就像掉進漩渦一樣,頭腳倒旋,沒抓沒撈的。
青桐忙勸:“哥哥放心,常言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分明是喬大乖假借哥哥的口,亂說一通。假若官府來問,自有兄弟我作人證!如今且不要管他,走一步看一步吧。”
尚璞點點頭。
他倆還想對酌,可兩家的存酒早已喝沒了,醫館和畫店裏又冷冷清清,兩家日子拮據,手頭沒有現錢沽酒。尚璞隻好喚尚公任來,讓他去街上賒些來。
這天,那幾個孩子又到街上逛蕩,突然一陣鳴鑼開道,遠遠見來了一隊兵丁,都打著旗鑼傘蓋,後麵又跟著一簇人馬,前麵有人喊:“閑人閃開嘍,欽差駕到!”
路人嚇得四處躲避,有些躲避不及的,被疾步趕來的兵勇抽了鞭子。
三個孩子忙跟人跪下,喬載智跪在最前麵,心裏呯呯直跳,唯恐跪的地方不對,挨兵勇的鞭子。直待公人的靴子從他眼皮底下過去了,他這才放心。
但他又很好奇,忍不住抬眼偷看那大官的模樣:隻見他蓄著山羊胡子,端坐在轎子裏,頭戴涼帽,紅纓上麵是耀眼的明珠,插著花翎,穿著黑蟒袍,補子上繡著個錦雞,脖子上掛著一串珠子,就像和尚的念珠。
大官前麵有一隊人馬,舉著旗羅傘蓋,後麵又是一隊人馬,都拿著刀槍劍戟。
馬隊噠噠噠地過去了,揚起了一陣熱騰騰的塵土。
喬載智心想:“怪不得爹爹一心要哥哥去考科舉呢,當了大官可真他媽的威風!”
眾人待遠近都沒動靜了,才敢起來,然後歎氣的歎氣,咒罵的咒罵。
這裏幾個孩子趕緊迴家報信。
尚璞和青桐聽了,反而不急躁了,齊聲道:“既然欽差大人來了,是福盼不來,是禍躲不過。事已至此,那就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吧。”
他倆沒事便在店裏閑坐,這天門外突然來了一些做公的,又來了一隊兵,森然列在門外兩側。
孩子們見了,一時嚇得心裏突突的。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從那天起,喬大乖天天跟在尚璞身後,口口聲聲喊他“賑災總辦”,寸步不離。
每到一個粥場,或者重建工地,他都要登高宣說尚璞是賑災“總辦”,而他則是“幫辦”,說是主教大人新近欽點的,要眾人都要記住他倆。
大家聽了,心中暗笑,心道:“尚璞頂風冒雨賑災,也沒說讓大家記住他。你是哪裏冒出來的,還自委什麽‘幫辦’,可笑!”
有時喬大乖講完了,還硬要尚璞講幾句,初時尚璞不得不說幾句敷衍他,後來災急事繁,哪有什麽心思訓話,隻迴一句:“沒工夫,幹活!”
不久,喬大乖又不大跟在尚璞身後了,他以“幫辦”之名,領著幾個洋修士和拖著辮子的平教徒,專與尚璞錯時巡視。
尚璞隻有一個平教徒跟著,他倆去粥場,喬大乖則去建房工地,尚璞去工地,他則去粥場。
喬大乖每到一處,都讓隨從像眾星捧月一般圍著他,擺足了譜,且都要訓話。凡有訓話,他又大多假借尚璞的名義發號施令。如此久了,大家也分不清他說的話到底是尚璞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總之,凡是宣布壞的指令,都說是尚璞定的;而好的指令,則是他瞞著尚璞給大家辦的。
喬大乖本人也從中嚐到了甜頭,雖不是什麽官,卻過足了“官”癮。
這一日,粥場裏的災民突然騷動起來。你道怎地?原來此前插箸能立的粥,近來卻漸漸變得稀薄了。特別是尚璞去工地的日子,粥場的粥常常能照得見人影子。但礙於尚璞之前的恩惠,災民們也都沒往歪處想,隻當是他一時疏忽所致。
可災民們吃不飽肚子,日子久了就有些牢騷,甚而罵娘了。
喬大乖聽了,便登高嗬斥,並說:“尚總辦一早吩咐過了的,說是災情即將過去,當前要以建房為急務。人嘛,隻要有口稀的,餓不死就行。再說,吃的多,拉的多,無論什麽好東西,咽下嗓子眼去就是屎。尚總辦把賑災款都挪去建房子了。”
災民一陣抱怨。
喬大乖又說:“尚總辦還說了,讓大家勒緊褲腰帶忍一忍,他說:隻有等到太後老佛爺什麽時候睡醒了,大發慈悲時,大家才有的吃!唉,尚總辦也難辦,老歎氣呢,說:‘老佛爺整天呆在後宮裏享福,她怎知老百姓的苦?發慈悲還早著呢。’”
說到這裏,他又突然有所警覺似的噤聲道:“噓,這話可不能亂傳,要讓官府知道了,鬧不好要殺頭的!”
無奈災民們肚子餓,仍隻是罵!
喬大乖也很無奈,忙迴頭安排跟他的人說:“下頓添米,務必要大家吃飽!”又再三囑咐大家:“這是我擅做主張,萬不可讓尚總辦知道了。不然,他要挪銀建房,知道了不依!”
果然,下頓熬出的粥稠了許多。
如此三番,大家又漸漸奉喬大乖為活菩薩了,見了他甚而磕頭作揖,而對尚璞卻暗自咒罵起來。
喬大乖見狀,自以為得意。
尚璞哪裏知道粥場裏的這些事?他正一心防範工地上偷工減料呢。
然而有一天,他發現一戶災民在自家工地上哭,忙上前問:“怎的了?”
那個災民說:“教會賑濟的檁條不夠,少了五六根,這樣怎麽掛瓦?”
尚璞大怒,即刻問那平教徒。
那個平教徒是喬大乖引薦入教的,見尚璞問話,皮笑肉不笑地說:“迴尚總辦的話,喬幫辦對小人說了,這都是照您老的吩咐做的。他說您老說過,如今粥場粥太稀,要讓災民吃飽飯,活命要緊,這工地上嘛,寧可省些料,湊合著用唄。”
尚璞大為疑惑,忙問:“我何曾說過這樣的話?再說,熬粥能用幾個錢?還要從工料上克扣?”又想:“今兒最好去粥場找他,當麵問個明白,兩頭傳話怕是扯羅不清。”
他倆隨即來到粥場,剛好趕上放粥,災民尤其是那些流民,端著個破碗你爭我奪的,唯恐吃不到肚裏去。
突然有人見尚璞來了,立時側目而視。
尚璞很納悶,以前大家可不是這樣對自己的呀。
粥場也有教徒在那裏,找人打聽喬大乖,說是他去工地了,尚璞隻好去工地找。
可也巧,每個工地上,都是他前腳走、他後腳去。這樣一直追到天黑,也沒趕上他的人影兒。
第二天,他又去別的村落查看,不看則已,一看倒吸一口冷氣:那些受災農戶,教會資助的東西要麽是破磚爛瓦,要麽是斷梁殘檁,家家都罵娘,且罵的都是尚總辦。
青桐聽了尚璞的經曆,寬慰了他一番,說等跟他去賑災時向那些災民好好解釋一下。
翌日,他倆來到一處山村,那裏雖則地勢較高,並不在黃泛區內,然而因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洪,被衝倒的房屋也不計其數。幸存的村民們有發呆的,有歎息的。
村裏有個劉老頭,房子壘到大半了,卻發現教會賑濟的屋梁足足短了三尺,他雇人起屋,搭上工錢不說,屋梁卻不夠長!
青桐同情地問:“這可咋辦?為何事先沒丈量好?”
老劉頭很恨地說:“都怪那個黑心尚總辦!——俺打地基時,他打發喬幫辦領著人來丈量過的,量的是足夠長。可等臨上梁時,送梁的人卻說,尚總辦需要置辦車馬行頭,因俺家房梁材質好,就硬給截去了一段。唉,這個天殺的!真他娘的缺了八輩子德了,太喪良心了!”
尚璞腦袋有些發蒙,叫道:“神人共鑒,哪有這事呀?真是豈有此理!”
不料這個偏僻山村的災民中,曾有人去教會粥場裏討過粥,在那裏見過尚璞的,情知他就是尚總辦,便指著他的鼻子罵,說該往死裏打。
青桐見勢不妙,忙拉著尚璞抽身往外走。
尚璞還想跟山民辯解呢,不料腦後已然飛來半塊磚頭,幸虧青桐眼疾手快,一下撥開了那塊磚,落在了尚璞後腳跟下。
他倆驚出了一身汗,忙撿小路跑下山去。
迴到家裏,芳華聽說了今天的兇險,後怕地說:“唉,咱趁早迴家,撒手不幹了。——幹也幹不出個好來!”
尚璞氣忿忿地說明日去找喬大乖理論。
青桐勸他息怒,說明明白白被人算計了,找他也百搭。
可尚璞一時冷靜不下來。
芳華見說不結他,忙去廚房裏告知了倩兒,倩兒過來也扳住尚璞的頭左看右看,見並無傷痕,這才放了心,便剜了他一指頭,氣哼哼地說:“屋裏人說話還誤你咋的?明兒若執意出去,跟那些混人又辨不清是非,怕還會遭人背後下黑手!”
尚璞見芳華在一側垂淚,自己也不禁長歎一聲,默默無語,坐著發呆。
倩兒炒了兩個菜,尚璞和青桐借酒澆愁。
青桐不解地說:“哥呀,我聽我哥說你博覽群書,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你說今兒咋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呢?”
尚璞不答,隻問:“你聽哪個哥說?”
青桐順嘴說:“我姐夫唄,向廷哥。聽他說,你以前還會算卦呢,曾經給他算過的,準的很!——哎,對了,你為啥就不能給自己算算,看何能時來運轉,也好趨利避害呀?”
尚璞苦笑道:“那是當年我無所事事,胡亂算著玩的。可近年來哪有閑心擺弄那個?口訣也早忘光了。最要緊的是,卜卦這玩意兒,須置身事外,才能旁觀者清,因而天下人從不給自己算卦!”
青桐點點頭,也不再說話。
兩人燈下對酌,愈喝愈悶。芳菲與巧兒過來催了幾次,青桐才迴去歇了。
一連數日,尚璞不再出門。
喬載智與小石頭、野葦也聽說了這些事,不時跑到書房裏來打聽;青桐的兒子陳安邦、陳安疆、陳安邊和女兒陳安茹,也常過院來玩。尚璞和青桐聽著孩子們的嬉鬧聲,也就暫時忘了那些憂愁,安享這天倫之樂罷了。
一天,青桐對尚璞說:“眼下載智和安邦他們都是半大的孩子了,一個個機靈鬼怪的,出門應該沒顧慮,可叫他們結伴出去打聽一下,還有什麽傳聞沒有。”
尚璞沉思了一下,便也點點頭。
青桐把孩子們叫來囑咐了一番。孩子們早在家憋壞了,都很想出去跑跑,連尚可馨、陳安茹和野葦也要跟著去。
尚璞黑著臉不吱聲,她三個女孩察言觀色,知道大人不願意,也就不敢強嘴了。
半天後,喬載智、陳安邦和小石頭從外麵迴來了,說是街上到處臭烘烘的,無論走到哪裏都沒處歇腳;另外災民們都罵尚總辦呢,不僅貪墨教會義款,還在工地上偷工減料,更恨人的是竟用餿米熬粥,喝得人拉肚子!
尚璞聽了,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青桐忙問:“什麽餿米?喝得拉肚子?”
喬載智著急地說:“他們說後來熬的粥有黴味,好多人拉稀,人家都抱怨伯伯!”
青桐斷然說:“別聽他們胡說,這不關你伯伯的事!”又追問:“那裏跑肚拉稀的人多不多?”
陳安邦接話說:“不知道呢,多少又怎樣?反正到處有人拉稀,走到哪裏都臭烘烘的。”
青桐心存疑慮,要他們再去打聽,並再三囑咐,不可在外吃東西,喝水也要迴家喝!
孩子們答應著去了,傍晚迴來,還是一樣的迴話。
第二天又去打聽,然而這次迴來,一個個都麵帶憂色。
尚璞忙問咋了,喬載智憂慮地說:“聽人說,朝廷派了欽差大臣來賑災了。到處傳言,伯伯曾說過老佛爺隻知在宮裏享福,任由災民餓肚子。這話要是傳到欽差大人的耳朵裏,怕要殺頭呢!”
尚璞一拍桌案,怒喝道:“胡說,我何曾說過這話!”
喬載智見尚伯伯發怒,不敢吱聲了。
尚璞心中雖怒,卻又無從辯白,覺得自己就像掉進漩渦一樣,頭腳倒旋,沒抓沒撈的。
青桐忙勸:“哥哥放心,常言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分明是喬大乖假借哥哥的口,亂說一通。假若官府來問,自有兄弟我作人證!如今且不要管他,走一步看一步吧。”
尚璞點點頭。
他倆還想對酌,可兩家的存酒早已喝沒了,醫館和畫店裏又冷冷清清,兩家日子拮據,手頭沒有現錢沽酒。尚璞隻好喚尚公任來,讓他去街上賒些來。
這天,那幾個孩子又到街上逛蕩,突然一陣鳴鑼開道,遠遠見來了一隊兵丁,都打著旗鑼傘蓋,後麵又跟著一簇人馬,前麵有人喊:“閑人閃開嘍,欽差駕到!”
路人嚇得四處躲避,有些躲避不及的,被疾步趕來的兵勇抽了鞭子。
三個孩子忙跟人跪下,喬載智跪在最前麵,心裏呯呯直跳,唯恐跪的地方不對,挨兵勇的鞭子。直待公人的靴子從他眼皮底下過去了,他這才放心。
但他又很好奇,忍不住抬眼偷看那大官的模樣:隻見他蓄著山羊胡子,端坐在轎子裏,頭戴涼帽,紅纓上麵是耀眼的明珠,插著花翎,穿著黑蟒袍,補子上繡著個錦雞,脖子上掛著一串珠子,就像和尚的念珠。
大官前麵有一隊人馬,舉著旗羅傘蓋,後麵又是一隊人馬,都拿著刀槍劍戟。
馬隊噠噠噠地過去了,揚起了一陣熱騰騰的塵土。
喬載智心想:“怪不得爹爹一心要哥哥去考科舉呢,當了大官可真他媽的威風!”
眾人待遠近都沒動靜了,才敢起來,然後歎氣的歎氣,咒罵的咒罵。
這裏幾個孩子趕緊迴家報信。
尚璞和青桐聽了,反而不急躁了,齊聲道:“既然欽差大人來了,是福盼不來,是禍躲不過。事已至此,那就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吧。”
他倆沒事便在店裏閑坐,這天門外突然來了一些做公的,又來了一隊兵,森然列在門外兩側。
孩子們見了,一時嚇得心裏突突的。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