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芳菲從省城迴到了奶奶和父母身邊,親人見麵,格外親熱。
她將陳家帶來的人參、蟲草等獻給老人調養身子,——如今她耳濡目染,也已成了半個醫生了,還親自為家人調製藥膳呢。
夜幕降臨,她登上繡樓,重開軒窗,丫鬟們替她鋪床舒被,伺候她歇下。
夜裏萬籟俱寂,她反倒不習慣一個人冷冷清清地睡了,輾轉反側之際,她忽然想起巧兒來,——不知她守寡的這兩年,日子過得好不好?
第二天,她先給奶奶請了安,又去娘房裏問安。她娘讓她坐在榻上,親自為她梳頭,還給她編了小時候的小辮兒,她攬鏡照了,笑得咯咯的,說:“小時候有這麽醜嗎?”
她娘端詳著她的模樣,笑著說:“俺閨女可從來不醜,再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呢。你今年十七歲了,正是最漂亮的年紀,在城裏也數得著!”
芳菲聽了,又勾起事來,便問:“還有個漂亮的呢,就是巧兒。她十五歲那年出嫁,我去陪她說話,也許是她上了妝,我覺得她比畫上的人還漂亮呢,連依蓮嫂子都誇她,她那可愛的模樣我總忘不了。”
她娘歎口氣說:“唉,漂亮有啥用?她是個苦命人,一輩子也享不到福!”
巧兒說;“眨眼間我出嫁也一年了,離家也遠,也沒法問問她,她過得好嗎?”
她娘說:“好什麽?那裏的鄉紳要給她立貞節牌坊,這可把你達禮叔喜得不行,逢人就說。不料她公婆卻不願意,說她是他家未出嫁的黃花閨女呢,早認了她做女兒了,將來還要給她招個女婿來養老呢,立什麽貞節牌坊?那裏的鄉紳們不依,說他公公婆婆真要讓兒媳改嫁,那就是傷風敗俗。大夥兒不依不饒,生生地把她公公婆婆氣死了。如今她家的田產也被他公婆的侄子們分了——因她沒有生養啊,自然由人家侄子繼承。巧兒在張家孤男寡女的住著不方便,無處可去,隻好投奔娘家來了。可你達禮叔卻覺得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再迴娘家過活就是不祥之人,整天對她冷言冷語的。說得她也自己覺得無臉見人,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她從不與外人見麵,直接成了個木頭人了。你倆好了一場,後來她連你出嫁也不知道呢。”
她娘說到這裏,已帶了哭腔,芳菲早已淚如泉湧了。
芳菲自從聽娘說了巧兒的境遇,天天吃不下、睡不著,她想不到乖巧嬌美的巧兒姐,如今真會遭受那種厄運,她不敢想象她那漂亮的容顏會蛻變成何等模樣。
她想去見她,卻又不敢見她,她知道她也不敢見人的,她已經被大家遺棄了,她也遺棄了大家。
就這樣過了半月,芳菲日日牽掛巧兒。
終於,有一天她對母親說想去看看巧兒姐。喬金寶在一旁聽了說道:“去看她做什麽?達禮叔說了,她是個不祥之人。”
他爹也歎了口氣,說:“她實在苦命!可是有什麽辦法呢?這都是她的命。”
芳菲懦懦地說:“看在姊妹情分上,我還是去看她一眼吧,這樣也了卻了我的牽掛。”
喬廣善點點頭,對喬金寶說:“你去賬房拿幾兩銀子來,讓你妹妹給她帶上。”
芳菲由奶娘陪著來到孟達禮的家門前,見他家宅院越來越破舊了,大門樓年久失修,缺了幾頁小瓦,還長了幾棵枯草,隨風晃動著。
奶娘讓芳菲在門外等著,她上前扣了扣門環。
不一會兒,大門吱呀一聲打開,露出一個老女人的臉,白發蒼蒼,滿臉皺紋。芳菲依稀認得,那就是嬸子,——巧兒的母親。大概是女兒的遭遇愁壞了她,她蒼老得有些讓人吃驚,原本有些駝的背,如今已是佝僂著了,再也直不起身子;看她身上的衣衫,襤褸而且肮髒。
嬸子倒是認得芳菲,一下子坐在了門台上。奶娘趕緊扶住她,芳菲問了安,三人一起來到堂屋裏。
嬸子用衣袖擦了擦桌凳,讓芳菲坐,然後去找茶碗,要給她沏茶。
芳菲忙止住她,拉著她的手一起坐到炕沿上,芳菲覺出她一直在顫抖著。
芳菲看了看屋裏,隱約可見牆角結滿蛛網,古老的家具上麵落了一層灰。
嬸子說:“你叔和你秋生哥下地幹活去了,巧兒一個人在後罩房裏呢,從不輕易到前麵來,要不我去叫她?”
芳菲說:“那咱就到後麵去看她吧。”
嬸子點點頭。
三人繞過堂屋,來到低矮的後罩房裏,窗戶糊著紙,顯得昏暗,窄窄的院子落滿樹葉。房間裏麵鴉雀無聲。
嬸子敲了敲門,說道:“閨女開門,你妹妹來了。”
無人答應,她推門進去,空無一人,她娘便知道她在哪了,——她肯定在佛堂裏,隔壁房間就是女兒的佛堂。
巧兒自從來家,她就連佛像也請迴來了,她在婆家時早已吃齋念佛兩年多了。
巧兒聽見有人來,忙出門來看。
她一眼就看見了芳菲,登時愣在了那裏,眼淚隨之就像斷了線的簾珠,劈裏啪啦地掉下來。
她萬萬想不到這個隻見過幾次麵的妹妹,這時會來看她,她以為別人早把她忘了,沒人會記住她的。
雖然她迴到娘家後依蓮嫂子曾經來過,那天她正要到前院見嫂子的時候,卻聽到父親大聲對嫂子說:“看她做什麽?她是個不祥之人!人家給她立貞潔牌坊,她也不要,真不知好歹,我隻當她死了!”
她聽了如同五雷轟頂,連自己的親爹都這麽嫌棄自己,她怎敢與外人見麵?
她也真怕給別人帶來晦氣。
那天她哭著跑迴後罩房裏,插住門,用被子蒙了頭抽泣。
嫂子隨之來砸門敲窗,她死活不應。
嫂子沒辦法,隻好留下了些吃的用的,含著淚迴去了。——那時喬向廷家正遭難呢,不然依蓮也會給她帶些銀兩來。
除了那一次以外,依蓮過後又來過一次,這次卻見前麵大門也上了鎖,原來是叔叔嬸子讓秋生套了驢車,一起到西鄉寺裏燒香許願去了,一者為了盡快讓兒子成就一門親事,二者也讓女兒迴心轉意,快去婆家立牌坊,以光耀門楣。
依蓮嫂子這次來,巧兒在後院並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見麵,她總覺得自己晦氣。
她在家除了做針線,有時瞅爹爹和哥哥不在家時,也幫著母親做點家務,其餘就是念佛誦經了,因她小時候是跟父親識過字的,故而能認得佛經。
這次母親悄無聲息地帶了人到後院來,她猝不及防,碰了麵,萬萬想不到竟是這個妹妹。
芳菲見了她,也不由得一陣陣心酸,隻見她整個人精瘦精瘦的,原來的鴨蛋臉兒,變成了窄長臉,無半點血色,蠟白蠟白的,原來水靈靈的那雙俊目,雖然依然透著秀氣,卻是眼窩深陷,似乎餓了許久似的,身子也像刀削似的纖細,以至細得令人擔心,擔心一陣風吹來,會把她像片樹葉一樣吹走。
芳菲向前走了兩步,摟住巧兒,嗚咽著叫了一聲“姐姐”,兩個人都無語凝噎。
芳菲的奶媽也落了淚,勸她倆說,在院裏站著幹嗎,還不屋去。巧兒這才迴過神來,淚中帶笑地往屋裏讓。
來到屋裏,隻見桌椅床鋪,一塵不染。
大家坐了,巧兒倒了兩盅白開水來,芳菲接了,說聲:“有勞姐姐,姐姐瘦了。”
嬸子與奶娘聽了,隻覺傷感,大家靜坐無語。
奶娘說:“老嫂子,咱倆前頭喝茶去,讓她姐倆說說話。”然後兩個人就到前麵去了。
待她倆走了,巧兒看看芳菲,顫聲說:“妹妹,你不該來看我,我是個不祥之人,怕會帶給你晦氣,連累你找不到好婆家。”
原來她竟不知道芳菲已然出嫁,雖然芳菲已有三個月身孕,但她天生身材婀娜,故而一點兒也不顯身子。
芳菲笑笑,說:“姐姐說哪裏話來?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哪有見人一麵就會帶來吉兇的?再說,你咋地就成了不祥之人了呢?當初明明是大夥兒把你往火坑裏推,推進去了反說你是個不祥之人,這不明擺著害人嗎?”
巧兒一聽就哭了,說:“隻有你才這樣說,就連我親爹也從沒說過這樣的話,反倒嫌棄我不在婆家守著石牌坊過活,讓他丟臉了。我迴到娘家以後,爹爹見我吃齋念佛,才稍微歡喜些兒,就去西寺裏給我抱來了這麽高的一摞佛經,讓我天天誦經念佛,以免移了心性。這不,我正在佛堂誦經呢,趕巧你就來了。幸虧爹爹不在家,他要知道我私自見了外人,怕是還不樂意呢!”
芳菲說:“叔是老糊塗了,嬸子又不當家。不過你也別難過了,天下哪有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的?”
巧兒說:“唉,也許我真是個掃把星,來到娘家,害哥哥也尋不上媳婦。可也是,人家聽了我這檔子事,誰家的姑娘還敢上門呢?唉,公婆去世以後,本來在婆家也能呆下去的,誰知我相公的堂弟卻來收房子,他是由族長開了祠堂,合族公議來繼承家產的。我一個婦道人家,又年輕守寡,跟他住在一個院子裏,出出進進也不方便,隻好迴娘家來了。誰知娘家又是這樣!”
芳菲聽了,也連聲歎息,問:“你婆婆公公怎地這麽快就下世了?”
巧兒道:“還不是立貞節牌坊鬧的?兩個老人家心裏隻拿我當女兒,族人知道了公婆的心意,怕我改嫁,有辱祖上門風,因而公議上報官府,非得要給我立貞節牌坊。連俺娘家爹也樂意,隻有公婆不依。俺爹還去跟公婆吵了一架,族人也常到俺家裏羅唕,活活把公婆給氣死了。他家侄子又乘勢霸占了俺的家產,俺隻好不顧臉麵投奔娘家來了。可是來了也沒臉見人,當初雖是爹爹同意把我嫁過去的,可今兒迴來了卻也不待見俺。如今俺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啊!唉,要不是為了一個人,天天為他吃齋念佛,我早就懸梁自盡了。”
芳菲嚇了一跳,趕忙說道:“可不敢胡說,年紀輕輕的,咋能這麽想不開呢!再說你若尋了短見,可讓叔叔嬸子怎麽活?”
巧兒道:“唉,爹娘的大恩來世再報吧。爹娘雖有生身養育之恩,可爹爹如今拿俺當個不祥之人,俺也知道爹爹的心思,俺實在不想拖累家裏人。唉,要不是為了一個人,俺早死了八百迴了。”
芳菲很納悶,就問:“那個人是誰呀?”
巧兒說:“我也不知道他是誰,隻見過一麵,是向廷哥領去的一位年輕先生,他醫術高深,救了我母親,救了我公公,也救了我。隻因他的一句話,公婆從那起對我知疼知熱的,我才能過上像人一樣的安穩日子。”
原來喬向廷領著青桐去給她家看病的事,芳菲一直還不知道呢,她那時也不知有青桐這個人啊,過後青桐又不說。
芳菲因久在醫館抓藥,對行醫得事也早看懂了,就說:“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是應該的。”
哪料巧兒一片癡情地說:“他不隻是俺的再生恩人,他更是我心裏無可替代的人。以前我不敢講,但自從看了佛經中的石橋禪,現在我敢講了,當然也隻敢對妹妹你一個人講,因為你是真心對我好的人!還有就是依蓮嫂子,我真後悔把她拒之門外,沒能當麵說說話,也許我令她傷透了心呢。”
芳菲聽了,有些不懂,問:“什麽石橋禪?”
巧兒瘦削枯黃的臉上竟然一時現出紅暈,羞澀地說:“就是佛經上說的: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有一天他對佛祖說:‘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子,我願意為她獻出一切。’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啊?’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經受那五百年的風吹,五百年的日曬,五百年的雨淋,隻求她從橋上經過。’佛陀說:‘阿難,某日等那女子從石橋上經過,那也便隻是經過,此刻你已化身為石橋,注定隻與風雨廝守。苦海無邊,迴頭是岸,還是看開放下,跳出塵緣吧。’可阿難仍癡心不改,日日向著那女子的方向張望,苦苦地等待。”
芳菲聽了,感動得掉下淚來。
可巧兒又說出了一番話,一時驚得她目瞪口呆。
欲知後事,下文分解。
她將陳家帶來的人參、蟲草等獻給老人調養身子,——如今她耳濡目染,也已成了半個醫生了,還親自為家人調製藥膳呢。
夜幕降臨,她登上繡樓,重開軒窗,丫鬟們替她鋪床舒被,伺候她歇下。
夜裏萬籟俱寂,她反倒不習慣一個人冷冷清清地睡了,輾轉反側之際,她忽然想起巧兒來,——不知她守寡的這兩年,日子過得好不好?
第二天,她先給奶奶請了安,又去娘房裏問安。她娘讓她坐在榻上,親自為她梳頭,還給她編了小時候的小辮兒,她攬鏡照了,笑得咯咯的,說:“小時候有這麽醜嗎?”
她娘端詳著她的模樣,笑著說:“俺閨女可從來不醜,再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呢。你今年十七歲了,正是最漂亮的年紀,在城裏也數得著!”
芳菲聽了,又勾起事來,便問:“還有個漂亮的呢,就是巧兒。她十五歲那年出嫁,我去陪她說話,也許是她上了妝,我覺得她比畫上的人還漂亮呢,連依蓮嫂子都誇她,她那可愛的模樣我總忘不了。”
她娘歎口氣說:“唉,漂亮有啥用?她是個苦命人,一輩子也享不到福!”
巧兒說;“眨眼間我出嫁也一年了,離家也遠,也沒法問問她,她過得好嗎?”
她娘說:“好什麽?那裏的鄉紳要給她立貞節牌坊,這可把你達禮叔喜得不行,逢人就說。不料她公婆卻不願意,說她是他家未出嫁的黃花閨女呢,早認了她做女兒了,將來還要給她招個女婿來養老呢,立什麽貞節牌坊?那裏的鄉紳們不依,說他公公婆婆真要讓兒媳改嫁,那就是傷風敗俗。大夥兒不依不饒,生生地把她公公婆婆氣死了。如今她家的田產也被他公婆的侄子們分了——因她沒有生養啊,自然由人家侄子繼承。巧兒在張家孤男寡女的住著不方便,無處可去,隻好投奔娘家來了。可你達禮叔卻覺得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再迴娘家過活就是不祥之人,整天對她冷言冷語的。說得她也自己覺得無臉見人,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她從不與外人見麵,直接成了個木頭人了。你倆好了一場,後來她連你出嫁也不知道呢。”
她娘說到這裏,已帶了哭腔,芳菲早已淚如泉湧了。
芳菲自從聽娘說了巧兒的境遇,天天吃不下、睡不著,她想不到乖巧嬌美的巧兒姐,如今真會遭受那種厄運,她不敢想象她那漂亮的容顏會蛻變成何等模樣。
她想去見她,卻又不敢見她,她知道她也不敢見人的,她已經被大家遺棄了,她也遺棄了大家。
就這樣過了半月,芳菲日日牽掛巧兒。
終於,有一天她對母親說想去看看巧兒姐。喬金寶在一旁聽了說道:“去看她做什麽?達禮叔說了,她是個不祥之人。”
他爹也歎了口氣,說:“她實在苦命!可是有什麽辦法呢?這都是她的命。”
芳菲懦懦地說:“看在姊妹情分上,我還是去看她一眼吧,這樣也了卻了我的牽掛。”
喬廣善點點頭,對喬金寶說:“你去賬房拿幾兩銀子來,讓你妹妹給她帶上。”
芳菲由奶娘陪著來到孟達禮的家門前,見他家宅院越來越破舊了,大門樓年久失修,缺了幾頁小瓦,還長了幾棵枯草,隨風晃動著。
奶娘讓芳菲在門外等著,她上前扣了扣門環。
不一會兒,大門吱呀一聲打開,露出一個老女人的臉,白發蒼蒼,滿臉皺紋。芳菲依稀認得,那就是嬸子,——巧兒的母親。大概是女兒的遭遇愁壞了她,她蒼老得有些讓人吃驚,原本有些駝的背,如今已是佝僂著了,再也直不起身子;看她身上的衣衫,襤褸而且肮髒。
嬸子倒是認得芳菲,一下子坐在了門台上。奶娘趕緊扶住她,芳菲問了安,三人一起來到堂屋裏。
嬸子用衣袖擦了擦桌凳,讓芳菲坐,然後去找茶碗,要給她沏茶。
芳菲忙止住她,拉著她的手一起坐到炕沿上,芳菲覺出她一直在顫抖著。
芳菲看了看屋裏,隱約可見牆角結滿蛛網,古老的家具上麵落了一層灰。
嬸子說:“你叔和你秋生哥下地幹活去了,巧兒一個人在後罩房裏呢,從不輕易到前麵來,要不我去叫她?”
芳菲說:“那咱就到後麵去看她吧。”
嬸子點點頭。
三人繞過堂屋,來到低矮的後罩房裏,窗戶糊著紙,顯得昏暗,窄窄的院子落滿樹葉。房間裏麵鴉雀無聲。
嬸子敲了敲門,說道:“閨女開門,你妹妹來了。”
無人答應,她推門進去,空無一人,她娘便知道她在哪了,——她肯定在佛堂裏,隔壁房間就是女兒的佛堂。
巧兒自從來家,她就連佛像也請迴來了,她在婆家時早已吃齋念佛兩年多了。
巧兒聽見有人來,忙出門來看。
她一眼就看見了芳菲,登時愣在了那裏,眼淚隨之就像斷了線的簾珠,劈裏啪啦地掉下來。
她萬萬想不到這個隻見過幾次麵的妹妹,這時會來看她,她以為別人早把她忘了,沒人會記住她的。
雖然她迴到娘家後依蓮嫂子曾經來過,那天她正要到前院見嫂子的時候,卻聽到父親大聲對嫂子說:“看她做什麽?她是個不祥之人!人家給她立貞潔牌坊,她也不要,真不知好歹,我隻當她死了!”
她聽了如同五雷轟頂,連自己的親爹都這麽嫌棄自己,她怎敢與外人見麵?
她也真怕給別人帶來晦氣。
那天她哭著跑迴後罩房裏,插住門,用被子蒙了頭抽泣。
嫂子隨之來砸門敲窗,她死活不應。
嫂子沒辦法,隻好留下了些吃的用的,含著淚迴去了。——那時喬向廷家正遭難呢,不然依蓮也會給她帶些銀兩來。
除了那一次以外,依蓮過後又來過一次,這次卻見前麵大門也上了鎖,原來是叔叔嬸子讓秋生套了驢車,一起到西鄉寺裏燒香許願去了,一者為了盡快讓兒子成就一門親事,二者也讓女兒迴心轉意,快去婆家立牌坊,以光耀門楣。
依蓮嫂子這次來,巧兒在後院並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見麵,她總覺得自己晦氣。
她在家除了做針線,有時瞅爹爹和哥哥不在家時,也幫著母親做點家務,其餘就是念佛誦經了,因她小時候是跟父親識過字的,故而能認得佛經。
這次母親悄無聲息地帶了人到後院來,她猝不及防,碰了麵,萬萬想不到竟是這個妹妹。
芳菲見了她,也不由得一陣陣心酸,隻見她整個人精瘦精瘦的,原來的鴨蛋臉兒,變成了窄長臉,無半點血色,蠟白蠟白的,原來水靈靈的那雙俊目,雖然依然透著秀氣,卻是眼窩深陷,似乎餓了許久似的,身子也像刀削似的纖細,以至細得令人擔心,擔心一陣風吹來,會把她像片樹葉一樣吹走。
芳菲向前走了兩步,摟住巧兒,嗚咽著叫了一聲“姐姐”,兩個人都無語凝噎。
芳菲的奶媽也落了淚,勸她倆說,在院裏站著幹嗎,還不屋去。巧兒這才迴過神來,淚中帶笑地往屋裏讓。
來到屋裏,隻見桌椅床鋪,一塵不染。
大家坐了,巧兒倒了兩盅白開水來,芳菲接了,說聲:“有勞姐姐,姐姐瘦了。”
嬸子與奶娘聽了,隻覺傷感,大家靜坐無語。
奶娘說:“老嫂子,咱倆前頭喝茶去,讓她姐倆說說話。”然後兩個人就到前麵去了。
待她倆走了,巧兒看看芳菲,顫聲說:“妹妹,你不該來看我,我是個不祥之人,怕會帶給你晦氣,連累你找不到好婆家。”
原來她竟不知道芳菲已然出嫁,雖然芳菲已有三個月身孕,但她天生身材婀娜,故而一點兒也不顯身子。
芳菲笑笑,說:“姐姐說哪裏話來?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哪有見人一麵就會帶來吉兇的?再說,你咋地就成了不祥之人了呢?當初明明是大夥兒把你往火坑裏推,推進去了反說你是個不祥之人,這不明擺著害人嗎?”
巧兒一聽就哭了,說:“隻有你才這樣說,就連我親爹也從沒說過這樣的話,反倒嫌棄我不在婆家守著石牌坊過活,讓他丟臉了。我迴到娘家以後,爹爹見我吃齋念佛,才稍微歡喜些兒,就去西寺裏給我抱來了這麽高的一摞佛經,讓我天天誦經念佛,以免移了心性。這不,我正在佛堂誦經呢,趕巧你就來了。幸虧爹爹不在家,他要知道我私自見了外人,怕是還不樂意呢!”
芳菲說:“叔是老糊塗了,嬸子又不當家。不過你也別難過了,天下哪有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的?”
巧兒說:“唉,也許我真是個掃把星,來到娘家,害哥哥也尋不上媳婦。可也是,人家聽了我這檔子事,誰家的姑娘還敢上門呢?唉,公婆去世以後,本來在婆家也能呆下去的,誰知我相公的堂弟卻來收房子,他是由族長開了祠堂,合族公議來繼承家產的。我一個婦道人家,又年輕守寡,跟他住在一個院子裏,出出進進也不方便,隻好迴娘家來了。誰知娘家又是這樣!”
芳菲聽了,也連聲歎息,問:“你婆婆公公怎地這麽快就下世了?”
巧兒道:“還不是立貞節牌坊鬧的?兩個老人家心裏隻拿我當女兒,族人知道了公婆的心意,怕我改嫁,有辱祖上門風,因而公議上報官府,非得要給我立貞節牌坊。連俺娘家爹也樂意,隻有公婆不依。俺爹還去跟公婆吵了一架,族人也常到俺家裏羅唕,活活把公婆給氣死了。他家侄子又乘勢霸占了俺的家產,俺隻好不顧臉麵投奔娘家來了。可是來了也沒臉見人,當初雖是爹爹同意把我嫁過去的,可今兒迴來了卻也不待見俺。如今俺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啊!唉,要不是為了一個人,天天為他吃齋念佛,我早就懸梁自盡了。”
芳菲嚇了一跳,趕忙說道:“可不敢胡說,年紀輕輕的,咋能這麽想不開呢!再說你若尋了短見,可讓叔叔嬸子怎麽活?”
巧兒道:“唉,爹娘的大恩來世再報吧。爹娘雖有生身養育之恩,可爹爹如今拿俺當個不祥之人,俺也知道爹爹的心思,俺實在不想拖累家裏人。唉,要不是為了一個人,俺早死了八百迴了。”
芳菲很納悶,就問:“那個人是誰呀?”
巧兒說:“我也不知道他是誰,隻見過一麵,是向廷哥領去的一位年輕先生,他醫術高深,救了我母親,救了我公公,也救了我。隻因他的一句話,公婆從那起對我知疼知熱的,我才能過上像人一樣的安穩日子。”
原來喬向廷領著青桐去給她家看病的事,芳菲一直還不知道呢,她那時也不知有青桐這個人啊,過後青桐又不說。
芳菲因久在醫館抓藥,對行醫得事也早看懂了,就說:“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是應該的。”
哪料巧兒一片癡情地說:“他不隻是俺的再生恩人,他更是我心裏無可替代的人。以前我不敢講,但自從看了佛經中的石橋禪,現在我敢講了,當然也隻敢對妹妹你一個人講,因為你是真心對我好的人!還有就是依蓮嫂子,我真後悔把她拒之門外,沒能當麵說說話,也許我令她傷透了心呢。”
芳菲聽了,有些不懂,問:“什麽石橋禪?”
巧兒瘦削枯黃的臉上竟然一時現出紅暈,羞澀地說:“就是佛經上說的: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有一天他對佛祖說:‘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子,我願意為她獻出一切。’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啊?’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經受那五百年的風吹,五百年的日曬,五百年的雨淋,隻求她從橋上經過。’佛陀說:‘阿難,某日等那女子從石橋上經過,那也便隻是經過,此刻你已化身為石橋,注定隻與風雨廝守。苦海無邊,迴頭是岸,還是看開放下,跳出塵緣吧。’可阿難仍癡心不改,日日向著那女子的方向張望,苦苦地等待。”
芳菲聽了,感動得掉下淚來。
可巧兒又說出了一番話,一時驚得她目瞪口呆。
欲知後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