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初次攜妻上門,拜見外祖父外祖母,直喜的王老先生與王老太太喜不自禁。他們提前準備了見麵禮,到得正日子,王家中門大開,由孫兒輩在大門口迎客。
王老先生與王老太太在正堂等侯,一遍遍催問侍候的丫環:「來了沒?」
丫環們帶著笑安撫老太太:「就快來了,馬車都到門口了。」老太太恨不得親自迎客,還是長媳次媳笑著攔她:「母親別急,就快來了。」
忽聽得丫環進來報:「大將軍與夫人已經進來了,還帶著哥兒與姐兒呢。」王老太太才待要問,哥兒姐兒生的甚個模樣,已聽到孫輩的喧嘩聲由遠而至,在孫輩裏排行第四的王思遠還道:「大表哥,你們營裏還招不招人?」
夏景行笑道:「難道你想去當大頭兵?跟外祖父與二舅舅商量過了嗎?」王思遠是王二舅的次子。
「不是我想當兵,是替一個朋友問的。你先說招不招人吧?」
「你表哥才來,你在那胡鬧什麽?」王老先生在廳內一句話,王思遠吐著舌頭往夏景行身後縮,小平安眨巴著眼睛小聲嘀咕一句:「四表叔膽小如鼠。」隻是他所以為的小聲,到底讓王家其餘幾位兄弟聽到了,頓時轟然大笑了起來。
王思遠瞠目結舌,轉頭指著小平安悲憤的說不出話來:「你……你……小屁孩懂什麽呀?」他是兄弟裏的異數,雖天資聰穎,但讀書不求甚解,又不喜走科場之路,倒是好結交朋友,有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對於一生致力於教學的王老先生來說,這個孫兒簡直浪費了讀書的天份,時不時就要敲打一迴。
因此王思遠平日最怕被祖父揪住考問功課,今日若不是夏景行上門,他才不會大大咧咧往王老先生眼皮子底下杵,省得被老先生嚴教。
小平安打小就跟著老人家長大,夏南天從不曾苛責於他,再調皮也耐心相陪,在他的心裏,但凡老人家都是慈祥的,所以四表叔怕老太爺才奇怪。小家夥腦子轉的快,立刻就想到了原因:「四表叔做了錯事?」
王思遠:「……」
其餘兄弟們都盯著王思遠大笑不止,夏芍藥眼瞧著王思遠臉上要掛不住了,忙捏了下兒子的小爪子,朝他使眼色:不許亂說話!
哪想得到小平安猜錯了母親的意圖,還自作聰明長長的「噢——」了一聲,恍然大悟:「原來娘親也是這麽想的啊!」
夏芍藥撫額,恨不得沒生過這小子。
——太丟臉了!
進了正廳,王家一幫表兄弟們還在嘻嘻哈哈大笑,夏芍藥初次登門就差點被兒子給坑了,隻能努力做出端莊模樣,心裏暗暗下定決心,等迴家之後就要與這小家夥開始培養默契,不然往後再來這麽一次,臉往哪擱。
夏景行帶著妻兒要行大禮,丫環忙拿了拜墊過來,夫妻倆帶著孩子們齊齊跪倒在王老先生與王老太太麵前磕頭。
外孫媳婦與重外孫是初次見麵,兩位老人準備了厚厚的見麵禮,給夏芍藥母子三人。又有兩位舅母也是初次相見,依次行過了禮,各有見麵禮。倒是王家兩位舅父還在翰林院與弘文館,並未迴來,不及見麵。
小平安與綺姐兒與表叔表姑們行禮,又有小的表弟與表妹們來向夏芍藥見禮,身後丫環依次送了表禮,亂哄哄廝見完畢,這才坐下敘話。
王老先生攬了小平安在身邊問話,三句不離讀書,考問他功課,小平安對答如流,一點也不怯場。且教他的喻先生便是怪才,很有些獨到的見解,王老先生便不住口誇他,抬頭瞧見王思遠似乎牙疼一般瞧著小平安,還與身旁兄弟嘀咕:「這小家夥不會讀成個小書呆吧?」被王老先生聽到,直恨不得拿戒尺打他:「不讀書何以明理?都似你一般隻會胡攪蠻纏?」又勉勵小平安:「平安底子紮實,又有讀書的天份,此後更不可懈怠!」
平安點頭受教,王思遠縮頭縮腦,偏管不住自己的嘴,「表哥是武將,平安日後從文從武還不一定呢。」今日簡直仗著有客上門,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跟王老先生叫板了。
王家一門都好讀書,偏王思遠認為人生在世,並非隻有讀書一途,隻要做喜歡的事情,隨心即可。在這一點上,古板的王老先生與孫子持不同意見,不知道從他小時候起,就大戰過多少迴合,偏偏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到得最後王老先生以輩份生生壓了孫兒一頭,導致王思遠不得不低頭,這才成了如今的相處模式,做孫兒的遠遠瞧見祖父,恨不得貼著牆根溜了。
眼瞧著這祖孫倆又要開場,王老太太岔開了話題,「外孫媳婦跟平安綺姐兒初次上門,你們愛喝酒喝酒,愛說話說話,我要帶著綺姐兒去後院了。」自綺姐兒見完禮,就被王老太太攬在懷裏不鬆開,雪膚花貌的小姑娘,軟軟香香,聲音清脆的跟黃鸝鳥兒似的,不時咯咯咯的笑起來,一點也不認生,真是要多稀罕就有多稀罕。
夏芍藥跟著王老太太與兩位舅母,以及表兄弟媳婦,還有未嫁的表妹一起迴了後院。沿途王老太太還時不時講幾句王氏閨中之事,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你婆母若是活著,見到行哥兒夫妻和美,兒女雙全,不知道得多高興。」多少年過去了,還是恍惚覺得閨女活著,有時候半夢半醒還是她未嫁時候的笑模樣,睡裏夢裏摟著她的胳膊撒嬌,一聲聲喚娘。
「不瞞外祖母,我娘親過世的早,聽說婆婆也是性子極溫柔和善的,若能得她教導也算有福。」她語帶傷感安慰王老太太:「等哪天夫君有空,讓他帶了我們娘仨去婆母墳上祭拜,也好讓她瞧一瞧孫兒孫女。」
王家兩位舅母也從旁相勸:「妹妹就盼著行哥兒有出息,能得一門佳婦,如今咱們行哥兒可是有了大出息,長安城裏但凡知道的誰不誇一句?!外甥媳婦也是能幹的,倆孩子也養的好,母親也不必再傷感了,妹妹知道了也隻有高興的份兒!」
王老太太這才拭了淚,「瞧瞧我老了老了倒糊塗了,大喜的日子還掉眼淚。」又吩咐王家大太太:「迴頭將你妹妹的嫁妝理一理,送到行哥兒府上去。」
當初王氏自縊而亡,王家人也曾鬧過一場,還將王氏的嫁妝全拉了迴來,鎖到了庫裏去。讀書人家原不注重錢財,隻是王氏自小喜讀書識字,出嫁之時,王老先生疼愛女兒,除了金玉古玩之外,還將好些珍稀孤本書籍,以及絕品書畫傳世之作都給女兒做了陪嫁。
夏芍藥連忙推脫,「這個千萬不能要的。」
王家大舅母便勸她:「你婆母的嫁妝自拉迴來就一直封存在庫裏,隻每年曬書的日子拿出來曬一曬,若是不交到行哥兒手上,你外祖父外祖母心裏都不舒服。為著老人家能睡個好覺,你就收起來吧。」
「這事兒……我不敢擅專,還是迴頭跟夫君商量一下吧?」
王老先生與王老太太在正堂等侯,一遍遍催問侍候的丫環:「來了沒?」
丫環們帶著笑安撫老太太:「就快來了,馬車都到門口了。」老太太恨不得親自迎客,還是長媳次媳笑著攔她:「母親別急,就快來了。」
忽聽得丫環進來報:「大將軍與夫人已經進來了,還帶著哥兒與姐兒呢。」王老太太才待要問,哥兒姐兒生的甚個模樣,已聽到孫輩的喧嘩聲由遠而至,在孫輩裏排行第四的王思遠還道:「大表哥,你們營裏還招不招人?」
夏景行笑道:「難道你想去當大頭兵?跟外祖父與二舅舅商量過了嗎?」王思遠是王二舅的次子。
「不是我想當兵,是替一個朋友問的。你先說招不招人吧?」
「你表哥才來,你在那胡鬧什麽?」王老先生在廳內一句話,王思遠吐著舌頭往夏景行身後縮,小平安眨巴著眼睛小聲嘀咕一句:「四表叔膽小如鼠。」隻是他所以為的小聲,到底讓王家其餘幾位兄弟聽到了,頓時轟然大笑了起來。
王思遠瞠目結舌,轉頭指著小平安悲憤的說不出話來:「你……你……小屁孩懂什麽呀?」他是兄弟裏的異數,雖天資聰穎,但讀書不求甚解,又不喜走科場之路,倒是好結交朋友,有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對於一生致力於教學的王老先生來說,這個孫兒簡直浪費了讀書的天份,時不時就要敲打一迴。
因此王思遠平日最怕被祖父揪住考問功課,今日若不是夏景行上門,他才不會大大咧咧往王老先生眼皮子底下杵,省得被老先生嚴教。
小平安打小就跟著老人家長大,夏南天從不曾苛責於他,再調皮也耐心相陪,在他的心裏,但凡老人家都是慈祥的,所以四表叔怕老太爺才奇怪。小家夥腦子轉的快,立刻就想到了原因:「四表叔做了錯事?」
王思遠:「……」
其餘兄弟們都盯著王思遠大笑不止,夏芍藥眼瞧著王思遠臉上要掛不住了,忙捏了下兒子的小爪子,朝他使眼色:不許亂說話!
哪想得到小平安猜錯了母親的意圖,還自作聰明長長的「噢——」了一聲,恍然大悟:「原來娘親也是這麽想的啊!」
夏芍藥撫額,恨不得沒生過這小子。
——太丟臉了!
進了正廳,王家一幫表兄弟們還在嘻嘻哈哈大笑,夏芍藥初次登門就差點被兒子給坑了,隻能努力做出端莊模樣,心裏暗暗下定決心,等迴家之後就要與這小家夥開始培養默契,不然往後再來這麽一次,臉往哪擱。
夏景行帶著妻兒要行大禮,丫環忙拿了拜墊過來,夫妻倆帶著孩子們齊齊跪倒在王老先生與王老太太麵前磕頭。
外孫媳婦與重外孫是初次見麵,兩位老人準備了厚厚的見麵禮,給夏芍藥母子三人。又有兩位舅母也是初次相見,依次行過了禮,各有見麵禮。倒是王家兩位舅父還在翰林院與弘文館,並未迴來,不及見麵。
小平安與綺姐兒與表叔表姑們行禮,又有小的表弟與表妹們來向夏芍藥見禮,身後丫環依次送了表禮,亂哄哄廝見完畢,這才坐下敘話。
王老先生攬了小平安在身邊問話,三句不離讀書,考問他功課,小平安對答如流,一點也不怯場。且教他的喻先生便是怪才,很有些獨到的見解,王老先生便不住口誇他,抬頭瞧見王思遠似乎牙疼一般瞧著小平安,還與身旁兄弟嘀咕:「這小家夥不會讀成個小書呆吧?」被王老先生聽到,直恨不得拿戒尺打他:「不讀書何以明理?都似你一般隻會胡攪蠻纏?」又勉勵小平安:「平安底子紮實,又有讀書的天份,此後更不可懈怠!」
平安點頭受教,王思遠縮頭縮腦,偏管不住自己的嘴,「表哥是武將,平安日後從文從武還不一定呢。」今日簡直仗著有客上門,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跟王老先生叫板了。
王家一門都好讀書,偏王思遠認為人生在世,並非隻有讀書一途,隻要做喜歡的事情,隨心即可。在這一點上,古板的王老先生與孫子持不同意見,不知道從他小時候起,就大戰過多少迴合,偏偏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到得最後王老先生以輩份生生壓了孫兒一頭,導致王思遠不得不低頭,這才成了如今的相處模式,做孫兒的遠遠瞧見祖父,恨不得貼著牆根溜了。
眼瞧著這祖孫倆又要開場,王老太太岔開了話題,「外孫媳婦跟平安綺姐兒初次上門,你們愛喝酒喝酒,愛說話說話,我要帶著綺姐兒去後院了。」自綺姐兒見完禮,就被王老太太攬在懷裏不鬆開,雪膚花貌的小姑娘,軟軟香香,聲音清脆的跟黃鸝鳥兒似的,不時咯咯咯的笑起來,一點也不認生,真是要多稀罕就有多稀罕。
夏芍藥跟著王老太太與兩位舅母,以及表兄弟媳婦,還有未嫁的表妹一起迴了後院。沿途王老太太還時不時講幾句王氏閨中之事,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你婆母若是活著,見到行哥兒夫妻和美,兒女雙全,不知道得多高興。」多少年過去了,還是恍惚覺得閨女活著,有時候半夢半醒還是她未嫁時候的笑模樣,睡裏夢裏摟著她的胳膊撒嬌,一聲聲喚娘。
「不瞞外祖母,我娘親過世的早,聽說婆婆也是性子極溫柔和善的,若能得她教導也算有福。」她語帶傷感安慰王老太太:「等哪天夫君有空,讓他帶了我們娘仨去婆母墳上祭拜,也好讓她瞧一瞧孫兒孫女。」
王家兩位舅母也從旁相勸:「妹妹就盼著行哥兒有出息,能得一門佳婦,如今咱們行哥兒可是有了大出息,長安城裏但凡知道的誰不誇一句?!外甥媳婦也是能幹的,倆孩子也養的好,母親也不必再傷感了,妹妹知道了也隻有高興的份兒!」
王老太太這才拭了淚,「瞧瞧我老了老了倒糊塗了,大喜的日子還掉眼淚。」又吩咐王家大太太:「迴頭將你妹妹的嫁妝理一理,送到行哥兒府上去。」
當初王氏自縊而亡,王家人也曾鬧過一場,還將王氏的嫁妝全拉了迴來,鎖到了庫裏去。讀書人家原不注重錢財,隻是王氏自小喜讀書識字,出嫁之時,王老先生疼愛女兒,除了金玉古玩之外,還將好些珍稀孤本書籍,以及絕品書畫傳世之作都給女兒做了陪嫁。
夏芍藥連忙推脫,「這個千萬不能要的。」
王家大舅母便勸她:「你婆母的嫁妝自拉迴來就一直封存在庫裏,隻每年曬書的日子拿出來曬一曬,若是不交到行哥兒手上,你外祖父外祖母心裏都不舒服。為著老人家能睡個好覺,你就收起來吧。」
「這事兒……我不敢擅專,還是迴頭跟夫君商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