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絕對不成,你們這樣倒是搞得我裏外不是人了,絕對不能答應你們,趕緊走吧。”


    “看在孝直的份上,我才勉為其難答應你們收糧,可你們這,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嘛,真是的早知道就……”


    王家村內,鄉紳兼裏正的王生在得知孫敬堯是來收糧的時候,臉色非常難看。


    隻是念在法孝直的麵子上,也不好直接把人趕跑。


    可不曾想,孫敬堯的胃口頗大,一來就要把王家村四十戶,一千多畝地的收成一口氣全包了。


    本以為你也就收個百十石的量,誰曾想你居然打算全都收了去?


    這就讓王生感到為難了。


    讓你們收的話,那些鄉紳地方該怎麽交代?人家可是年年都來這兒認準收糧的。


    不讓你們收吧,就是不給法孝直麵子,雖然法家當年因為“犯了事”被剝去當官的資格,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州豪門都要看他幾分臉色。


    何況法家隻是族中無人當官而已,又不是已經沒落了,要說起來法家自身在整個東州都是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戶,出手也是隻手遮天的存在。


    一邊是法孝直的名頭,一邊是鄉紳老財的嘴臉。


    王生隻覺自己好像被夾在中間裏外不是人,萬分的尷尬和憋屈。


    孫敬堯一眼就看出王生的尷尬,忙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好聲說道:“哎呀王裏正,幫幫忙嘛,


    我知道這十裏八村的,就沒有你做不了的主,


    你看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天府之國,也不好空手而歸對吧?


    通融一下嘛,以後我們就也算是朋友了。”


    說著,熟練地從身後小廝手裏接過一錠十兩重的銀子,默默放在桌子上。


    王生見到銀子,立馬抓起就要往迴塞:“孫掌櫃的,你這是做什麽?拿走,趕緊拿走啊,這樣可不行。”


    “聽我說,這銀子不是給你的,而是孝敬伯母的。”


    “啊?”


    “今日第一次來,匆忙之下也沒帶什麽見麵禮,所以隻能以此俗物聊表心意,難道王裏正還不讓人孝敬您母親不成。”


    王生一聽,頓時不再推托。


    他可是大孝子,既然孫敬堯是給自己母親送禮,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唉,孫掌櫃,你這不是讓我為難麽?村裏的糧食都由指定的糧商大戶來收,你這樣闖進來,我怎麽跟他們交代啊?”


    “王裏正不必多慮,這件事我自會安排好,絕對不會牽扯到您的。”


    “既然你能牽上法家這條線,想來也是有些門路,隻是村民已經習慣了由指定鄉紳來收米,未必肯願意賣給你。”


    “這王裏正也不用管了,村民那裏,我自會去跟他們說,保證能談妥。”


    王生想了想,一拍大腿:“也罷,法家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既然來都來了,也不能讓你們白跑一趟,


    距離稻穀收割還要個把月時間,這段時間,你就自己去和村民們說道吧,我就當沒看見了。”


    孫敬堯立馬拱手堆笑:“多謝王裏正成全,在下實在是感激不敬。”


    說著,又從小廝手裏接過第二錠白銀,熱情地放在桌子上:“這些錢就當是給王裏正買杯茶水解解渴,還請不要嫌少。”


    王裏正看了眼桌上兩錠銀子,再次歎了口氣。


    “行吧,你就去村裏走動走動,村民們其實也不容易,希望給他們一個好價錢吧。”


    孫敬堯起身拱手:“多謝裏正體諒,等事成後,我一定登門拜訪。”


    說完便帶著一幫小廝出了門。


    搞定了王裏正,剩餘的事就順利多了。


    起初,村民們一聽孫敬堯是來收夏糧的,各個都搖頭拒絕。


    雖然那些鄉紳土豪極盡所能壓低糧價,讓村民無利可圖。


    可相比之下,村民還是不願意相信外人。


    但當孫敬堯提出一兩銀子兩石收穀的時候,大家的堅守也就動搖了。


    再加上孫敬堯每到訪一家便送點肉、糖之類的小禮品,對於他要收自家糧食的事,也就不反對了。


    何況一兩銀子兩石穀子啊,這可是比往年賣出的利益多出足足一倍。


    加上眼前孫掌櫃的為人和善,一臉的真誠,索性就決定跟他做一迴生意。


    就這樣,孫敬堯迅速與他們簽訂好了采購契約,事情也算有了個著落。


    此刻,蜀東各大產糧區內,都有江南的商人在來迴走動奔波。


    短短十幾天時間,蜀東地區除開大地主的莊園外,其餘種植莊稼的農戶幾乎都是秘密與來人簽署了買賣合同。


    當然,為了掩人耳目,也有人去向那些大戶地主家買糧。


    結果是可想而知,人是直接被趕了出去。


    並且,幾大地主和主經營糧食生意的世家達成一致


    那就是無論江南糧商開多少價,自己都不能賣他們一粒米。


    此刻的蜀地商人大族,在薑崇的有意引導下,對外來的商戶極其排斥。


    收糧的動作有序進行著,對蠶絲的收購也在悄然進行。


    甄懿走訪了各家絲錦緞莊,以每間鋪子幾十到幾百匹的數量訂購。


    其實,此刻官家織造坊已經是高負荷運作,再也吃不下任何訂單。


    可是官方不願意接新的訂單,不代表地方不願意。


    說實話,織造坊火爆的生意,早已讓這些多年經營絲綢的本地商戶眼紅。


    如今好不容易有賺錢的機會,大家都不想錯過。


    於是,這些綢緞莊背著織造坊,悄悄跟甄懿他們簽下了訂單。


    由於是民用絲錦,要求不用那麽高,這價錢當然也便宜了不少。


    等事後,甄懿掏出算盤算了算,才發現又訂購了足足近十萬匹絲綢。


    綢緞莊的東家接了甄懿單子,自然是要設法去跟蠶農接洽。


    說起養蠶這檔子事兒啊,那蠶農可是最有發言權的。


    他們紛紛表示,如果桑葉的數量能夠充分滿足需求,那麽其他方麵也就無需多言啦。


    不管怎樣,養蠶都是一件相當辛苦的差事,多一分少一分本就沒什麽區別。


    現在這“改稻為桑”這道政令規定,所產出的桑樹隻能專為織造坊提供貨源,民間禁止采購。


    這簡直就是打算肉湯骨頭自己吃獨食?


    民間的綢緞莊對此是早就不滿了。


    於是利益驅使下,那些個精明的商戶們便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他們悄悄地教唆著那些平日裏老老實實耕田種地的農戶們:等到糧食收割完畢之後,趕快抓住時機種下桑苗,然後轉手賣掉就能輕輕鬆鬆地賺到一筆錢財。


    而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一聽,心裏不禁樂開了花。心想:既能有錢可賺,而且還跟正常的種田時節一點兒也不衝突,何樂而不為呢?


    幾乎所有農戶都滿心歡喜地答應下來,表示願意種植桑苗以增加收入……


    六月初,當沈浪收到甄懿等人送來的近報後,不由露出了一抹微笑。


    “萬事具備,隻欠東風了。”


    “現在,就等收糧時節到來,蜀地的局則能順利鋪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拆家的二哈並收藏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