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收購糧食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中蘇記糧行內,賬房坐在櫃台前專心計算近日的賬簿。
掌櫃百無聊賴地趴在一旁打著瞌睡,幾個夥計更是坐在門口,頭枕門板給你表演一個躺屍。
臨近六月,天氣逐漸炎熱,米鋪沒什麽人光顧,從上到下透著一股慵懶的氣味。
忽然,門外響起一陣吆喝聲:“東家,你們這兒賣米麽?”
米鋪掌櫃頭都沒抬,甚至眼裏泛起一副“你在說廢話麽”的表情。
“問你話呢,怎麽不迴答?”
“喂喂喂,鋪子裏有活人嗎?來個會喘氣的行不行!”
米鋪掌櫃被吵的煩了,這才睜開眼極其不耐煩地說上一句:“客人就算不識字,也該看到這門口擺放的米吧?這裏不賣米還能賣什麽?”
說完,又閉上了眼。
“你這裏的米咋賣啊?”
“你要多少?”
“你這裏有多少,我就買多少。”
掌櫃這才睜開眼看去。
隻見一名手盤兩顆老核桃,腰掛通靈寶玉,滿臉絡腮胡的商賈,打扮成一副員外郎的模樣,正在一鬥米前抓著白米順掌心慢慢滑落。
“客人你剛才這話什麽意思?”
“沒聽清楚麽?當然是收米了,有多少要多少。”
掌櫃聞言,頓時眉開眼笑:“客人,我們蘇記糧鋪的米可是有足足八百石,你確定都收麽?”
“八百石?哼。”員外郎聞言,把手裏的米一甩,湊到掌櫃麵前說道,“別說八百石,八千石我都收,喊你們能管事的出來談,
你這鋪子的米,無論新米還是陳米,粗糧還是細糧,我都收定了。”
話畢,員外郎直接拍出一張麵額千兩的銀票。
“客人,您請坐!”
掌櫃見到銀票後,可算激動壞了,熱情招唿員外郎坐下後,又踹了門口幾個打盹的夥計。
“都別睡了,趕緊起來幹活了,快些,有大生意了。”
“二蛋,你趕緊去找東家,越快越好。”
“黑皮,你去燒茶,把櫃子裏上好的毛峰取來。”
“白條,還不給客人擦下桌子,對了搬把新的過來。”
一陣手忙腳亂後,掌櫃已經坐在來人麵前套起了近乎:“客人是哪裏來的啊,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我從明州來的,跟人合夥做倒賣糧食的買賣,聽說蜀地沃野千裏,
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美名,特意來此收點糧食去海外倒賣,希望掌櫃的給個合適的價。”
“好說好說,客人一口氣要這麽多糧,我們東家知道一定會給您合適的價格的,請您在這裏稍候。”
“嗯。”
不多時,一名中年人在米鋪夥計帶領下,興衝衝跑入了米鋪。
一見到員外郎,不等掌櫃介紹,直接作揖上前:“敢問貴客是否要收我家的米,鄙人蘇浩然,是這米鋪的東家,幸會幸會。”
員外郎起身迴禮:“鄙人周瓊,明州新開周氏商行的東家之一,聽聞蘇記米鋪在郡府赫赫有名,
今日特意前來拜訪,希望能結交一二。”
“周東家請坐。”
“好。”
二人入座後,掌櫃送來新茶奉上,還命人送來一些茶點擺上。
蘇浩然:“周東家能看上我蘇記米鋪,那可真是眼光獨到,不瞞您說,
我蘇記米鋪不光是在郡府,就算放眼整個蜀郡,這米也是相當實惠且量足,
包你買了不吃虧,無論轉手賣給誰都能獲利。”
周瓊:“我就是看中蘇記米鋪的名望,這才特意來找你,說實話,這幾日我走訪了多家米鋪,
也就你蘇記的米鋪看的順眼,跟你們做生意,我知道不會吃虧。”
蘇浩然:“周東家過譽了,開門做買賣,講究的就是一個誠信,信譽好了才能留住客人,
我蘇記米鋪算上鄙人已經營四代人,這聲譽自然還是有一些的。”
周瓊:“好了蘇東家,多的閑話咱就打住,還是談談生意吧,你這鋪子裏有多少存米,我都要了。”
蘇浩然聞言,心下大喜。
如今蜀軍開拔涼州,最擔心的就是他們這些米商。
要是前線戰事順暢還好說,一旦陷入困境,王府必然會讓自己這些米商強行捐糧,那時自己必然血本無歸。
雖然蜀郡兵營都有自己的糧倉不至於那麽快缺糧,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呢?
現在有人願意把自己米鋪的米全收了,簡直是雪中送炭,便打算直接把米都賣出去。
“周東家,我蘇記的米倉可是有不少存米,你確定都要麽?”
“蘇東家這是信不過我的實力了?”
周瓊立馬從袖子裏取出一疊銀票。
“這裏有一萬兩,夠收你家的米了麽?不夠我再給,就怕你拿不出這麽多的米。”
看到那白花花的銀票,蘇浩然頓時喜笑顏開:“好,周東家果然有實力,既然如此,那鄙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現在我蘇記米鋪有去年的陳米六千石,兩年、三年的陳米三千石,
除開這些,還有四千石粗糧和兩千石的四年以上的黴米,
你若全都要,我就以一年米一兩二石五鬥,兩三年陳米一兩三石,粗糧一兩四石,黴米一兩五石的價,賣給您如何?”
周瓊聞言,稍稍一合計,笑道:“這價格果然公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還價了,現在就立契約交割吧。”
“好,周東家真是痛快人,來人,立據。”
很快,二人就敲定了這樁生意,彼此在寫好的契約上按下了自己手印,簽下了名字。
周瓊檢查了遍契約,確認無誤後,對蘇浩然道:“三日後,還請蘇東家把貨送到城西貨棧,記得把票據擬來,我好結清尾款。”
蘇浩然檢查三千兩定金的銀票無誤後,立馬笑道:“這是份內之事,請周東家靜待即日,三天內,糧食一定準時送到貨棧。”
“好,蘇東家你先忙,我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周東家何必急著走?不如讓我做個東,吃頓便飯如何?”
“不吃了,我還有其他事要忙,蘇東家留步。”
“那您慢走啊。”
目送周瓊離開後,數著手裏的銀票,蘇浩然臉上樂開了花。
類似的一幕幕在蜀郡各地上演,幾乎在一夜之間,各州縣就多了好幾支收糧的隊伍。
除開在城裏米鋪收糧外,孫敬堯(孫掌櫃)等另一批糧商把目光盯到了尚未收割的耕田,打算在夏糧收獲之際,一口氣吃下這些穀物。
隻是每個鄉裏的耕田都有專門的地主大戶收購,由鄉紳把控著糧食采購的途徑。
外人想要來地裏收糧,可不容易。
但是,有法孝直這位東州沒落豪族子弟接應,那些鄉紳自然還是要給幾分薄麵的。
不過,法孝直的麵子是一迴事,能不能收到糧食又是另一迴事。
這,就要看人情世故的本事了。
掌櫃百無聊賴地趴在一旁打著瞌睡,幾個夥計更是坐在門口,頭枕門板給你表演一個躺屍。
臨近六月,天氣逐漸炎熱,米鋪沒什麽人光顧,從上到下透著一股慵懶的氣味。
忽然,門外響起一陣吆喝聲:“東家,你們這兒賣米麽?”
米鋪掌櫃頭都沒抬,甚至眼裏泛起一副“你在說廢話麽”的表情。
“問你話呢,怎麽不迴答?”
“喂喂喂,鋪子裏有活人嗎?來個會喘氣的行不行!”
米鋪掌櫃被吵的煩了,這才睜開眼極其不耐煩地說上一句:“客人就算不識字,也該看到這門口擺放的米吧?這裏不賣米還能賣什麽?”
說完,又閉上了眼。
“你這裏的米咋賣啊?”
“你要多少?”
“你這裏有多少,我就買多少。”
掌櫃這才睜開眼看去。
隻見一名手盤兩顆老核桃,腰掛通靈寶玉,滿臉絡腮胡的商賈,打扮成一副員外郎的模樣,正在一鬥米前抓著白米順掌心慢慢滑落。
“客人你剛才這話什麽意思?”
“沒聽清楚麽?當然是收米了,有多少要多少。”
掌櫃聞言,頓時眉開眼笑:“客人,我們蘇記糧鋪的米可是有足足八百石,你確定都收麽?”
“八百石?哼。”員外郎聞言,把手裏的米一甩,湊到掌櫃麵前說道,“別說八百石,八千石我都收,喊你們能管事的出來談,
你這鋪子的米,無論新米還是陳米,粗糧還是細糧,我都收定了。”
話畢,員外郎直接拍出一張麵額千兩的銀票。
“客人,您請坐!”
掌櫃見到銀票後,可算激動壞了,熱情招唿員外郎坐下後,又踹了門口幾個打盹的夥計。
“都別睡了,趕緊起來幹活了,快些,有大生意了。”
“二蛋,你趕緊去找東家,越快越好。”
“黑皮,你去燒茶,把櫃子裏上好的毛峰取來。”
“白條,還不給客人擦下桌子,對了搬把新的過來。”
一陣手忙腳亂後,掌櫃已經坐在來人麵前套起了近乎:“客人是哪裏來的啊,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我從明州來的,跟人合夥做倒賣糧食的買賣,聽說蜀地沃野千裏,
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美名,特意來此收點糧食去海外倒賣,希望掌櫃的給個合適的價。”
“好說好說,客人一口氣要這麽多糧,我們東家知道一定會給您合適的價格的,請您在這裏稍候。”
“嗯。”
不多時,一名中年人在米鋪夥計帶領下,興衝衝跑入了米鋪。
一見到員外郎,不等掌櫃介紹,直接作揖上前:“敢問貴客是否要收我家的米,鄙人蘇浩然,是這米鋪的東家,幸會幸會。”
員外郎起身迴禮:“鄙人周瓊,明州新開周氏商行的東家之一,聽聞蘇記米鋪在郡府赫赫有名,
今日特意前來拜訪,希望能結交一二。”
“周東家請坐。”
“好。”
二人入座後,掌櫃送來新茶奉上,還命人送來一些茶點擺上。
蘇浩然:“周東家能看上我蘇記米鋪,那可真是眼光獨到,不瞞您說,
我蘇記米鋪不光是在郡府,就算放眼整個蜀郡,這米也是相當實惠且量足,
包你買了不吃虧,無論轉手賣給誰都能獲利。”
周瓊:“我就是看中蘇記米鋪的名望,這才特意來找你,說實話,這幾日我走訪了多家米鋪,
也就你蘇記的米鋪看的順眼,跟你們做生意,我知道不會吃虧。”
蘇浩然:“周東家過譽了,開門做買賣,講究的就是一個誠信,信譽好了才能留住客人,
我蘇記米鋪算上鄙人已經營四代人,這聲譽自然還是有一些的。”
周瓊:“好了蘇東家,多的閑話咱就打住,還是談談生意吧,你這鋪子裏有多少存米,我都要了。”
蘇浩然聞言,心下大喜。
如今蜀軍開拔涼州,最擔心的就是他們這些米商。
要是前線戰事順暢還好說,一旦陷入困境,王府必然會讓自己這些米商強行捐糧,那時自己必然血本無歸。
雖然蜀郡兵營都有自己的糧倉不至於那麽快缺糧,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呢?
現在有人願意把自己米鋪的米全收了,簡直是雪中送炭,便打算直接把米都賣出去。
“周東家,我蘇記的米倉可是有不少存米,你確定都要麽?”
“蘇東家這是信不過我的實力了?”
周瓊立馬從袖子裏取出一疊銀票。
“這裏有一萬兩,夠收你家的米了麽?不夠我再給,就怕你拿不出這麽多的米。”
看到那白花花的銀票,蘇浩然頓時喜笑顏開:“好,周東家果然有實力,既然如此,那鄙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現在我蘇記米鋪有去年的陳米六千石,兩年、三年的陳米三千石,
除開這些,還有四千石粗糧和兩千石的四年以上的黴米,
你若全都要,我就以一年米一兩二石五鬥,兩三年陳米一兩三石,粗糧一兩四石,黴米一兩五石的價,賣給您如何?”
周瓊聞言,稍稍一合計,笑道:“這價格果然公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還價了,現在就立契約交割吧。”
“好,周東家真是痛快人,來人,立據。”
很快,二人就敲定了這樁生意,彼此在寫好的契約上按下了自己手印,簽下了名字。
周瓊檢查了遍契約,確認無誤後,對蘇浩然道:“三日後,還請蘇東家把貨送到城西貨棧,記得把票據擬來,我好結清尾款。”
蘇浩然檢查三千兩定金的銀票無誤後,立馬笑道:“這是份內之事,請周東家靜待即日,三天內,糧食一定準時送到貨棧。”
“好,蘇東家你先忙,我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周東家何必急著走?不如讓我做個東,吃頓便飯如何?”
“不吃了,我還有其他事要忙,蘇東家留步。”
“那您慢走啊。”
目送周瓊離開後,數著手裏的銀票,蘇浩然臉上樂開了花。
類似的一幕幕在蜀郡各地上演,幾乎在一夜之間,各州縣就多了好幾支收糧的隊伍。
除開在城裏米鋪收糧外,孫敬堯(孫掌櫃)等另一批糧商把目光盯到了尚未收割的耕田,打算在夏糧收獲之際,一口氣吃下這些穀物。
隻是每個鄉裏的耕田都有專門的地主大戶收購,由鄉紳把控著糧食采購的途徑。
外人想要來地裏收糧,可不容易。
但是,有法孝直這位東州沒落豪族子弟接應,那些鄉紳自然還是要給幾分薄麵的。
不過,法孝直的麵子是一迴事,能不能收到糧食又是另一迴事。
這,就要看人情世故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