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籌謀官學
張放聽得張良如此言語,臉上神情也不由得黯淡下來。
畢竟秦朝的製度現在就是最為先進的,不然如何能夠吞並六國統一天下?
他張氏再有能力和名望也隻是局限在韓國一地而已,連六國都抵擋不住秦國的兵鋒,張良又能有何妙計?
“哎!”張放也是一籌莫展,以大勢壓人才是最為堂皇之道,根本無懈可擊,其人隻得徒自感慨:
“若是未有那長公子扶蘇,說不得老夫還能靜待蟄伏數十年,但這嬴秦後繼有人,莫非真是天意如此?”
張良聽了叔父的話語臉色更是陰晴不定,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而被這張氏叔侄惦念的主人公扶蘇,卻在圖謀著一件更大的事情。
“稟內史,這是匡指揮送來的書信,還請內史過目。”
人高馬大的圃雙手捧著一封印泥未幹的書信,小心翼翼地對著正奮筆疾書的扶蘇請示。
“哦?這羅網又有什麽事?難不成是連陳平也一起給我請迴來了?”
扶蘇放下手中紙筆,心中滿是歡喜,迫不及待地便從圃手中奪過書信。
隻是細細翻閱過後,扶蘇才知道這次羅網並不是來報喜的:“這陳平還當真是小心謹慎,擅於謀身。
難怪曆史上能成為西漢諸多開國功臣中僅有的幾個善終者,不愧是能熬過呂後聽政和諸呂之亂的丞相之才。”
不錯,匡當送來的書信正是為了向扶蘇解釋陳平不來鹹陽的緣由,同時也是為了討要加蓋內史之印的信物。
至於陳平提出的第二種方案,向張蒼索要親筆書信,匡當卻是想也不想地就否決了。
開什麽玩笑,扶蘇交給羅網的任務到頭來還得向外人尋求幫助,那還養著羅網有什麽用。
不錯,在匡當眼裏,張蒼並不是可以依賴的對象,盡管扶蘇與其關係甚篤,但也不關羅網的事。
更別說羅網本就是陰私性質的機構,不可能這麽早就告知張蒼,那便失了效用。
所以匡當寧願冒著被評價為無能的風險來向扶蘇索要印信加蓋,也不願用私交去請張蒼寫信。
扶蘇自然也能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因為匡當把陳平的話可以說是原封不動地摘抄了一份。
“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陳平竟然已經通過了察舉,獲得了進入秦朝體製的機會。
看來這察舉之製對天下寒門士子的吸引力實在是太過強悍,不枉我處心積慮。”
扶蘇一邊慶幸於沒有同陳平失之交臂,一邊又不禁感到些許自得,這就是察舉製的降維打擊。
沒有猶豫,扶蘇將信件放在一邊,重新拿了一張蘇紙寫道:
“吾嚐聞陽武陳平者,有宰天下之誌,何故願為鄉間一小吏?空有經世之才而終日碌碌,豈不憾哉?”
在紙上署好文成君和時間的落款,扶蘇拿起一旁的內史之印重重地蓋了上去。
“圃!”扶蘇喚來一旁靜靜侍立的護衛,將寫好的信紙交給後者吩咐道:“速將此物送於匡當。”
“諾!”甕聲甕氣的迴應傳來,圃立刻轉身出府,去尋匡當了。
“陳平啊陳平,我怎麽可能放過你呢,曆史上的你不在漢初三傑之列,這方時空可就不一定了。”
扶蘇清楚,張良這舊日的韓國貴族是肯定不可能歸順自己的,就像項羽一樣,這是天生立場就已經決定的。
自己既然享受到了大秦長公子帶來的種種便利,就必須承擔會因此帶來的各項風險。
而將這種風險最小化的方法,便是利用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和長公子的地位,
將一切可以拉攏的人才收納麾下,把一切潛藏在暗處的敵人勢力盡力削弱。
遷徙豪強是為此,推行察舉也是為此,暗中招攬陳平韓信更是為此,誰讓扶蘇和大秦的命運已經綁定一致了呢?
扶蘇失笑搖頭,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陳平一事上轉移迴來,繼續書寫著原本手頭上的奏章。
陳平韓信等人再是人才,也不過是小插曲罷了,真正能夠拯救大秦的還是要靠各項能夠持續貫行的製度。
一陣筆尖與蘇紙的摩挲之聲過後,扶蘇看著眼前的奏章,臉上不由得泛起欣慰的笑容:
“殷商有序,成周有庠,連西漢都有太學,我大秦又怎麽能落於人後,沒有一二教化之地呢?(注1)
總不能統一了天下之後還是隻有武力沒有文治罷,那樣終究無法長久。”
扶蘇不由得又想起來一個儒生,就是那被劉邦稱帝後破口大罵仍麵不改色進諫的陸賈。
一句“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便改了劉邦對儒生的看法,扭轉了西漢的治國方向。(注2)
與之相比,秦朝的教育製度實在是有些落後,難怪當初會被山東六國看不起,認為是隻知戰爭的虎狼之國。
扶蘇在視察察舉之製的時候便發現了這個弊端,雖然參加的士子很多,但是並沒有多少是經過正規教育的。
大部分還是依賴家學相傳的知識或者是有聲名的私學開辦者來獲取知識,這已經能算佼佼者了。
剩下的野狐禪即使參加察舉也不過是陪跑而已,很難真正達到察舉的錄用標準,即便首次察舉的考核難度並不高。
因此扶蘇便有了在秦朝創立官學的想法,畢竟連錢幣文字都進行了大一統,沒理由不把教育的資格也收歸國有。
當然,民間的私人辦學扶蘇也是不會建議取締的,任何時候都是要有競爭才有活力,全部國有並不現實。
隻是在當今的秦朝,官學肯定不可能像後世一樣把儒家經典當做授課標準,那樣連嬴政這一關都過不去。
注1:庠(xiang,二聲。)序都是古代的學校,但職責並不專於辦學授課,不具備封建教育的專業性,
真正的官辦大學還要等到西漢武帝時在長安設置太學才算正式確立下來。“《孟子·滕文公上》:殷曰序,周曰庠。”
注2:陸賈,楚人,為劉邦謀士,力勸劉邦采用儒學黃老之說讓天下休養生息。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
張放聽得張良如此言語,臉上神情也不由得黯淡下來。
畢竟秦朝的製度現在就是最為先進的,不然如何能夠吞並六國統一天下?
他張氏再有能力和名望也隻是局限在韓國一地而已,連六國都抵擋不住秦國的兵鋒,張良又能有何妙計?
“哎!”張放也是一籌莫展,以大勢壓人才是最為堂皇之道,根本無懈可擊,其人隻得徒自感慨:
“若是未有那長公子扶蘇,說不得老夫還能靜待蟄伏數十年,但這嬴秦後繼有人,莫非真是天意如此?”
張良聽了叔父的話語臉色更是陰晴不定,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而被這張氏叔侄惦念的主人公扶蘇,卻在圖謀著一件更大的事情。
“稟內史,這是匡指揮送來的書信,還請內史過目。”
人高馬大的圃雙手捧著一封印泥未幹的書信,小心翼翼地對著正奮筆疾書的扶蘇請示。
“哦?這羅網又有什麽事?難不成是連陳平也一起給我請迴來了?”
扶蘇放下手中紙筆,心中滿是歡喜,迫不及待地便從圃手中奪過書信。
隻是細細翻閱過後,扶蘇才知道這次羅網並不是來報喜的:“這陳平還當真是小心謹慎,擅於謀身。
難怪曆史上能成為西漢諸多開國功臣中僅有的幾個善終者,不愧是能熬過呂後聽政和諸呂之亂的丞相之才。”
不錯,匡當送來的書信正是為了向扶蘇解釋陳平不來鹹陽的緣由,同時也是為了討要加蓋內史之印的信物。
至於陳平提出的第二種方案,向張蒼索要親筆書信,匡當卻是想也不想地就否決了。
開什麽玩笑,扶蘇交給羅網的任務到頭來還得向外人尋求幫助,那還養著羅網有什麽用。
不錯,在匡當眼裏,張蒼並不是可以依賴的對象,盡管扶蘇與其關係甚篤,但也不關羅網的事。
更別說羅網本就是陰私性質的機構,不可能這麽早就告知張蒼,那便失了效用。
所以匡當寧願冒著被評價為無能的風險來向扶蘇索要印信加蓋,也不願用私交去請張蒼寫信。
扶蘇自然也能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因為匡當把陳平的話可以說是原封不動地摘抄了一份。
“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陳平竟然已經通過了察舉,獲得了進入秦朝體製的機會。
看來這察舉之製對天下寒門士子的吸引力實在是太過強悍,不枉我處心積慮。”
扶蘇一邊慶幸於沒有同陳平失之交臂,一邊又不禁感到些許自得,這就是察舉製的降維打擊。
沒有猶豫,扶蘇將信件放在一邊,重新拿了一張蘇紙寫道:
“吾嚐聞陽武陳平者,有宰天下之誌,何故願為鄉間一小吏?空有經世之才而終日碌碌,豈不憾哉?”
在紙上署好文成君和時間的落款,扶蘇拿起一旁的內史之印重重地蓋了上去。
“圃!”扶蘇喚來一旁靜靜侍立的護衛,將寫好的信紙交給後者吩咐道:“速將此物送於匡當。”
“諾!”甕聲甕氣的迴應傳來,圃立刻轉身出府,去尋匡當了。
“陳平啊陳平,我怎麽可能放過你呢,曆史上的你不在漢初三傑之列,這方時空可就不一定了。”
扶蘇清楚,張良這舊日的韓國貴族是肯定不可能歸順自己的,就像項羽一樣,這是天生立場就已經決定的。
自己既然享受到了大秦長公子帶來的種種便利,就必須承擔會因此帶來的各項風險。
而將這種風險最小化的方法,便是利用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和長公子的地位,
將一切可以拉攏的人才收納麾下,把一切潛藏在暗處的敵人勢力盡力削弱。
遷徙豪強是為此,推行察舉也是為此,暗中招攬陳平韓信更是為此,誰讓扶蘇和大秦的命運已經綁定一致了呢?
扶蘇失笑搖頭,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陳平一事上轉移迴來,繼續書寫著原本手頭上的奏章。
陳平韓信等人再是人才,也不過是小插曲罷了,真正能夠拯救大秦的還是要靠各項能夠持續貫行的製度。
一陣筆尖與蘇紙的摩挲之聲過後,扶蘇看著眼前的奏章,臉上不由得泛起欣慰的笑容:
“殷商有序,成周有庠,連西漢都有太學,我大秦又怎麽能落於人後,沒有一二教化之地呢?(注1)
總不能統一了天下之後還是隻有武力沒有文治罷,那樣終究無法長久。”
扶蘇不由得又想起來一個儒生,就是那被劉邦稱帝後破口大罵仍麵不改色進諫的陸賈。
一句“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便改了劉邦對儒生的看法,扭轉了西漢的治國方向。(注2)
與之相比,秦朝的教育製度實在是有些落後,難怪當初會被山東六國看不起,認為是隻知戰爭的虎狼之國。
扶蘇在視察察舉之製的時候便發現了這個弊端,雖然參加的士子很多,但是並沒有多少是經過正規教育的。
大部分還是依賴家學相傳的知識或者是有聲名的私學開辦者來獲取知識,這已經能算佼佼者了。
剩下的野狐禪即使參加察舉也不過是陪跑而已,很難真正達到察舉的錄用標準,即便首次察舉的考核難度並不高。
因此扶蘇便有了在秦朝創立官學的想法,畢竟連錢幣文字都進行了大一統,沒理由不把教育的資格也收歸國有。
當然,民間的私人辦學扶蘇也是不會建議取締的,任何時候都是要有競爭才有活力,全部國有並不現實。
隻是在當今的秦朝,官學肯定不可能像後世一樣把儒家經典當做授課標準,那樣連嬴政這一關都過不去。
注1:庠(xiang,二聲。)序都是古代的學校,但職責並不專於辦學授課,不具備封建教育的專業性,
真正的官辦大學還要等到西漢武帝時在長安設置太學才算正式確立下來。“《孟子·滕文公上》:殷曰序,周曰庠。”
注2:陸賈,楚人,為劉邦謀士,力勸劉邦采用儒學黃老之說讓天下休養生息。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