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勢位驟長
扶蘇聽到這聲音的來源,臉上竟是有些控製不住驚訝的神色。
以極快的速度朝著李斯的方向瞥了一眼,這位大秦廷尉雙手持著笏板,正出列慷慨陳詞。
“沒想到李斯竟然也會直接表態讚成,看來這察舉征辟製在觸碰到王綰為代表的保守卿族勢力同時,也博得了相當大一部分人的認可。”
扶蘇在心中暗自感歎,若不是如此,想來嬴政也不會同意自己的想法。
改革一時之間尚可以君王威嚴彈壓,但如果培養不出新興的利益群體,最終也隻會人亡政息。
李斯看著眼前的蘇紙,恍惚間記憶卻是撥迴到了自己在楚國擔任小吏的那段時光:
“廁鼠食不潔且恐人,倉鼠食積粟而居大廡,不見人犬之憂。”(注1)
年少的上蔡小吏喟然一歎:“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之後踏上了遠赴荀師門下求學的路途,最終西入秦國,方有今日之廷尉李斯。(kui,四聲,不是wei。)
“設使當年有此一製,吾何須背井離鄉千裏奔波?”
李斯心內感慨萬千,故土難離豈是說說而已,誰又想遠赴千裏異鄉求一渺茫前途?
李斯出列支持扶蘇所言固然有自己感傷遭遇的緣故,但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對於嬴政心理的把握。
李斯發現,扶蘇這位長公子在朝政之上的存在感愈發強大。
不僅僅隻是局限於昔日主動提出的工匠之事,而嬴政在其中表現出的扶植之意,李斯也是悟的一二。
“丞相疑慮之處皆在文中有解,不知可還有何疏漏之處?”扶蘇對著王綰拱手一禮,發出了最後詰難。
王綰看著眼前彬彬有禮的長公子,又掃過手中蘇紙,情知此事終難扭轉,終究是歎息一聲:
“長公子有此遠見卓識,老臣再無他話。”
隨著王綰這位典型舊時代保守派領袖的讓步,朝中再是心懷不忿的臣子也無人敢於出列抗言,殿中隻留一陣附和之音。
“扶蘇所獻察舉征辟製,正合當今之世。
為吾大秦廣納天下英才,廣詔天下,自今歲起開察舉之試,於九月十五開啟縣試,由各縣令主持。”
嬴政仍然是一錘定音,做了最終的總結後一舉敲定,又對著殿下群臣宣布:
“長公子入朝以來多有建樹,又獻察舉征辟之製,任內史之職,晉爵倫侯,名為文成,食邑千戶。”(注2)
扶蘇原本淡然的神情轉為不可置信,文成侯,內史職,千戶的食邑,這次嬴政的賞賜可是質的飛躍。
內史便是先前蒙恬所任之職,因扶蘇遇刺之後引咎卸職,由副手暫代。
嬴政一直沒有委任新的人選,如今卻是將這治理京畿的重任交給了扶蘇。
而爵升倫侯則代表著扶蘇有了一個穩定的財源和勢位,雖然文成的封號並不是實地封號,但加上之後的千戶食邑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食邑千戶就代表著扶蘇能夠每年都持續地獲得千戶人家的稅收,比起之前長公子的月俸高了不知多少。
若是扶蘇之前便有這千戶食邑,根本不需要費勁心計地找理由去尋鄭夫人以黃金置換銅錢了,每歲稅入便足以支撐。
“兒臣謝過父皇恩典!”片刻愣神之後扶蘇便迅速反應過來,麵上帶著揮之不去的震驚和喜悅之色朝著嬴政行禮。
“財、權、名,這三項無數人夢寐以求奮鬥一生隻為謀取一樣,卻隻需要嬴政這位始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可以滿足,這至高無上的皇權真是令人心折。”
扶蘇心中感慨萬千,但也不免感到些許壓力:“嬴政並沒有事前暗示,更沒有給群臣討論的餘地,而是直接下達成命。
如此看來,我的努力終於讓長公子在嬴政心中有了可堪大用的想法,但這內史一職,卻不是可以輕易勝任的啊。”
內史掌管京畿,一向是重中之重,非嬴政極其信重且身懷大才者不可擔任,先前的蒙恬便是最好的力證,因此扶蘇頗有些忐忑。
“不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整日在邸報署內摸魚又如何能成大事?”
扶蘇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雖然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嬴政對自己賞識和器重表現的愈發明顯。
自己又提出了察舉這等足以變革當世的利器,若是賞賜斤斤計較反而不符合這位始皇帝的性格。
嬴政其人對於功臣之士的胸襟可謂是真帝王,一統天下的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不教而誅,凡事應有的賞賜待遇全是極盡尊榮。
王氏一門三侯,李斯以小吏而至一朝丞相,蒙氏兄弟更是分掌內外文武大權...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就是千古一帝的胸襟,更是對自己能力的極其自信,絲毫不會擔憂功高蓋主而無從駕馭,因為嬴政才是威望最為卓著的那位。
嬴政看著眼前長子扶蘇的驚喜之色,心內不由得也是微微一笑:
“朕的長子既有真才實學,又何須重蹈朕之舊日覆轍?”
殿中群臣又是一陣震驚,今日廷議所透露出的信息實在是太過重磅,太過令人心驚了,一時間都不曉得何者更為重要一些。
前者是選官之製的巨大變革,雖然必然會有卿族出身的臣子在心中不忿,略有阻礙,但始皇帝所要推行的命令沒有一件會不成功。
後者則是長公子扶蘇真正擁有入朝理政的政治身份,而不是以往細枝末節之微末官身,不由得讓人往國本方向妄加揣測。(注3)
“長公子如此得於陛下恩寵,怕不是不日便要...”就連一向不忿於扶蘇的王綰心中也是不由感慨:
“僅僅數月便有如此勢位,偏偏無有濫賜官爵之嫌,真是令吾頓感老之將至啊!”
注1:大廡,wu,三聲,廊簷,代指大屋。語出《史記·李斯列傳》,說的是李斯擔任上蔡小吏時看到廁所和倉庫之間老鼠生活的差距,有感而發,決心摒棄自己平淡無望的碌碌生活。
注2:倫侯,關內侯,秦爵十九等,有食邑無封國。
注3:國本,代指確立太子。
扶蘇聽到這聲音的來源,臉上竟是有些控製不住驚訝的神色。
以極快的速度朝著李斯的方向瞥了一眼,這位大秦廷尉雙手持著笏板,正出列慷慨陳詞。
“沒想到李斯竟然也會直接表態讚成,看來這察舉征辟製在觸碰到王綰為代表的保守卿族勢力同時,也博得了相當大一部分人的認可。”
扶蘇在心中暗自感歎,若不是如此,想來嬴政也不會同意自己的想法。
改革一時之間尚可以君王威嚴彈壓,但如果培養不出新興的利益群體,最終也隻會人亡政息。
李斯看著眼前的蘇紙,恍惚間記憶卻是撥迴到了自己在楚國擔任小吏的那段時光:
“廁鼠食不潔且恐人,倉鼠食積粟而居大廡,不見人犬之憂。”(注1)
年少的上蔡小吏喟然一歎:“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之後踏上了遠赴荀師門下求學的路途,最終西入秦國,方有今日之廷尉李斯。(kui,四聲,不是wei。)
“設使當年有此一製,吾何須背井離鄉千裏奔波?”
李斯心內感慨萬千,故土難離豈是說說而已,誰又想遠赴千裏異鄉求一渺茫前途?
李斯出列支持扶蘇所言固然有自己感傷遭遇的緣故,但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對於嬴政心理的把握。
李斯發現,扶蘇這位長公子在朝政之上的存在感愈發強大。
不僅僅隻是局限於昔日主動提出的工匠之事,而嬴政在其中表現出的扶植之意,李斯也是悟的一二。
“丞相疑慮之處皆在文中有解,不知可還有何疏漏之處?”扶蘇對著王綰拱手一禮,發出了最後詰難。
王綰看著眼前彬彬有禮的長公子,又掃過手中蘇紙,情知此事終難扭轉,終究是歎息一聲:
“長公子有此遠見卓識,老臣再無他話。”
隨著王綰這位典型舊時代保守派領袖的讓步,朝中再是心懷不忿的臣子也無人敢於出列抗言,殿中隻留一陣附和之音。
“扶蘇所獻察舉征辟製,正合當今之世。
為吾大秦廣納天下英才,廣詔天下,自今歲起開察舉之試,於九月十五開啟縣試,由各縣令主持。”
嬴政仍然是一錘定音,做了最終的總結後一舉敲定,又對著殿下群臣宣布:
“長公子入朝以來多有建樹,又獻察舉征辟之製,任內史之職,晉爵倫侯,名為文成,食邑千戶。”(注2)
扶蘇原本淡然的神情轉為不可置信,文成侯,內史職,千戶的食邑,這次嬴政的賞賜可是質的飛躍。
內史便是先前蒙恬所任之職,因扶蘇遇刺之後引咎卸職,由副手暫代。
嬴政一直沒有委任新的人選,如今卻是將這治理京畿的重任交給了扶蘇。
而爵升倫侯則代表著扶蘇有了一個穩定的財源和勢位,雖然文成的封號並不是實地封號,但加上之後的千戶食邑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食邑千戶就代表著扶蘇能夠每年都持續地獲得千戶人家的稅收,比起之前長公子的月俸高了不知多少。
若是扶蘇之前便有這千戶食邑,根本不需要費勁心計地找理由去尋鄭夫人以黃金置換銅錢了,每歲稅入便足以支撐。
“兒臣謝過父皇恩典!”片刻愣神之後扶蘇便迅速反應過來,麵上帶著揮之不去的震驚和喜悅之色朝著嬴政行禮。
“財、權、名,這三項無數人夢寐以求奮鬥一生隻為謀取一樣,卻隻需要嬴政這位始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可以滿足,這至高無上的皇權真是令人心折。”
扶蘇心中感慨萬千,但也不免感到些許壓力:“嬴政並沒有事前暗示,更沒有給群臣討論的餘地,而是直接下達成命。
如此看來,我的努力終於讓長公子在嬴政心中有了可堪大用的想法,但這內史一職,卻不是可以輕易勝任的啊。”
內史掌管京畿,一向是重中之重,非嬴政極其信重且身懷大才者不可擔任,先前的蒙恬便是最好的力證,因此扶蘇頗有些忐忑。
“不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整日在邸報署內摸魚又如何能成大事?”
扶蘇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雖然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嬴政對自己賞識和器重表現的愈發明顯。
自己又提出了察舉這等足以變革當世的利器,若是賞賜斤斤計較反而不符合這位始皇帝的性格。
嬴政其人對於功臣之士的胸襟可謂是真帝王,一統天下的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不教而誅,凡事應有的賞賜待遇全是極盡尊榮。
王氏一門三侯,李斯以小吏而至一朝丞相,蒙氏兄弟更是分掌內外文武大權...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就是千古一帝的胸襟,更是對自己能力的極其自信,絲毫不會擔憂功高蓋主而無從駕馭,因為嬴政才是威望最為卓著的那位。
嬴政看著眼前長子扶蘇的驚喜之色,心內不由得也是微微一笑:
“朕的長子既有真才實學,又何須重蹈朕之舊日覆轍?”
殿中群臣又是一陣震驚,今日廷議所透露出的信息實在是太過重磅,太過令人心驚了,一時間都不曉得何者更為重要一些。
前者是選官之製的巨大變革,雖然必然會有卿族出身的臣子在心中不忿,略有阻礙,但始皇帝所要推行的命令沒有一件會不成功。
後者則是長公子扶蘇真正擁有入朝理政的政治身份,而不是以往細枝末節之微末官身,不由得讓人往國本方向妄加揣測。(注3)
“長公子如此得於陛下恩寵,怕不是不日便要...”就連一向不忿於扶蘇的王綰心中也是不由感慨:
“僅僅數月便有如此勢位,偏偏無有濫賜官爵之嫌,真是令吾頓感老之將至啊!”
注1:大廡,wu,三聲,廊簷,代指大屋。語出《史記·李斯列傳》,說的是李斯擔任上蔡小吏時看到廁所和倉庫之間老鼠生活的差距,有感而發,決心摒棄自己平淡無望的碌碌生活。
注2:倫侯,關內侯,秦爵十九等,有食邑無封國。
注3:國本,代指確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