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籌謀邸報
“正是如此,且看他起高樓,且看他宴賓客,且看他樓塌了。
一個閹豎而已,翻不起多大風浪。”扶蘇嘴上這麽安慰鄭夫人
腦中卻是不由得閃過趙高擁立胡亥,矯詔殺扶蘇蒙恬,指鹿為馬,冤殺蒙毅李斯的畫麵,心下登時一顫
前世還真是令其攪弄起好大風雲,不過這一世我既為扶蘇,必不可能重蹈覆轍。
正當母子二人同仇敵愾之時,熟悉的尖細嗓音又吊了起來:“陛下駕到~”
嬴政禦輦駕臨宜春宮。
“兒臣\\臣妾拜見父皇\\陛下”扶蘇與鄭夫人異口同聲,俯身行禮。
“免禮,正是端五佳節,無須多禮。”
嬴政大袖一揮,一如既往的瀟灑霸氣,麵向扶蘇
“朕聽說汝清晨之時還在工坊巡視監督,本以為汝將不歸,緣何又迴這宜春宮來啊?”
嬴政語氣平淡,令扶蘇難以揣測嬴政究竟是不滿於自己未能像他一樣瘋狂加班,還是驚喜於長子突然迴宮探望。
當下隻好硬著頭皮解釋:“臣誠然欲迴歸父皇母妃膝下以盡孝心,但又擔憂於工坊蘇紙草創,無臣監督或出紕漏
因此自作主張,用了折中之策,第一輪巡視過罷,眼見工匠隸臣妾們盡忠職守便疾馳迴宮
又念及父皇勤於政事,不敢多做叨擾,母妃已多日不見,便擅自先來宜春宮中請安。
若有不周之處,還請父皇責罰。”
說罷便束手侍立一旁,忐忑地等待著嬴政發落。
盡管已經逐漸熟悉了秦代的生活習慣和扶蘇身體,但在麵對嬴政這位始皇帝時還是時常發怵
嬴政沉吟半響,方才露出些許讚許之色道:
“朕不求爾休沐之時也如朕一般勤勉,因為爾所負職責尚輕,無須如此
能夠在迴宮休沐之前不忘本職,照例巡查監督分內之事已經殊為不易。
朕自然不會苛求
至於先迴宜春宮一事,依爾從前的孝順性子,若不來此反倒是會令為父詫異
譬如雛鷹展翅,乳虎初嘯,總是須經上些許風雨方能發其本性。
爾在少府任事時日雖短,但已初現崢嶸,為父甚慰。”
其實嬴政一開始是沒有來宜春宮的打算的,鄭夫人早就被排除了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行列之中。
隻是聽聞扶蘇方歸便率先入於宜春宮,又是端五佳節,這才起駕於此。
如若不然,隨便賞鄭氏些許金銀絹帛也就過去了,又怎會耽誤軍國大事來此?
隻是凡此種種,扶蘇卻不得而知了。
但這並不妨礙扶蘇如釋重負,向嬴政再行一禮說道:“承蒙父皇嘉獎,兒臣喜不自勝。
兒臣本欲向母親請安後便行於興樂宮覲見父皇,未曾料及父皇一路來此,那便一道請安了。”
嬴政此時卻隻是微微頷首,遠不如認可扶蘇任職功績時的讚賞之舉:“有心了。”
說罷便不再多言,隻是對鄭夫人慰問一二,繼而便流露出離去之意,以目示意宦者準備起駕
扶蘇時刻關注著嬴政的一舉一動,自然也發現了嬴政的示意,連忙出聲: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稟告,還請聽兒臣一言。”
“哦?姑且說來。”
嬴政沒想到扶蘇還要上演這麽一出,難不成又有何奇思妙想?不由得有些期待。
“啟稟父皇,兒臣欲行‘邸報’!”
扶蘇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地向嬴政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當然,他也知道嬴政是不會明白這所謂‘邸報’究竟是何物品,有何效用的。
畢竟要一直後推到後世唐朝開元年間才有了確鑿可考的報紙雛形(注1)。
因此趕忙解釋道:“所謂‘邸報’,是臣將蘇紙製成之後偶發奇想,並不是何新生製物。
詳細言之,便是以蘇紙為文書媒介,由朝廷主導發行。
將日常所頒律令及時事新聞借助驛傳係統傳達給上下官吏
以此使與鹹陽相距甚遠的邊陲之地也能盡快得知所頒法令。
對朝廷中樞所發指令貫徹了解,以防有不軌之徒曲解旨意。
與此相應,各地郡守也須將任內所見大事抉擇後書於邸報。
以此強化對各地政事信息的交流互通。”
在蘇紙製出之後,秦帝國已經具備初步製造邸報的基礎。
畢竟扶蘇所構想的邸報隻在官僚士大夫中發行
是由官方牢牢掌握的主流信息公示交流渠道。
並不如後世風花雪月眾多的民間小報一般,不需要多麽龐大的發行量。
待到蘇紙將舉國上下衙署成功武裝後便可以著手實施。
無論何時,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甚至決定所謀之事的成與敗,這就是為何扶蘇要一力主導邸報創辦的主因之一。
秦代地方郡守之權甚大,文武財政之事悉數決於一人之手。
特別是在那些邊緣之地,不誇張的說,直接自立都足以讓中樞焦頭爛額。
曆史上的趙佗作為一軍將領都可以在秦末亂戰中自立為王。
乃至僭越稱皇,就折射出秦代中央對邊地的鞭長莫及。
邸報雖然並不能在實質上改變秦代這種邊臣權利甚重的局麵。
但至少能讓中央有更快的反應時間
將來若真有一天,神州大地上再現諸侯並起,烽火連綿之景
鹹陽的應對也會比原有曆史更加充分、迅速。
更何況,這是一個很好的製約各地郡守的手段。
信息渠道的多樣化隻會讓中樞擁有更高的統治效率。
形成係統嚴密的程序後,嬴政就會發現,這是更適合中國古代國情的社會媒體專製管理。
當然,扶蘇也有私心。
作為邸報的首創者,那總編的職位當然不做他人想。
就連主編的崗位,扶蘇都想好了。
讓那個大白胖子張蒼來。
張蒼作為荀子高徒,飽覽群書,當個官方編輯自然不是問題。
更何況他那禦史之位整日也無甚要事,兼職一下也不是什麽難事。
最重要的是,與扶蘇交好,再有舉薦之情的張蒼作為主編後。
這條信息渠道可以說與扶蘇有了牽涉極深的政治聯係。
屆時,扶蘇稍微動動手腳,寫上幾首詩詞,評上那麽幾篇秦代政論...
政治影響力自然是節節攀升,對提高扶蘇的知名度很是關鍵。
當然,一切的一切,都要得到嬴政首肯。
注1:中國古代並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報紙,隻有類似的邸報用以宣發官府文書給官僚士大夫。
漢代雖有學者考證,但無實際出土一手史料證明,開元年間流傳下來的“開元雜報”中對邸報的記載為最早的證據,但也飽受爭議。
直至明清後,才有盛行的“小報”將重點逐漸轉向民間瑣碎新聞,此前隻有邸報作為政治信息傳遞工具。
“正是如此,且看他起高樓,且看他宴賓客,且看他樓塌了。
一個閹豎而已,翻不起多大風浪。”扶蘇嘴上這麽安慰鄭夫人
腦中卻是不由得閃過趙高擁立胡亥,矯詔殺扶蘇蒙恬,指鹿為馬,冤殺蒙毅李斯的畫麵,心下登時一顫
前世還真是令其攪弄起好大風雲,不過這一世我既為扶蘇,必不可能重蹈覆轍。
正當母子二人同仇敵愾之時,熟悉的尖細嗓音又吊了起來:“陛下駕到~”
嬴政禦輦駕臨宜春宮。
“兒臣\\臣妾拜見父皇\\陛下”扶蘇與鄭夫人異口同聲,俯身行禮。
“免禮,正是端五佳節,無須多禮。”
嬴政大袖一揮,一如既往的瀟灑霸氣,麵向扶蘇
“朕聽說汝清晨之時還在工坊巡視監督,本以為汝將不歸,緣何又迴這宜春宮來啊?”
嬴政語氣平淡,令扶蘇難以揣測嬴政究竟是不滿於自己未能像他一樣瘋狂加班,還是驚喜於長子突然迴宮探望。
當下隻好硬著頭皮解釋:“臣誠然欲迴歸父皇母妃膝下以盡孝心,但又擔憂於工坊蘇紙草創,無臣監督或出紕漏
因此自作主張,用了折中之策,第一輪巡視過罷,眼見工匠隸臣妾們盡忠職守便疾馳迴宮
又念及父皇勤於政事,不敢多做叨擾,母妃已多日不見,便擅自先來宜春宮中請安。
若有不周之處,還請父皇責罰。”
說罷便束手侍立一旁,忐忑地等待著嬴政發落。
盡管已經逐漸熟悉了秦代的生活習慣和扶蘇身體,但在麵對嬴政這位始皇帝時還是時常發怵
嬴政沉吟半響,方才露出些許讚許之色道:
“朕不求爾休沐之時也如朕一般勤勉,因為爾所負職責尚輕,無須如此
能夠在迴宮休沐之前不忘本職,照例巡查監督分內之事已經殊為不易。
朕自然不會苛求
至於先迴宜春宮一事,依爾從前的孝順性子,若不來此反倒是會令為父詫異
譬如雛鷹展翅,乳虎初嘯,總是須經上些許風雨方能發其本性。
爾在少府任事時日雖短,但已初現崢嶸,為父甚慰。”
其實嬴政一開始是沒有來宜春宮的打算的,鄭夫人早就被排除了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行列之中。
隻是聽聞扶蘇方歸便率先入於宜春宮,又是端五佳節,這才起駕於此。
如若不然,隨便賞鄭氏些許金銀絹帛也就過去了,又怎會耽誤軍國大事來此?
隻是凡此種種,扶蘇卻不得而知了。
但這並不妨礙扶蘇如釋重負,向嬴政再行一禮說道:“承蒙父皇嘉獎,兒臣喜不自勝。
兒臣本欲向母親請安後便行於興樂宮覲見父皇,未曾料及父皇一路來此,那便一道請安了。”
嬴政此時卻隻是微微頷首,遠不如認可扶蘇任職功績時的讚賞之舉:“有心了。”
說罷便不再多言,隻是對鄭夫人慰問一二,繼而便流露出離去之意,以目示意宦者準備起駕
扶蘇時刻關注著嬴政的一舉一動,自然也發現了嬴政的示意,連忙出聲: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稟告,還請聽兒臣一言。”
“哦?姑且說來。”
嬴政沒想到扶蘇還要上演這麽一出,難不成又有何奇思妙想?不由得有些期待。
“啟稟父皇,兒臣欲行‘邸報’!”
扶蘇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地向嬴政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當然,他也知道嬴政是不會明白這所謂‘邸報’究竟是何物品,有何效用的。
畢竟要一直後推到後世唐朝開元年間才有了確鑿可考的報紙雛形(注1)。
因此趕忙解釋道:“所謂‘邸報’,是臣將蘇紙製成之後偶發奇想,並不是何新生製物。
詳細言之,便是以蘇紙為文書媒介,由朝廷主導發行。
將日常所頒律令及時事新聞借助驛傳係統傳達給上下官吏
以此使與鹹陽相距甚遠的邊陲之地也能盡快得知所頒法令。
對朝廷中樞所發指令貫徹了解,以防有不軌之徒曲解旨意。
與此相應,各地郡守也須將任內所見大事抉擇後書於邸報。
以此強化對各地政事信息的交流互通。”
在蘇紙製出之後,秦帝國已經具備初步製造邸報的基礎。
畢竟扶蘇所構想的邸報隻在官僚士大夫中發行
是由官方牢牢掌握的主流信息公示交流渠道。
並不如後世風花雪月眾多的民間小報一般,不需要多麽龐大的發行量。
待到蘇紙將舉國上下衙署成功武裝後便可以著手實施。
無論何時,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甚至決定所謀之事的成與敗,這就是為何扶蘇要一力主導邸報創辦的主因之一。
秦代地方郡守之權甚大,文武財政之事悉數決於一人之手。
特別是在那些邊緣之地,不誇張的說,直接自立都足以讓中樞焦頭爛額。
曆史上的趙佗作為一軍將領都可以在秦末亂戰中自立為王。
乃至僭越稱皇,就折射出秦代中央對邊地的鞭長莫及。
邸報雖然並不能在實質上改變秦代這種邊臣權利甚重的局麵。
但至少能讓中央有更快的反應時間
將來若真有一天,神州大地上再現諸侯並起,烽火連綿之景
鹹陽的應對也會比原有曆史更加充分、迅速。
更何況,這是一個很好的製約各地郡守的手段。
信息渠道的多樣化隻會讓中樞擁有更高的統治效率。
形成係統嚴密的程序後,嬴政就會發現,這是更適合中國古代國情的社會媒體專製管理。
當然,扶蘇也有私心。
作為邸報的首創者,那總編的職位當然不做他人想。
就連主編的崗位,扶蘇都想好了。
讓那個大白胖子張蒼來。
張蒼作為荀子高徒,飽覽群書,當個官方編輯自然不是問題。
更何況他那禦史之位整日也無甚要事,兼職一下也不是什麽難事。
最重要的是,與扶蘇交好,再有舉薦之情的張蒼作為主編後。
這條信息渠道可以說與扶蘇有了牽涉極深的政治聯係。
屆時,扶蘇稍微動動手腳,寫上幾首詩詞,評上那麽幾篇秦代政論...
政治影響力自然是節節攀升,對提高扶蘇的知名度很是關鍵。
當然,一切的一切,都要得到嬴政首肯。
注1:中國古代並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報紙,隻有類似的邸報用以宣發官府文書給官僚士大夫。
漢代雖有學者考證,但無實際出土一手史料證明,開元年間流傳下來的“開元雜報”中對邸報的記載為最早的證據,但也飽受爭議。
直至明清後,才有盛行的“小報”將重點逐漸轉向民間瑣碎新聞,此前隻有邸報作為政治信息傳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