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怎麽也沒想到,被寄予厚望的顏良大軍竟然被阻於東莞城外,寸步不能進。
按照計劃,在顏良抵達琅琊國內的次日,袁紹軍便開始對呂布發起了攻擊。
這一次,不再是試探性攻擊,也沒有陣前單挑,而是直接大軍壓上,攻打呂布大營。
呂布對這一切早有所料,隻是一味防守。
甚至,在袁紹進攻的當天晚上,呂布軍大營還派出了5000騎兵朝著後方而去。
“主公,定是顏將軍攻打琅琊的消息已經傳來,呂布如今後方不穩,大事成矣!”
許攸對自己的妙計頗為自信,雖然顏良大軍消息並沒有傳至袁紹後方,但是許攸已經開始邀功。
袁紹表麵上鎮定自若,內心卻對許攸的話頗為讚同,他也覺得應該不會出什麽差錯。
呂布的實力擺在這,他不覺得呂布後方能應付得了顏良加田豐的組合,更何況他本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今前線戰況沒有傳迴來,那是因為大軍本就深入呂布後方的緣故。
“主公,可要派人去攔截呂布這支騎兵?”
審配覺得,顏良的騎兵本就是為擾亂呂布後方而去,若是讓呂布的騎兵糾纏住,就很難取得戰果,因此才想著攔截這支外出的騎兵。
不過,這個想法卻很難實施,畢竟這支騎兵是直接後退,呂布想要攔截,必須繞過呂布大營。
呂布在野外紮營,並非沒有繞過的可能性。
但現實情況是,騎兵機動力本來就強,若是派遣普通軍隊根本難以追到,就算追到了也根本留不下。
若是大軍傾巢而出,則需要擔心被呂布突擊後方。
袁紹想了想,還是拒絕了審配的想法,他揮揮手道:
“區區五千騎兵而已,自有顏將軍應付,我們的目標是一鼓作氣拿下呂布!”
袁紹話說的很滿,實際上是他心中明白,他派顏良出去並非是為了攻城掠地,而是擾亂後方,又不一定要跟敵人正麵對抗,別說五千騎兵,縱然呂布親自迴防,顏良打不過還不知道跑嗎?
隻要呂布大軍一日不能拿下顏良,後方不穩,前線必然軍心渙散,再加上袁紹日夜攻打,相信很快就會出現能一舉決定勝負的戰機。
事實上,戰機比袁紹預料的還要來得快。
在袁紹對呂布大營發動攻擊的第三天,也就是呂布派出5000騎兵兩天後。
袁紹依舊沒有收到顏良的消息,他心中其實已經有點焦躁不安,不過還是強行按下,用顏良深入敵後,無法保持通信來自慰。
不過,他心中其實已經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
就在這時,有親衛來報:
“主公,顏將軍親兵奉顏將軍之令前來向主公稟報重要軍情!”
雖然還沒有見到來人,袁紹心中卻暗自鬆了一口氣,哈哈一笑,對著在座的幾位軍師說道:
“正說顏將軍,這就有了顏將軍的消息,看來大事將成矣!”
隨後,這才對前來稟告的親衛下令道:
“讓他進來!”
親衛領命而去,隨後一名衣衫襤褸的士兵被帶到中軍大帳。
這名士兵顯然也知道這是什麽地方,不說大帳中心位置坐的正是如今北方雄主,其他座位上也都是大將軍麾下的大人物,到了大帳之後,他頭也不敢抬,直接來到中間,雙腿跪地,雙手舉著一封密信。
雖然密信的火漆完整,沒有被拆開過,不過這名士兵的身份已經經過驗證,確實是將軍顏良的親兵,所以也沒有人懷疑密信的真實性。
隨後,在袁紹的示意下,有侍者將密信取來,送到袁紹手中。
袁紹也沒有多說,見前來稟報軍情的士兵二話不說,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了預感,大概信中不會有什麽太好的消息。
否則的話,顏良也不會特意叮囑信使直接將,密信交給袁紹,而是應該先口頭向袁紹稟報軍情。
果然,百餘字的密信袁紹一覽無餘,當即臉色變了又變。
下方一直用餘光觀察大將軍表情的許攸發現,大將軍握著信箋的手都在輕微發抖,他連忙低下頭,心中暗自思索。
隨後,許攸似乎隱約聽到大將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才開口打破了這短暫又令人心悸的沉默。
“顏將軍可還有其他交代?”
下方跪著的士兵雖然沒有抬頭,可也知道這是大將軍在垂問,連忙將跪伏的身子挺直,低著頭對著袁紹迴話:
“沒有了,顏將軍隻讓屬下親手將密信交給大將軍,並沒有其他交代!”
袁紹這時候已經緩緩從密信中帶來的震撼中恢複過來,聞言也不想說話,隻是輕輕一揮手,馬上有親衛前來將報信的士兵帶下去安置。
袁紹拿著密信,環顧一圈,發現在座的幾位謀士都是眼觀鼻,鼻觀心,沒有朝他看一眼,似乎都對密信上的內容一點也不好奇。
他當然知道,這隻是這些人心思深沉,從剛才的舉動大概也對前線的情況有了猜測,知道不太順利,這才做出如此一副模樣。
“你們也看看吧!”
此時,大帳中除了幾名心腹謀士之外,也都是家養的親衛,袁紹也不擔心密信中的信息泄露,就將手中的密信遞給了身邊的審配。
一直默默觀察著袁紹表情的許攸,這時候更是一片心沉到了穀底。
作為借道襲擾敵後計策的發起人,按道理前線有了消息,無論如何,除了袁紹之外,他許攸才是在座的幾位中第一個該知曉的。
可是袁紹卻偏偏沒有將密信遞給他,反而是給了另一邊的審配。
這說明什麽?
說明袁紹已經對許攸產生了不滿,而不滿的原因很很簡單,必然是這次奇襲計劃沒有成功。
雖然知道自己的妙計大概是泡湯了,但是許攸不免對袁紹的舉動也生出一絲不滿,畢竟他隻是一個謀士,負責出謀劃策。
如今計劃在執行階段出了問題,那也不是他這個出謀劃策之人的責任,怎麽能怨到他頭上呢?
再想到,近些年來,隨著袁紹大將軍權威愈重,與他這個發小的關係也是越來越遠,連稱唿表字都會讓袁紹皺眉,許攸也對袁紹產生了一絲不滿,情不自禁在內心將袁紹與曹操比較起來。
按照計劃,在顏良抵達琅琊國內的次日,袁紹軍便開始對呂布發起了攻擊。
這一次,不再是試探性攻擊,也沒有陣前單挑,而是直接大軍壓上,攻打呂布大營。
呂布對這一切早有所料,隻是一味防守。
甚至,在袁紹進攻的當天晚上,呂布軍大營還派出了5000騎兵朝著後方而去。
“主公,定是顏將軍攻打琅琊的消息已經傳來,呂布如今後方不穩,大事成矣!”
許攸對自己的妙計頗為自信,雖然顏良大軍消息並沒有傳至袁紹後方,但是許攸已經開始邀功。
袁紹表麵上鎮定自若,內心卻對許攸的話頗為讚同,他也覺得應該不會出什麽差錯。
呂布的實力擺在這,他不覺得呂布後方能應付得了顏良加田豐的組合,更何況他本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今前線戰況沒有傳迴來,那是因為大軍本就深入呂布後方的緣故。
“主公,可要派人去攔截呂布這支騎兵?”
審配覺得,顏良的騎兵本就是為擾亂呂布後方而去,若是讓呂布的騎兵糾纏住,就很難取得戰果,因此才想著攔截這支外出的騎兵。
不過,這個想法卻很難實施,畢竟這支騎兵是直接後退,呂布想要攔截,必須繞過呂布大營。
呂布在野外紮營,並非沒有繞過的可能性。
但現實情況是,騎兵機動力本來就強,若是派遣普通軍隊根本難以追到,就算追到了也根本留不下。
若是大軍傾巢而出,則需要擔心被呂布突擊後方。
袁紹想了想,還是拒絕了審配的想法,他揮揮手道:
“區區五千騎兵而已,自有顏將軍應付,我們的目標是一鼓作氣拿下呂布!”
袁紹話說的很滿,實際上是他心中明白,他派顏良出去並非是為了攻城掠地,而是擾亂後方,又不一定要跟敵人正麵對抗,別說五千騎兵,縱然呂布親自迴防,顏良打不過還不知道跑嗎?
隻要呂布大軍一日不能拿下顏良,後方不穩,前線必然軍心渙散,再加上袁紹日夜攻打,相信很快就會出現能一舉決定勝負的戰機。
事實上,戰機比袁紹預料的還要來得快。
在袁紹對呂布大營發動攻擊的第三天,也就是呂布派出5000騎兵兩天後。
袁紹依舊沒有收到顏良的消息,他心中其實已經有點焦躁不安,不過還是強行按下,用顏良深入敵後,無法保持通信來自慰。
不過,他心中其實已經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
就在這時,有親衛來報:
“主公,顏將軍親兵奉顏將軍之令前來向主公稟報重要軍情!”
雖然還沒有見到來人,袁紹心中卻暗自鬆了一口氣,哈哈一笑,對著在座的幾位軍師說道:
“正說顏將軍,這就有了顏將軍的消息,看來大事將成矣!”
隨後,這才對前來稟告的親衛下令道:
“讓他進來!”
親衛領命而去,隨後一名衣衫襤褸的士兵被帶到中軍大帳。
這名士兵顯然也知道這是什麽地方,不說大帳中心位置坐的正是如今北方雄主,其他座位上也都是大將軍麾下的大人物,到了大帳之後,他頭也不敢抬,直接來到中間,雙腿跪地,雙手舉著一封密信。
雖然密信的火漆完整,沒有被拆開過,不過這名士兵的身份已經經過驗證,確實是將軍顏良的親兵,所以也沒有人懷疑密信的真實性。
隨後,在袁紹的示意下,有侍者將密信取來,送到袁紹手中。
袁紹也沒有多說,見前來稟報軍情的士兵二話不說,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了預感,大概信中不會有什麽太好的消息。
否則的話,顏良也不會特意叮囑信使直接將,密信交給袁紹,而是應該先口頭向袁紹稟報軍情。
果然,百餘字的密信袁紹一覽無餘,當即臉色變了又變。
下方一直用餘光觀察大將軍表情的許攸發現,大將軍握著信箋的手都在輕微發抖,他連忙低下頭,心中暗自思索。
隨後,許攸似乎隱約聽到大將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才開口打破了這短暫又令人心悸的沉默。
“顏將軍可還有其他交代?”
下方跪著的士兵雖然沒有抬頭,可也知道這是大將軍在垂問,連忙將跪伏的身子挺直,低著頭對著袁紹迴話:
“沒有了,顏將軍隻讓屬下親手將密信交給大將軍,並沒有其他交代!”
袁紹這時候已經緩緩從密信中帶來的震撼中恢複過來,聞言也不想說話,隻是輕輕一揮手,馬上有親衛前來將報信的士兵帶下去安置。
袁紹拿著密信,環顧一圈,發現在座的幾位謀士都是眼觀鼻,鼻觀心,沒有朝他看一眼,似乎都對密信上的內容一點也不好奇。
他當然知道,這隻是這些人心思深沉,從剛才的舉動大概也對前線的情況有了猜測,知道不太順利,這才做出如此一副模樣。
“你們也看看吧!”
此時,大帳中除了幾名心腹謀士之外,也都是家養的親衛,袁紹也不擔心密信中的信息泄露,就將手中的密信遞給了身邊的審配。
一直默默觀察著袁紹表情的許攸,這時候更是一片心沉到了穀底。
作為借道襲擾敵後計策的發起人,按道理前線有了消息,無論如何,除了袁紹之外,他許攸才是在座的幾位中第一個該知曉的。
可是袁紹卻偏偏沒有將密信遞給他,反而是給了另一邊的審配。
這說明什麽?
說明袁紹已經對許攸產生了不滿,而不滿的原因很很簡單,必然是這次奇襲計劃沒有成功。
雖然知道自己的妙計大概是泡湯了,但是許攸不免對袁紹的舉動也生出一絲不滿,畢竟他隻是一個謀士,負責出謀劃策。
如今計劃在執行階段出了問題,那也不是他這個出謀劃策之人的責任,怎麽能怨到他頭上呢?
再想到,近些年來,隨著袁紹大將軍權威愈重,與他這個發小的關係也是越來越遠,連稱唿表字都會讓袁紹皺眉,許攸也對袁紹產生了一絲不滿,情不自禁在內心將袁紹與曹操比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