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的十萬大軍,在劉涚等人離開之後,再次進駐恭州城。
這一次韓世忠再不敢大意,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封城嚴查,他可不希望這恭州城裏還有劉涚的眼線,像此前那樣的屈辱,一次已經讓他的人生有一個難以洗刷的汙點。
經過三天時間的搜捕之後,韓世忠終於可以決定,恭州城的內部已經清洗幹淨,隻有這樣,他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計劃——發兵益州,攻打新都城。
別說再趙構的聖旨之中已然提及進攻新都城的事情,即便趙構不提,韓世忠跟劉涚直接的賭約,也讓他必須要走到這樣一步,否則,他韓世忠將來有何麵目做人?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韓世忠跟眾將商議兵發益州事宜時,突如其來的幾個消息,卻是讓韓世忠頓時變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做出裁決。
這兩個消息,一個是吳階病重,另外一個就是金兀術出兵進攻大散關,如何進退,朝廷方麵暫時還沒有消息下來。
“吳階病危,此事如何是好呢?”
解散了諸將,韓世忠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裏,一手敲打桌麵,神情疑惑。
他跟劉涚之間的賭約縱然重要,然而歸根結底他韓世忠是南宋朝廷的武將,麵對外族和內患的時候,他應該選擇哪一個?是先處理外族進攻還是先處理內患?更讓韓世忠糾結的是,若是直接開赴大散關,單憑他手中十萬大軍,別說是防守,若機緣適合,他甚至可以重創金兀術的大軍。
但如此一來,他就必須要暫時放棄跟劉涚之間的賭約,讓新都城,繼續發展下去。就眼下,劉涚軍的實力已經是讓韓世忠感覺到有相當的壓力,若是再給劉涚繼續壯大下去,後果會怎樣,韓世忠根本無法保證。
如果說韓世忠眼下最期望的事情,應該就是吳階的病能夠有所好轉,如此一來,隻要吳階能夠擋住金兀術的南下,那麽他就可以照原定計劃,兵發新都城。
然而誰也無法向他保證這一點,所以眼下韓世忠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觀望和等待。
韓世忠能夠等,但是劉涚卻是無法等下去了,吳璘已經去了大散關,按照當初的約定,若是吳階的狀況有所好轉,吳璘會在第一時間將消息送迴來。而劉涚這邊若是一直沒有接到消息,則證明情況不容樂觀。
如今,劉涚這邊始終沒有吳璘的消息,這讓劉涚不得不做出決定,哪怕高進反對這樣做,劉涚還是讓柴青源,帶上一萬兵馬,直奔大散關,同時命令胡立統領一萬火器軍,作為第二批增援大散關的隊伍。
按手中此時所掌握的情報來看,經過這段時間的增補,大散關上如今有宋軍三萬人,若是加上柴青源和胡立帶過去的兩萬兵馬,大散關的總兵力將會增加到五萬人。
當然,劉涚這樣做,有利有弊。
如此做的好處如此一來,劉涚等同於是將大散關掌控到了自己的手掌心裏,也就相當於是掌控了漢中——大散關和漢中唇齒相依,甚至於不需要劉涚直接攻打,隻需要掌握了吳階留下的那些人手,漢中城就等於是向劉涚敞開了胸懷。
然而如此帶來的弊端就是:趙構對劉涚的恨意,將會變得更深!
掌控了大散關,就等於是捏住了南宋西北方向的命門,南宋朝廷非但不會派兵增援大散關,指不定還會派兵攻打漢中。不,已經不需要另行派遣,韓世忠的大萬大軍,就屯在距離漢中不遠的恭州城內,隻需要趙構一聲令下,韓世忠就會發動大軍。
如果形勢照這樣走下去,劉涚軍將會麵臨更大的防區,益州、漢中加上一個大散關,劉涚軍在整體實力沒有變化的情況之下,等同是將分兵三路,每個地方所能動用的兵力必然是被大大的削弱了,不論是控製力還是防禦力,都會有相當程度的下降。
這也是為何高進始終反對劉涚如此計劃的原因所在。
將兵力分出去,就如同攤開了手掌,單憑一根根手指的力量,又哪裏比的上將拳頭捏緊來的有力呢?
當然,劉涚也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的劉家軍,戰鬥力不容小覷,而新都城,經過高進和高玉娘這些日子的反複建造後,已經變得牢不可摧,別說是十萬大軍,就是數十萬大軍,圍困三五個月,也未必能夠攻破新都城。
而隻要新都城不破,派遣去另外兩個地方的劉家軍在接到消息之後必定可以快速迴援,到那個時候,裏應外合,指不定是誰吃了誰。
有火炮和火箭彈這兩樣守城的利器,劉涚的確沒有擔心被圍城的必要,隻是派去大散關的將士,反而要擔心一個問題——當吳階死了之後,吳璘是否能夠鎮服吳階留下的兵馬。
這一點,除了要看吳璘自身的魅力之外,更要看吳階在最後是作如何安排的。
事到如今,南宋、金國和劉涚這三方勢力,真正角力的地方,反而已經不是新都城,而是大散關了!
最終大散關能夠被哪一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那就意味著,誰才是這場龍爭虎鬥的真正勝利者。
一時間,朝廷的飛馬往來,韓世忠不敢死等聖旨,主動上奏,尋求戰機。
而朝廷之中的大臣,也應為此事而分成了三派。一派自然是以趙構為首,認為金兀術南下,是因為沒有滿足金國議和的條件,所以才會由此一戰,若是最佳的解決方式,自然是不管大散關,直取新都城,將劉涚掌握在自己手中,好跟金國人繼續談判。
而另外一方則是那些朝廷老臣,則一口認定,新都城不過是疥癬之患,反而是金兀術這個人靠不住,若是讓其長驅直入,一旦巴蜀落入金兀術手中,那麽極有可能金國不會再跟南宋搞什麽議和,本來嘛,金國是進不了屋子的強盜,如今大門都已經敞開了,還不直接到家中燒殺搶掠啊?
最後剩下的那一派,是人數最少,而且受到支持也是最少的主戰派,這裏麵甚至還不包括幾個大將軍,都是些在朝中鬱鬱不得誌的武將在鬧騰。這些人提出的意見是兩麵作戰,這純屬是在鬧著玩嘛,以南宋朝廷眼下的兵力,壓根無法承受兩線作戰,光是對付金兀術的十萬大軍,若是沒有一個大散關在手中,韓世忠的兵馬未必就能擋得住。
再加上新興起來的新都城,哪怕就是這些鬧騰的武將都聽說過劉家軍火器的厲害,雖說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搬運起來很困難,然而眼下火器的這些弊病,用來守城卻是一點都不違和,作為強攻一方的朝廷軍,必然會在這方麵吃大虧。試問以南宋朝廷如今的軍事實力和財政能力,又有多少老底去填這樣一個無底洞?
所以說,朝廷裏的文臣武將雖說是分成了三派,但實際上前麵兩個派別對第三派的人是合力打壓,也可以說是不理不睬,隻因為隻要是思維正常的人,都不會去認可第三派的那種想法。
而作為主和派的皇帝趙構,加上他身邊的秦儈等人,讓堅持第一個看法的派係實力暴增,占據了主要狀態。
可以說,趙構和秦儈獲得這次朝爭最後勝利,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除非出現什麽天大的變故。
就在這次朝爭即將結束,趙構等人眼瞅著就要獲得勝利,甚至於秦儈都已經擬好了即將下給韓世忠的聖旨時,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駐紮在臨安的金國使節團,卻是突然求見南宋皇帝趙構。
這些時日以來,負責與金國使節團打交道的人是秦儈,當趙構詢問使節團求見的意義何在時,就連秦儈都是一臉的茫然,完全不知所以。
無奈之下,趙構隻得同意使節團的覲見。當使節團的使者麵見趙狗時,卻是說出一個讓趙構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來——金國皇帝完顏亶,授意使者,同意按照最初雙方約定的協議內容,簽訂兩國和平協議!
雙方最初約定的協議內容?
趙構等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那金國使者卻是在說完之後,直接出示了金國皇帝完顏亶的親筆手書,裏麵極其明確的表述了完顏亶的意思,也就是說,兩國之間的合約,跟劉涚和新都城已經沒有半點關係了!
對於急於求和的趙構來說,這不啻是從天而降的餡餅,可問題是,金兀術大軍逼近大散關,劉涚盤踞益州,兵鋒直指漢中,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完顏亶突然來這麽一出戲,對於南宋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若是從正常的角度來理解,趙構有理由認為,這是完顏亶的緩兵之計,指不定這邊在簽訂停戰合約的同時,那邊金兀術就占據了大散關,緊跟著,長驅直入南宋境內,最終徹底的攻占南宋。
這樣的判斷完全是有理論依據的,漢人數千年的戰爭史,總結出來的類似情況不勝枚舉!
然而讓趙構等人感到為難的是,金國使節團的使者,好像對簽訂合約非常的著急,留給趙構考慮的時間,隻有兩天!
也就是說,兩天之後趙構不簽字,那麽,此次和談,就作廢了!
這一次韓世忠再不敢大意,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封城嚴查,他可不希望這恭州城裏還有劉涚的眼線,像此前那樣的屈辱,一次已經讓他的人生有一個難以洗刷的汙點。
經過三天時間的搜捕之後,韓世忠終於可以決定,恭州城的內部已經清洗幹淨,隻有這樣,他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計劃——發兵益州,攻打新都城。
別說再趙構的聖旨之中已然提及進攻新都城的事情,即便趙構不提,韓世忠跟劉涚直接的賭約,也讓他必須要走到這樣一步,否則,他韓世忠將來有何麵目做人?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韓世忠跟眾將商議兵發益州事宜時,突如其來的幾個消息,卻是讓韓世忠頓時變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做出裁決。
這兩個消息,一個是吳階病重,另外一個就是金兀術出兵進攻大散關,如何進退,朝廷方麵暫時還沒有消息下來。
“吳階病危,此事如何是好呢?”
解散了諸將,韓世忠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裏,一手敲打桌麵,神情疑惑。
他跟劉涚之間的賭約縱然重要,然而歸根結底他韓世忠是南宋朝廷的武將,麵對外族和內患的時候,他應該選擇哪一個?是先處理外族進攻還是先處理內患?更讓韓世忠糾結的是,若是直接開赴大散關,單憑他手中十萬大軍,別說是防守,若機緣適合,他甚至可以重創金兀術的大軍。
但如此一來,他就必須要暫時放棄跟劉涚之間的賭約,讓新都城,繼續發展下去。就眼下,劉涚軍的實力已經是讓韓世忠感覺到有相當的壓力,若是再給劉涚繼續壯大下去,後果會怎樣,韓世忠根本無法保證。
如果說韓世忠眼下最期望的事情,應該就是吳階的病能夠有所好轉,如此一來,隻要吳階能夠擋住金兀術的南下,那麽他就可以照原定計劃,兵發新都城。
然而誰也無法向他保證這一點,所以眼下韓世忠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觀望和等待。
韓世忠能夠等,但是劉涚卻是無法等下去了,吳璘已經去了大散關,按照當初的約定,若是吳階的狀況有所好轉,吳璘會在第一時間將消息送迴來。而劉涚這邊若是一直沒有接到消息,則證明情況不容樂觀。
如今,劉涚這邊始終沒有吳璘的消息,這讓劉涚不得不做出決定,哪怕高進反對這樣做,劉涚還是讓柴青源,帶上一萬兵馬,直奔大散關,同時命令胡立統領一萬火器軍,作為第二批增援大散關的隊伍。
按手中此時所掌握的情報來看,經過這段時間的增補,大散關上如今有宋軍三萬人,若是加上柴青源和胡立帶過去的兩萬兵馬,大散關的總兵力將會增加到五萬人。
當然,劉涚這樣做,有利有弊。
如此做的好處如此一來,劉涚等同於是將大散關掌控到了自己的手掌心裏,也就相當於是掌控了漢中——大散關和漢中唇齒相依,甚至於不需要劉涚直接攻打,隻需要掌握了吳階留下的那些人手,漢中城就等於是向劉涚敞開了胸懷。
然而如此帶來的弊端就是:趙構對劉涚的恨意,將會變得更深!
掌控了大散關,就等於是捏住了南宋西北方向的命門,南宋朝廷非但不會派兵增援大散關,指不定還會派兵攻打漢中。不,已經不需要另行派遣,韓世忠的大萬大軍,就屯在距離漢中不遠的恭州城內,隻需要趙構一聲令下,韓世忠就會發動大軍。
如果形勢照這樣走下去,劉涚軍將會麵臨更大的防區,益州、漢中加上一個大散關,劉涚軍在整體實力沒有變化的情況之下,等同是將分兵三路,每個地方所能動用的兵力必然是被大大的削弱了,不論是控製力還是防禦力,都會有相當程度的下降。
這也是為何高進始終反對劉涚如此計劃的原因所在。
將兵力分出去,就如同攤開了手掌,單憑一根根手指的力量,又哪裏比的上將拳頭捏緊來的有力呢?
當然,劉涚也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的劉家軍,戰鬥力不容小覷,而新都城,經過高進和高玉娘這些日子的反複建造後,已經變得牢不可摧,別說是十萬大軍,就是數十萬大軍,圍困三五個月,也未必能夠攻破新都城。
而隻要新都城不破,派遣去另外兩個地方的劉家軍在接到消息之後必定可以快速迴援,到那個時候,裏應外合,指不定是誰吃了誰。
有火炮和火箭彈這兩樣守城的利器,劉涚的確沒有擔心被圍城的必要,隻是派去大散關的將士,反而要擔心一個問題——當吳階死了之後,吳璘是否能夠鎮服吳階留下的兵馬。
這一點,除了要看吳璘自身的魅力之外,更要看吳階在最後是作如何安排的。
事到如今,南宋、金國和劉涚這三方勢力,真正角力的地方,反而已經不是新都城,而是大散關了!
最終大散關能夠被哪一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那就意味著,誰才是這場龍爭虎鬥的真正勝利者。
一時間,朝廷的飛馬往來,韓世忠不敢死等聖旨,主動上奏,尋求戰機。
而朝廷之中的大臣,也應為此事而分成了三派。一派自然是以趙構為首,認為金兀術南下,是因為沒有滿足金國議和的條件,所以才會由此一戰,若是最佳的解決方式,自然是不管大散關,直取新都城,將劉涚掌握在自己手中,好跟金國人繼續談判。
而另外一方則是那些朝廷老臣,則一口認定,新都城不過是疥癬之患,反而是金兀術這個人靠不住,若是讓其長驅直入,一旦巴蜀落入金兀術手中,那麽極有可能金國不會再跟南宋搞什麽議和,本來嘛,金國是進不了屋子的強盜,如今大門都已經敞開了,還不直接到家中燒殺搶掠啊?
最後剩下的那一派,是人數最少,而且受到支持也是最少的主戰派,這裏麵甚至還不包括幾個大將軍,都是些在朝中鬱鬱不得誌的武將在鬧騰。這些人提出的意見是兩麵作戰,這純屬是在鬧著玩嘛,以南宋朝廷眼下的兵力,壓根無法承受兩線作戰,光是對付金兀術的十萬大軍,若是沒有一個大散關在手中,韓世忠的兵馬未必就能擋得住。
再加上新興起來的新都城,哪怕就是這些鬧騰的武將都聽說過劉家軍火器的厲害,雖說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搬運起來很困難,然而眼下火器的這些弊病,用來守城卻是一點都不違和,作為強攻一方的朝廷軍,必然會在這方麵吃大虧。試問以南宋朝廷如今的軍事實力和財政能力,又有多少老底去填這樣一個無底洞?
所以說,朝廷裏的文臣武將雖說是分成了三派,但實際上前麵兩個派別對第三派的人是合力打壓,也可以說是不理不睬,隻因為隻要是思維正常的人,都不會去認可第三派的那種想法。
而作為主和派的皇帝趙構,加上他身邊的秦儈等人,讓堅持第一個看法的派係實力暴增,占據了主要狀態。
可以說,趙構和秦儈獲得這次朝爭最後勝利,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除非出現什麽天大的變故。
就在這次朝爭即將結束,趙構等人眼瞅著就要獲得勝利,甚至於秦儈都已經擬好了即將下給韓世忠的聖旨時,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駐紮在臨安的金國使節團,卻是突然求見南宋皇帝趙構。
這些時日以來,負責與金國使節團打交道的人是秦儈,當趙構詢問使節團求見的意義何在時,就連秦儈都是一臉的茫然,完全不知所以。
無奈之下,趙構隻得同意使節團的覲見。當使節團的使者麵見趙狗時,卻是說出一個讓趙構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來——金國皇帝完顏亶,授意使者,同意按照最初雙方約定的協議內容,簽訂兩國和平協議!
雙方最初約定的協議內容?
趙構等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那金國使者卻是在說完之後,直接出示了金國皇帝完顏亶的親筆手書,裏麵極其明確的表述了完顏亶的意思,也就是說,兩國之間的合約,跟劉涚和新都城已經沒有半點關係了!
對於急於求和的趙構來說,這不啻是從天而降的餡餅,可問題是,金兀術大軍逼近大散關,劉涚盤踞益州,兵鋒直指漢中,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完顏亶突然來這麽一出戲,對於南宋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若是從正常的角度來理解,趙構有理由認為,這是完顏亶的緩兵之計,指不定這邊在簽訂停戰合約的同時,那邊金兀術就占據了大散關,緊跟著,長驅直入南宋境內,最終徹底的攻占南宋。
這樣的判斷完全是有理論依據的,漢人數千年的戰爭史,總結出來的類似情況不勝枚舉!
然而讓趙構等人感到為難的是,金國使節團的使者,好像對簽訂合約非常的著急,留給趙構考慮的時間,隻有兩天!
也就是說,兩天之後趙構不簽字,那麽,此次和談,就作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