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妖族與世俗人族向來敵對,所以很有可能會在人族遭災之時,趁虛而入,不過此時江中倒是看不到別的妖族,隻有那隻妖龜在波濤裏上下浮沉。
葉青冥和汪曉瀾對望一眼,心中均想:“此龜弄出如此聲勢,顯然法力高深,已成氣候,若在這碧江中興風作浪,兩岸百姓豈不是災劫未去,又添苦難?”
那妖龜身軀巨大,周身妖氣也極為濃鬱,在這浩浩蕩蕩的江水之中,更如虎添翼,縱然葉青冥、汪曉瀾聯手與之爭鬥,也未必能穩勝,若江中還隱藏著別的妖獸,就更加危險了,但此時此刻,總不能置之不理,因此二人立刻駕起遁光,飛臨江上,全神戒備,若那妖龜真要為禍作惡,也隻能硬拚了。
見二人飛來,那妖龜抬起頭,張開大嘴,噴出一團灰蒙蒙的光華,汪曉瀾取出仙劍,便要迎擊,卻聽葉青冥說道:“等一下!”
汪曉瀾立刻問道:“怎麽了?”
葉青冥卻道:“它似乎沒有惡意。”
跟著伸手一招,那團灰光已落入他的掌中,而那隻妖龜衝二人點了點頭,跟著身軀一晃,已潛入江底,片刻間便遊的不知去向了。
汪曉瀾便往葉青冥掌中看去,那道灰光卻是個長約尺許的石匣,上麵刻著八個古樸的篆文:禹王遺寶,留贈有緣!
汪曉瀾叫了起來:“禹王?難道是古時治水的大禹,大夏王朝的開國之主?”
大夏王朝早在無數年前便已滅亡,但那是整個人族乃至整個周天六道曆史上最燦爛的文明之一,一個曾經無比強大、無比輝煌的帝國,而其第一代君主,便是大禹,後世人族子民感念其治水的功德,便尊稱其為禹王!
葉青冥心中一動,說道:“昔日禹王治水,救了無數生靈,或許他遺留的寶物,有克製洪災之效!”
跟著打開石匣觀看,裏麵卻放著一盞古燈,高約八寸,燈座遍刻古樸花紋,燈柱卻盤著一隻怪龍,最上方燈盞中有一團淡金色的燈焰。
葉青冥和汪曉瀾都暗暗稱奇,此燈封於石匣之內,沉在江底無數年,燈焰居然未曾熄滅,顯然不是尋常寶物!
汪曉瀾問道:“這是什麽寶貝?上麵纏的這隻龍,樣子也好生古怪!”
葉青冥思索片刻,說道:“這似乎是蜃龍,常年潛伏於深海之中,善於噴雲吐霧,製造虛幻景物,名為海市蜃樓,若是人獸為幻象所迷,前來找尋,便會被蜃龍吃掉。”
當年大禹治水,自西向東疏導洪流,終至東海之濱,卻見蜃龍在海上幻化作惡,吞吃過往生靈,大禹便率領麾下部眾與蜃龍惡戰數次,才終於將之斬殺,取其精魂與頭上異角,煉製成這盞蜃龍燈,能幻化萬象,亦能破除幻術,乃是一件罕有的至寶!
後來大禹建立大夏王朝,便將畢生所得的幾件重要寶物分藏各地,鎮壓世俗氣運,護佑人族子民,這盞蜃龍燈便被安放在碧江之底,令靈龜看守,如今周天六道將有浩劫,億萬生靈莫能超脫,天地間各種寶物便紛紛出世,而蜃龍燈就是其中之一。
葉青冥和汪曉瀾在這洪災之中,竭力解救生靈苦難,論功績雖不如禹王當年,但論慈悲之心,卻是一脈相承,因此這件禹王遺寶,才會出現在二人麵前,歸其所有。
不過,蜃龍燈乃是幻術至寶,並非治水利器,葉青冥滴血認主之後,便察覺到了這一點,而此時忙著救災,便將蜃龍燈收起,等將來再作理會。
世俗各國全力賑災,汪、葉二人也是竭盡所能的相助,一個多月之後,災情總算得到控製,但大量房屋、農田被衝毀,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自然需要盡快重建,以安定民心,而水災過後,經常會爆發瘟疫,此事非同小可,更需要全力預防。
正因為這樣,二人並沒有急著返迴宣山,而是繼續留在世俗東南一帶,行醫救人,懸壺濟世,沒過多久,一些地方果然出現了疫情,幸虧葉青冥近來雲遊行醫,醫術越發精進,又能禦劍飛行,頻繁往返各地,對症下藥,才令瘟疫無法蔓延,否則還不知道有多少人畜會因此喪命。
如此又過了幾個月,該處理的事情都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重建等事宜,也是急不來的,葉青冥便和汪曉瀾商議了一下,準備返迴宣山,畢竟留雲缸內的那些怪異晶絲還需要處理,而前不久得到的蜃龍燈也需要祭煉。
不過,先前在弘原城,葉青冥曾起過收徒的念頭,如今大災過後,出現了許多無依無靠的孤兒,因此葉青冥便準備從這些孤兒當中,找一些有仙緣、資質好的收為弟子,也免得他們淪落街頭,凍餓而死,雖說災後孤兒甚多,但對於二人來說,能多救一個,自然便多救一個了。
先前災劫之中,二人救了無數生靈,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二人萬分敬仰,因此得知二人有收徒之念,立刻便將能找到的孤兒盡數送來以供挑選,畢竟這是天大機緣,若能拜在真仙門下,衣食無憂自不必提,就是長生自在,也是可望可期,若不是葉青冥明言隻收孤兒,恐怕他們都要把自家孩子搶先送來了。
對於修士來說,收徒乃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容不得絲毫馬虎,需要一一詳查秉性、資質,實在繁瑣之極,以二人的手段,也足足用了三天,才挑選出五名秉性純良、資質不錯的孤兒,並立刻帶著他們返迴了宣山。
這些孤兒年紀都很小,最大的不過剛滿六歲,小的隻有四歲,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汪曉瀾覺得這麽小的孩子毫無自保之力,倘若無人撫養,難免夭亡,而大孩子相對來說,活下去的可能多一些。
汪曉瀾這種想法未必正確,畢竟就算年紀大一些的孤兒,在那災後滿目瘡痍的大地上,也很難自力更生,若是無人收養,恐怕結局還是不堪設想。
隻不過對於汪、葉二人來說,將五名孤兒收為弟子,已經是極限了,畢竟孩子不是小貓小狗,隨便喂點吃的,就能養活,撫養孩子,需要教導他們知對錯、明事理,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陪他們玩,陪他們一起長大,要做的實在太多太多!
那五名孤兒年紀雖小,但也都知道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跟著兩位上仙來到一座陌生的大山之中,都不禁暗暗擔憂,畢竟未知的事情太多了,譬如兩位上仙的性子如何,會不會很嚴厲,非打即罵?
以後有沒有吃的,能不能吃飽?
本來這麽小的孩子不應該會想到這些事,但經曆了失去父母的痛苦,經曆了災劫之中苦苦掙紮的艱辛,經曆了種種人情冷暖之後,他們遠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所以他們難免會多想。
不過,他們的擔憂實在是多餘的,葉青冥本身就經曆過失去雙親的痛苦,和這些孤兒同病相憐,他的性子也十分隨和,至於汪曉瀾,脾氣雖急,但也是十分善良,更母愛泛濫,對於這些孤兒,二人都十分疼愛。
而且宣山物產豐富,當年魏、楚兩國無數百姓在此地都能生活,如今寥寥幾個人,自然不會挨餓的。
到了宣山第一頓飯,就是烤全羊、山雞燉香菇、鯽魚豆腐湯等好菜,畢竟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多得是山珍野味,而葉青冥少年時是獵戶藥農出身,這等捉羊殺雞,采菇捕魚之事,是他的老本行,而以前獨自生活的經曆,也令他燒的一手好菜,如今親自下廚,那五個孩子險些連自己的舌頭都吃下去了,汪曉瀾更直埋怨,說葉青冥有這麽好的廚藝,居然讓她辟穀不食數百年,真是存心不良,大為虧待!
一頓飯吃完,孩子們撐的直打飽嗝,而拘束感也淡了不少,都覺得兩位真仙平易近人,飯菜夥食也是美味絕頂,想來以後的日子不會難熬。
這些孩子之前受了不少苦,此時又吃的太飽,自然就開始打哈氣犯困,汪曉瀾便將仙府之內的那張石床收拾了一下,讓他們睡下,雖說五個孩子同睡一床,但畢竟身子骨都小,倒也不覺得擁擠。
見他們睡熟了,葉青冥隨手在石床四周布下隔音禁製,跟著說道:“這些孩子的秉性、資質看似都很好,但今後的日子,還是要多多留意他們的品行,若是確實不錯,三個月之後就正式收徒,若有心術不正的,便送其下山吧。”
汪曉瀾點了點頭,卻未說話,守在石床之旁,照看著五個孩子,葉青冥也不再開口,取出一堆書卷典籍,細細翻閱,想要查明留雲缸內莫名出現的晶絲究竟是何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葉青冥和汪曉瀾對望一眼,心中均想:“此龜弄出如此聲勢,顯然法力高深,已成氣候,若在這碧江中興風作浪,兩岸百姓豈不是災劫未去,又添苦難?”
那妖龜身軀巨大,周身妖氣也極為濃鬱,在這浩浩蕩蕩的江水之中,更如虎添翼,縱然葉青冥、汪曉瀾聯手與之爭鬥,也未必能穩勝,若江中還隱藏著別的妖獸,就更加危險了,但此時此刻,總不能置之不理,因此二人立刻駕起遁光,飛臨江上,全神戒備,若那妖龜真要為禍作惡,也隻能硬拚了。
見二人飛來,那妖龜抬起頭,張開大嘴,噴出一團灰蒙蒙的光華,汪曉瀾取出仙劍,便要迎擊,卻聽葉青冥說道:“等一下!”
汪曉瀾立刻問道:“怎麽了?”
葉青冥卻道:“它似乎沒有惡意。”
跟著伸手一招,那團灰光已落入他的掌中,而那隻妖龜衝二人點了點頭,跟著身軀一晃,已潛入江底,片刻間便遊的不知去向了。
汪曉瀾便往葉青冥掌中看去,那道灰光卻是個長約尺許的石匣,上麵刻著八個古樸的篆文:禹王遺寶,留贈有緣!
汪曉瀾叫了起來:“禹王?難道是古時治水的大禹,大夏王朝的開國之主?”
大夏王朝早在無數年前便已滅亡,但那是整個人族乃至整個周天六道曆史上最燦爛的文明之一,一個曾經無比強大、無比輝煌的帝國,而其第一代君主,便是大禹,後世人族子民感念其治水的功德,便尊稱其為禹王!
葉青冥心中一動,說道:“昔日禹王治水,救了無數生靈,或許他遺留的寶物,有克製洪災之效!”
跟著打開石匣觀看,裏麵卻放著一盞古燈,高約八寸,燈座遍刻古樸花紋,燈柱卻盤著一隻怪龍,最上方燈盞中有一團淡金色的燈焰。
葉青冥和汪曉瀾都暗暗稱奇,此燈封於石匣之內,沉在江底無數年,燈焰居然未曾熄滅,顯然不是尋常寶物!
汪曉瀾問道:“這是什麽寶貝?上麵纏的這隻龍,樣子也好生古怪!”
葉青冥思索片刻,說道:“這似乎是蜃龍,常年潛伏於深海之中,善於噴雲吐霧,製造虛幻景物,名為海市蜃樓,若是人獸為幻象所迷,前來找尋,便會被蜃龍吃掉。”
當年大禹治水,自西向東疏導洪流,終至東海之濱,卻見蜃龍在海上幻化作惡,吞吃過往生靈,大禹便率領麾下部眾與蜃龍惡戰數次,才終於將之斬殺,取其精魂與頭上異角,煉製成這盞蜃龍燈,能幻化萬象,亦能破除幻術,乃是一件罕有的至寶!
後來大禹建立大夏王朝,便將畢生所得的幾件重要寶物分藏各地,鎮壓世俗氣運,護佑人族子民,這盞蜃龍燈便被安放在碧江之底,令靈龜看守,如今周天六道將有浩劫,億萬生靈莫能超脫,天地間各種寶物便紛紛出世,而蜃龍燈就是其中之一。
葉青冥和汪曉瀾在這洪災之中,竭力解救生靈苦難,論功績雖不如禹王當年,但論慈悲之心,卻是一脈相承,因此這件禹王遺寶,才會出現在二人麵前,歸其所有。
不過,蜃龍燈乃是幻術至寶,並非治水利器,葉青冥滴血認主之後,便察覺到了這一點,而此時忙著救災,便將蜃龍燈收起,等將來再作理會。
世俗各國全力賑災,汪、葉二人也是竭盡所能的相助,一個多月之後,災情總算得到控製,但大量房屋、農田被衝毀,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自然需要盡快重建,以安定民心,而水災過後,經常會爆發瘟疫,此事非同小可,更需要全力預防。
正因為這樣,二人並沒有急著返迴宣山,而是繼續留在世俗東南一帶,行醫救人,懸壺濟世,沒過多久,一些地方果然出現了疫情,幸虧葉青冥近來雲遊行醫,醫術越發精進,又能禦劍飛行,頻繁往返各地,對症下藥,才令瘟疫無法蔓延,否則還不知道有多少人畜會因此喪命。
如此又過了幾個月,該處理的事情都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重建等事宜,也是急不來的,葉青冥便和汪曉瀾商議了一下,準備返迴宣山,畢竟留雲缸內的那些怪異晶絲還需要處理,而前不久得到的蜃龍燈也需要祭煉。
不過,先前在弘原城,葉青冥曾起過收徒的念頭,如今大災過後,出現了許多無依無靠的孤兒,因此葉青冥便準備從這些孤兒當中,找一些有仙緣、資質好的收為弟子,也免得他們淪落街頭,凍餓而死,雖說災後孤兒甚多,但對於二人來說,能多救一個,自然便多救一個了。
先前災劫之中,二人救了無數生靈,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二人萬分敬仰,因此得知二人有收徒之念,立刻便將能找到的孤兒盡數送來以供挑選,畢竟這是天大機緣,若能拜在真仙門下,衣食無憂自不必提,就是長生自在,也是可望可期,若不是葉青冥明言隻收孤兒,恐怕他們都要把自家孩子搶先送來了。
對於修士來說,收徒乃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容不得絲毫馬虎,需要一一詳查秉性、資質,實在繁瑣之極,以二人的手段,也足足用了三天,才挑選出五名秉性純良、資質不錯的孤兒,並立刻帶著他們返迴了宣山。
這些孤兒年紀都很小,最大的不過剛滿六歲,小的隻有四歲,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汪曉瀾覺得這麽小的孩子毫無自保之力,倘若無人撫養,難免夭亡,而大孩子相對來說,活下去的可能多一些。
汪曉瀾這種想法未必正確,畢竟就算年紀大一些的孤兒,在那災後滿目瘡痍的大地上,也很難自力更生,若是無人收養,恐怕結局還是不堪設想。
隻不過對於汪、葉二人來說,將五名孤兒收為弟子,已經是極限了,畢竟孩子不是小貓小狗,隨便喂點吃的,就能養活,撫養孩子,需要教導他們知對錯、明事理,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陪他們玩,陪他們一起長大,要做的實在太多太多!
那五名孤兒年紀雖小,但也都知道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跟著兩位上仙來到一座陌生的大山之中,都不禁暗暗擔憂,畢竟未知的事情太多了,譬如兩位上仙的性子如何,會不會很嚴厲,非打即罵?
以後有沒有吃的,能不能吃飽?
本來這麽小的孩子不應該會想到這些事,但經曆了失去父母的痛苦,經曆了災劫之中苦苦掙紮的艱辛,經曆了種種人情冷暖之後,他們遠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所以他們難免會多想。
不過,他們的擔憂實在是多餘的,葉青冥本身就經曆過失去雙親的痛苦,和這些孤兒同病相憐,他的性子也十分隨和,至於汪曉瀾,脾氣雖急,但也是十分善良,更母愛泛濫,對於這些孤兒,二人都十分疼愛。
而且宣山物產豐富,當年魏、楚兩國無數百姓在此地都能生活,如今寥寥幾個人,自然不會挨餓的。
到了宣山第一頓飯,就是烤全羊、山雞燉香菇、鯽魚豆腐湯等好菜,畢竟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多得是山珍野味,而葉青冥少年時是獵戶藥農出身,這等捉羊殺雞,采菇捕魚之事,是他的老本行,而以前獨自生活的經曆,也令他燒的一手好菜,如今親自下廚,那五個孩子險些連自己的舌頭都吃下去了,汪曉瀾更直埋怨,說葉青冥有這麽好的廚藝,居然讓她辟穀不食數百年,真是存心不良,大為虧待!
一頓飯吃完,孩子們撐的直打飽嗝,而拘束感也淡了不少,都覺得兩位真仙平易近人,飯菜夥食也是美味絕頂,想來以後的日子不會難熬。
這些孩子之前受了不少苦,此時又吃的太飽,自然就開始打哈氣犯困,汪曉瀾便將仙府之內的那張石床收拾了一下,讓他們睡下,雖說五個孩子同睡一床,但畢竟身子骨都小,倒也不覺得擁擠。
見他們睡熟了,葉青冥隨手在石床四周布下隔音禁製,跟著說道:“這些孩子的秉性、資質看似都很好,但今後的日子,還是要多多留意他們的品行,若是確實不錯,三個月之後就正式收徒,若有心術不正的,便送其下山吧。”
汪曉瀾點了點頭,卻未說話,守在石床之旁,照看著五個孩子,葉青冥也不再開口,取出一堆書卷典籍,細細翻閱,想要查明留雲缸內莫名出現的晶絲究竟是何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