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洵他們逛了一圈,隻覺得很無奈。


    北伯辛屈自打上次接見他們之後,也就懶得再管他們了。


    燕國的勳爵官吏,正在個忙個的。


    而且,越是冬日,他們越是忙碌。


    比如,今年天冷,霜雪盈野,四野很多孱弱的部落,都被風雪壓彎脊梁,之前他們還隻是一群借宿者,現在全部被迫簽署賣身令,成為了燕國的奴隸。


    不然,他們活不下去的。


    畢竟燕國雖然糧食很多,食物很多,但也不可能分給他們。


    此外,就是北伯的“保險商會”,前往地方,對那些購買了“他”的保險的遊牧部落民,開始理賠。


    燕國城邑的近郊,有很多早年內遷的遊牧部落,這些人從奴隸、或者野人身份,轉化成為了燕國的歸化人之後,去年開始,辛屈就開始折騰保險業務了。


    雙方約定,每年牧民將收獲上來的牛羊馬等牲畜,交給北伯的商會去處置售賣,雙方進而以此分配利益。


    比如一頭牛,從生到死,角、皮、筋、脂肪等等,都是貨真價實的戰略物資。


    時下燕國還沒有絕對的人口對城郊草甸進行開墾,但也不能就這麽荒廢。


    所以,畜牧業就得發展起來。


    這些遊牧部落一開始,並不覺得辛屈的方案好,隻是一些為了討好他的部落,才會答應下來。


    畢竟這些戰略物資需要課稅,然後再上繳一部分利潤分成給他北伯,真正能到這些遊牧部落的手中,可能隻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可是很虧的事情。


    但現在,辛屈“保險商會”開始行動了。


    將凍死的牛羊立刻收儲,然後開始滋滋放血,抓緊處理成肉幹、皮料。


    然後對這些死了很多牛羊的部落,發放糧食,以及調配還有牛羊存活的商會成員的牛羊,對他們提前預定幼崽,盡快幫這些遊牧部落渡過難關。


    可以說,保險商會的名頭,隻用了一個月,就徹底激蕩開來。


    越來越多人尋來,希望能加入相關的保險行會。


    沒辦法,農業生產靠天吃飯,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渡過難關的。


    現在,有一個北伯牽頭兜底折騰,不管是衝著討好他來,還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大家夥都明白,提前儲蓄、購置保險,就能對衝未來的風險。


    相較於之前的稅賦,現在的保險業務一出來,辛屈通過了另一個方案,替他的子孫後代,開始籌畫財稅收益了。


    而這種類似於傳統氏族公社迭代出來的方案,看得犧洵一愣一愣的。


    講真的,他還未見過如此睿智的政策,但也能看出來,這種政策的背後,是需要強力支撐的。


    利益、穩定、武力,缺一不可。


    十二月,燕國又有人來了。


    如微山舟所言,他將燕國的態度發給南方之後,南方絲毫沒有猶豫,加派人手來,同時還來了一個大人物。


    子頌。


    他親自來了。


    作為王室老三,他很久之前就想來北方看看了,但沒想到機會居然這麽晚才有。


    進入燕國疆界,路過一些村社,能聽到村口曬著太陽的村人,正在傳唱民謠。


    大體的歌詞就是:今冬風雪廣天下,見我牛羊不蕃息,糴牛糶糧救我命……


    派遣翻譯去了解了一下,子頌的神情凝重了幾分。


    燕國居然有能力對治下的大部分村社,都推行“保險”,還真是對燕國的控製力,超乎想象!


    不僅如此,北上的驛道,經常能看到附近的村社,正在清理積雪,路上還有馬車行動。


    馬車上掛著“郵”字。


    又問過,子頌知道了,燕國的驛站體係比較去年,進一步進行了擴張。


    去年大部分還隻到邑,今年開始,擴張到了鄉社。


    甚至就連門牌製度都推廣下來了。


    行政體係,相當精確。


    基本上隻要燕國願意查,你一個社有多少戶人家,他們是一清二楚。


    至於村,那是氏封私產,怎麽安排是領主的意思,當然基本上信件也會直接發到領主那邊。


    每個村之間都有社的落腳點,鄉邑村社,各有分野,再匯總到縣上邊。


    這套體係,簡直就是商王最想學會的。


    可惜,懾於如今的製度,他們也知道很難做到。


    很快,他們抵達通縣。


    這一次辛屈沒有來迎接,是行人春帶隊。


    一來是為了避嫌,某種意義上來說,辛屈和子旬是一夥的。


    二來是為了給子頌下馬威,燕國不想南下從征,至少你們開的價碼,燕國不接受。


    三來是微山舟他們能跟子頌對好情報。


    最後就是歡迎他們來做生意。


    子頌並非孤身前來。


    他的儀仗隊三百人,身後跟著這一路跟著來的冀州各級貴族,以及他們的商隊。


    其中包括了奴隸六千二百九十人,牛、羊、布、玉、油等等各色物資。


    可以說每次大規模對外訪問的商族隊伍,是有能力發動一場方麵戰爭的。


    隻是,站在通縣下。


    城上火把,哪怕有寒風唿嘯,還是有甲士睥睨而下。


    四周金甲林立,戰車、長槍、短戈、大盾、弓弩無一不有。


    而且總兵力達到兩千人,分鎮各個節點,隱隱將他們包圍。


    真要開戰,就是聯合絞殺。


    “這些士,還真是精銳啊。”看到遍地黃金甲,蘇震感慨的說。


    子頌微微頷首的對眼前這位有蘇氏族長的大公子說:“燕國的金甲,也是北地有名的工藝,聽聞近來澤氏,發賣了十幾領去了貴部。”


    蘇震臉色一下陰了幾分。


    有蘇氏內部也不安穩,畢竟貴族之間的權力爭奪,暫時來說相對溫情脈脈。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戰敗者,都會被流放去偏遠地區,而不是進行屠殺。


    畢竟是同族,也是底線。


    哪怕是商王殺人,也是需要用祭祀作為借口,用獻身祖先作為包裝,而不是想殺就殺。


    就跟南庚一樣,他被奪權,就被流放去了淮地是一個道理。


    而勝利的貴族,時間一久,利益傾軋之下,各支派係就難免爭奪起來。


    有蘇氏內部的爭奪,跟繼承權有關。


    蘇震的兄弟們長大了。


    他們背後的貴族,開始與他爭奪有蘇氏的控製權了。


    尤其受到了北方燕國的影響,嫡長製的全麵推廣,開始有一些部落意識到,想要傳承自家世係,最好也最快的辦法,就是效法燕國,推行嫡長繼承製,然後推動宗法改革。


    蘇震是嫡長子,但問題是他母親早亡,現在有蘇氏的後位,掌握在他三弟母親的手中。


    也是這一次澤氏買賣物資的對象。


    澤魚他們做生意,也不怎麽講究,有蘇氏三公子母族乃是東夷海族,掌握漁鹽技術,那是相當有錢。


    澤氏可是靠著十幾領即將淘汰的木銅鑲嵌的金甲,換來了大批奴隸,雙方是買賣得爽了。


    但對於燕國來說,這可能直接牽扯有蘇氏的繼承戰爭,因此蘇震這一次來,是看看燕國的態度,同時想辦法武裝自己。


    有蘇氏帶來的奴隸,達到了一千多人,占了六分之一,可謂豪華。


    因此行人春見到了蘇震的時候,笑容合不住:“在下典客府行人春,諸位,歡迎你們遠道而來。


    不管你們是為了外交還外貿,相信接下來的日子裏,諸位一定能得償所願!


    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