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工地。


    還未走進核心區,僅僅是外圍一圈的河道、湖泊的集群,就能看到燕國正在忙碌的奴隸。


    很多,很多,多到犧洵都看不到頭。


    燕國北平一期工程,或者說都城總麵積,達到三千五百五十七萬平方米,眼下隻有柵欄或者湖澤,並未圍攏城牆。


    一期主要建設的目標是平整土地,挖掘溝渠,設計區劃,以及建設宮城與皇城。


    其中,皇城占地麵積達到一千二百五十萬平方米。


    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恐怖的都城。


    所以,才進來,隻能看到柵欄內一些河溝湖澤所在的區域內,矗立不少棚戶。


    奴隸們主要居住在這裏的棚戶屋,每天進去幹活,休息的時候返迴。


    依托棚戶,不時能看到買賣皮肉的部落女子正在攬客。


    看到他們的時候,還不時拋媚眼。


    這些部落女子,都是野人,或者親厚燕國的邊陲部落內遷之後,來此做買賣。


    將來,這些人,多半是第一批棚戶貧民。


    也是未來燕國外城耕種、他們家族繁衍生息的主力。


    畢竟辛屈設計的奴隸規製,是篩選與淘汰,並不會對奴隸趕盡殺絕。


    不好好的幹奴隸,都會在一輪輪篩選之後被清理,最後完成工程的奴隸,將大概率得到封賞,抬籍為歸化人。


    而這些歸化人,將會是燕國北平城第一代泥、瓦、木等工匠家族的祖源。


    因此,這裏倒是別樣的平和,看得犧洵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潛意識裏的奴隸,都是肮髒、粗魯、野蠻的,而燕國這裏的奴隸,地位反而比這些外來部落的人,要高很多。


    真是奇怪的局麵。


    當然,犧洵不知道,燕國累死累活的奴隸也是有盼頭,這裏的食物還是能滿足他們基本溫飽的。


    更不要說,未來還能翻身,不至於鼓噪造反。


    這可比跑到外邊打獵、耕種來安穩多了。


    “這……你們為了修建都城,未免也太花費時間和精力了吧!”


    饒是微山舟這樣經常走通大邑商都城的人,也不由對燕國的國度,感到恐懼。


    總之,姚冊帶領著他們參觀,聽到微山舟的話,姚冊隻是淡淡的說:“城池不是一日就能修完的。你現在看到的,很多都隻是空架子,之後陸陸續續才會進行改造和增建。


    但都城的格局與規劃必須確定,否則日後惟恐會出現大量的問題。


    走吧,看看咱們的北平城,究竟有多宏偉。


    講真的,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營繕自己的居住地了。南方遍地沼澤與荒蕪,我們可瞧不上眼。”


    姚冊按照辛屈的交代,時不時鄙薄一下南方的生存環境,然後再介紹了一下自家的發展前景。


    路上,犧洵他們能看到開闊的青石道路,能看到道路中間區隔開來的禦道,以及禦道兩翼的花壇。


    道路被辛屈嚴格按照禦道——左右花壇——左右四車道——左右行道樹——左右排水渠——左右人行道的格局安排,大體就是後世大概雙向十車道的規模。


    當然,這是主幹道,一條環島型主幹道,將整個皇城區域包裹起來,形成一個類似環島的結構。


    當然,環島型主幹道的後邊,則是軍營、官邸、工廠、使館、糧倉、寺觀、水澤、勳貴賜宅的區域,未來是作為皇城外圍政治設施的補充。


    軍營自然是屯戍核心軍隊的地方,官邸也是用來收納一些年輕人的地方,省得遷進來之後,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影響行政效率。


    工廠則是一些特供,或者必需品,比如兵仗局什麽的,既不適合放在皇城內部,也不適合丟在外城,因此靠近皇宮的區域,倒也合適,造完之後,直接拉進皇城的武庫儲備,降低動亂發生。


    至於使館區,那就是為了以後是增加對外交流和控製力。


    後續什麽糧倉、水澤、寺觀、賜宅,就是專門用來管控城內糧食、水源、宗教、以及盯緊實權勳貴跟外界的往來。


    基本上將皇城八方位置,全部占了一遍。


    而主幹道,就是在這片區域之外環繞整個皇城。


    看完大體的區劃介紹,犧洵唏噓道:“真是難以言語的設計方案,將來若是建完,當是何其雄偉啊!光是這座皇城,至少能容納下二十萬人口吧!”


    微山舟也不住頷首。


    按照設計圖來看,二十萬國人全部搬進來都不是問題。


    “沒錯,北平的內城規模,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居住三十萬人的規格規劃的。”姚冊昂首,指著內城環島主幹道的另一側說,“瞧那邊的屋舍,按照規製,進行分化,一城附郭兩縣,東曰大興,西曰宛平。


    縣下曰坊、區。


    四區為一坊。


    一坊涵蓋有:主區、商區、民區、官區。


    伴隨著燕國的發展,行政職能的細化,不可能所有東西都堆到皇城內。


    於是,內城每個坊,都會承接相關的辦公衙門、軍事、居所等。


    主區,即外地內遷勳爵居住之所。可興建大宅,三進以上,亭台樓閣,湖澤假山,方可為業。


    商區,即坊內所有商業行為發生之地,連阡劃驛、建設商鋪、開辟倉儲、又有市令督管,方便課稅。


    民區,即國人庶民之所,獨門獨棟,巷道儼然,溝渠穿行,前庭樹之桑棗,後院圍廬雞鴨。


    至於官區,便是每個衙門的駐地,更是會承擔各種職能,不乏寺觀宗祠,神鴉社鼓之所。”


    “這麽劃分的話,那中間怎麽安排?”


    聞言,他笑了笑說:“中間湖澤二分,西南行船,東北作園,引為公用,謂之公園。


    一來,公園植樹,他日戰時,可用作滾木、弓用。


    二來,可令商民行走,放鬆心情。


    三來,公園南部行船而走,可降低貨運花銷,每一座都城內部,水利也是需要注意的,不然會嚴重影響區域內的物資交通不暢的問題。”


    聽罷,兩人都若有所思。


    事實上一坊四區一公園的安排,辛屈也是想了許久才定下來的。


    目的也很簡單,節約行政成本。


    同時加強對勳爵的監督。


    每個時代都每個時代的弊病,燕國發展軍功爵製度以後,辛屈並未加大對勳爵罪罰的懲處力度。


    畢竟那個時候為了團結人心,他不好下死手。


    所以,為富不仁,暴發戶搞事,文化程度低的勳爵不法等等問題就留下來了。


    那靠什麽去解決?


    隻能依靠現在還未徹底分化的階層概念,利用國人、庶人不怕事的勇氣去監督勳爵不法。


    除了一等一的大官住在皇城邊,剩下的全部跟國人、庶人住在一個坊內。


    但凡有勳爵搞事,徹底激怒國人、庶人,隻要武器不給國人、庶人卸了,他們就敢提刀殺上門去。


    這個時代,還是莽荒,律法不見得比武力更有用。


    所以,將矛盾轉嫁出去,你想欺負人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怕不怕死。


    隻要類似的案件發生幾起,時機成熟了,辛屈就能順勢申飭和約束下邊。


    這都是博弈。


    不過,姚冊沒看出來一坊四區一個公園的安排問題,反而覺得這麽安排很不錯,說不定等建設完了,他能將自己的族人都遷徙到一個坊內生活呢!


    不然,辛屈設計的官區,不僅有校場,官衙,還有寺觀、宗祠的排布,這擺明了就是給他們安排祖宗祭祀的地方。


    隻是他沒想到,能在官區設立宗祠的,得他恩賜才行。


    而姚冊作為辛屈的舅舅,大概率隻能待在皇城腳下。


    總之,看完了內城部分區劃,姚冊帶著他們繼續走,皇城是嚴格按照七七之數建造的,東西七裏,南北七裏。


    一裏約莫五百米。


    之所以按照七七之數建設,是因為辛屈設計的紫禁城,是對準北極星布置的,北極星也叫紫微星。


    靠北鬥定位建設的城池,自然要按照北鬥七星的數字來安排。


    七七之數也是常見或者經常念叨的名詞,就被辛屈直接套進來用了。


    然後對準了北極星往下安排城門,自南向北分別有:啟興門、天安門、開泰門、端門、午門、玄武門、地安門七座。


    同時在宮城區域,增加文成門,武德門,也就是後世紫禁城的西華門、東華門的格局。


    暗含北鬥七星的左輔右弼格局。


    仔細一看,就能看出來,燕國的宮殿格局,基本效仿後世的明清的紫禁城,然後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修改。


    當然,這隻是皇城的格局。


    因為皇城內部,需要承擔大量的政治活動,同時也需要作為內廷辛屈家族辦公、生活的場所。


    所以看起來不小。


    但宮城就小了很多。


    宮城占地麵積隻有四十五萬平方米,也就是九五之數,南北九百米,東西五百米。


    跟後世紫禁城的七十二萬一比,那真是小太多了。


    不過,小歸小,該有的一點都不少。


    並且辛屈還準備將京城,按照環線方案進行外圍建設,因此水道、道路,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安排。


    按照鐵器的發展規律往下走,再加上運河暢通,兩百年後的北平,人口破個百萬,絕對不成問題。


    來到了宮殿建設的地方,犧洵與微山舟對視一眼,兩人眼底都是濃濃的震撼。


    他們看到了如山一般的夯土城牆正在包磚。


    走過甬道,進入皇城內部,一下就看到了不斷升高位次的台基。


    也就是三大殿的台基!


    當然,台基的更後方,是一座正在層累的土山,皇城內挖掘出來的土都堆在這裏,將來必然成為一座不錯的山。


    哪怕隻有台基與輪廓,但麵對台基的時候,犧洵吞咽著口水,不斷在他的大腦中搜羅他能想象的景觀,最終僵硬的笑道:“這未免也太大了吧!”


    他感覺大腦要宕機了!從未想過,一座宮城,能修得這麽大!


    “所以說,我們該修建的地方還沒建完呢!實在沒心思派兵出去瞎晃悠。”


    姚冊樂嗬嗬的說:“講真的,遠征他地,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在我們的都城上忙活,等將來這座城市建好了,那必然是北方的絕對中心。


    辛屈很喜歡北伯這個稱唿。


    北地萬方之伯長,隻要我們鎮在這裏,絕對能保證北方的方國,不敢南下侵染大邑商。


    我們都如此想了,也不知道為什麽大邑商總是不放心我們。”


    微山舟臉色微微抽搐,越是看到眼前的台基,外圍的城牆,他隻要帶入一下南方的商族視角,就不可能放心。


    等你這座城建設完了,你就有了鎮守整個幽州的底氣。


    尋常人根本不可能打進來!


    真叫你無動於衷,不出兵配合商族征伐異族消耗掉的話,十年之後,後方穩定,四野歸心,你能不南下?


    到時候,誰能擊敗你?


    想到這裏,微山舟隻能賠笑,但下定決心,迴去之後,立刻報告,燕國必須要拉著出兵,不然一直給他們時間發展,風險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