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兵?


    辛屈聞言一愣,但想了想,既然是商王室來借兵,估計是要討伐誰了。


    如此,或許可以跟商王室討要奴隸,順道在占領區劫掠一二,或許明後年開發所需的奴隸,也就解決了。


    “行,宣吧。”


    辛屈去了大堂,不多時,微山舟來,身後跟著一員少年,膚色雪白,栗色頭發,倒是看得辛屈一愣:“怎麽,你也喜歡帶著這種藍血奴?”


    聞言,微山舟一愣,趕緊擺手說:“不不不,此人乃是南羌有犧氏,風姓,喚做犧洵。”


    “南羌……”辛屈皺眉,“有夠遠的,而且孤怎麽記得,南羌應該是姒姓為主,風姓……從何而來?”


    所謂南羌,其實是商族對於夏後逃亡進秦嶺、隴右的部族蔑稱。


    除了南羌,還有西羌和東羌族群。


    當然,東羌族群,生活在河南地區,作為商族附庸,屬於當初商湯滅夏的時候,被迫投降的族群部落。


    其中以薑姓部落為主。


    至於西羌族群,除了原來就跑到西邊的夏後氏之外,就是對高原上的族群統稱。


    因此,南羌風姓,倒是讓辛屈覺得古怪。


    微山舟幹笑一聲,不好迴答,隻能看向身後跟著的少年。


    少年犧洵似乎眼神不怎麽好,微微眯著說:“夏後為商王所敗,四散而逃。


    兩百年前吾有犧氏被驅趕,受桀命西尋昆侖西王母而西遁三千裏。


    最終僭越流沙高原而不得過,隻能重新東遷。


    三十年前過昆侖,十年前內遷至隴山。


    發覺本地西羌與姬姓諸部聯姻甚篤,恰逢商族內亂,南羌有夏氏之主姒昆侖召喚我等重新控製隴右。


    但遭到了姬姓與本地羌人的聯手討伐而戰敗。


    不得已,我們逃亡白馬高天(青藏高原),五年前下了高原,但遭到了姒姓有褒氏叛徒阻擊,不得不走小昆侖(秦嶺)而向東入丹水,最後為丹山氏所捕,淪為戰仆。


    所謂南羌之名,不過就是商族蔑稱。


    北伯見吾麵貌不同,可未免也過於警惕了些,你我時下說之言語,不還是千百年來祖輩所承?


    縱然麵目不同,但吾外祖,乃正統夏後氏血脈,吾父更是風姓有鳥氏大祭司,吾之母親,亦為和田九族之一的巫女。


    論說血脈,何不尊貴?”


    這少年將自己身份來曆全部介紹了一遍,也難掩了幾分傲氣:“況且,是北伯言不論血脈出身,有功皆可入籍的。在下初聞,隻覺北伯宏大,但今日一見,倒是徒有虛名了些。”


    “嘿,你小子。”辛屈聞言倒也不惱,隻是擺了擺手,“我雖然說過這話,但也說過,同宗須用我之三法。


    何為三法?禮法、宗法、律法。


    你不曾用我三法,哪怕與我有血緣上的千絲萬縷聯係又如何?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


    你我兩家就算有血親,也分家也幾百年了,早過五世了,真要論親疏,最多就是當個不那麽互相仇視的陌生人。


    了不起就是論論家族淵源的時候,能夠更好的親近關係,但對於實在的利益,就不容攀扯了。


    況且,你才剛來,還不知道我前些日子,鎮西將軍府,才在草原上打了一仗,都是草原來的遊牧,半數麵目如你一樣的人,才來騷擾過。


    我稍微警惕一些,也是該的吧?”


    “這……”犧洵聞言一愣,接著說,“敢問,這些人在何處?可有來自北方的姬姓玄冥部的人?”


    “姬姓玄冥氏?應該沒有。”辛屈聞言搖了搖頭,“能抓來的人都問過了他們的舊部來曆,多是西遷和大漠深處的遊牧部落。倒是聽他們自稱撐犁、都蘭的,總之族群來曆駁雜,很多曾經都是散落在大漠之中的遊牧,並無任何的血緣關係。”


    這一次抓迴來的遊牧部落中,真正算得上自己人的,隻有無終氏的一些人。


    剩下的,大半麵目都是高加索人種。


    也就是說,這批人是走圖蘭低地,穿越阿勒泰地區或者走西伯利亞過來的。


    而且,這群人中,七成屬於各個大漠遊牧的牧奴。


    他們被蔑稱為藍血鬼,這就是為什麽辛屈看到了眼前這個有著混血麵目的青年時,也會下意識稱唿他為藍血鬼的原因。


    因為他們哪怕在草原上,也隻是奴隸,必要的時候就是被舍棄的東西。


    “這……好吧。聽聞姬姓玄冥氏駐於北海,遊牧冰雪為生。”犧洵顯得有點失落。


    他聽聞辛屈是北伯,乃北方萬邦之主,還以為能從他這裏打探到散落的族親們,但顯然沒有成果。


    “北海?遊牧冰雪?不應該吧,朕記得北海,也是有夏日的。而且那邊的族群,似乎沒有長時間生活的部族……”辛屈皺眉思考了一下,北海,應該是貝加爾湖吧。


    少年一聽不常見,不由得歎息道:“之前我們的人在北地遊牧的時候,遇到過他們。


    他們說他們每年常日會在太陽矚目之下行走,直到夏日過去太陽依舊在高空之上,然後在常夜之中會在天光映耀下緩緩渡過寒冷。


    不知道那樣的北海,真的存在嗎?”


    常日?太陽高掛?常夜?天光映耀?


    聽到這話,辛屈都愣了片刻:“你說的北海,莫不是北極冰洋?是不是能時常遇到大熊?”


    “對,日間為白,常夜成灰,兇悍異常。”少年點了點頭,然後摸了摸口袋,拿出了一塊巴掌大的皮子說:“此乃大熊之皮,為玄冥氏信物,南方基本看不到。”


    辛屈隻是看了一眼,就知道這玩意兒,特麽就是北極熊。


    “玄冥氏……跑的夠遠的!”辛屈臉頰微微抽搐,“這都跑去北極了。不過北極倒是有一個族群生活,以馴養狼犬馱運,被喚做使犬部。”


    “使犬部……對!就是他們!”犧洵聞言大喜,“他們的族群規模大嗎?能戰嗎?”


    “別想了。他們已經跟不上中原的戰術了。”辛屈微微搖頭,然後才反應過來看向微山舟,“莫不是借兵的人,是這犧洵?”


    微山舟頷首:“這一次有犧氏東遷,帶來了新的消息。越過隴南,有一條山道能夠南下入梁州。


    梁州有銅,多而美溢。


    這些年梁州的銅,多是從大江東出,入荊州再北上。


    現在大王聽聞有一條可以走的陸路,因此希望跟北伯合作,一起出兵入梁。”


    “好端端的,為了銅,你們就要從陸路跑出去?”辛屈聽得狐疑,上下打量著微山舟,“莫不是覺得我好騙?”


    微山舟幹笑兩聲,不敢多言。


    倒是犧洵說:“北伯放心,雍梁豫三地的通道,我們有犧氏相當清楚,有我們做引,東進梁州的事兒肯定不成問題。而且梁州部落內亂,蠶叢與縱目兩部因為祭祀與繼承人問題,發生了戰爭,他們正在想辦法引入外援。


    其中縱目部委托過我們,希望能聯係高辛氏之後,繼承昔年盟約來相助。


    而高辛氏分化駁雜,其中子姓、姒姓、姚姓兼有,而姚姓有辛氏現在已經改為了燕國,另一支就是大邑商。”


    辛屈皺眉:“按道理,南方有辛氏,不該最合適出兵?”


    “可是……昔年蠶叢部嫁女為嫘,從姬姓。”犧洵搖了搖頭說,“雍州諸姬,已經派兵南下,大概率準備助力蠶叢部奪取部落權利。


    蠶叢部本就有西羌柏灌氏的幫助,再來一個姬姓,擊敗縱目部奪取權利,並不是難事。


    若不是縱目部與濮有有舊,隻怕縱目已經戰敗了。”


    辛屈算是聽出了個大概,感情這一次商王來借兵的目的,是分攤和降低遠征的風險。


    不過,還真是哪邊有美金,哪邊就有商軍。


    蠶叢部以紡織聞名,縱目部以冶金發家。


    四川盆地時下並未修築都江堰,所以成都平原大水時不時來一輪,就導致了冶金需要的穩定環境變成奢侈。


    因此為了獲得安穩的生活環境,縱目部選擇呆在了廣漢。


    而蠶叢部則是從下山之後,就呆在成都這一片,伐木樹桑,過漁獵采集紡織貿易的生活。


    蠶叢部的絲綢、布匹,沿著長江南下做買賣,深入西羌、百濮跟本地貴族換來生活必需品。


    而縱目部的青銅,想要賣出去,變得困難因為他得走沱江出去,而沱江的水利環境,並不樂觀,泥多,水患頻發,走船都變得不容易。


    而隔壁的蠶叢,他們走岷江的,順流而下還能直接進入雲南。


    雲南那邊,可是有很多人口的,而且不時就會有從高原下來的西羌族群填充進來,因此本地能一直保持貿易活力,地理條件比縱目部好太多了。


    總之縱目部為了鞏固自己的生存範圍,在巴蜀、漢中等地到處結仇,東西賣不出出去的時候,還會劫掠同族的蠶叢部。


    雙方其實算是漸行漸遠,再有幾代人,估計就得徹底分裂了。


    這一次的部落政治權利更迭而引發的戰爭,隻是多年積怨的冰山一角。


    誰讓兩部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各自占據的地盤上地理環境限製了他們的發展。


    當然,了解了這麽多之後,辛屈對借兵的事兒,反而沒什麽興趣了。


    一來是太遠,二來兩眼一抹黑,這有犧氏的犧洵,明顯就是想要他發兵助他們獨立,目的也不單純,還是緩緩吧。


    “容我考慮一二。”辛屈給了個模棱兩可的態度,就讓人帶他們下去休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