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伯,調查出來了。這一次犯邊的遊牧,多是當初逃亡的無終氏的人。


    另外,還有使鹿部的參與。”


    辛屈拿到了資料,仔細看了起來。


    使鹿部之所以過來,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遼寧那邊的戰事影響。


    燕國的遼地勳爵,為了加速本地的開發,除了正常發動對濊貊的戰爭之外,還積極跟肅慎等部落購置奴隸。


    一時間,東北奴隸價格水漲船高。


    須知,時下的中國大地,還處於溫暖期,也就是最近幾年因為天氣的變化,導致看起來冷,但對於在後世來過東北的辛屈而言,實際上東北現在的天氣絕對算溫暖。


    因此,東北的人口隻多不少。


    粗略預估得有一百二十來萬,但分布在森林、平原、河灘、沼澤邊緣,散亂而複雜,多漁獵采集、半農半牧為生。


    而這一次,子姓墨氏再一次被丟進東北,加之無終氏的內戰潰散,逃亡的部落侵占本地勢力土地,以及濊貊、肅慎之間的奴隸戰爭。


    可以說,東北是亂成一鍋粥了!


    而且,肅慎整體實力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首先,子姓墨氏重新迴歸,他們第一時間需要證明自己,於是開始對曾經的敵人下手。


    這批人有的扛住了,有的南遷了。


    遼地勳爵的人口,三分之一來自戰敗部落。


    而有了這批戰敗部落的加持,遼地勳爵們依托這些人,向扛住的肅慎、濊貊部落進行投資、貿易,進而普及燕國的城邑文化。


    整個東北但凡人口破千的部落,或多或少都有摹仿燕國的治理方案。


    即,城邑國鄙,各有分野。


    領主封建製,正在取締傳統貴族奴隸製。


    可以說,這一兩年下來,東北的部落趨於瓦解,並向邦國化狂奔。


    一旦完成邦國化,東北的戰爭烈度,隻會越來越高。


    至於邦國化所需要的生產力,以及相關生產工具,燕國這邊能夠提供。


    這些年來,燕國的石質耕具正在鐵器淘汰。


    多年發展積累的打磨石器,堆著也是浪費,於是一些親厚燕國的肅慎勢力,將這些耕具用皮毛、奴隸換走,接著投入生產之中,算是逐漸在加強本部的發展。


    所以,使鹿部他們哪怕一直呆在外興安嶺以南,漠河以北的區域生活,也不免因為各族姻親、戰敗者侵擾的緣故,而融入東北族群的治理圈層。


    總而言之,使鹿部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這些年北方氣候有所變化,又讓他們不得不分裂部落,各自求活。於是開始有一些人跟著無終氏離開,從林間的馴鹿牧業,轉入新的遊牧經濟之中。


    最終湊出了這一批遊牧勢力。


    但他們還未脫離傳統的部落戰爭方案,這才讓人給端了。


    若是這一次逃亡迴去的部落再卷一卷,隻怕不用三五年,又得來一批人。


    “長城啊,長城。”辛屈手指敲著桌案,“修長城需要太多的人力了,在沒有吞下整個中原四五百萬人口之前,我還是別想修了。


    先修城堡,然後逐漸將農耕線內的勢力,從遊牧,逐漸轉為坐牧。


    看來,教育同化的事業,刻不容緩。”


    辛屈收了這些奏本,接著取來鎮西將軍府送來的請功文書,稍微看了一下,基本沒啥問題就開始安排他們的位次和升遷。


    寫完之後,辛屈就開始盯著明年需要做的規劃了。


    重中之重,自然是水利。


    海河主幹道修完了不假,但四周的水係,還是相當的混亂與駁雜,必須優化掉,同時還需要在海河中上遊地區,增加水庫,用來蓄水。


    海河上遊,也就是昌平、密雲等地,多為季節性河流。


    一般隻有夏季才會多雨,而且有些時候會因為天氣原因而結冰。


    但這在暖期,屬於小概率事件。


    因此想要保證北平秋冬河道還能走船,就必須增加水庫。


    同時,海河中下遊區域,大片都是鹽堿灘塗,這些需要改造,需要洗鹽。


    如此也需要黃河水流的加持。


    所以,明年需要在現有的水庫基礎之上,再增加兩座,才能保證天津、永平這片鹽堿灘塗,能夠洗鹽種植。


    以增加燕南平原的發展前景。


    這個工程,至少需要勞力一萬人,才能在明年秋天前投入蓄水……


    然後下一個目標,是采礦業。


    鋼鐵走上曆史舞台的任務,已經刻不容緩。


    不然,對之後的發展,有可能形成拖累。


    所以,采礦、冶金、打製,至少缺兩萬人口……


    辛屈算完,眉頭緊鎖。


    水庫、采礦、冶金消耗如此大,若是加上機器呢?


    “木排、水排、風箱、風車……”辛屈快速盤算,“至少需要工匠在一千兩百人,才能抹平一萬人的缺口。


    那還有兩萬的缺口……還是太多了。


    兩萬人一旦抽走,開墾、訓練、征戰,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畢竟這兩萬,可都得是健碩的男人。”


    “還有什麽辦法?”辛屈起身踱步,顯得焦躁,“這一次補充來的閹人奴隸,我能直接抽走其中三千人,剩下的就得分下去論功行賞。”


    但這個缺口……還是太大了。


    “要不提前調動工匠使用?那批小子,學了一年多的技術,應該可以投用了。隻是,接下來工作強度肯定不低,萬一……罷了,發展路上的犧牲,沒人能夠例外。”


    辛屈下定了決心,也繼續盤算。


    一千多工匠倒是不難抽調,這些年他也培養了一批少年,無非就是提前將他們投入使用。


    不過大概率是降低他們的壽命,畢竟很多工作,需要在荒野進行,還未開發的莽荒,對人來說,開荒意味著九死一生,並不容易。


    但麵對時下普遍二三十歲就死的時代,這批少年大概率就是從四五十歲,變成二三十歲死亡,也符合這個時代對於人類普遍壽命的期待。


    所以,影響不大。


    差不多,一個工匠,能頂七八個人用,一千多就是一萬人。


    再加上三千奴隸,缺口還在七千人上下。


    七千人……也不少了。


    說句不好聽的,燕國沒有底蘊,現在的男人,基本上都是每個家庭的主力,七千男人背後就是七千戶家庭。


    哪怕死了一千男人,波及就是四五千人。


    所以,還有什麽辦法能降低損失?


    “冷靜冷靜。”辛屈推開窗,吹著冬日的冷風,讓他糾結的心,也稍稍寬解一下,“對外購買奴隸肯定不成了。


    必須想辦法再撈一票大的。


    南方不好打,東北也不好打。畢竟南方是商族的勢力範圍,鬧大了可能就要提前決戰,而且春夏之交,瘴氣沼澤,在運河沒有搞定之前,不宜南下。


    東北也是如此,而且太過分散,打不得。


    東麵則是大海,更是沒有可以撈的。


    唯一能打的,就是西邊。


    土方暫時不好撕破臉皮,邛方之前也跟自己退讓了,句龍氏兩頭朝貢,一邊給燕國,一邊給邛方,雙方有他堵著,暫時沒辦法打。


    鬼方最近也很聽話,而且經過鎮西將軍府這一戰,估計鬼方隻會更聽話。


    舌方躲在陝北高原,千溝萬壑,上哪找去?


    娘嘞!四周不是盟友、朋友、不好找的,就是暫時惹不起的。


    難怪曆史上的燕國發展如此緩慢!光是初期的土地開發,就得幾百年!可現在是鞏固根基的時候,不修水利,何談未來?”


    “族長,微山氏使者來了,說是代表王室來借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