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燕元年的第一天(六)


    “聽欒雉說,他們的老師也沒怎麽教他們如何寫文章。”


    雪姬輕聲的開口:“或許咱們這裏,也沒幾個合適的老師。到時候可能還得您來。”


    辛屈微微挑眉。


    確實是個問題。


    這些年一直忙著對外的征伐和對內的工程建設,學校裏的教材還是老三樣。


    第一:《神話》


    第二:《字典》


    第三:《算學》


    也就是說,從始至終,都沒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文章是用來告訴人們,什麽叫做《優美》。


    基本上現在所有的文章,都是模仿辛屈的文。


    但辛屈寫白話文還行,到了公文批改,為了解決示意難題,他更不可能寫文言文,所以一堆文章都是半文不白。


    可要是全這樣,那也能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半文不白多少還能看得懂,而眼前這卷。


    看懂的能看出來,是這個人提議,燕方境內推行養狗政策。


    狗作為六畜之一,在這個時代,不僅僅是能用來狩獵、看家、更是能用來食用。


    大規模的養狗,還能解決一個困擾他們的難題。


    那就是,老鼠的破壞,開始出現了。


    沒錯!伴隨著有辛氏去年一整年的大規模基建,人類開始聚集居住,貴族層級劃分趨於完善,糧食產量開始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家中有了積蓄。


    積蓄一多,就得藏。


    有糧倉的很少,大家都是放在壇壇罐罐裏。


    但這個時候因為陶器上釉技術不完善,從而導致了陶器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居然會因為吸水太多導致罐內的糧食發黴、發芽。


    那麽,不可避免需要進行晾曬,或者放在一個幹燥通風的地方敞開排氣。


    而這個時候,老鼠嗅到味就來了。


    在貓還沒大規模普及的時代和馴化的時代,狗就是看家護院,震懾老鼠的最好夥伴。


    至於貓的馴化,辛屈已經命人去林中抓捕野貓。


    燕山山脈內,已經出現野生貓。


    就是中國本土貓的直係先祖。


    事實上,野生貓並不是一種沒有遷徙能力的小動物,也不是依靠人類才能移動的。


    中國本土的野貓,極大概率是冰河時期從遷徙來的食肉目物種自然演化的存在,現階段主要居住地帶,在西南、華南山林之間。


    也就是說北方有,但很少。


    畢竟北方天太冷,野貓在南方生活反而更自在。


    加之這些貓躲在林子裏,人類還沒開始大規模進入農業社會,糧食產出大部分隻夠當年食用,所以城市聚集不明顯,遠達不到家鼠的誕生。


    反而是城外的田鼠,一直都是農民的心病。


    至少一直到秦漢時代,北方民間還是祭祀狐狸為主的瑞獸,周之前的商,更是祭祀鴞作為玄鳥之名。


    鴞大概率是貓頭鷹,貓頭鷹也是捕鼠的能手,所以這些獸類能手打很大的尊重。


    但至少先秦時代貓,必然出現了。


    詩經·大雅·韓弈裏有這麽一句話: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從這個時候開始,貓字就出現了。


    而辛屈治下的獵戶,進山之後,沒少遇到一種小獸,對他們經常虎視眈眈,也野性十足,而且不是山狸子。


    因為他們曾經看到過,一些山狸子會咬死這種小貓。


    山狸子就是豹貓的一種。


    這些貓比豹貓小一圈,雙方屬於食物鏈的重合,所以一些經常看到豹貓出沒的地方,大概率看不到野生貓。


    所以辛屈也沒太抱希望,讓獵戶順道去抓幾個迴來,倘若能抓活的,提前開始在北方馴化的話,最多百年,貓狗雙全的生活,大概率會在北方上演。


    至於這些野生貓源自何方,辛屈的想法應該是從南方遷徙來的。


    因為山狸子跟農村散養的家貓,食物鏈屬於重合的,在古代這種遍地荒野的時代,農人真的能給多少吃的還得存疑。


    這就是為什麽狸花貓性格那麽自立,動不動就跑出去流浪,因為它們大概率隻是吃個半飽,然後需要自己出去狩獵。


    獨立的性格,大概率是跟山狸子等食肉目同體型動物競爭出來的。


    這是需要幾千乃至上萬年的磨合,才能打造出來的競爭,也是家貓體型被控製的根本原因。


    要不然你將會看到的是,巨型澳洲野貓的複刻。


    須知,在沒有重合食物鏈競爭對手以及天敵的時候,貓科動物巨型化,是必然會發生的自然演化,因為食物充足,舉目無敵,代代遺傳之下,豈能不長個?


    至於會不會是被人類帶來的?很難評價,因為貓不好馴化,有自己的領地意識,你就算強勢帶走了跟著你遷徙,指不定哪天就溜號了。


    在這個全靠走的時代,可沒有大航海的風帆支撐航行啊!


    就跟澳洲一樣,原本沒貓是後來航船技術發達了,才帶過去的亞洲家貓後裔。


    短短幾百年,現在的澳洲野貓都大成什麽樣了。


    所以,辛屈傾向於,本土的貓是從西南、華南跟豹貓競爭中,不斷繁衍出來的。


    畢竟豹貓與傳統意義上的家貓在古代那種開發不充分的自然環境中,是同條食物鏈上的競爭關係。


    但馴化的時間可能比較晚,畢竟要到戰國鐵器的大規模應用開始,人類的產出才有賦予的部分可以藏在家中,才能引起家鼠的大規模光顧。


    狗已經解決不了這些打洞的可惡老鼠,這才需要飼養提醒比狗小貓,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真正養貓的巔峰,出現在宋代。


    而宋代又是一個引進占城稻,開啟雙季稻生產,讓中原大地的人口徹底進入膨脹的新時代。


    完美重合了貓奴大規模興盛的時間節點。


    總而言之,養狗,養貓都是為了保證自己積蓄不被老鼠禍禍了。


    辛屈也微微皺眉,不管是文章還是養狗,都意味著有辛氏現在的糧食產量,已經開始多了。


    族內有餘力搞更多事情了。


    自己要不要支持?


    還是等抓來貓再來馴化?


    畢竟狗不能太多,雖然可以用來吃……


    “算了,隨便吧。”辛屈嘟囔了一句,在上邊批上,“想要養狗可以,家中得有一戶三年糧食儲備才能養三隻以上。


    還有先把伱的文章給我寫好。


    如果被我知道你養狗是為了狩獵,看我抓不抓你來讀五年書先。


    現在的打獵收益太低了,隻能作為副業,不能作為本業!


    耕織才是本業!”


    寫完,辛屈將竹簡拿出私印蓋上去。


    突然他想養貓了,畢竟貓偏食嚴重,喜歡吃肉,養貓的地方,也很難看到有小蟲子、小老鼠、並且性格還獨立。


    就在辛屈胡思亂想的時候,雪姬將他幹透的竹簡收起來,然後辛屈才反應過來要看下一本。


    伸手一拿,打開一看,接著他的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畫起了圖表。


    這是一封學校送來的常例匯報,講孩子們去年十二個月的學習成績變化的。


    其中一個很顯眼的就是——欒雉學習成績變動最大,但當辛屈將圖表畫完,語氣重了幾分:“去一趟學校,將欒雉的所有紙麵成績拿給我。”


    “我都拿迴來的。”雪姬來到了角落,取出一疊沾了不少灰塵的竹簡。


    辛屈看得眉頭微皺接過,打開看完之後,他臉頰微微抽搐看向雪姬:“這小子什麽時候學會控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