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束手就擒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唐軍攻占召文城的消息傳來,金城內外一片恐慌。
雖然朝廷正在積極的準備守城,收攏了三萬多潰兵,還征集了很多糧草、軍械,還在張榜招募民壯協助守城,但是這依然不足以安定人心。
如今新羅人誰不知道唐軍有火炮這樣的攻城利器?
有的人熱血激昂,有的人則絕望的想要投降。
金廉宗並沒有閑著,而是在拜訪一些有和談傾向的同僚,他並沒有直言要在宮裏拿下金春秋。
言多必失,他怕萬一消息傳到金春秋耳中。
他之所以拜訪傾向於和談的同僚,是想提早做一些布局,等金春秋被押送離開金城後,朝堂上不至於失控。
金廉宗提前帶著家將來到了宮裏,防備宮裏的侍衛有金春秋的人,金勝曼甚至將侍衛也遣開,這才讓人宣召金春秋入宮。
金春秋正帶著兒子忙著整編剛剛招募到的青壯呢,接到旨意匆匆就趕來了王宮。
“拜見王上,不知道王上有何吩咐?”
原本金勝曼心裏還有些緊張,不過在見到金春秋之後,她反倒是不再感到緊張。
金勝曼歎道:“唐軍即將兵臨城下,我心裏甚是不安。”
金春秋連忙道:“王上不必太過憂慮,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金勝曼沉吟道:“我在想,可不可以跟大唐和談來避免兵禍?”
金春秋聽了麵色沉凝,問道:“是誰向王上提出了和談的建言?臣請王上立即誅殺此獠!”
金春秋的話音一落,殿外就傳來了一道聲音。
“是我提出了和談的建言。”
金春秋迴過頭去定睛一看,怒聲道:“原來是你,金廉宗!”
“唐軍攻城在即,你卻要搞內亂,要打擊士氣,你是愚蠢還是歸順了大唐?”
金廉宗冷笑道:“金春秋,你不要說的這麽大義凜然,大唐為何發兵攻打我們新羅?還不是因為你和金庾信鼓動高句麗人造反?”
“你們兩個貪戀權位,貪生怕死,卻拖累將士們戰死沙場,連累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你但凡還對王上有幾分忠心,憐惜新羅的百姓,你就該去向晉國公請罪!而不是想著將金城拖入戰火!”
金春秋怒不可遏:“愚不可及!愚不可及!那不過是大唐皇帝的借口!大唐皇帝是想要吞並我們新羅!而不是想要我和金庾信的命!”
“大唐皇帝之所以那麽說隻是為了分化我們!就是要你這樣的蠢貨上當!”
金廉宗冷哼道:“不必在這兒裝作大義凜然故作姿態了,你不過就是惜命而已!”
為免節外生枝,金廉宗也不想再多說什麽,當即揮手道:“把金春秋拿下!”
金春秋是文官,並不以武力見長,見到金廉宗身後那些如狼似虎的家將,金春秋當即色變。
他的護衛都留在了宮外,眼下是雙拳難敵四手。
金春秋當即轉頭,語重心長道:“王上不要信了金廉宗這個蠢貨的話,現在的新羅就如同到了大唐皇帝嘴邊的肉,大唐皇帝是不可能放棄的。”
“和談不可取!我們沒有資格跟大唐和談,我們唯有自救!”
金春秋說了這麽多,指望金勝曼能阻止金廉宗,然而金勝曼什麽話都沒說,隻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金春秋心裏感到十分失望,他心裏一下子明白了,金勝曼已經怕了,頹了。
他分外的懷念善德女王,如果善德女王還在世,絕不會如此喪氣,隻會將朝臣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
金勝曼不及善德女王多矣。
家將們已經上前來控製住了金春秋,自始至終金春秋都沒有反抗,因為知道自己反抗不了。
自他踏入王宮,此事已經成定局,要怪隻能怪他沒想到金勝曼竟然信了可以跟大唐和談的鬼話。
見金春秋已經被控製了起來,金廉宗心裏鬆了口氣,連忙吩咐道:“把他綁起來,一定要綁的結結實實,還有,把他嘴堵起來,一定要堵的嚴嚴實實!”
“人死了也沒事,別弄出動靜來就行!”
金春秋心裏已經絕望,他冷冷的看著金廉宗,問道:“你是要把我送去唐軍大營?若是你把我送出去了,唐軍依然不接受和談呢?”
金廉宗冷哼道:“不試試怎麽知道呢?若是晉國公食言,那就守城啊,難道你以為離了你,就沒有知道怎麽守城嗎?”
明白了,金春秋全都明白了,原來金勝曼還有金廉宗他們並不覺得他有多重要,隻是把他當做一個棄子扔出去試一試。
金春秋仰天長歎:“好,好,我兒法敏已經為新羅戰死,金庾信也殉國,我又何惜一死呢?”
金春秋沒有掙紮,直接被綁了個結結實實,連嘴巴也被塞住了,確保他說不出話來。
金廉宗拱手道:“王上,臣這就將金春秋藏在馬車裏偷偷運出城!”
金勝曼微微唿了口氣,悵然道:“好,還望卿能說動晉國公暫停進兵,與我們進行和談,隻要唐軍願意退兵,我們願意賠償唐軍的損失。”
金廉宗正色道:“王上放心,臣定會竭盡所能。”
金春秋被塞進了一個桶裏,跟糞桶混裝在一起,輕而易舉的被運出了王宮,絲毫都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運送出城之後,金廉宗又將金春秋綁在了馬上,然後帶著他直奔切也火城。
他覺得唐軍很可能已經進軍到了切也火城。
出城沒多久天就黑了,金廉宗也顧不得休息,打著燈籠連夜騎馬趕路。
雖然不敢縱馬疾馳,速度快不上去,好在切也火城距離金城隻有五十裏路。
金城依然十分安靜,安靜之中帶著幾分不安,還沒有人發現金春秋不見了。
金春秋的家人還以為金春秋因為忙於政事被女王留宿在了王宮之中,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金春秋已經被生擒活捉,並偷偷送去了唐軍大營。
第二天,朝臣們在議政大殿列班的時候才突然發現,主政的上大等金春秋竟然一直都沒有出現。
雖然朝廷正在積極的準備守城,收攏了三萬多潰兵,還征集了很多糧草、軍械,還在張榜招募民壯協助守城,但是這依然不足以安定人心。
如今新羅人誰不知道唐軍有火炮這樣的攻城利器?
有的人熱血激昂,有的人則絕望的想要投降。
金廉宗並沒有閑著,而是在拜訪一些有和談傾向的同僚,他並沒有直言要在宮裏拿下金春秋。
言多必失,他怕萬一消息傳到金春秋耳中。
他之所以拜訪傾向於和談的同僚,是想提早做一些布局,等金春秋被押送離開金城後,朝堂上不至於失控。
金廉宗提前帶著家將來到了宮裏,防備宮裏的侍衛有金春秋的人,金勝曼甚至將侍衛也遣開,這才讓人宣召金春秋入宮。
金春秋正帶著兒子忙著整編剛剛招募到的青壯呢,接到旨意匆匆就趕來了王宮。
“拜見王上,不知道王上有何吩咐?”
原本金勝曼心裏還有些緊張,不過在見到金春秋之後,她反倒是不再感到緊張。
金勝曼歎道:“唐軍即將兵臨城下,我心裏甚是不安。”
金春秋連忙道:“王上不必太過憂慮,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金勝曼沉吟道:“我在想,可不可以跟大唐和談來避免兵禍?”
金春秋聽了麵色沉凝,問道:“是誰向王上提出了和談的建言?臣請王上立即誅殺此獠!”
金春秋的話音一落,殿外就傳來了一道聲音。
“是我提出了和談的建言。”
金春秋迴過頭去定睛一看,怒聲道:“原來是你,金廉宗!”
“唐軍攻城在即,你卻要搞內亂,要打擊士氣,你是愚蠢還是歸順了大唐?”
金廉宗冷笑道:“金春秋,你不要說的這麽大義凜然,大唐為何發兵攻打我們新羅?還不是因為你和金庾信鼓動高句麗人造反?”
“你們兩個貪戀權位,貪生怕死,卻拖累將士們戰死沙場,連累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你但凡還對王上有幾分忠心,憐惜新羅的百姓,你就該去向晉國公請罪!而不是想著將金城拖入戰火!”
金春秋怒不可遏:“愚不可及!愚不可及!那不過是大唐皇帝的借口!大唐皇帝是想要吞並我們新羅!而不是想要我和金庾信的命!”
“大唐皇帝之所以那麽說隻是為了分化我們!就是要你這樣的蠢貨上當!”
金廉宗冷哼道:“不必在這兒裝作大義凜然故作姿態了,你不過就是惜命而已!”
為免節外生枝,金廉宗也不想再多說什麽,當即揮手道:“把金春秋拿下!”
金春秋是文官,並不以武力見長,見到金廉宗身後那些如狼似虎的家將,金春秋當即色變。
他的護衛都留在了宮外,眼下是雙拳難敵四手。
金春秋當即轉頭,語重心長道:“王上不要信了金廉宗這個蠢貨的話,現在的新羅就如同到了大唐皇帝嘴邊的肉,大唐皇帝是不可能放棄的。”
“和談不可取!我們沒有資格跟大唐和談,我們唯有自救!”
金春秋說了這麽多,指望金勝曼能阻止金廉宗,然而金勝曼什麽話都沒說,隻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金春秋心裏感到十分失望,他心裏一下子明白了,金勝曼已經怕了,頹了。
他分外的懷念善德女王,如果善德女王還在世,絕不會如此喪氣,隻會將朝臣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
金勝曼不及善德女王多矣。
家將們已經上前來控製住了金春秋,自始至終金春秋都沒有反抗,因為知道自己反抗不了。
自他踏入王宮,此事已經成定局,要怪隻能怪他沒想到金勝曼竟然信了可以跟大唐和談的鬼話。
見金春秋已經被控製了起來,金廉宗心裏鬆了口氣,連忙吩咐道:“把他綁起來,一定要綁的結結實實,還有,把他嘴堵起來,一定要堵的嚴嚴實實!”
“人死了也沒事,別弄出動靜來就行!”
金春秋心裏已經絕望,他冷冷的看著金廉宗,問道:“你是要把我送去唐軍大營?若是你把我送出去了,唐軍依然不接受和談呢?”
金廉宗冷哼道:“不試試怎麽知道呢?若是晉國公食言,那就守城啊,難道你以為離了你,就沒有知道怎麽守城嗎?”
明白了,金春秋全都明白了,原來金勝曼還有金廉宗他們並不覺得他有多重要,隻是把他當做一個棄子扔出去試一試。
金春秋仰天長歎:“好,好,我兒法敏已經為新羅戰死,金庾信也殉國,我又何惜一死呢?”
金春秋沒有掙紮,直接被綁了個結結實實,連嘴巴也被塞住了,確保他說不出話來。
金廉宗拱手道:“王上,臣這就將金春秋藏在馬車裏偷偷運出城!”
金勝曼微微唿了口氣,悵然道:“好,還望卿能說動晉國公暫停進兵,與我們進行和談,隻要唐軍願意退兵,我們願意賠償唐軍的損失。”
金廉宗正色道:“王上放心,臣定會竭盡所能。”
金春秋被塞進了一個桶裏,跟糞桶混裝在一起,輕而易舉的被運出了王宮,絲毫都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運送出城之後,金廉宗又將金春秋綁在了馬上,然後帶著他直奔切也火城。
他覺得唐軍很可能已經進軍到了切也火城。
出城沒多久天就黑了,金廉宗也顧不得休息,打著燈籠連夜騎馬趕路。
雖然不敢縱馬疾馳,速度快不上去,好在切也火城距離金城隻有五十裏路。
金城依然十分安靜,安靜之中帶著幾分不安,還沒有人發現金春秋不見了。
金春秋的家人還以為金春秋因為忙於政事被女王留宿在了王宮之中,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金春秋已經被生擒活捉,並偷偷送去了唐軍大營。
第二天,朝臣們在議政大殿列班的時候才突然發現,主政的上大等金春秋竟然一直都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