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宮門口站崗是一件苦差事,但是現在十六衛的士兵們卻都搶著想來站崗,這是為何,還不是為了偶爾能夠喝到禦酒啊。
要知道這禦酒在宮外出售的話,每瓶的價值都是百貫錢以上,他們這些大頭兵可買不起。
李密這剛迴到自己的寢宮,皇後鄭樂菱就來了。
她一來第一句話就是“若菲姐妹二人為陛下產下了一兒一女”,這些李密自然就明白她的來意了。
雖然坐了一天的馬車身體有些困乏,但是兩女辛辛苦苦地為他生下了皇子和公主,他說什麽也得第一時間過去看看呀。
為了便於照顧楊若菲兩姐妹現在都住在了承香殿,鄭樂菱派了一大堆的宮女和婆子照顧兩姐妹和他們的孩子。
李密來到承香殿時,兩個孩子都靜悄悄地睡在嬰兒床上,兩女也躺在床上休息著。
聽到腳步聲後,兩女這才坐了起來,看到李密後她們本要起身行禮,但是卻被李密給攔住了,對兩女道:“你們現在身子還虛著呢,這些虛禮能免就免了。”
“多謝陛下。”兩女脆生生地道。
雖然她們已為人母,但是她們的年齡不過剛二十歲,在後世這樣的年齡還在讀書呢。
“辛苦了,朕今晚就留下來陪你們吧。”
楊若菲欲言又止道:“可是??????”
李密苦笑道:“朕在愛妃的眼裏難道就是那樣不知道疼惜女人的君王嗎?”
“臣妾錯了。”楊若菲低頭道。
兩女自從進入皇宮後,一直過得很低調,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讓李密甚為省心。
其實這一切都是她們祖父的功勞,曾經告誡了她們一番,讓她們在宮中做到不爭不搶,不要惹李密不快。
後宮的女子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呢,隻是她們出身於弘農楊氏,本來就容易被皇帝猜忌,若是再過於張揚,那可就是給整個弘農楊氏惹禍了。
李密坐了一會後,一名宮女端著兩碗滋補身體的肉湯走了進來。
“把碗放在這裏,你們都退下吧。”李密吩咐道。
“是。”
他親自端起了一碗湯,放在嘴邊認認真真地吹了一番,又舀了一勺子嚐了嚐溫度,對楊若菲道:“愛妃,來張嘴,朕來喂你。”
李密小的舉動,讓楊若菲感動莫名,一旁的楊若雨不禁紅了眼眶,小聲抽泣道:“陛下你對我和姐姐真好。”
聽著楊若雨的話語,李密在心裏感歎道:“若是後宮中的女人都能如此容易感動那就好了。”
但是李密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奢望了,後宮的女子能有一兩個真心愛自己就不錯了,孤家寡人那可不是白叫的。
這一晚上,李密陪著兩女用了晚膳後,乘著兩個小家夥醒來的空檔,李密抱了抱他們,然後交給奶媽喂了他們幾口奶,他們就又睡著了。
李密在心裏給這兩個小家夥琢磨著名字,上次扈思琪兩姐妹生的兒子分別叫做李承宗和李承業,那麽楊若菲所生的兒子就叫做李承嗣好了。
“若菲,我們的兒子就叫做李承嗣好了,你看如何?”
楊若菲自然知道李密這可不是再和自己商量,她可不能發表什麽意見,皇帝的兒子當然隻有皇帝有資格給他起名字了。
“陛下這個名字,臣妾感覺很好。”
“嗬嗬,那就好。”
李密繼續道:“若雨,我們的女兒就叫做李雲嵐,你看如何?”
“臣妾憑陛下做主了。”
又和兩女聊了一陣後,等到兩女入睡後,李密也沉沉地睡著了,這趕了一天路,身體自然也是疲憊不堪,所以這一覺睡的時間格外的長,到了第二天陽光都照射進宮殿內時,李密才醒來。
吃過早飯,李密就來到了禦書房,派人去宮外宣丞相和六部尚書入宮,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
等了許久,丞相王伯當這才帶著六部尚書來到了禦書房。君臣見禮後,李密就開口問道:“丞相說說最近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王伯當出列道:“關中今年春季以來隻下過一場雨,今年怕是一個幹旱之年啊。”
一聽到幹旱二字,李密的表情就變得凝重,若是糧食減產,對於此時的大唐來說,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洛陽方麵30萬大軍,還有動用的那些民夫,每日對糧食的消耗可都是一個大數字,若是關中糧食減產,單憑蜀中運輸出來的糧食恐怕難以滿足消耗啊,畢竟從蜀中運輸糧食路途本就遙遠,運糧一路上就會消耗不少,等到了軍前糧食的數量就會減少一兩成。
“關中各地興修水利之事必須抓緊辦了,若是能夠修建幾處大型水庫,倒是也能緩解幾分幹旱帶來的壓力。”
早在進入關中後不久,李密就下令工部在關中各地修建水庫,這幾年下來也修了幾處水庫,但是對於整個關中來說,幾處規模不大的水庫並不能解決大問題,所以李密此時才要求抓緊時間興修水庫。
不過隻是如此還是不夠的,李密又對戶部尚書諸葛明吩咐道:“從即日開始,你從戶部支出一部分錢財來,去向吐穀渾還有西域各郡收購大量的牲畜。”
“是。”
“另外朕會讓商會成員從江南等地秘密收購糧食,如此今年的旱災應該就不會給我大唐造成太大的困難了。”
若是現在江南被大唐占領那就好了,憑借自己穿越者的優勢,完可以在江南開墾出大量的糧田,種植糧食,彌補北方糧食的不足。
南宋時候有句民諺蘇湖熟,天下足,意思是:這個地方的糧食豐收,足於解決國人口的吃飯問題。
也許這話有所誇張,但是這最起碼說明江南地區產量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隻是現在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開發。
不過現在想這個也於事無補,畢竟江南不是說占領就能占領的。
現在的運輸能力不行,運輸本身都會消耗大量的糧食,要是自己能有幾百輛大卡車就好了。
“好了說下一件事吧。”
王伯當繼續道:“第二件事那就和吐穀渾有關了。”
要知道這禦酒在宮外出售的話,每瓶的價值都是百貫錢以上,他們這些大頭兵可買不起。
李密這剛迴到自己的寢宮,皇後鄭樂菱就來了。
她一來第一句話就是“若菲姐妹二人為陛下產下了一兒一女”,這些李密自然就明白她的來意了。
雖然坐了一天的馬車身體有些困乏,但是兩女辛辛苦苦地為他生下了皇子和公主,他說什麽也得第一時間過去看看呀。
為了便於照顧楊若菲兩姐妹現在都住在了承香殿,鄭樂菱派了一大堆的宮女和婆子照顧兩姐妹和他們的孩子。
李密來到承香殿時,兩個孩子都靜悄悄地睡在嬰兒床上,兩女也躺在床上休息著。
聽到腳步聲後,兩女這才坐了起來,看到李密後她們本要起身行禮,但是卻被李密給攔住了,對兩女道:“你們現在身子還虛著呢,這些虛禮能免就免了。”
“多謝陛下。”兩女脆生生地道。
雖然她們已為人母,但是她們的年齡不過剛二十歲,在後世這樣的年齡還在讀書呢。
“辛苦了,朕今晚就留下來陪你們吧。”
楊若菲欲言又止道:“可是??????”
李密苦笑道:“朕在愛妃的眼裏難道就是那樣不知道疼惜女人的君王嗎?”
“臣妾錯了。”楊若菲低頭道。
兩女自從進入皇宮後,一直過得很低調,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讓李密甚為省心。
其實這一切都是她們祖父的功勞,曾經告誡了她們一番,讓她們在宮中做到不爭不搶,不要惹李密不快。
後宮的女子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呢,隻是她們出身於弘農楊氏,本來就容易被皇帝猜忌,若是再過於張揚,那可就是給整個弘農楊氏惹禍了。
李密坐了一會後,一名宮女端著兩碗滋補身體的肉湯走了進來。
“把碗放在這裏,你們都退下吧。”李密吩咐道。
“是。”
他親自端起了一碗湯,放在嘴邊認認真真地吹了一番,又舀了一勺子嚐了嚐溫度,對楊若菲道:“愛妃,來張嘴,朕來喂你。”
李密小的舉動,讓楊若菲感動莫名,一旁的楊若雨不禁紅了眼眶,小聲抽泣道:“陛下你對我和姐姐真好。”
聽著楊若雨的話語,李密在心裏感歎道:“若是後宮中的女人都能如此容易感動那就好了。”
但是李密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奢望了,後宮的女子能有一兩個真心愛自己就不錯了,孤家寡人那可不是白叫的。
這一晚上,李密陪著兩女用了晚膳後,乘著兩個小家夥醒來的空檔,李密抱了抱他們,然後交給奶媽喂了他們幾口奶,他們就又睡著了。
李密在心裏給這兩個小家夥琢磨著名字,上次扈思琪兩姐妹生的兒子分別叫做李承宗和李承業,那麽楊若菲所生的兒子就叫做李承嗣好了。
“若菲,我們的兒子就叫做李承嗣好了,你看如何?”
楊若菲自然知道李密這可不是再和自己商量,她可不能發表什麽意見,皇帝的兒子當然隻有皇帝有資格給他起名字了。
“陛下這個名字,臣妾感覺很好。”
“嗬嗬,那就好。”
李密繼續道:“若雨,我們的女兒就叫做李雲嵐,你看如何?”
“臣妾憑陛下做主了。”
又和兩女聊了一陣後,等到兩女入睡後,李密也沉沉地睡著了,這趕了一天路,身體自然也是疲憊不堪,所以這一覺睡的時間格外的長,到了第二天陽光都照射進宮殿內時,李密才醒來。
吃過早飯,李密就來到了禦書房,派人去宮外宣丞相和六部尚書入宮,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
等了許久,丞相王伯當這才帶著六部尚書來到了禦書房。君臣見禮後,李密就開口問道:“丞相說說最近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王伯當出列道:“關中今年春季以來隻下過一場雨,今年怕是一個幹旱之年啊。”
一聽到幹旱二字,李密的表情就變得凝重,若是糧食減產,對於此時的大唐來說,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洛陽方麵30萬大軍,還有動用的那些民夫,每日對糧食的消耗可都是一個大數字,若是關中糧食減產,單憑蜀中運輸出來的糧食恐怕難以滿足消耗啊,畢竟從蜀中運輸糧食路途本就遙遠,運糧一路上就會消耗不少,等到了軍前糧食的數量就會減少一兩成。
“關中各地興修水利之事必須抓緊辦了,若是能夠修建幾處大型水庫,倒是也能緩解幾分幹旱帶來的壓力。”
早在進入關中後不久,李密就下令工部在關中各地修建水庫,這幾年下來也修了幾處水庫,但是對於整個關中來說,幾處規模不大的水庫並不能解決大問題,所以李密此時才要求抓緊時間興修水庫。
不過隻是如此還是不夠的,李密又對戶部尚書諸葛明吩咐道:“從即日開始,你從戶部支出一部分錢財來,去向吐穀渾還有西域各郡收購大量的牲畜。”
“是。”
“另外朕會讓商會成員從江南等地秘密收購糧食,如此今年的旱災應該就不會給我大唐造成太大的困難了。”
若是現在江南被大唐占領那就好了,憑借自己穿越者的優勢,完可以在江南開墾出大量的糧田,種植糧食,彌補北方糧食的不足。
南宋時候有句民諺蘇湖熟,天下足,意思是:這個地方的糧食豐收,足於解決國人口的吃飯問題。
也許這話有所誇張,但是這最起碼說明江南地區產量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隻是現在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開發。
不過現在想這個也於事無補,畢竟江南不是說占領就能占領的。
現在的運輸能力不行,運輸本身都會消耗大量的糧食,要是自己能有幾百輛大卡車就好了。
“好了說下一件事吧。”
王伯當繼續道:“第二件事那就和吐穀渾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