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的問題等於是白問,因為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種迴答——便是抱著孩子的黃月英另一隻手也沒停下來過。席間果然響起一片讚美,特別是孫夫人、若蟬、若娟和靜怡四個女孩兒,更是喊得大聲。


    張飛與黃忠、魏延互相看看,對還沒上來的飯菜更加期待。


    黃忠撚著胡須,對著劉禪舉了舉杯,笑道:“公子非但帶兵是把好手,擺一桌宴席亦是滿堂喝彩,當真令末將驚訝。”


    劉禪忙說不敢,左將軍也舉起酒杯道:“犬子年幼,諸位還須多多批評,切不可誇壞了他。”


    這本是句客套話,卻引來兩個女人的反對。孫尚香與黃月英一起為劉禪發聲,把劉備這當爹的懟了迴去。


    “夫君這話可不對。阿鬥若做錯了自須批評,沒錯批評什麽?”


    “夫人說的是。阿鬥這孩子又乖巧又能幹,主公老想著批他作甚?”


    兩位夫人的話正說在若蟬若娟和靜怡的心裏,三個女生齊齊點頭,都拿眼神來掃劉備。


    劉備心想我這不是客套麽?你們咋還當真了呢?我的兒子我能不歡喜麽?


    想歸想,卻隻能連連點頭,畢竟這裏的女人一個也惹不起。


    新做的酒菜再次上桌,張飛等三員虎將可就不客氣了。手起菜落,嘴到杯空,即便隻是吃個席,也能隱隱透出戰場上的威風來。


    劉備再問起鋪麵的事,劉禪如實相告。


    “今日這菜之所以與眾不同,皆因用到商務司新製成的菜籽油。以此油做菜非但味道香,還能增加飽腹感,使人更有力氣。但用菜油烹飪需要用到新的炊具和技法,普及開來需要時間。因此孩兒想先在公安、長沙兩地各開一間飯館,推廣此種烹飪方法,對增加銷量大有助益。”


    “哦?菜籽油?這是何物?”


    非但左將軍疑惑,在場的眾人都開始好奇。這菜籽油是個什麽東西,為何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這時,一直沒開口的孔明發了言,對劉備稟報道:“菜籽油乃商務司新製。一旦普及,盈利有望超越玉冰燒。禪兒欲以此項盈利支持新政改革,向巨達已將實施方案呈送上來,正要送主公定奪。”


    “原來如此。”劉備邊聽邊點頭,間或抬眼看看兒子。這小子越來越能幹了,現在才四歲就弄出這麽大動靜,再長大點那還得了?曹孟德啊曹孟德,我跟你較了一輩子勁兒,現在倒真希望咱倆百年之後還能在這世上留個魂兒,看看究竟是你兒子行、還是我兒子行。


    炒菜是咋迴事大家都清楚了,跟它比那水煮的吃食淡得出鳥來。這東西必定是未來的趨勢。


    左將軍果斷地點頭,批準了兒子的項目,還囑咐孔明先在各級衙門與軍營中推廣。這等於向商務司提前下單,算是對劉禪工作的一種支持。


    “賢侄,你三叔可沒白疼你。今日這酒菜那才能叫酒菜,老張往日吃的那都是豬食。”張飛連吃帶喝有點兒嗨了,嘴開始瓢起來。


    魏延笑道:“翼德,你若吃的是豬食,那你豈不成了——”


    話未說完已引發一陣大笑,氣得張飛拉住魏延使勁灌酒,不肯善罷甘休。


    洪天亮、金三胖與徒弟們忙了整晚,總算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宴會還在進行中,公子禪卻已命人傳下話來,給廚師們每人賞錢二百,兩個主廚一人五百。


    廚房裏響起一片喝彩聲。這些人可想不到給人做飯還有獎金拿。公子禪果然是大手筆,辦事這等敞亮。跟著他幹,那好日子可真在後頭呢。


    一片祥和之中,風浪說來就來。


    就在晚宴氣氛到達高潮的時候,趙雲從堂外入內,將一封密信呈給劉備。若是一般的公文,趙雲絕不會在這個當口送進來。劉備心知事關重大,不敢怠慢,立刻把那信打開來看。


    客廳裏停止了喧嘩,所有人都在看向左將軍,不知出了何事。劉備把那封信仔細看過兩遍,命人拿給孔明,轉頭對孫夫人說:“夫人,吳侯有緊急公文,須立即處理。我與軍師還有三位將軍這就趕去議事廳,此間便拜托夫人了。”


    聽說是二哥的來信,孫尚香很想問問到底是啥事。但她畢竟是大家閨秀,知道這個場合不能開這個口,於是十分鎮定地欠身行禮,答道:“將軍與諸位先生自去,這裏交給妾身。”


    劉備點點頭,同孔明、張飛、黃忠、魏延起身,走到劉禪席前,拉起兒子說:“禪兒,你也來。”


    宴會雖被中斷,總體卻是成功的。一家人品嚐了美味、活絡了感情,劉禪也成功地獲得了老爹的批準。故而男人的離席並未影響酒宴的氣氛,反給了女人們輕鬆愉快的時機。


    孫尚香、若蟬等人便圍住黃月英,開始逗弄起她懷裏的小女娃來……


    再說劉備這邊。


    前去議事廳的路上,左將軍已遣人召集眾部下開會。劉備等人到達時,離得最近的張存已經等在裏麵。


    張存是司馬所的二把手,自從龐統去到潼關,參謀部的工作就是他在主持。


    “主公,深夜召集眾人,可有緊急情況?”張存警惕性一直很高,見到劉備直接詢問。


    劉備見張存來得如此迅速,顯然是接到通知的時候正在加班,不免有些感動:“確有事,稍後才說。處仁,士元不在,辛苦諸位了。”


    受到主公的勉勵,張存沒有特別的反應,輕輕迴答:“主公將軍事交與司馬所,存等便責無旁貸。職責所在,無所謂辛苦。”


    稍等片刻,官員們陸續到齊,會議正式開始。


    孔明拿出吳侯的密信,先將內容當眾朗讀一番。


    “致 漢左將軍玄德公親啟


    京口一別,一載有餘,將軍風采,猶勝往昔。想曹賊南征之時,數十萬暴兵侵淩百姓,賴將軍擎天之力,與江東聯合、共擊老賊,乃有赤壁之大捷,吳楚之安定也。


    今老賊西征,許都空虛。吾意與將軍並力北伐,先定合肥、再奪徐州,揮軍西指,以向宛洛。救天子於水火,拯黎民於不複。盼將軍弘興漢之誌,攜討逆之威,為蒼生計,不吝武力。


    車騎將軍吳侯 權”


    這封信話雖不多,但字字都能要命。孫權想趁虛攻打合肥,卻邀請劉備共同出兵,這個算盤打得不要太精明。孔明剛一念完,場內立刻響起一陣議論聲。


    劉備先問張存:“處仁,吳侯之意,汝以為如何?”


    張存還是麵無表情,冷冷答道:“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南臨巢湖與長江貫通,北接淮水連通青徐,乃南北通達之要道,兵家必爭之地。東吳若奪之,則北軍兵馬糧草再無南下集結之所。而南軍卻可隨時北進徐州,威脅中原。但此地與荊州相隔甚遠,縱然拿下,我軍亦難以久據。此東吳借刀殺人之計,主公不可不察。”


    張存的分析清晰冷靜,在場之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魏延對東吳本無好感,“嗤”了一聲:“孫權空口白話,便要咱們替他去賣命,世上何來這等美事?”


    黃忠亦道:“勝則東吳獲利,敗則我軍受損,此事還須三思。”


    兩員大將都表態反對。劉備又看向張飛,老張連表態都懶得表,嘿嘿兩聲便算他的態度,那一臉不屑的表情顯然也是不同意。


    孔明見狀笑道:“處仁與三位將軍所言,正應吳侯之算計。主公得賢才如此,可喜可賀。”


    劉備被孔明忽然的幽默逗樂,跟著笑了起來。笑罷又問:“軍師之意如何?”


    孔明神秘地勾了勾嘴角,沒有直接迴答,反而轉頭去問劉禪:“禪兒,你說說,該怎麽辦?”


    這當然是在給徒弟露臉的機會,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劉禪心裏清楚,曆史上的逍遙津之戰發生在曹操西征張魯之時,比現在晚了四年。戰爭的結果史書寫的明白,東吳十萬大軍不敵合肥的七千守軍,張遼的鐵騎更衝得江東人人膽寒。卻不知這迴是否還是這個結果,畢竟由於他的出現,曆史的脈絡已然出現了偏差。


    但劉禪要說也不是這個。


    “弟子以為應當答應吳侯。”


    “啥?”廳上眾人一起驚唿,尤以張飛嗓門最大。


    這就相當於老師在課堂上問一加一等於幾,小朋友們都說二,叫你起立迴答,你卻答了個三。


    你是真的二呀!


    張三爺眼睛瞪得溜圓,心想不應該呀,漢升和文長見麵就誇公子治兵有方,他咋能明知是當還要上呢?


    “賢侄,俺沒聽錯吧?兩位軍師的話你沒聽明白麽?此乃孫權的詭計,咱們怎好上當?”


    其他人也都在疑惑,隻有孔明依舊保持著神秘的微笑,搖搖羽扇勸下諸人:“且休急躁,先聽公子講完。”


    劉禪跟著笑一下,先迴答張飛:“孫劉聯盟以來,東吳算計得還少麽?但哪一次咱們吃虧了?他算計他的,咱運籌咱的,總不給人當槍使便是。”


    左將軍不喜兒子拿軍國大事戲謔,板下臉來斥道:“國家大事,非同兒戲。汝有何想法直言便是。”


    “諾。”


    老爹一板臉,公子禪還是怕的。遂答應一聲,整理一下思路,認認真真地迴答問題。


    “吳侯欲趁虛取淮,又不願荊州坐大,乃有此計。我若不應,有破壞聯盟之嫌;應之,又成了江東的傀儡。孩兒想,既然兩難,何不換個思路?”


    換個思路?這想法倒真新鮮。像這樣的判斷題無非就是同意或不同意。二選一,這還要換什麽思路?


    劉禪的話成功地激起了大家的興趣。蔣琬好奇地看了看小公子,忍不住問:“敢問公子,如何換思路?”


    劉備心裏也是同樣的問題,跟著追問:“是啊,換個什麽思路?”


    “吳侯欲借荊州之刀來殺曹操,咱們就不能反借吳侯之刀麽?”


    “哈!”


    這句話一出口,大家才品出點味道來。張飛興奮地哈了一聲,心想我就說麽,我這賢侄鬼一般精,怎會著了孫權的道?他果然有後手。


    “這,如何反借吳侯之刀?”蔣琬是個老實人,沒明白公子禪的意思,再次出口相問。


    “曹操大軍在西,後方空虛,此乃北進之良機。吳侯出兵正得其時,江東非無人也。既邀我軍助戰,何不應之?使關霍二位將軍於江陵整備隊伍,大張旗鼓向濡須口進軍。曹軍經赤壁之敗,對孫劉聯盟頗為忌憚,既知聯軍將至,如何不做準備?必抽調徐州、汝南、襄陽之軍以實合肥。我若趁此機會遣一支軍沿江北上、偷襲襄陽——”


    劉禪還沒說完,張飛已跳了起來:“嗨呀!俺就說賢侄這腦子,十個孫權也比不了。偷襲襄陽!?妙!襄陽?襄陽!妙哇!孔明先生,公子這膽識謀略可不比你差了呀!”


    孔明聞言微笑不語,隻是示意張飛坐下。


    張存把劉禪的話想了又想,也不得不佩服。拱手奏道:“公子之計甚妙。襄陽北據漢水,乃荊州之屏障。現落於操手,於我如骨鯁在喉,必奪之而後快。今馬超在西,孫權在東,曹軍首尾難顧,正是偷襲的良機。主公,可速速運籌此事,勿使戰機稍縱。”


    “但——”,一片熱烈聲中,蔣琬還是發出不同的聲音:“若東吳因此受挫,吳侯是否會怨恨荊州,於聯盟不利?”


    “對呀,得一襄陽卻與孫曹同時交惡,絕非善事。”孫乾也不無顧慮。


    “這個麽——”,劉禪故意賣個關子,兩隻眼睛去找諸葛亮,卻不說話了。


    孔明會意,淺笑而答:“公琰、公佑之慮甚是。為免吳侯遷怒,需關將軍真個前往合肥,助吳侯奪取城池。隻是路上遷延時日,勿趕在東吳之前即可。”


    聽說還要去給孫權當刀使,魏延不樂意了,吹口氣恨聲道:“哼,江東鼠輩,縱然發兵又何懼之?何必去趟這渾水。”


    荊州舊部皆不喜孫權,孔明對此心知肚明,搖頭勸道:“不可。當今之勢,似戰國爭雄。曹操獨大,好似強秦,諸侯勢孤,仿佛六國。此眾弱敵一強之時。勢弱者,存續之道,在於合縱。合眾弱之力,削一強之能。方可使強者弱之,弱者存之。若孫劉紛爭,使操坐收漁人之利,禍至不遠矣。”


    孔明的話讓大家冷靜下來。這是跳出了戰術層麵,從更廣大更久遠的視角來審時度勢。蔣琬、孫乾紛紛附和,讚同孔明的主張。


    劉備當然也同意。但他瞥見兒子似在思索什麽,便又發問:“禪兒,孔明師父之言你可同意?”


    劉禪認真地點點頭:“師父之言正中要害。況淮泗乃戰略要地,若東吳占據,曹操必不肯幹休。一旦搶奪,江東便不得不投入重兵。如此一來,孫劉聯盟將極其穩固。而孫、曹亦無餘力覬覦荊州,於我大為有利。”


    張存補充道:“不錯。況龐軍師助西涼抗曹,壓力甚巨。若襄陽、合肥同時起火,曹操顧此失彼,亦可唿應西部戰局。”


    經過一番討論,利弊得失算得清清楚楚,行動計劃也基本成型。


    左將軍隨即拍板:“既如此,司馬所於明日製定完整計劃,各部速做準備。”


    眾人聞言一齊起身,高聲答“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