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肚子問號,但周都督一直表現的很配合。其實他也想看看劉備的兒子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劉禪給周瑜診完脈,放開手閉上眼睛,半晌沉默不語。這可把孫尚香嚇壞了,不知道出了啥大事,慌忙追問:“阿鬥,幹嘛不說話?公瑾的身體沒事吧?”
沒事才怪。
劉禪想起這四個字,卻不是它通常的意思。周瑜的脈象從容和緩、不沉不浮,尺脈有力、節奏均勻,真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可這就奇怪了。
如果周瑜沒有病根,那他不久後暴病而死又是怎麽迴事?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劉禪沉默不語,想不通周瑜還能因為啥早早丟了性命。難道真像小說寫的,因為嫉妒被孔明氣死的?
如果說沒見過周瑜之前他還能接受這種想法,見過麵就壓根也不會相信了。像周瑜這種要模樣有模樣,要本事有本事,要財富有財富,要地位有地位,要格調有格調,要漂亮媳婦有漂亮媳婦的人,劉禪實在想不通他有啥必要去嫉妒別人。
“周將軍五髒調和,又值壯年。些許皮外傷,並無妨礙。隻靜養些許時日即可痊愈。”
“真的?太好了!”孫尚香聽說周瑜沒病,簡直比周瑜本人還高興,高興得直接蹦了起來。
蹦完又皺起眉頭訓劉禪:“沒事你剛才那副表情,嚇人一跳。”
劉禪歎了口氣,心想難道是我學藝不精有什麽怪病診不出來?不行,這事必須搞清楚,這可是要命的事!
想到此,開口又說:“穩妥起見,還是請師父親自來看看的好。待我修書一封,煩都督派人送去公安,投在仲景醫學院。我等便在此叨擾數日,待師父來了再說。”
周瑜身上沒病沒災的,本不願再折騰。但見這孩子眼裏似乎有事,不由動了疑心。心想就讓他師父來,我卻看他到底想幹啥。
想到此,點頭同意。
公安城一切如常,當然這個如常全都是演出來的。小公子劉禪再次出走,還是孫夫人帶著走的,出了這種事劉備哪裏還坐的住?他的第一反應跟周瑜一樣,以為是孫權的妹妹劫持了自己的兒子,打算拿來要挾自己。
待看過劉禪留的信,略微放心。想立刻派軍去江陵接人,卻被龐統攔住。
“主公,公子禪雖年幼,卻極有見識。他若不想去,絕不會一言不發讓孫夫人帶走。以夫人的身份,到了江陵周瑜不至無禮。公安這裏不宜異動,若走漏了消息被曹操獲悉,於公子不利啊。”
這話劉備聽進去了。於是命趙雲一切如常,劉禪的馬車照常往幾位師父那裏。另派陳到前往江陵,聯絡夜梟暗中保護公子和夫人,不得走漏消息。
仲景醫學院,公子禪幾天沒來上課了。張仲景派人去將軍府一問,才知道徒弟又跑了。
“小氣鬼,每次都自己偷跑,也不帶我。”靜怡表示很生氣,隻是生氣的點有些問題。
細柳跟在靜怡身後,不敢出聲,心裏卻在擔心公子安危。
張仲景也很無奈,自己這個小弟子啥都好,就是主意太大。他認定的事,兩個左將軍也拉不住。
迴想起當初劉禪一個人跑去長沙,救了一郡百姓,老頭不禁欣慰。轉念又想這次去的可不是左將軍的轄地,又不免擔心。
醫學院的弟子們也私下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孫夫人劫走了公子,有的說是公子不願將軍續弦,騙夫人出走。
“諸位師弟,我等皆行醫之人。師父常道多求證少妄言,公子之事自有將軍照拂,何須置喙?國家出錢供我等來此學醫,我等須勉力為學,不可三心二意。”
講這話的人名叫宋學,是弟子中年紀最大的,從醫時間也最長。張仲景看他踏實認真,便讓他做學長,平時協助老師管理學生紀律。
學長開了口,眾人停了議論,各自做功課去。張仲景得知此事,對宋學印象更佳。
還沒到上課時間,門房卻送來一封江陵來的信。打開一看原來如此,小徒弟跑去江陵給周公瑾看病了。想想他那個小手給大都督把脈,畫麵感直接把老頭逗樂。
靜怡見爺爺一時皺眉一時偷樂,不知信上有什麽,不由好奇:“爺爺,信上寫的什麽?您這是怎麽了?”
“哈哈,無事。禪兒去了江陵,給周都督瞧傷。但他吃不準,來信請老夫親去一趟。”
“沒大沒小!”靜怡小聲嘀咕一句,拉著爺爺衣服問:“爺爺,那咱們這就出發吧。”
“現在?太急了吧?老夫自去即可,你在家待著。”
靜怡可不幹了,嘴巴撅起老高,嚷道:“不行不行!爺爺一個人怎能跑那麽遠?靜怡也要去!”
張仲景一把年紀,孫女什麽心意他豈能不知?這哪是不放心爺爺,分明就是不放心劉禪。
“好好,一起去,明早出發。老夫先去上課,安排好再走。”
次日早晨,張仲景帶著靜怡和細柳,乘船往江陵而來。
到了府衙,劉禪對師父一笑,先行禮致歉:“弟子又跑了,還請師父贖罪。”
張仲景哈哈大笑,靜怡從爺爺身後跳出來,扯住劉禪的衣服嗔怪:“偷跑也不帶我,不理你了。”
劉禪隻覺無語,細柳則在一旁向劉禪行禮:“見過公子。”
扶起細柳,引師父等人進了大廳,張仲景見孫尚香坐在周瑜側席,拉著靜怡行禮:“張機見過夫人,周都督。”
周瑜還禮,孫尚香第一次見到這傳聞中的神醫,不覺好奇。見他仙風道骨,趕忙起來走過去斂衽:“不敢當先生之禮,阿鬥言必及先生,果然非比常人。”
張仲景哈哈一笑:“老朽不過一醫者,尋常得緊。禪兒信中言周都督之傷,我看還是先瞧傷吧。”
周瑜見這老頭比自己還急,心想真不愧是師徒倆。遂轉入屏風後,脫去外衣,讓張仲景驗傷。
一番操作下來,張仲景得出的結論和劉禪一樣。周瑜就這點外傷還快痊愈了,沒有別的毛病。得知這消息,眾人都踏實了,隻有劉禪若有所思。
“禪兒,既然都督無恙,且隨為師迴去,左將軍可急壞了。”張仲景費這麽大勁跑來,主要還是為了徒弟。
劉禪搖頭拒絕:“請師傅迴去轉告父親,劉禪尋不迴兩位姐姐,絕不迴去。”
孫尚香也跟著打圓場:“先生放心,有我跟著,阿鬥不會有事。”
張仲景雖是師父,但這畢竟是人家家事,不便多說。隻得點頭起身告辭,靜怡卻撅著小嘴不願走:“才來就走。靜怡也一起去汝南,可好?”
“不可!”張仲景還沒說話,劉禪急得先喊了出來:“靜怡姐姐,快隨師父迴去,這事與你何幹,怎能讓你冒險?”
劉禪本是好意,擔心她的安危。可在靜怡聽來卻成了嫌棄,還說與自己無幹,那不是拿自己當外人?氣得直叫:“哼,不去就不去,誰稀罕去?”
說罷拉起爺爺便走。張仲景無奈,向三人告辭,自迴公安去了。
劉禪滿腦子想的都是另一件事,待三人走遠了,突然開口問:“都督可有仇人?”
周瑜聞言不禁愣住,心想這話從何說起?笑答:“吾向在軍營領兵,隻有敵人,何來仇人?”
“然則將軍與吳侯有隙?”劉禪又問了一句,但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周瑜還沒說話,孫尚香先駁斥起來:“胡說什麽?二哥一向敬重公瑾,以兄視之。江東兵馬盡交公瑾率領,豈得有隙?”
劉禪不說話了。如果周瑜不是病死的,那就隻能是被人害死又或者遇到了意外。若是意外史書不會用暴病來掩飾,所以還是被害死的可能更大。
但誰會有這個動機呢?誰又會有這個能力呢?
劉禪想不出所以然,隻得提醒周瑜:“大都督之傷雖無礙,但經此一折騰,元神大損。宜在靜養三年,三年之內再不可帶兵出征,否則有複發之嫌。”
曆史上周瑜西征巴蜀前病故,既然找不出病根,避開這件事或許還有轉機。
但這在周瑜聽來可就變了味了。心想這孩子東拉西扯的就是為了阻止我帶兵?看來他也不簡單,想用這手影響荊州局勢。
但人家說的是養病,他怎好道破?想到此,笑著敷衍:“公子之言,吾記得了。”
劉禪見周瑜神情,知他不信,隻能暗暗歎氣。心想盡人事,聽天命吧,我已盡力,他要非不聽,有啥辦法?
劉禪給周瑜診完脈,放開手閉上眼睛,半晌沉默不語。這可把孫尚香嚇壞了,不知道出了啥大事,慌忙追問:“阿鬥,幹嘛不說話?公瑾的身體沒事吧?”
沒事才怪。
劉禪想起這四個字,卻不是它通常的意思。周瑜的脈象從容和緩、不沉不浮,尺脈有力、節奏均勻,真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可這就奇怪了。
如果周瑜沒有病根,那他不久後暴病而死又是怎麽迴事?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劉禪沉默不語,想不通周瑜還能因為啥早早丟了性命。難道真像小說寫的,因為嫉妒被孔明氣死的?
如果說沒見過周瑜之前他還能接受這種想法,見過麵就壓根也不會相信了。像周瑜這種要模樣有模樣,要本事有本事,要財富有財富,要地位有地位,要格調有格調,要漂亮媳婦有漂亮媳婦的人,劉禪實在想不通他有啥必要去嫉妒別人。
“周將軍五髒調和,又值壯年。些許皮外傷,並無妨礙。隻靜養些許時日即可痊愈。”
“真的?太好了!”孫尚香聽說周瑜沒病,簡直比周瑜本人還高興,高興得直接蹦了起來。
蹦完又皺起眉頭訓劉禪:“沒事你剛才那副表情,嚇人一跳。”
劉禪歎了口氣,心想難道是我學藝不精有什麽怪病診不出來?不行,這事必須搞清楚,這可是要命的事!
想到此,開口又說:“穩妥起見,還是請師父親自來看看的好。待我修書一封,煩都督派人送去公安,投在仲景醫學院。我等便在此叨擾數日,待師父來了再說。”
周瑜身上沒病沒災的,本不願再折騰。但見這孩子眼裏似乎有事,不由動了疑心。心想就讓他師父來,我卻看他到底想幹啥。
想到此,點頭同意。
公安城一切如常,當然這個如常全都是演出來的。小公子劉禪再次出走,還是孫夫人帶著走的,出了這種事劉備哪裏還坐的住?他的第一反應跟周瑜一樣,以為是孫權的妹妹劫持了自己的兒子,打算拿來要挾自己。
待看過劉禪留的信,略微放心。想立刻派軍去江陵接人,卻被龐統攔住。
“主公,公子禪雖年幼,卻極有見識。他若不想去,絕不會一言不發讓孫夫人帶走。以夫人的身份,到了江陵周瑜不至無禮。公安這裏不宜異動,若走漏了消息被曹操獲悉,於公子不利啊。”
這話劉備聽進去了。於是命趙雲一切如常,劉禪的馬車照常往幾位師父那裏。另派陳到前往江陵,聯絡夜梟暗中保護公子和夫人,不得走漏消息。
仲景醫學院,公子禪幾天沒來上課了。張仲景派人去將軍府一問,才知道徒弟又跑了。
“小氣鬼,每次都自己偷跑,也不帶我。”靜怡表示很生氣,隻是生氣的點有些問題。
細柳跟在靜怡身後,不敢出聲,心裏卻在擔心公子安危。
張仲景也很無奈,自己這個小弟子啥都好,就是主意太大。他認定的事,兩個左將軍也拉不住。
迴想起當初劉禪一個人跑去長沙,救了一郡百姓,老頭不禁欣慰。轉念又想這次去的可不是左將軍的轄地,又不免擔心。
醫學院的弟子們也私下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孫夫人劫走了公子,有的說是公子不願將軍續弦,騙夫人出走。
“諸位師弟,我等皆行醫之人。師父常道多求證少妄言,公子之事自有將軍照拂,何須置喙?國家出錢供我等來此學醫,我等須勉力為學,不可三心二意。”
講這話的人名叫宋學,是弟子中年紀最大的,從醫時間也最長。張仲景看他踏實認真,便讓他做學長,平時協助老師管理學生紀律。
學長開了口,眾人停了議論,各自做功課去。張仲景得知此事,對宋學印象更佳。
還沒到上課時間,門房卻送來一封江陵來的信。打開一看原來如此,小徒弟跑去江陵給周公瑾看病了。想想他那個小手給大都督把脈,畫麵感直接把老頭逗樂。
靜怡見爺爺一時皺眉一時偷樂,不知信上有什麽,不由好奇:“爺爺,信上寫的什麽?您這是怎麽了?”
“哈哈,無事。禪兒去了江陵,給周都督瞧傷。但他吃不準,來信請老夫親去一趟。”
“沒大沒小!”靜怡小聲嘀咕一句,拉著爺爺衣服問:“爺爺,那咱們這就出發吧。”
“現在?太急了吧?老夫自去即可,你在家待著。”
靜怡可不幹了,嘴巴撅起老高,嚷道:“不行不行!爺爺一個人怎能跑那麽遠?靜怡也要去!”
張仲景一把年紀,孫女什麽心意他豈能不知?這哪是不放心爺爺,分明就是不放心劉禪。
“好好,一起去,明早出發。老夫先去上課,安排好再走。”
次日早晨,張仲景帶著靜怡和細柳,乘船往江陵而來。
到了府衙,劉禪對師父一笑,先行禮致歉:“弟子又跑了,還請師父贖罪。”
張仲景哈哈大笑,靜怡從爺爺身後跳出來,扯住劉禪的衣服嗔怪:“偷跑也不帶我,不理你了。”
劉禪隻覺無語,細柳則在一旁向劉禪行禮:“見過公子。”
扶起細柳,引師父等人進了大廳,張仲景見孫尚香坐在周瑜側席,拉著靜怡行禮:“張機見過夫人,周都督。”
周瑜還禮,孫尚香第一次見到這傳聞中的神醫,不覺好奇。見他仙風道骨,趕忙起來走過去斂衽:“不敢當先生之禮,阿鬥言必及先生,果然非比常人。”
張仲景哈哈一笑:“老朽不過一醫者,尋常得緊。禪兒信中言周都督之傷,我看還是先瞧傷吧。”
周瑜見這老頭比自己還急,心想真不愧是師徒倆。遂轉入屏風後,脫去外衣,讓張仲景驗傷。
一番操作下來,張仲景得出的結論和劉禪一樣。周瑜就這點外傷還快痊愈了,沒有別的毛病。得知這消息,眾人都踏實了,隻有劉禪若有所思。
“禪兒,既然都督無恙,且隨為師迴去,左將軍可急壞了。”張仲景費這麽大勁跑來,主要還是為了徒弟。
劉禪搖頭拒絕:“請師傅迴去轉告父親,劉禪尋不迴兩位姐姐,絕不迴去。”
孫尚香也跟著打圓場:“先生放心,有我跟著,阿鬥不會有事。”
張仲景雖是師父,但這畢竟是人家家事,不便多說。隻得點頭起身告辭,靜怡卻撅著小嘴不願走:“才來就走。靜怡也一起去汝南,可好?”
“不可!”張仲景還沒說話,劉禪急得先喊了出來:“靜怡姐姐,快隨師父迴去,這事與你何幹,怎能讓你冒險?”
劉禪本是好意,擔心她的安危。可在靜怡聽來卻成了嫌棄,還說與自己無幹,那不是拿自己當外人?氣得直叫:“哼,不去就不去,誰稀罕去?”
說罷拉起爺爺便走。張仲景無奈,向三人告辭,自迴公安去了。
劉禪滿腦子想的都是另一件事,待三人走遠了,突然開口問:“都督可有仇人?”
周瑜聞言不禁愣住,心想這話從何說起?笑答:“吾向在軍營領兵,隻有敵人,何來仇人?”
“然則將軍與吳侯有隙?”劉禪又問了一句,但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周瑜還沒說話,孫尚香先駁斥起來:“胡說什麽?二哥一向敬重公瑾,以兄視之。江東兵馬盡交公瑾率領,豈得有隙?”
劉禪不說話了。如果周瑜不是病死的,那就隻能是被人害死又或者遇到了意外。若是意外史書不會用暴病來掩飾,所以還是被害死的可能更大。
但誰會有這個動機呢?誰又會有這個能力呢?
劉禪想不出所以然,隻得提醒周瑜:“大都督之傷雖無礙,但經此一折騰,元神大損。宜在靜養三年,三年之內再不可帶兵出征,否則有複發之嫌。”
曆史上周瑜西征巴蜀前病故,既然找不出病根,避開這件事或許還有轉機。
但這在周瑜聽來可就變了味了。心想這孩子東拉西扯的就是為了阻止我帶兵?看來他也不簡單,想用這手影響荊州局勢。
但人家說的是養病,他怎好道破?想到此,笑著敷衍:“公子之言,吾記得了。”
劉禪見周瑜神情,知他不信,隻能暗暗歎氣。心想盡人事,聽天命吧,我已盡力,他要非不聽,有啥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