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三月,漢丞相曹操於許都下令:“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啥意思呢?
自古以來接受天命和中興國家的君主,哪一個不是得到了賢能之士,在他們的輔佐下一起治理國家的?這些賢能之士曾經都是不出裏巷之人,所以能夠被君主發現拔擢,難道是因為運氣好碰上了?當然不是,那一定是君主求賢若渴拚命尋找的結果。當今天下,亂局未定,現在就是急於發現和提拔人才的時候啊。
孔子說,孟公綽清心寡欲,在晉國的趙、魏家做家臣當表率很合適,但若去滕、薛這樣的小國幹實事,那他幹不了。所以說,如果國家用人隻能從清廉高潔的人裏選擇,也就沒有齊桓公稱霸諸侯這事了。現在的世道,還會有穿著破衣服卻身懷救國之能的薑子牙嗎?還會有蒙受‘盜嫂受金’的汙名卻沒有遇到魏無知的陳平嗎?
這就是你們這些下官的責任了。去尋找和發現那些有才幹卻被埋沒了的人才,把他們都推薦給我。隻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就能大膽啟用。
曹操的這一篇求賢令可謂震動天下。要知道漢王朝以孝治天下,自高帝劉邦以下,所有的皇帝諡號裏都有一個孝字。選拔官員更是非孝廉不用。
這套東西聽著挺好,可實際推薦上來的卻不乏有名無實、屍位素餐之人。民間戲稱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現在曹操公開與沿用了數百年的選拔製度叫板,明白告訴大家我隻看才幹不論其他,這樣的魄力幾人能有?
若非如此,曹操怎能在漢末眾多地方實力派中脫穎而出,最終掌握最高國家權力?
令文傳到公安的時候,劉禪剛剛做好離開的準備,正琢磨給怎麽給老爹留個消息,省的他著急上火。
拿著孔明特意命人留抄的一份求賢令,劉禪看過感慨良多。
唯才是舉他當然知道,但身處局中再來通篇閱讀,感受和震撼卻非同一般。
曹操遭遇赤壁之敗,錯失統一的機會。看來他是痛定思痛,開始長遠布局了。集團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曹操率先對人才下手,如果漠視不顧,結果可想而知。
隻要是好東西,別人能搞,我們也要搞;別人不搞,我們還要搞。
看來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麽。這一趟北渡,格局還是應該放得大一些才行。
想到此,提筆留書一封。
“父親大人垂鑒: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親親之愛,人所共有。求生之能,人所共存。當陽之役,家姊落難。以身為餌,引曹純虎豹之兵;不顧兇惡,救阿鬥繈褓之命。母親涕零,終日不輟,弟亦感歎,每自傷魂。
夜梟來報,聞家姊現於汝南。恨不肋生雙翼,頃刻相見。欲告父命而往,乃知必不得準,故行此下策。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此去汝南,非惟尋迴二姊。中原之大,有能而無門者不在少數。曹操因下求賢令,欲破璞石而求美玉,濾沙土而得真金。若令其坐大,天下誰與我定?
此番北上,當尋忠肝義膽之士、擎天柱地之才與歸,同佐大漢,再建文景。縱有險阻,亦人子本份,盼勿為念。
夫人孫氏,賢而豁達。不忍子年幼獨去,遂與同行。此皆子之過,夫人無咎。
書不盡意,臨別泣言。家嚴在上,萬為珍重。
子 禪拜上
”
封好了信,將它放在枕邊。而後令小廝帶上準備的包裹,先去半路接應。劉禪則與孫尚香、紅纓一道去馬場,假意試馬,實則跑到接應地取了包裹換了衣服,混在人群裏出了北門,一路跑到渡口。
船隻早已等在那裏。船老大見到下定的小廝,將幾人迎上船,起了錨往江北劃去,隻留那小廝牽馬迴去。
第一次出逃就這麽順利,喜得孫尚香眉開眼笑。紅纓雖有擔心,但見小姐久違了的興高采烈,也覺歡喜。
這一段江麵風平浪靜,不一會便到了北岸。尋岸的吳軍見是尋常百姓,也不見怪。孫尚香頭一次來江陵,不由好奇,一個勁兒催促快點進城,也不管紅纓背著行李,劉禪年幼力薄。
“我說香姐,你也幫紅纓姐姐背點東西唄,浪費了你那一身的力氣。這後麵的路還長著呢,把她累倒了,哪兒也去不了。”
劉禪看不過眼,開始給小後媽上眼藥。
孫尚香隻是被伺候慣了,讓他一說注意到紅纓背著兩個大包袱。臉一紅,也覺得不好意思,伸手來拿。
“不用,小姐,我還行。”說實話,如果不是劉禪提起,連紅纓自己都不覺得有何不妥。
“行了,給我一個。出門在外比不得在家,阿鬥說的對,誰倒了都拖後腿。從現在開始一律按照軍營的規矩。”
孫尚香說罷,低頭看看小孩:“你這個小屁孩就不用背東西了,管好自己就成。沒我的命令不許亂跑,知道麽?”
劉禪心想誰是小屁孩,我要不是托生到這年代可還比你大幾歲呢。可轉頭又想,要不是托生過來,人家可比自己大兩千多歲,也就不敢再想。
“是是是,當然一切以孫將軍馬首是瞻。”
“哈,這還像話!走,進城找周都督去!”劉禪馬匹拍對了地方,孫尚香立刻照單全收,領著二人往城裏去。
周瑜在江陵府衙早就憋壞了。天天帶兵上戰場的人,一旦閑下來是真不適應。身上的箭傷已經合口,醫生還要他靜養百日。小喬為了這事,禁止一切公務進府。
周郎在部下麵前說一不二,可碰上這個絕色老婆,他除了聽話還是聽話。
這天閑極無聊,兩個兒子纏著他爹要聽故事。周瑜便拿出一卷《戰國策》講給兒子,正讀書時,門人通報,說郡主來見。
周瑜愣了半天。江東就隻有一個郡主,嫁到公安給劉備做了媳婦。還有哪個郡主能跑來江陵?莫非是冒名頂替的騙子?那也不可能啊,跑到這兒來頂替不是找死?
來都來了,一見不就水落石出了?於是讓兩個兒子自己玩,周瑜到前麵落座,命從人請郡主來見。
“哈哈哈,公瑾兄,真的是你。”
人未至聲先至,周瑜也不用辨別真偽了,這聲音一聽就是孫尚香本香,再熟悉不過了。
“郡主,你不是嫁去公安了?怎會到了江陵?劉備命你來此?”
“非也。是我帶香姐偷跑來的。”
搶話的是劉禪,這迴他可看見真人版周瑜了。果然沒讓人失望,這周郎長得還真是好看。如果說劉備的長相是貴氣、孔明的長相是大氣,那麽周瑜的長相就是秀氣。
兩道劍眉直挺挺地斜插向鬢角,一對圓眼炯炯有神,瞳孔透著靈動。鼻子又高又直,顴骨略平,嘴角微翹。而且皮膚特別的白,南方人裏像他這麽白的可真不多見,常年練兵也沒給曬黑多少。
頭上沒有著冠,隻用一塊方巾紮住發髻。兩鬢各垂一縷長發,山羊胡須兩寸來長,透著仙氣,整個人看上去像電視劇裏麵的呂洞賓。
周郎都這麽好看,不知道他那個小喬夫人得美成啥樣。這樣的人,劉禪可不願意他早早領盒飯,留下老婆守寡。
周瑜才注意到底下還有個人,低頭一看是個孩子,看來比自己的小兒子還小著幾歲。
“這孩子是……”
周瑜一臉疑惑看向孫尚香,他當然不會以為這是郡主的兒子。不料卻讓孫尚香的答案打了臉。
“此乃阿鬥,左將軍幼子。”
“!”
腦子裏沒有任何文字,有的全都是驚訝。周瑜不明白郡主偷偷把劉備的兒子劫持到江陵是什麽用意,難道這丫頭這般狠辣,準備用孩子做人質要挾劉備?
孫尚香當然不知道周瑜在想什麽,反倒劉禪從他眼睛裏看出點名堂。沒隱瞞身份是劉禪自己的主意,若不是張仲景的弟子,周瑜怎麽可能讓個孩子給自己看傷?
“周都督,聽聞江陵之戰,都督受了箭創,可否讓晚輩看看?”
周瑜聞言一愣,這小孩怎麽一口大人的語氣?看我箭傷作甚?他一個娃娃怎麽會對這玩意兒感興趣?
孫尚香見周瑜滿臉不信任,趕忙解釋:“公瑾兄,你不知道吧,阿鬥可是仲景先生高足,他的醫術很好呢。”
“哦,原來如此。”周瑜的疑慮雖未打消,但聽到張仲景的名字感覺好了許多。張仲景此時已名揚荊州,周都督在江陵也有耳聞。
“令師在公安開門授徒,為何讓一個娃娃來給我瞧傷?”周瑜一邊盤問,一邊解外衣。劉禪笑笑沒有迴答,待露出包紮的傷口,上前仔細觀瞧。見傷口包紮得挺好,也沒有異味,應該沒問題。
“看來沒感染。”劉禪心中暗想,他本來傾向於傷口感染導致周瑜早逝,現在這一條可以排除。
看罷傷口,劉禪請周瑜穿好衣服,再伸手來把脈。
周都督心裏也在打鼓。這畢竟是劉備的兒子,隻要有腦子的都知道,荊州未來的爭奪者就是東吳與劉備,他兒子來給自己看病,怕是圖謀不軌吧?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啥意思呢?
自古以來接受天命和中興國家的君主,哪一個不是得到了賢能之士,在他們的輔佐下一起治理國家的?這些賢能之士曾經都是不出裏巷之人,所以能夠被君主發現拔擢,難道是因為運氣好碰上了?當然不是,那一定是君主求賢若渴拚命尋找的結果。當今天下,亂局未定,現在就是急於發現和提拔人才的時候啊。
孔子說,孟公綽清心寡欲,在晉國的趙、魏家做家臣當表率很合適,但若去滕、薛這樣的小國幹實事,那他幹不了。所以說,如果國家用人隻能從清廉高潔的人裏選擇,也就沒有齊桓公稱霸諸侯這事了。現在的世道,還會有穿著破衣服卻身懷救國之能的薑子牙嗎?還會有蒙受‘盜嫂受金’的汙名卻沒有遇到魏無知的陳平嗎?
這就是你們這些下官的責任了。去尋找和發現那些有才幹卻被埋沒了的人才,把他們都推薦給我。隻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就能大膽啟用。
曹操的這一篇求賢令可謂震動天下。要知道漢王朝以孝治天下,自高帝劉邦以下,所有的皇帝諡號裏都有一個孝字。選拔官員更是非孝廉不用。
這套東西聽著挺好,可實際推薦上來的卻不乏有名無實、屍位素餐之人。民間戲稱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現在曹操公開與沿用了數百年的選拔製度叫板,明白告訴大家我隻看才幹不論其他,這樣的魄力幾人能有?
若非如此,曹操怎能在漢末眾多地方實力派中脫穎而出,最終掌握最高國家權力?
令文傳到公安的時候,劉禪剛剛做好離開的準備,正琢磨給怎麽給老爹留個消息,省的他著急上火。
拿著孔明特意命人留抄的一份求賢令,劉禪看過感慨良多。
唯才是舉他當然知道,但身處局中再來通篇閱讀,感受和震撼卻非同一般。
曹操遭遇赤壁之敗,錯失統一的機會。看來他是痛定思痛,開始長遠布局了。集團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曹操率先對人才下手,如果漠視不顧,結果可想而知。
隻要是好東西,別人能搞,我們也要搞;別人不搞,我們還要搞。
看來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麽。這一趟北渡,格局還是應該放得大一些才行。
想到此,提筆留書一封。
“父親大人垂鑒: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親親之愛,人所共有。求生之能,人所共存。當陽之役,家姊落難。以身為餌,引曹純虎豹之兵;不顧兇惡,救阿鬥繈褓之命。母親涕零,終日不輟,弟亦感歎,每自傷魂。
夜梟來報,聞家姊現於汝南。恨不肋生雙翼,頃刻相見。欲告父命而往,乃知必不得準,故行此下策。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此去汝南,非惟尋迴二姊。中原之大,有能而無門者不在少數。曹操因下求賢令,欲破璞石而求美玉,濾沙土而得真金。若令其坐大,天下誰與我定?
此番北上,當尋忠肝義膽之士、擎天柱地之才與歸,同佐大漢,再建文景。縱有險阻,亦人子本份,盼勿為念。
夫人孫氏,賢而豁達。不忍子年幼獨去,遂與同行。此皆子之過,夫人無咎。
書不盡意,臨別泣言。家嚴在上,萬為珍重。
子 禪拜上
”
封好了信,將它放在枕邊。而後令小廝帶上準備的包裹,先去半路接應。劉禪則與孫尚香、紅纓一道去馬場,假意試馬,實則跑到接應地取了包裹換了衣服,混在人群裏出了北門,一路跑到渡口。
船隻早已等在那裏。船老大見到下定的小廝,將幾人迎上船,起了錨往江北劃去,隻留那小廝牽馬迴去。
第一次出逃就這麽順利,喜得孫尚香眉開眼笑。紅纓雖有擔心,但見小姐久違了的興高采烈,也覺歡喜。
這一段江麵風平浪靜,不一會便到了北岸。尋岸的吳軍見是尋常百姓,也不見怪。孫尚香頭一次來江陵,不由好奇,一個勁兒催促快點進城,也不管紅纓背著行李,劉禪年幼力薄。
“我說香姐,你也幫紅纓姐姐背點東西唄,浪費了你那一身的力氣。這後麵的路還長著呢,把她累倒了,哪兒也去不了。”
劉禪看不過眼,開始給小後媽上眼藥。
孫尚香隻是被伺候慣了,讓他一說注意到紅纓背著兩個大包袱。臉一紅,也覺得不好意思,伸手來拿。
“不用,小姐,我還行。”說實話,如果不是劉禪提起,連紅纓自己都不覺得有何不妥。
“行了,給我一個。出門在外比不得在家,阿鬥說的對,誰倒了都拖後腿。從現在開始一律按照軍營的規矩。”
孫尚香說罷,低頭看看小孩:“你這個小屁孩就不用背東西了,管好自己就成。沒我的命令不許亂跑,知道麽?”
劉禪心想誰是小屁孩,我要不是托生到這年代可還比你大幾歲呢。可轉頭又想,要不是托生過來,人家可比自己大兩千多歲,也就不敢再想。
“是是是,當然一切以孫將軍馬首是瞻。”
“哈,這還像話!走,進城找周都督去!”劉禪馬匹拍對了地方,孫尚香立刻照單全收,領著二人往城裏去。
周瑜在江陵府衙早就憋壞了。天天帶兵上戰場的人,一旦閑下來是真不適應。身上的箭傷已經合口,醫生還要他靜養百日。小喬為了這事,禁止一切公務進府。
周郎在部下麵前說一不二,可碰上這個絕色老婆,他除了聽話還是聽話。
這天閑極無聊,兩個兒子纏著他爹要聽故事。周瑜便拿出一卷《戰國策》講給兒子,正讀書時,門人通報,說郡主來見。
周瑜愣了半天。江東就隻有一個郡主,嫁到公安給劉備做了媳婦。還有哪個郡主能跑來江陵?莫非是冒名頂替的騙子?那也不可能啊,跑到這兒來頂替不是找死?
來都來了,一見不就水落石出了?於是讓兩個兒子自己玩,周瑜到前麵落座,命從人請郡主來見。
“哈哈哈,公瑾兄,真的是你。”
人未至聲先至,周瑜也不用辨別真偽了,這聲音一聽就是孫尚香本香,再熟悉不過了。
“郡主,你不是嫁去公安了?怎會到了江陵?劉備命你來此?”
“非也。是我帶香姐偷跑來的。”
搶話的是劉禪,這迴他可看見真人版周瑜了。果然沒讓人失望,這周郎長得還真是好看。如果說劉備的長相是貴氣、孔明的長相是大氣,那麽周瑜的長相就是秀氣。
兩道劍眉直挺挺地斜插向鬢角,一對圓眼炯炯有神,瞳孔透著靈動。鼻子又高又直,顴骨略平,嘴角微翹。而且皮膚特別的白,南方人裏像他這麽白的可真不多見,常年練兵也沒給曬黑多少。
頭上沒有著冠,隻用一塊方巾紮住發髻。兩鬢各垂一縷長發,山羊胡須兩寸來長,透著仙氣,整個人看上去像電視劇裏麵的呂洞賓。
周郎都這麽好看,不知道他那個小喬夫人得美成啥樣。這樣的人,劉禪可不願意他早早領盒飯,留下老婆守寡。
周瑜才注意到底下還有個人,低頭一看是個孩子,看來比自己的小兒子還小著幾歲。
“這孩子是……”
周瑜一臉疑惑看向孫尚香,他當然不會以為這是郡主的兒子。不料卻讓孫尚香的答案打了臉。
“此乃阿鬥,左將軍幼子。”
“!”
腦子裏沒有任何文字,有的全都是驚訝。周瑜不明白郡主偷偷把劉備的兒子劫持到江陵是什麽用意,難道這丫頭這般狠辣,準備用孩子做人質要挾劉備?
孫尚香當然不知道周瑜在想什麽,反倒劉禪從他眼睛裏看出點名堂。沒隱瞞身份是劉禪自己的主意,若不是張仲景的弟子,周瑜怎麽可能讓個孩子給自己看傷?
“周都督,聽聞江陵之戰,都督受了箭創,可否讓晚輩看看?”
周瑜聞言一愣,這小孩怎麽一口大人的語氣?看我箭傷作甚?他一個娃娃怎麽會對這玩意兒感興趣?
孫尚香見周瑜滿臉不信任,趕忙解釋:“公瑾兄,你不知道吧,阿鬥可是仲景先生高足,他的醫術很好呢。”
“哦,原來如此。”周瑜的疑慮雖未打消,但聽到張仲景的名字感覺好了許多。張仲景此時已名揚荊州,周都督在江陵也有耳聞。
“令師在公安開門授徒,為何讓一個娃娃來給我瞧傷?”周瑜一邊盤問,一邊解外衣。劉禪笑笑沒有迴答,待露出包紮的傷口,上前仔細觀瞧。見傷口包紮得挺好,也沒有異味,應該沒問題。
“看來沒感染。”劉禪心中暗想,他本來傾向於傷口感染導致周瑜早逝,現在這一條可以排除。
看罷傷口,劉禪請周瑜穿好衣服,再伸手來把脈。
周都督心裏也在打鼓。這畢竟是劉備的兒子,隻要有腦子的都知道,荊州未來的爭奪者就是東吳與劉備,他兒子來給自己看病,怕是圖謀不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