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南征荊襄,除了劉琮與劉備緊張,還有一個人也很緊張。這人就是吳侯孫權的近臣,讚軍校尉魯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善騎射,能文能武。周瑜任居巢長時,路過魯肅家鄉,因缺軍糧往魯肅家借糧。魯家是村中豪族,院子裏擺著兩囷米,肅便隨手指一囷贈與周瑜。二人由此結交為好友,常常共謀大事。


    建安五年,孫策中箭而卒,孫權繼領江東。周瑜便將魯肅推薦給了孫權。孫權與魯肅一見如故,二人終日談論,自旦及夜,不知疲倦。魯肅當時便對孫權說:“漢室不可複興,曹操不可卒除。將軍欲成大業,當鼎足江東,進伐劉表,占據荊州,西取巴蜀。與曹操劃江而治,然後建號稱帝,伺機北伐,一統天下。”


    這一通規劃與孔明的隆中對差不多,都是想撿劉表和劉璋這倆軟柿子捏,擴大地盤積蓄力量,再尋找滅曹的機會。


    因此魯肅對荊州的風吹草動異常敏感,此時出了曹操南征這件大事,他又怎會不關注不緊張呢?


    “主公,曹操南下,荊州之勢甚危。東吳若不早做打算,隻怕措手不及。請主公準我以吊唁之名前往荊州,打探實情迴來,再請主公定奪。”


    孫權同意,命人備好禮物,安排一條快船,載著魯肅往夏口而來。


    孫權給劉表吊唁,這跟黃鼠狼給雞拜年有啥區別?


    劉琦聽聞東吳派人吊唁,第一反應就是這種感覺。但人來了、禮收了,不見一麵也說不過去,隻得強打精神出來一見。


    魯肅倒也實在,見了劉琦不問劉表,張嘴就問曹操。劉琦這才弄明白魯肅此來的真意,便將荊州的形勢簡單介紹了一下。畢竟萬一曹操打來了,後麵還杵著個不對付的東吳對劉琦也不是啥好事。


    魯肅這才得知劉備已經放棄新野向南而來。劉備魯肅是知道的,曹操魯肅當然也知道。政治上極為敏感的他僅憑這兩個名字就本能地意識到,未來荊州的走向取決於這兩個名字的主人,而與眼前這位荊州牧的嫡長子關係不大。


    魯肅立刻向劉琦請辭,趕往去襄陽的官道。他的想法很簡單,荊州絕不能落在曹操手裏,那麽唯一可以聯合的力量就是劉備了。可劉備這人到底如何,有沒有能力抗曹,他必須得見上一麵親自把關心裏才有底。


    這就好比相親,別人說的再好,也比不了親眼看見。媒婆的嘴,騙人的鬼。


    魯肅一路向西上了官道,再折向北往襄陽方向去。劉備那邊帶著十餘萬拖家帶口的百姓,一天隻能走十幾二十裏。從新野出發到現在十五天,一共也才走了三百裏。這要是正常行軍,早就在江陵吃飯睡覺打豆豆了。


    好在張飛帶著殘餘部隊趕上,讓玄德一直懸著的心放下不少。看看天色將暗,探路的小校報告前隊已達長阪坡,劉備便下令在長阪坡紮營,等天亮再走。


    玄德紮下營帳,魯肅正好從南麵趕到。見一堆堆的人扶老攜幼自北而南,料定是劉備的隊伍。四下一打聽,很快找到劉備的位置,魯肅等不及引見,徑直跑到劉備麵前自我介紹。


    “左將軍,幸會!在下吳侯麾下讚軍校尉魯肅子敬。”


    劉備聞言,借著燈火看向魯肅,見他容貌非常,斂容還禮:“涿郡劉備,忝居左將軍,見過子敬先生。”


    二人施完禮,魯肅再看劉備身後的二人,劉備轉身給魯肅介紹:“此為備之軍師徐元直、諸葛孔明。”


    徐庶與諸葛亮拱手見禮,魯肅一一還禮,然後走到孔明近前:“孔明莫非諸葛子瑜之弟?子瑜是我良友,孔明亦非外人。”


    孔明聞言笑笑:“家兄書信常言,魯子敬仁厚謙恭、豪爽善交,今見先生,名不虛傳。”


    徐庶則直入主題:“曹軍將至,虛禮可免。敢問子敬此來有何貴幹?”


    魯肅聞言正色道:“聞曹操南征,吾受吳侯之托,特來打探消息。”


    劉備聽罷點頭,歎了口氣:“曹賊勢大,吾力有不逮,隻得一路南逃,避其鋒芒。”


    “然則將軍欲往何處?”


    劉備當然不會傻到把整個計劃合盤托出,告訴這個剛剛認識的孫權近臣,於是胡亂說道:“蒼梧太守吳巨是我同窗,我意投蒼梧而去。”


    “蒼梧?”魯肅疑惑地重複了一句,旋而笑道:“此千鈞一發之際,將軍還不信肅,欲以托辭敷衍耶?”


    “子敬這是何意?”


    “元直,諸位都是明白人,蒼梧地遠路狹、山河交錯、夷漢雜處、產出鮮薄。吳巨庸庸之輩,自身難保,將軍去投豈有翻身之日?”


    劉備被魯肅一語揭穿,有點不好意思,但話已出口怎能打臉,隻得紅著臉硬挺:“吳巨確非良才,然形勢緊迫,暫避一時耳。”


    “不然。吳侯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今據有六郡,兵精糧足,足以立事。將軍既無路可去,何不往東去江夏,擁立長公子,收荊州思歸之士,與我主並力抗曹。豈非強於吳巨多矣?”


    “果如是甚善。然吳侯肯與備聯合否?”


    “將軍勿慮,所謂唇亡齒寒。曹賊勢大,非一家可敵,吳侯聰明過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


    幾人正說話間,突然遠處一陣騷亂。劉備吃了一驚,迴頭問左右何事。有人過去打探,不多時帶來一人。劉備定眼觀瞧,卻是伊籍伊機伯。


    “哎呀,機伯,你如何到了此處?”見是伊籍,玄德大為驚奇。


    伊籍顧不得一路顛簸、頭發散亂、衣衫不整,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急忙告知劉備:“左將軍,大事不好!曹軍已到樊城,劉琮聽蔡瑁等之言,竟一兵不發,舉州而降。吾出城時城中正派人往樊城送表,此刻隻怕曹操已坐領襄陽多時矣。”


    伊籍之言猶如晴空霹靂,把在場的人都嚇傻了。魯肅連忙再勸:“左將軍,事急至此,不可再猶豫。請將軍即刻定奪,魯肅亦須盡快趕迴東吳複命。”


    劉備緩過神來,看看徐庶和孔明。


    徐庶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孔明道:“事急矣,疑而不決,大忌也。亮請與子敬同往江東,勸吳侯聯手抗曹。”


    玄德無奈,隻有同意:“既如此,有勞子敬與孔明。”


    魯肅拱手道:“將軍放心,我與孔明迴到江東,必有消息傳迴。將軍宜早動身前往江夏,以免曹軍來襲。”


    魯肅說罷,便拉起孔明要走,臨走又似想起什麽,迴頭看看劉備,欲言又止。


    玄德見狀問道:“子敬還有疑問?”


    魯肅轉過身來,輕聲道:“時急事危,將軍與百姓同行,拖延時日,恐非上策。不如棄而走之,可保周全。”


    劉備一聽是這話,正色曰:“先生之言備亦知之。百姓拋家舍業與我同去,我若獨自逃生,有何麵目再言仁義?天下乃人之天下,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安忍半途棄之?”


    魯肅聞言肅然起敬,躬身施一大禮:“將軍之言,令人敬佩。願將軍保重,一路平安。”


    看看魯肅與孔明走遠,劉備這才拉過徐庶問道:“元直,我軍計劃攻取江陵,為何方才子敬要我去江夏,你與孔明卻點頭讚成?”


    徐庶歎道:“主公,此一時彼一時也。若襄陽能擋住曹操,我等可以奪取江陵,再圖荊南四郡,緩緩壯大。但劉琮一旦降曹,曹操豈會給我們這個時間?江陵與江夏之間相隔甚遠,若困守於此,前後不能唿應,必為曹軍各個擊破。”


    “倘如此,須盡快通知雲長與關平劉封,停止攻取江陵,迅速轉移物資至江夏方可!”劉備驚唿。


    “正是!主公,庶請親去長湖,帶軍東撤江夏。”


    “好!將沒受傷的士卒一並帶去,多些人手可以快些轉移。”


    徐庶點頭,叫來眾將,決定由陳到領軍,率鐵衛營與第二旅未受傷的將士,與徐庶同去長湖。還留在長阪坡的,就隻剩張飛率領的傷兵和趙雲率領的三十鐵衛了。


    次日天明,隊伍繼續緩慢南行。劉備跑來與甘夫人說話,簡單提了提昨夜的事。甘夫人沒有表態,懷裏的阿鬥可著了急了,心想你這個老爹可真不讓人省心,你不知道虎豹騎馬上就要來踢你屁股了嗎?還把部隊都給派了出去,你不把老婆孩子坑死不算完麽?


    玄德幾日未見阿鬥,此時看見心裏歡喜。就從甘夫人懷來接過來抱抱,不曾想阿鬥不哭不鬧,卻一把薅住玄德的胡子使勁往下扽。玄德疼的直叫哎呦,三個女人卻笑作一團。甘夫人伸手來幫忙,卻聽阿鬥嘴裏含含糊糊地在叫:“肘,肘,肘。”


    這下幾人都愣住了。好容易救出胡須的劉備呆呆地看著阿鬥,抬頭問甘夫人:“阿鬥會說話了?肘是何意?”


    甘夫人也不清楚,搖搖頭答道:“妾不知,昨日還隻會叫媽媽,若娟要他叫姐姐都還不會。”


    “哎,罷了,童言無忌。”玄德揮揮手,叫過趙雲叮囑保護好夫人與徐母、黃月英之類的話,才去找張飛商議。


    劉若娟一邊抓著阿鬥的小腳,一邊在想剛才弟弟說的,突然抬頭問母親:“娘,阿鬥說的會不會是走?”


    甘夫人還沒迴答,阿鬥倒是立刻蹬了一下腳丫,又叫了一聲“肘”。女人們又是一陣嬉笑,甘夫人抱過阿鬥親親,道:“阿鬥啊,你是想趕爹爹走麽?爹爹雖不能天天陪著我們,但他可是個大英雄哦,以後對爹爹可不能這樣。”


    阿鬥快把自己急哭了,一肚子的話倒不出來,好容易擠出仨字還被他們這樣理解。


    這一急一氣……


    “哎呀!若蟬!快拿尿布來,阿鬥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